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一、房价与地价的关系有些人把房价上涨直接归因于地产价格过高,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见解.与其他商品一样,住房价格是由开发商的成本和利润两部分构成,成本包括建筑成本、地价、财务成本、各种规模等,其中地价约占成本的1/3.

  • 标签: 中国 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价格 价格虚高现象 原因分析 土地价格
  • 简介:商业银行与我国高企不下的房价有着重要的关联。我国历次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均只是调形式,没有抓住房地产市场发展过快的根本。实质上,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商业银行信贷政策与房价有着高度的关联性。无论是个人按揭贷款还是对房地产开发贷款都能够引起房价的变化,而且房价对房地产开发贷款能够产生更为迅速的反应。因此,在制定信贷政策时应继续保持信贷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加大对供给贷款的信贷约束力度,通过预期的影响来调节房价。通过在对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和房价关系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思考商业银行贷款在房地产调控中发挥的作用,提出运用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调控房价的新思路。

  • 标签: 房地产 商业银行信贷 宏观调控 房价
  • 简介:2002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步升温,经过2003年的大幅上涨,2004年1到9月份的全国商品房价格涨幅仍达到了13%,商品房平均价格达到2777元,相比2002年底,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价格上涨超过1/4。对于住房这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来说,这样的涨幅堪称暴涨。同时房地产市场繁荣火爆的景象从东南沿海局部地区开始,逐渐向全国大部分地区扩散,

  • 标签: 中国 房价 房地产市场 “泡沫经济” 资源配置效率 经济增长潜力
  • 简介:本文构建了一个城市劳动力供给一失业均衡模型,引入住房价格和户籍歧视因素,得出城市房价上涨导致城市失业率下降和户籍歧视减弱引致城市失业率上升的两个命题。在此基础上,利用1998~2012年中国3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城市房价上涨对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产生阻碍,导致城市失业率下降。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扩大促使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引发城市失业率上升。户籍歧视减弱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导致城市失业率上升。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城市房价波动和户籍歧视对城市失业率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城市房价上涨,是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有效抑制城市房价上涨,十分重视和加强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促使农民工市民化。

  • 标签: 住房价格 户籍歧视 劳动力流动 城市失业
  • 简介:文章基于住房特征价格模型,通过IVQR和空间计量分析,对中国全域性房价上涨现象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出现的全域性房价上涨,主要源于需求驱动和价格变化的自身惯性及其涟漪效应,但同一因素在不同分位点上驱动力存在较大差异,在较高分位点上,通胀的影响开始显现,但涟漪效应则会减弱.研究认为,中国全域性房价变化主要是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正常发挥,政府行政干预虽会收到短暂控价效果,但并不能真正阻断市场真实需求.

  • 标签: 需求驱动 涟漪效应 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
  • 简介:房价的问题,经过几年媒体、业界和学界网络的深入讨论,各个方面已经是非常清楚了的。这里边当然任志强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包括他只为富人建房,为穷人建房的责任在政府这一观点得到政府采用后,也是导致房价拐点出现的三大直接因素之一!

  • 标签: 房价 北京 市长 任志强 建房 政府
  • 简介:本文通过对甘肃省星级饭店房价同全国同星级饭店房价的比较研究,为发展甘肃省旅游业向星级饭店献计献策,推动西部经济大发展。

  • 标签: 甘肃省 星级饭店 房价 比较研究
  • 简介:本文认为财政分权水平的提高是促进中国房价上涨的重要制度性因素。首先,我们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获得了这一观点的经验证据,在控制了其他一些因素后,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度提高能够显著的推高房价。同时,我们还构建了一个包含财政分权和居民房产偏好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分权作为一种制度性冲击是如何影响房价动态路径的,基于动态结构模型的反事实模拟显示,分权性制度冲击的强度和持久性是房价演进动态的重要决定因素。

  • 标签: 财政分权 制度性冲击 反事实模拟 房价演进动态
  • 简介:许多人认为收入差距是我国近年房价迅猛上涨的幕后推手之一。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同质性住房市场模型考察收入差距对房价的影响。收入差距通过"消费效应"和"投机效应"两方面对房价产生影响。前者直接减少了住房需求从而降低房价,是一种"直接效应";后者使得高收入者具有相应的投机能力,增加了住房需求从而抬高房价,是一种"间接效应"。收入差距对房价影响的"总效应"取决于这两种效应大小比较。建立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9—2011年数据基础上的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并未推动房价上涨,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本文的实证分析是可靠的。此外,我们还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公众会觉得买不起住房,从而产生收入差距扩大推高了房价的幻觉。

