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基于2002~2007年的制造微观企业数据,本文使用一个全新的实证框架,研究了企业间要素重配对中国制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我们发现,虽然目前我国市场扭曲程度较高,但是市场化改革的努力已经使得企业间要素重配成为制造生产率增长极其重要的原因;由于中间投入对要素重配具有乘数效应,其产生的要素重配效应占据了最大份额;企业的进入、退出市场行为在要素重配中也表现突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出口等市场化行为对促进企业间要素重配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国有资本比重等因素却对要素重配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要素重配 制造业 生产率增长 市场扭曲 PL方法
  • 简介:基于我国制造上市公司2010-2011年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公司治理变量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职分离、薪酬委员会的设置、董事会独立性均对高管薪酬粘性影响不大,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与高管薪酬粘性显著负相关,意味着股权集中度提高、大股东持股比例扩大、董事会规模扩张都有利于抑制公司高管薪酬的粘性。

  • 标签: 公司治理 高管薪酬 薪酬粘性
  • 简介:本文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了交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在1997~2010年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铁路建设和公路建设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较为明显,公路建设中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依次递减;铁路运输比公路运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明显;高速公路密度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带动经济增长约0.034个百分点,铁路密度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带动经济增长约0.002个百分点;2001~2010年间交通基础设施存量的增加年均带动经济增长0.78个百分点,约为经济增长率的8%。

  • 标签: 交通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业 区域经济 空间相关性 经济增长贡献
  • 简介:会展作为现代社会的朝阳产业,为广西近年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广西会展的历史渊源、文化资源、广西现代会展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会展发展的优劣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就促进广西会展加快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会展业 文化资源 专业人才
  • 简介:本文在对江苏省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消费者对食品制造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制造社会责任问题比较关注,但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在食品制造的各项社会责任内容中,消费者最为看重的是食品质量与安全责任,而对社会捐赠责任的认同度最低;消费者对食品制造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以及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个人月收入、工作或学习所在地与其对食品制造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显著正相关。为了引导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消费行为,促进食品制造履行社会责任,需要致力于提高消费者对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和认知水平。

  • 标签: 企业社会责任 食品制造业 消费者 认知 影响因素
  • 简介:山东省莱阳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东部,作为开放城市之一,愿与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增进合作,发展友谊。莱阳市于1987年建市,一共784个村,耕地120万亩。莱阳市物产丰富,历史悠久。莱阳是山东半岛的"交通枢纽",蓝烟铁路、7条国家和公路干线穿境而过,四通八达,距青岛、烟台两个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各100公里,地理位置优势得天独厚。莱阳电力供应充足,通讯方便,服务功能较完备。莱阳的旅游,与最佳旅游城市北京、上海等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本文在分析该市旅游现存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将会提出相关建议。本文将在认识莱阳市的具体情况及其资源禀赋特点的基础上,全面的把握莱阳市旅游的具体状况,分析国内外旅游发展的特殊背景,仔细判断莱阳在区域旅游中的地位,以促进莱阳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

  • 标签: 莱阳旅游业 现状 建议
  • 简介:汽车后市场智能推荐算法足在汽车后市场服务过程中的应用,对促进汽车服务进行主动服务和服务变革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对用户类型的细分以及服务类型的聚类分析,通过关联规则与协同过滤算法进行匹配,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进行推荐,培养用户偏好的拓展,提高客户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汽车后市场 用户聚类 智能推荐算法
  • 简介:生产性服务是产业升级、竞争力提高的关键.文章以生产性服务的成长历史为依据,归纳了生产性服务概念的演进,提炼了当今生产性服务的内涵.针对生产性服务的特征,文章从生产性服务的增长趋势、对GDP的拉动作用和在国民经济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三个方面,研究了生产性服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通过单位根检验证明,中国生产性服务是平稳稳定增长的.

  • 标签: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成长 产业现状
  • 简介:本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C^2R模型对我国31个省区2010年服务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省区服务投入产出效率存在提升空间,影响服务综合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是规模效率;服务投入产出无效省区大部分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辽宁的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效率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提高辽宁服务投入产出效率的建议。

  • 标签: 服务业 投入产出效率 DEA
  • 简介:本文从需求角度出发,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并结合敏感度分析,对中国东部地区的16个制造部门的电力需求弹性进行研究。计算任意部门的技术改进对整个经济系统电力需求的影响程度,分析对电力需求有较大影响的制造部门。

  • 标签: 电力需求 投入产出模型 敏感度分析
  • 简介:在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实现制造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东北地区制造是在丰富的资源保障、独特的地理区位、特定的历史积淀、比较保守的人文传统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重工业发展迅速、体制机制僵化、资源依赖度较高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后危机时代.东北地区制造发展模式的转型迫在眉睫。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及具有后发优势的新兴产业、积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和培育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有利于东北地区制造发展模式成功转型。

