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将对会计本质的认识造成深刻影响,经济条件下会计本质将是"和谐发展论"。

  • 标签: 低碳经济 会计本质 和谐发展论
  • 简介: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下产生的新型的发展方式,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然趋势。为促进经济,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从政府考评机制的角度出发,按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依据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建立了绿色政绩考评指标体系框架,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 标签: 低碳经济 政府 绿色政绩考评体系 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
  • 简介:本文从企业内部价值链角度研究了经济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主要有技术与产品风险、供应商成本转嫁风险、监管风险、声誉风险和出口企业的“绿色壁垒”风险,并提出了降低企业风险的应对策略。

  • 标签: 低碳经济 企业风险 风险管理
  • 简介:本文从低供应链的视角出发,探求企业销售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本文首先对企业销售物流成本产生流程进行分析,在清晰销售物流流程的基础上,以建立企业销售物流成本数学模型,并在数学模型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仿真模拟,最后根据仿真模拟结果加以分析,对供应链视角下企业销售物流成本管理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低碳供应链 销售物流 成本管理
  • 简介:经济下,针对石化类上市公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问题,通过建立石化类上市公司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的模糊综合评价理论作为评价其发展水平的方法。首先运用粗糙集的知识约简方法挖掘评价指标,利用基于粗糙集理论中信息量的概念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判各个公司发展情况,实现公司横向与纵向发展水平的比较,为公司投资人、债权人、管理人提供相关信息。

  • 标签: 粗糙模糊集 约简 指标体系
  • 简介:基于人口学特征视角和高层梯队理论,选用2013—2015年我国深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CEO特征、风险偏好与内部人交易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CEO的年龄及财务背景特征是影响其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年长的CEO及具有财务背景的CEO更可能是风险规避者;CEO越偏好风险,内部人交易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风险偏好对CEO特征与内部人交易之间的关系存在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公司从自身角度出发来规范内部人交易行为,即公司对CEO的聘任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及教育背景特征对风险偏好的影响。

  • 标签: CEO特征 风险偏好 内部人交易 管理层特质 信息不对称 股权集中度
  • 简介:建立非竞争进口型投入产出模型,考察国际贸易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并对加工贸易隐含进行产业分析,为我国外贸结构转型提供数据基础。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出口隐含20.64亿吨,进口隐含17.66亿吨,净出口隐含2.98亿吨,加工贸易隐含0.83亿吨。“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既是进口隐含较多的部门,也是出口隐含较多的部门,说明这些部门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加工贸易。

  • 标签: 对外贸易 隐含碳 非竞争进口型投入产出模型 产业分析
  • 简介: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1998—2003年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机制对中国基金管理人的持股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会计指标与股票特征指标等因素的影响后,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等公司治理机制对我国基金管理人的持股偏好具有显著的影响。本文拓展了Aggarwaletal(2005)的跨国比较研究,提供了在法律体系不健全的制度环境下公司治理机制对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偏好产生影响的经验证据。

  • 标签: 基金管理人 持股偏好 会计信息质量 投资者保护
  • 简介:近年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表现出明显的定向增发股权再融资偏好。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2006—2012年间实施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募集资金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投资者情绪、利益输送的角度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选择方式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越低迷,公开增发利益输送效应越小,定向增发利益输送效应越大,上市公司更偏好定向增发融资;反之,则上市公司更偏好公开增发融资。因此,在中国股票市场"熊市"经历的时间要比"牛市"长得多,即投资者在大多数时间段处于情绪低迷状态的因素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转向定向增发融资是基于大股东实现利益输送的理性选择。研究结论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有效发挥中国股票市场的资金融通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定向增发融资 再融资偏好 投资者情绪 利益输送 公开增发融资 股权再融资方式
  • 简介:本文以2011~2015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机构投资者独立性为视角,实证研究了股权集中度与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的关系,以及会计稳健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偏好呈现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与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显著负相关,而与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显著正相关。会计稳健性对股权集中度与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偏好之间关系起到U型调节作用。会计稳健性对股权集中度与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之间关系的负调节效应不显著,而对股权集中度与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之间的关系的正向调节效应显著。