  • 标签: 收入差距 房价 住房需求 消费 投机
  • 简介:小洪来电要求报一个选题,我自然而然地就把自己最关心,也是众多北漂的边缘学者较关心的问题作为选题上报了。从现实讲,这个选题非常紧迫,而从内心讲,这个选题足够悲伤。

  • 标签: 学者 房价 选题 关心
  • 简介: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房价出现了快速增长。资产泡沫理论表明,房价上涨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流动性效应,通过房产价值的提升提高企业负债能力,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二是杠杆效应,通过房地产业投资回报率的提升发挥挤出其它部门投资的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更为严重的情况下,流动性效应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利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35个大中城市宏观数据,本文研究了房价上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验证了在金融抑制背景下房价对企业投资的流动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房价对数提高一个标准差,私有企业投资一现金流敏感度将下降0.0134,降幅为5.05%。并且,经营时间更长或者内部资金更充裕的私有企业从房价上涨过程中受益更多,其融资约束程度的下降幅度更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非国有部门在金融抑制下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解释,也为房价影响卖体经济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 标签: 房价 流动性效应 融资约束
  • 简介:为探讨区域房价的空间与时间扩散效应,本文综合运用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局部线性投影法得到全国范围及东、中、西部地区房价的空间脉冲响应函数,这恰是传统计量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无法实现的。实证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内,空间扩散效应(持续三个季度)与时间扩散效应(持续六个季度)同时存在,而在中、西部地区只存在时间扩散效应,分别持续五个季度与两个季度。与传统实证结果相比,在考虑了房价区域相关后,体现经济基本面的各变量对房价的影响在时间长度和大小程度上皆变弱。

  • 标签: 区域房价 时空扩散效应 局部线性投影
  • 简介:<正>住宅商品房价位太高,消费者无力承受,是当前住宅商品房动销艰难的主要因素。为此,行家呼吁要采取有效措施平抑住宅商品房价格,鼓励住房消费。据统计,目前全国积压的商品房面积达328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商品房为2512万平方米。是供过于求吗?若按上海提出到本世纪末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平方米目标看,即使全国目前空关的商品住宅全部用于上海,还要差2200至2700万平方米。由此可见,造成商品房积压

  • 标签: 住宅商品房 平方 商品房开发 商品房价格 商品住宅价格 当前住宅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尹中立给出的政策建议:房地产类上市公司每年的再融资规模不能超过上一年度净资产的50%。从最近几年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看,2002-2007年的投资增长速度全国平均为20%-30%之间。2005年、2006年的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增长分别为26%和36%。因此,将融资控制在50%以内完全可以满足房地产类公司的正常需要。对房地产类公司发行上市从严控制(在证监会发审委环节进行内部控制)。对房地产类公司借壳上市和重组从严控制。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上市公司 房价 股价 风险 繁荣
  • 简介:自1998年以来,房价的快速上涨吸引了大量的资本进入房地产行业,其中不乏工业企业的身影.工业企业将有限的资源投入房地产的同时,势必影响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研究开发项目.本文利用1999-2007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重点研究了房价上涨对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出和研发投入的影响,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房价上涨越快,当地企业的创新倾向越弱.本文为理解转型经济背景下影响我国企业创新的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

  • 标签: 房地产 制造业企业 企业创新
  • 简介:面对房价与物价逐年攀升,中央银行面对房价对物价的影响,为了维护物价的稳定性,开始着眼于运用货币政策稳定物价的研究。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房价以及房地产市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宏观经济。中央银行要想对货币政策以有效运用,就要对房价的变动情况予以关注。为了避免房价对物价稳定以强大的冲击力,就要运用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来制定货币政策,否则就要面临一系列的选择性问题,诸如货币政策调控房价房价变动的干预措施选择,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等等。

  • 标签: 货币政策 物价 房价
  • 简介:房地产业在香港经济运行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近年来,香港房价不断上涨引起了香港特区政府及香港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保证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特区政府实施了额外印花税等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本文分析了额外印花税影响房价变动的理论路径,并以香港2009—2012年房价变动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额外印花税对香港房价的抑制作用不显著,额外印花税的实施并没有扭转房价持续走高的局面。

  • 标签: 房地产业 额外印花税 房价 政策效应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