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皮下组织连续缝合术在儿童眼周软组织线性切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武汉儿童医院2016年7月至2020年1月眼周线性软组织399例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儿分为两组:皮下软组织间断缝合组(200例)与连续缝合组(199例)。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术后组织肿胀持续时间、医用组织胶有效使用率及术后外观评分。结果连续缝合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及术后组织持续肿胀时间分别为(27.25±6.67)min、(0.84±0.29)ml及(3.40±1.02)d,均明显低于间断缝合组的(31.71±6.71)min、(1.04±0.38)ml及(5.40±1.58)d(t=6.85、7.19及17.10;均P<0.001)。连续缝合组医用组织胶使用189例(94.97%),明显高于间断缝合组的55例(27.50%)(χ2=594.05, P<0.001)。术后1周(1期)及1个月(2期),伤口愈合外观HWES评分6分者,连续缝合组占95.98%(191/199)及98.49%(196/199),均优于间断缝合组的87.00%(174/200)及88.50%(177/200)(χ2=10.39及16.35;均P<0.001)。结论治疗儿童眼周软组织线性切裂,皮下组织连续缝合较间断缝合省时、恢复快,而且愈合好。

  • 标签: 眼损伤 穿透性 儿童 缝合,连续,皮下 缝合,间断,皮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臂内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脱套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0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对15例手指软组织脱套缺损的患者采用游离臂内侧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2~50岁,平均32岁;受伤机制:机器绞13例,机器压2例;脱套平面:自拇指掌指关节以远2例,自第2~5指单个手指中末节4例,自第2~5指掌指关节以远全手指脱套9例;左手7例,右手8例;急诊手术2例,择期手术13例。将皮瓣设计成长条形,皮瓣切取面积5.0 cm×2.5 cm~14.0 cm×3.5 cm。术中将皮瓣的动脉血管蒂与受区手指的指掌侧固有动脉或者指总动脉做吻合,皮下静脉或动脉的伴行静脉与指背或指掌侧皮下静脉做吻合,皮瓣内携带的臂内侧皮神经与指掌侧固有神经残端做缝接。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定期门诊、电话、微信或上门随访,观察皮瓣外观、感觉及手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皮瓣全部顺利成活。6例全手指脱套缺损的患者因末节指骨坏死,伤口愈合不佳,二期行残端修整术保留手指至中节远端。2例拇指及2例中指在术后7~9个月时发生过烫伤及磨破,结痂后自愈。术后随访6~28(平均16)个月;皮瓣无臃肿,质地柔软,感觉恢复至S2~S3;手指外形较好,无一例需二期皮瓣整形,但是指骨间关节总体活动尚好,按照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15例患者对手部整体外观及功能非常满意;供区线形瘢痕隐蔽,无触压痛及挛缩等并发症。结论游离臂内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脱套软组织缺损,皮瓣设计容易、质地薄,术后手指外形不臃肿,是修复手指套状缺损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脱套伤 臂内侧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足背为供区的静脉分叶皮瓣,采用静脉动脉化修复手背热压后遗留创面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科共收治6例Ⅲ~Ⅳ度热压致手背复杂软组织缺损患者。两处缺损5例,不规则缺损1例;缺损面积为1.0 cm×2.0 cm~3.0 cm×4.5 cm。经急诊清创后创面有肌腱等深部组织外露,二期行足背分叶静脉皮瓣,静脉动脉化并附带足背神经修复创面。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观察皮瓣存活情况,皮瓣色素沉着、继发性挛缩及供区愈合情况。结果本组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0个月,平均8个月。6例12叶皮瓣中有11叶顺利存活,外观平整。1叶发生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但后期继发挛缩。2叶色素沉着。邻近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受限。供区均Ⅰ期愈合。结论应用足背为供区的Y型分叶静脉皮瓣适用于两个部位或不规则形状的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操作简单,是理想的修复方案之一。

  • 标签: 手损伤 外科皮瓣 静脉动脉化 热压伤
  • 简介:摘要闭合性软组织脱套是一种由高能量损伤导致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组织与深筋膜分离诱发的肿胀、瘀斑甚至坏死的软组织损伤,创伤程度重、早期隐匿性高、病程治愈缓慢,目前公认的治疗措施为Ⅰ期负压封闭引流(VSD)清创、Ⅱ期植皮。在护理过程中存在患者创伤严重、手术次数多、植皮与取皮次数多、留置VSD引流管数量多等问题,护理难度大。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0例高能量损伤所致闭合性软组织脱套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清单化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负压伤口疗法 护理过程 脱套伤
  • 简介:摘要软组织软骨瘤(STC)是一种由分化成熟的透明软骨组织组成的良性肿瘤。大多发生于手足部位的浅表软组织内,位于肝脏者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肝脏STC,镜下观察该例患者肿瘤组织为分化良好的软骨组织,软骨细胞细胞核小而扁平,未见病理性核分裂象,肿瘤周围可见由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假包膜,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表型:S-100蛋白广泛阳性,CD34阴性,Ki-67阳性指数<1%。STC临床表现不明显,依据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可确诊,局部手术切除为其首选治疗方式。