  • 标签: 机构投资者 异质性 股权集中度 会计稳健性 持股偏好
  • 简介:本文从代理成本和控制权收益角度分析了股权结构对融资偏好的影响,以2006年年底之前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102家公司2007至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股权结构对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有着很大差异。法人股比例与股权融资率显著正相关,限售自然人持股比例和股权融资率呈负相关关系,国有股、高管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则对股权融资率影响不显著。中小板上市公司并未表现出主板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特征,但高管持股比例过低、一股独大是中小板与主板上市公司的共性。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高管持股比例需要提高,股权激励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应适度提高。

  • 标签: 中小企业板 股权结构 融资偏好
  • 简介:采用2003—2012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社保基金持股偏好、治理路径与治理效果。研究结果发现,社保基金倾向于选择高现金股利分配和股权集中度的公司进行投资。社保基金通过监督公司管理层和大股东,有效改善了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了治理效率。就治理效果而言,当社保基金持股信患公告后,公司在短期事件窗口累计超额收益率为正;长期业绩方面,社保基金持股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正相关。

  • 标签: 社保基金 股东积极主义 持股偏好 公司业绩
  • 简介:气候变化影响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使会计成为会计领域的国际性难题。在众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中,会计的定义无疑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国内外关于会计定义的研究成果表明,会计定义的多重性源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会计(Carbonaccounting)理解的差异。基于宏观和微观层面内在联系的视角,将会计重新定义为"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借助实物、技术等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核算和鉴证等方法,向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排放财务信息的一项管理活动"。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排放会计准则的基本框架:从财务会计视角制定《排放权》会计准则,从管理会计视角制定《管理》会计准则指南。

  • 标签: 碳会计 碳排放权 碳排放会计准则
  • 简介:本文通过构建模型,以2008年《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为节点,以2007年之前上市的中小板公司(剔除ST公司)在2007年和此后(以2009年、2011年作为参照对象)的融资行为为基础,比较他们在2007年和此后的股权、债券融资行为,并试图分析其他的影响因素,从而揭示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是否因为国内分红政策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得出了一些相应的结论,另外也为政策的指定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地方。

  • 标签: 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 偏好 分红政策
  • 简介:论文以2006-2010年四川省5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融资方式选择的偏好顺序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与融资优序理论相悖,四川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顺序依次为短期债务融资、股权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内部融资。其中,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资产盈利能办、市场竞争能力、股利支付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分别影响上市公司的内部融资度、债务融资度和股权融资度。

  • 标签: 融资方式 融资偏好顺序 内部融资度 债务融资度 股权融资度
  • 简介:本文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的DsR模型,从我国沪深两市7家电力公司发布的2012年社会责任报告中选取了17个审计定量指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A模型选取四个主成分并筛选出15个审计评价指标,并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得出评价结果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 标签: DSR模型 PCA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碳审计
  • 简介:发展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在控制排放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引申出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如何提高排放绩效。因此,对排放经济绩效和排放福利绩效加以区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出排放福利绩效指标,测度了1997-2008年中国省域排放福利绩效,并运用LMDI因素分解法分析排放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大多数省域排放福利绩效呈下降趋势,且区域发展极不平衡;②推动中国省域排放福利绩效的主要力量是技术效应,所有省市区的服务效应都小于0,表明服务效应对排放福利增长有抑制性作用,并且有8个省市区的福利绩效增长面临技术效应与服务效应的双重瓶颈。

  • 标签: 碳排放 人类发展指数 碳排放福利绩效
  • 简介:排放权作为企业持有的一项特殊新型资产,理论界对于其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迄今为止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文章认为应当根据企业持有排放权的目的和用途,将其确认为不同类型的资产,同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

  • 标签: 碳排放权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 简介: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恶化和新贸易保护政策的出台,“关税”成为一种新型绿色贸易壁垒。文章在分析“关税”壁垒的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透视发达国家设置“关税”壁垒的真实动机以及今后“关税”的开征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应对“关税”壁垒的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碳关税 绿色贸易壁垒 贸易保护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