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分析了陕西省农村劳动转移的现状、新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农民外出务工仍然呈现候鸟式兼业性特征,身份改变非常困难;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又缺乏培训,市场竞争处于劣势;乡镇企业减少,小城镇建设缓慢,吸纳本地就业能力差;信息不对称,劳动盲目流动,风险大,成本高.探讨促进陕西省劳动转移的对策: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建立和完善服务于农村转移劳动的公共财政体系;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机会多样化;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完善和培育劳动市场体系.以促进和提升陕西农村劳动转移的效率和效果.

  • 标签: 陕西省 农村劳动力转移 特点 问题 对策
  • 简介:农村劳动转移,特别是农民外出从业,已是安徽农民增加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渠道。我省农村劳动转移的现状如何,呈现哪些新的特征,存在哪些制约因素,都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本文试从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加速的客观背景下,分析农村劳动转移新的特征及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 标签: 农村劳动力转移 转移问题 安徽 城市化发展 生活水平 工业化
  • 简介:农村富余劳动培训对增加劳动者收入、增强其转移能力等方面有很大作用。劳动转移培训模式的差异影响培训的方式和效果。本文通过比较五种主要农村劳动转移培训模式:订单培洲模式、优势互补培洲模式、“立交桥”教育培训模式、项目培训模式和区域资源整合培训模式。分析其优势及适用情况,找出不同模式间的联系和差异,为政府、培训方在培训模式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上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 标签: 教育培训模式 农村富余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 区域资源整合 劳动力培训 转移能力
  • 简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当前市场持续低迷,农民收入增缓的严重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则显得更加迫切.加快农村劳动转移,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有一个清醒地认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村劳动转移问题.

  • 标签: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西藏农村
  • 简介:  达茂旗是内蒙古传统农牧业大旗.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在农区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牧区围封禁牧全面实施、农牧业综合生产力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大量涌现.截至2008年底,全旗总人口11.4万,总人口中有农村牧区人口81680人,其中劳动50770人,占农牧区人口总数的62.2%.全旗累计输出农牧民33795人,占农村牧区总人口的41.4%,其中输出劳动20062人,占劳动总数的39.5%.……

  • 标签: 农村牧区 劳动力转移 牧区劳动力
  • 简介:农村劳动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问题,其相关政策涉及面较广,系统性较强。许多专家、学者对农村劳动转移的现状、动因、环境等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各级政府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促进农村劳动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碰到了诸多难题。本文结合宁波的实际,着重就农村劳动转移政策目标系统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 标签: 农村 劳动力 政策目标系统 土地流转机制
  • 简介: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为此.做好农村富余劳动的合理流动和转移工作,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最近.我们对2004年全省17个市的农村劳动转移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涉及全省各县市共17000多农户,

  • 标签: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 2004年 非农产业
  • 简介: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大量农村劳动或主动或被动流向城市,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社会群体。2002年以来,中央政府接连发出系列文件,主旨是取消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与规定;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做好跟踪服务,保障农民工权益等等。2004年,中央政府又发文要求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就业环境。2005年的中央i号文件更是将农民工正式列入了产业工人的队伍。福建省各地市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可以说,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农民工问题已经有一个明确的政策导向与系统思维。

  • 标签: 机制创新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 竞争机制 职业培训 基础设施建设
  • 简介: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盐城调研时指出,要把劳动转移作为一个世纪工程来抓,让大量的农民走出去赚钱,全力加快富民进程。这对于有着百万人口和丰富劳动资源的阜宁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目前阜宁县劳动转移17万人,占富余劳动总数的68%,农村劳动总数的48%,外出务工人员约占全市的1/3强。2002年,阜宁县被国家农村劳动

  • 标签: 农村劳动力 江苏 劳务输出 农业产业化 农民收入 产业转移
  • 简介:加快农村劳动有效转移.是巫山县这样一个城镇化水平较低、产业空虚化突出、经济总量偏小的落后地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总体小康的重要途径.为此.在巫山县委十一届八次全委会上.就作出了“要把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来发展”的重要决定。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巫山县劳动转移的基本情况.最近对县里具有代表性的庙宇镇石桥村和大溪乡大溪村的农村劳动转移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针对其基本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农村劳动力转移 巫山县 农村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城镇化水平 有效转移
  • 简介:我国是近13亿人口的大国,目前有4亿多农业劳动资源,有1.2亿农村剩余劳动,并且仍以每年数以万计的速度增长。如此丰富的劳动资源,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及各行各业对劳动的需求,创造了良好的人力资源条件。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转移,仍是21世纪农村经济发展乃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 标签: 农村 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加快劳动转移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也是反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近期,笔者对滨海县农村劳动转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剖析了劳动转移新的特点及制约因素,并就加快劳动转移问题做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对其他地区的劳动转移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农村劳动力转移 转移工作 健康有序发展 滨海县 江苏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向非农产业、向本乡镇外地域进行转移。并且这种转移模式日趋稳定。农民不再依靠传统的家庭经营农业收入为生,收入模式浙趋多元化.外出务工收入和二、三产业收入已成为安庆市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安庆市农民总收入中有41.5%来自于工资性收入(其中外出打工收入占总收入的22.2%),有10.9%来自于家庭经营二、三产业.传统的农业收入占39.8%。产业转移和地域转移已成为安庆市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 标签: 农村劳动力转移 安庆市 农业收入 现状 非农产业 外出务工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