  • 标签:
  • 作者: 束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周科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200011
  • 简介:摘要正畸治疗中,牙在牙弓内进行移动,如果牙根向舌侧移动,则颊侧发生牙龈退缩的风险较小;如果牙根向颊侧移动,当颊侧骨板小于理想厚度时则有可能发生颊侧牙龈退缩。如果患者正畸前没有牙龈退缩,而原有骨板较薄或已有骨开裂/骨开窗时,则无论牙根向何处移动,牙龈退缩的风险均较高。正畸医师在面对牙根移动时,经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局面。本文从牙周软组织的角度出发,阐述与正畸治疗相关的牙周软组织增量技术及治疗时机。

  • 标签: 牙龈退缩 正畸学,矫正 牙周表型 牙周组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0版《软组织和骨肿瘤WHO分类》,在2013版分类的基础上,纳入了新的分子遗传数据和临床肿瘤数据,更新了软组织肿瘤的分类方案,新增了肿瘤的实体和亚型,更深入细致地描述每个疾病。这里,我们试总结第5版的更新内容,着重介绍软组织肿瘤章节的分类变化以及新近描述的肿瘤实体和亚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0版《软组织和骨肿瘤WHO分类》,在2013版分类的基础上,纳入了新的分子遗传数据和临床肿瘤数据,更新了软组织肿瘤的分类方案,新增了肿瘤的实体和亚型,更深入细致的描述每个疾病。这里,我们试总结第5版的更新内容,着重介绍软组织肿瘤章节的分类变化以及新近描述的肿瘤实体和亚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小腿前侧软组织肉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8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科收治的13例小腿软组织肉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0~52岁,平均38岁。未分化多形性肉瘤5例,滑膜肉瘤4例,平滑肌肉瘤2例,上皮样肉瘤1例,黏液性纤维肉瘤1例。患者软组织肉瘤均行手术切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面积5.5 cm×6.5 cm~13 cm×7 cm。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一期修复软组织缺损,切取皮瓣面积7 cm×8 cm~14 cm×8 cm,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以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术后6周从皮瓣愈合、外形、温度、感觉以及供区瘢痕5个方面评价移植皮瓣的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3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愈合良好。其中1例术后24 h出现静脉危象,经探查重新吻合血管后皮瓣成活;1例因创面感染皮瓣远端延迟愈合。13例患者均获随访9~57个月,平均24.5个月。13例皮瓣外形好,外观无臃肿,温度正常,皮瓣感觉部分存在。其中3例放疗后皮瓣局部色素沉着、质地变硬,但无皮瓣坏死;余皮瓣色泽和质地均良好。移植皮瓣疗效评分7~9分,疗效满意。随访期间患肢可负重行走,无供区肿瘤种植。无瘤生存10例,其中因肿瘤复发行小腿截肢术1例;肺转移3例,其中带瘤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一期移植修复小腿前侧软组织肉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具有可避免皮瓣供区肿瘤种植、皮瓣血供可靠、对供区创伤小、外形满意等优势,是一种修复小腿肉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可靠手术方法。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肉瘤 小腿 软组织缺损 游离组织瓣 股前外侧皮瓣 外科,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骨头复合组织瓣重建小儿外踝骨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2019年5月,共收治合并骨骺损伤的外踝骨及软组织缺损患儿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3~12岁;右侧3例,左侧2例;均为外踝软组织缺损并伴骨质缺损、外露,软组织缺损范围2.0 cm×2.0 cm~6.0 cm×9.0 cm;骨缺损长度1.0~4.0 cm。设计腓骨头复合组织瓣同时重建外踝及其邻近软组织缺损。供区4例直接缝合,1例植皮修复。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皮瓣外观、质地、弹性及颜色是否与周围近似,双下肢是否等长,关节有无畸形、依据美国外科协会(AOFAS)制定的足踝功能评价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影像学改变,供区膝关节有无畸形发生,有无疼痛和腓总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是否影响膝关节屈伸活动。对患儿手术前与末次随访踝关节活动度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复合组织瓣均成活,无血运障碍。所有患儿随访6个月~4年,皮瓣颜色、弹性较好,无瘢痕挛缩。踝关节无畸形,行走及负重功能恢复,背伸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4.37±1.12)°、(16.01±5.27)°(t=4.83),跖屈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1.35±1.96)°、(37.81±6.49)°(t=8.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照AOFAS足踝功能评判标准评估:优3例,良2例。外踝骨骺无早期闭合,发育状况与健侧肢体大致同步。供区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无影响,无畸形,稳定性较好。依照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优4例,良1例。结论腓骨头复合组织瓣能够同时重建小儿外踝骨骺及邻近软组织缺损,重建的外踝和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同步,是重建小儿外踝缺损的较好方式之一,但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 标签: 腓骨头 复合组织瓣 外踝 重建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指动脉背侧支带蒂皮瓣与V-Y推进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指端脱套及掌背动脉返支逆行带蒂岛状皮瓣接力修复近节背侧供区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9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收治21例第2~5指指端脱套伤患者,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4~60岁,进行回顾性临床随访研究。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0 cm×1.5 cm~3.5 cm×2.2 cm。于患指近节背侧设计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和指背神经的指动脉背侧支带蒂皮瓣修复患指末节背侧创面,皮瓣面积为1.6 cm×1.5 cm~2.6 cm×2.4 cm;于患指掌侧设计V-Y推进皮瓣修复患指末节掌侧创面,皮瓣面积为0.8 cm×0.6 cm~2.0 cm×1.5 cm。采用掌背动脉返支逆行带蒂岛状皮瓣修复近节背侧供区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为1.8 cm×1.7 cm~2.8 cm×2.6 cm,手背皮瓣供区直接缝合。观察术后3种皮瓣成活情况及随访时皮瓣的血运、外观。末次随访,测量3种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距离,采用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估患者对手部外观的满意度,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估患指关节总活动度。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完全成活,其中1个指动脉背侧支带蒂皮瓣表面出现张力性水疱,经拆除蒂部缝线、换药处理后创面愈合。随访6~20个月,平均12个月,3种皮瓣外形美观、质地柔软、色泽与周围组织相近,手背供区仅残留线性瘢痕。末次随访时,V-Y推进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距离为4~7 mm,指动脉背侧支带蒂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距离为5~10 mm,掌背动脉返支逆行带蒂岛状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距离为8~15 mm。16例患者对手部外观非常满意,5例患者对手部外观满意;患指关节总活动度评定为优17例、良4例。结论指动脉背侧支带蒂皮瓣与V-Y推进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指端脱套及掌背动脉返支逆行带蒂岛状皮瓣接力修复近节背侧供区软组织缺损,手术方式简单可靠,患指外观、功能恢复良好,供区损伤小。