  • 标签: 东北地区 制造业 发展模式 转型
  • 简介:现代生产性服务跨越式自发展机制创新是我国实现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要求。现代生产性服务发展的基本逻辑是简明清晰,要求以企业及相关行业的知识资本的提升为基础。企业自发展的兴趣与动力主要源于盈利预期,其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对知识资本的投资、积累与运用。现代生产性服务产业的自发展应具备良性的竞争机制、合理的行业标准、有效的行业管理、顺畅的信息流等特点。应正确、恰当地处理好自发展与跨越式发展、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现代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之间的关系,转变战略理念,实施开放战略、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走出去”战略、要素市场配套改革战略,推动其跨越式发展。

  • 标签: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自发展 跨越式发展 知识资本
  • 简介:在反垄断和政府管制的实践中,关键问题之一是对企业市场势力直接有效、科学准确的测度。本文采用2003--2007年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引进实证产业组织中最前沿的生产法,并根据我国药品市场购销特征进行修正,直接测算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的Lerner指数及其变化趋势,考察制药企业的市场势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即便考虑支付“回扣”对制药企业市场势力的折损,我国制药企业仍存在系统性的市场势力。不同所有制、规模、研发状况以及药品销售渠道的企业,其市场势力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要素边际产出弹性 Lerner指数 GMM估计
  • 简介:现代服务的发展对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促进现代服务发展的税收政策存在诸多不足,体现在增值税与营业税交叉重叠、优惠面不宽、税收优惠方式不够合理、地区间差异明显等方面。应当充分借鉴国外经验,适度降低现代服务的税负水平,利用税收政策促进现代服务集群化发展,扩大税收优惠范围,转变税收优惠方式,制定促进各地区均衡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加大发展服务贸易的税收政策扶持力度。

  • 标签: 现代服务业 税收政策 税收优惠 “营改增”
  • 简介:当前.现代城市群已成为国际生产力分布体系与劳动地域分工中的新的空间组织形式。以伦敦、巴黎、纽约、芝加哥和东京等世界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体.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主体。

  • 标签: 全球经济 协同发展 服务业 长三角 智慧 空间组织形式
  • 简介:本文基于系统耦合度模型,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具体测度了我国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圈制造与生产性服务的耦合协调度与区域制造竞争力水平,进而实证分析和比较了两大经济圈制造与生产性服务耦合协调度对区域制造竞争力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两大经济圈制造与生产性服务耦合协调度对区域制造竞争力具有明显提升作用,这种作用在两大经济圈之间以及各个经济圈内部各省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总体上看,两大经济圈应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发展,提高其与制造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以提升区域制造竞争力水平.

  • 标签: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京津冀经济圈 长三角经济圈 耦合协调 制造业竞争力
  • 简介:本文利用2002-2010年我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我国各省彩票销售收入的影响因素,发现各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百万大奖的个数、彩票投注终端机的密度是影响彩票销售收入的主要因素。结论是:以济困、公益等为宗旨和理念的彩票业已经陷入一个悖论;现阶段开展赛马博彩是一个可行选择。

  • 标签: 彩票 销售收入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 简介:本文采用中国制造规模以上企业数据,从县级经济体的水平上考察了中国制造是否发生“飞雁”模式的转移。我们发现,产业聚集的效应在2004年以前一直发挥着促使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重要作用,而在这之后该效应的效果逐渐下降,表现为制造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向中西部内陆地区移转的趋势。此时,企业的综合经营成本上升和要素成本的提高逐渐成为诱致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制造业 飞雁模式 产业集聚
  • 简介:随着为期两周的华沙气候大会的落下帷幕,会议结果差强人意。利益永远是可持续发展中无法绕开的沟渠。面对环境和利益的问题,碳交易这样一种不确定的风险收益的交易方式应运而生。碳交易的出现给了全球为环境共同努力的基础,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同样是碳交易前途光明的佐证。然而碳排放权如何进入以及以何种姿态进入财务报表却是争论至今的问题,然而碳交易进入财务报表比需要解决的是碳排放权成本计量难题。本文分析了学者们关于碳成本的分类和成本核算模式,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梳理各方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碳排放成本的核算建议作为联产品处理,并利用行业特征(本文以煤炭行业为例说明)及售价法进行两次分配的模式。只有让企业收益才能增强减排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获利和减排的双赢目的。

  • 标签: 碳排放权 成本核算 成本分类 二次分配
  • 简介:本文在产业转移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扩散性产业转移和集聚性产业转移两种类别概念,并建构了产业转移测度原理和方法。依照该方法,以八大区域为空间体系,分别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三个方面分析了2000年以来中国制造转移的动态演变趋势、相对规模和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制造转移始终存在,集聚性转移与扩散性转移并存,且有阶段性转换,过程复杂;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制造的转移有明显差异;影响中国制造转移差异性和复杂性的因素包括区域经济规模、区域间空间关系与经济联系、产业发展阶段、产业要素结构与要素的流动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等。

  • 标签: 产业转移 制造业 集聚型产业转移 扩散性产业转移 动态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