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社会必须面对的全球课题。基于此,世界各国积极探索建立宏观资源与环境核算体系,即通过合理的计量方法,将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自然资源使用和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反映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内,掌握经济发展的环境资源代价,以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全面建立我国资源环境管理体系的新突破。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资源与环境核算体系进行综述,认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应以环境会计、资源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为理论基础,参考各国实践并从实际出发考虑我国资源种类众多、地域广阔且差异性大等特点,由点及面,逐步设计合理的编制、使用方法。

  • 标签: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资源与环境核算体系 环境会计 环境价值评估
  • 简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当前我国政府审计领域的热点问题,是政府审计在新的历史时期拓展的新内容。文章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主体、对象、依据和本质等定义构成要素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定义。

  • 标签: 自然资源资产 离任审计 要素 定义
  • 简介:我国先秦时期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或思想需要挖掘、整理和研究。其中原始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最大成就是从猿到人的转变,具体措施有生产劳动、群居生活、家庭模式、人口流动和社会分工等;中国奴隶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涵和举措,则主要体现在宗法等级制度的形成、周代的礼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人口流动等方面。

  • 标签: 先秦时期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简介:本文分别从经济因素和盈余管理因素两个方面对我国资源型企业资产减值计提的计提动机进行研究;实证研究发现,影响资源型企业资产减值计提的因素既包括企业自身的经济因素也包括盈余管理中的扭亏动机、大清洗动机和利润平滑动机等。

  • 标签: 资源型企业 资产减值 盈余管理
  • 简介:产权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为了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和完善,就要对产权的类型、模式和效率及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进行深入考察和分析。允许产权所有者能够按照供求关系自主行使财产权利,是整个经济体制从行政主导转化到法制化、市场化运行的关键所在。当前产权体制当中存在的缺乏统一标准、类型复杂和不同产业和行业差距较大等问题,不利于整个经济体制的效率提高。土地产权是深化体制改革及制约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探索集体土地产权的实现形式和制止人均耕地面积的缩小是土地产权法制化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无法回避的话题。适当放宽土地用途管理制度,释放土地产权的市场发展空间是提高整个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必然要求。

  • 标签: 产权市场化 两权分离 市场化程度 土地产权 永久产权
  • 简介:中国近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有着丰富的内涵,具体分为五大板块:一是晚清政府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二是太平天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三是北洋政府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四是南京政府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五是中共领导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标签: 晚清政府 太平天国 北洋政府 南京政府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简介:论文在探讨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目标的基础上,分析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的评价主体,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效果考核提供借鉴。

  • 标签: 地方高校 实践教学资源 整合目标 评价指标
  • 简介:中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总体呈现非平衡增长的典型特征,发达地区拥有更快的经济增速和更高的经济质量,东部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从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看,区域金融深化、产出弹性和资本配置效率呈现同步提高的特征,三者具有很好的统一性.从金融动员储蓄看,发达地区储蓄率高、储蓄-投资转化率低与欠发达地区储蓄率低、储蓄-投资转化率高形成鲜明对比,区域金融动员储蓄的能力和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都在不断提高.

  • 标签: 区域金融 资源配置 金融深化 信贷产出弹性 动员储蓄
  • 简介:煤炭和石油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煤炭与石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对我国资源性产品上市公司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运用SPSS分析软件,通过因子分析法,从煤炭和石油两个行业对2012年我国28家上市公司进行经营绩效分析,提取了反映资源性产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偿还能力、成长能力和运营能力4个公共因子,并对上市公司综合经营绩效得分进行分析评价,提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综合效益的一般方法。

  • 标签: 因子分析 资源性产品 经营绩效
  • 简介:本文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新疆分为天山北坡经济带、天山南坡产业带、南疆三地州贫困区和北疆沿边高寒地区四个区域,并对四个区域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因子分析法,根据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对所在四个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14个地州市进行综合评价评分,之后根据排名情况对相应四个区域的经济环境发展不平衡现象进行说明,最后对四个区域未来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资源环境 经济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两区两带 因子分析法
  • 简介: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重测了我国金融自由化指数值,同时采用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自由化、资源配置偏向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自由化弱化了金融资源配置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财政、固定资产投入偏向,均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FDI则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此外,金融自由化、资源配置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

  • 标签: 金融自由化 资源配置偏向 城乡收入差距
  • 简介:撤点并校的行为动机受到诸多质疑。本文从政府财政支出中地方普通小学教育经费所占比重的角度,利用1996—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基于固定效应模型、DriscollandKraay(1998)方法以及工具变量方法的实证结果显示:撤点并校在实施过程中受地方政府自利性影响,小学撤并伴随地方普通小学教育经费所占财政比重的显著下降,地方政府借撤点并校之机挤占并压缩了教育财政所占比例。本文政策含义是政府应实施教育财政适当集权。

  • 标签: 撤点并校 教育财政 面板数据
  • 简介:自1994年国家在重点本科院校设置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以来,许多省属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也纷纷开设注册会计师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培养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责无旁贷。然而,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个高智力服务行业,相应的注册会计师人才应是高素质、高智力、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高职院校是否能根据自身特点满足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培养的需求呢?本文结合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推进阶段的发展时期的特点,重点应用SWOT分析法对高职院校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培养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高职院校如何扬长避短,培养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提出粗浅的建议。

  • 标签: 高等职业教育 CPA后备人才培养 经济转型 SWOT分析
  • 简介:如何优化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配置事关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利用对西部地区三次社会调查资料,采用随机前沿的分析方法(SFA),测算兼业化背景下农户劳动力在不同领域的配置效率,并对不同类型农户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比较,发现风险与不确定性是导致农户兼业化的主要原因,兼业化的风险规避行为影响了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提高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应从降低风险与不确定性着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革二元制度,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与劳动培训。

  • 标签: 农户 风险与不确定性 兼业化 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