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分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胎儿、法人以及合伙的民事地位,从而进一步论述该类主题与意志的关系。

  • 标签: 民事主体 意志 关系
  • 简介:案例某会计师事务所为A贸易公司出具虚假验资证明,证明中明确承诺“以上货币资金及固定资产业经逐项验证属实,如有虚假,由我单位负责承担证明金额内的赔偿责任。”A贸易公司注册成立后在经济活动中与B厂发生了纠纷,在双方的诉讼中,B厂发现A贸易公司的验资证明是虚假的,B厂要求追加会计师事务所为诉讼当事人,并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 标签: 中国 会计师事务所 虚假验资责任 民事赔偿责任 构成要件 《注册会计师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学术界较多地关注公司设立制度本身的完善,对公司已设立瑕疵所产生的法律问题却有所忽视,尤其是设立资本瑕疵问题,而这部分在实务中经常出现争议,本文就将讨论公司设立资本瑕疵后公司债权人向谁行使权利这一问题。

  • 标签: 设立资本瑕疵 股东责任
  • 简介:藏族民事习惯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栽体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代社会法治的主要渊源之一。构建由价值、技术和功能组成的甄别网格,对藏族民事习惯进行删选,建立"善良民事习惯"体系,是藏族民事习惯法治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推动民族公平正义的时代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民族地方立法中民事习惯的认同和适用,提高民事习惯司法适用的能力和方法,实现藏族民事习惯的法治化和藏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繁荣。

  • 标签: 藏族民事习惯 合理 合法 正当 法治化
  • 简介:银行擅自解冻公安机关冻结的资金上海华林证券公司原经理陈明在任负责人期间,挪用公司资金3000万元非法使用。公安机关在查办此案过程中,发现陈明任职期间曾有1000余万元资金被划入河南某信托公司的账户内,办案公安机关随即追踪至河南,找到信托公司,并以信托公司收取了陈明挪用的赃款为由,要求信托公司退还赃款。

  • 标签: 民事赔偿责任 账户 解冻 银行 信托公司 公安机关
  • 简介:代理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我国民法通则第63条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这是我国《民法通则》关于代理的原则性规定。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从事代理活动的根据是代理权。若代理人不具有代理权而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既构成无权代理。在实际生活中,无权代理经常发生,其情形各不相同。一般而言,无权代理完全没有代理权而以他人名义所为的民事行为;所谓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虽无代理权,但其表现出足以让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前提下所为之代理。狭义无权代理的情形,被代理人一般不承担民事责任,相关的法律责任由无权代理人自行承担。表见代理的本质虽是无权代理,但其独特之处在于无权代理人所为之代理,其结果却由“表见”显示的被代理人承担。表见代理在我国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9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阅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特殊情形,即代理人本身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其超越权限进行代理行为,法律上称之为表见代表行为,表见代表在我国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0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阅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本文主要介绍实践中表见代理和表见代表行为如何辩析的问题。

  • 标签: 民法 代理权 无权代理 民事责任
  • 简介:本文阐述了当事人申请民事再审管辖权的现行规定和内涵,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当事人申请民事再审管辖权的进路问题。指出,当事人申请民事再审管辖要符合诉讼管辖集中原则;要符合诉讼效率原则,使法院负担均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标签: 民事 再审 管辖权 进路
  • 简介:本文对城市治理体系中治理主体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服务型政府、责任型企业、协调型非营利组织和参与型市民四大定位,并对各主体职责进行了梳理,为进一步明确城市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为治理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机制建立基础。

  • 标签: 城市治理 主体 定位 职责
  • 简介:我国民事执行难的原因主要是司法权的从属化、立法的不足、执行体制的不畅、法治悫识不强等方面造成的。解决我国目前民事执行难的对策主要包括应力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完善立法、建立新的执行运作机制等内容。只有采取积极有针时性的对策措施,才能保证我国民事执行的顺畅、圆满。

  • 标签: 民事执行制度 存在的问题 对策
  • 简介:<正>当前投资领域问题突出:——投资规模居高不下。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8.6%,投资率达39.7%,是80年代以来的最高年份。1994年投资增长幅度虽回落了约30个百分点,但固定资产投资率仍将达到38%。在建规模依然偏大,据测算,1994年仅国有单位在建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就达到了40000亿元。过大的投资规模和旺盛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扬,推动了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 标签: 投资主体 风险约束机制 投资规模 固定资产投资率 项目资本金制度 投资领域
  • 简介:系统范畴具有普遍性,以系统论的观点考察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可发现这一关系所内舍的种种系统特质。其中,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构成系统的主体要素,因彼此间的权利、义务结构而相互影响,形成两个层次;并始终与以人民检察院为主要代表的环境因素发生信息交换,促使系统整体向着更加有序的方向演化。并保障社会各项事业正常进行。

  • 标签: 民事诉讼 法律关系 系统特征 层次性 环境关联性
  • 简介:公共政策是政府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手段,政策评估则是对政策实施效果和相关利益群体权益诉求的一种反映,评估主体是整个评估过程的主导者。在我国众多的政策评估项目中,尽管公众的自我认知以及社会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在不断改变着整个评估主体结构,但政府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不同的评估主体在政治忠诚、身份认同、体制信任、资源享有方面有所不同,这种趋势不断塑造着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体制内隔离”现象。文章从制度认同的角度,通过对不同评估主体间的比较揭示这一“隔离”现象的原因及其影响,指出“隔离”现象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非政府政策评估主体的能力或积极性,它是政府组织结构和制度环境的产物,也是现行政策评估制度中“放管结合”悼论所导致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近年来政府制度改革的非预期结果。

  • 标签: 体制内隔离 公共政策评估主体 制度认同 比较视角
  • 简介:文章主要就如何保障和提高唐山党员主体地位进行阐述,包括以民主平等意识为核心,培养和提高党员主体意识、建立和完善实现党员主体地位制度保障体系、努力打造"全程化"、"全方位"、规范化的机关"一把手"监督机制、主客观双向着力"抓党建",促进"党务业务"有机结合、严肃党纪,维护党的形象和威信等7个方面。

  • 标签: 唐山 主体地位 主体意识 党员
  • 简介:在我国,农业投资主体主要有四个:政府、银行、集体和农户。本文就当前农业四种投资主体的行为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矫正措施。一、政府农业投资行为的分析。首先,从中央政府的行为看,尽管中央政府为发展农业,在1979年作出了三个方面大幅度调整,一是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据统计,1986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提高77.5%,二是继续对农业减免税收,三是对农用生产资料进行价格补贴,1979——1986年,因这三项政策农民约收益3545亿元。但是,与此同时,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量由'五五’时期的246.8亿元减少到'六五'时期的172.84元,份额从10.5%下降到5%,85年以后,农业投资份额一

  • 标签: 农业投资 农业基本建设 农用生产资料 投资份额 农副产品收购 农产品收购
  • 简介:在毛泽东离开我们30多年后的今天,重温毛泽东的实践观,我们仍然可以深切体悟到毛泽东实践主体的平民化趋向,这一趋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表现为士兵意识、农民意识和工人意识,生动体现了哲学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实践的鲜活特质。

  • 标签: 毛泽东实践观 实践主体 平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