  • 标签: 外科皮瓣 指损伤 脱套伤 供区损伤
  • 简介:摘要复杂软组织缺损往往伴有深部组织如肌腱、神经、血管、肌肉、骨关节甚至器官损伤与缺损,不仅需要修复创面,而且还需行功能康复。复杂性软组织缺损涉及范围广、深度深、局部感染重,有的患者年老体弱且往往伴有较多的合并症(糖尿病、血管性疾病、肿瘤等),给临床修复与重建带来极大的困难。笔者就复杂软组织缺损的定义与分类、评估、修复重建的原则和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指导复杂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与功能重建。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旋髂浅动脉为血供的腹股沟皮瓣修复小儿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2月至2020年12月,共收治小儿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手掌部11例,手背部8例,年龄4~12岁,均伴有肌腱、骨骼外露。其中,猪草机绞11例,压砸伤8例。缺损面积3.5 cm×2.5 cm~7.5 cm×6.0 cm,皮瓣切取面积4.0 cm×3.0 cm~8.0 cm×6.5 cm。一期手术予以清创后,肉芽组织清洁干燥时,二期游离皮瓣修复,术后10例获得门诊随访,9例微信随访。结果19例顺利成活18例,1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后危象解除皮瓣成活。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5个月,除1例修复手掌部出现色素沉着外,其余皮瓣外形美观,无明显臃肿,质地、弹性可,无挛缩、粘连等并发症。皮瓣供区可见线形瘢痕。结论游离以旋髂浅动脉为血供的腹股沟皮瓣,皮瓣易于解剖,切取时间短,皮肤延展性好,修复小儿手部软组织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腹股沟皮瓣 小儿 手部创面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从力学性能、生物学性能、促进软组织再生效果等方面探讨水平离心制备的软组织再生用液态血浆基质的最佳离心时间,以期为液态血浆基质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9至11月采集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6名健康医师志愿者[男性3名,女性3名,年龄(26±2)岁]静脉血,以500 ×g离心力分别离心3、5、8和12 min,获取液态血浆基质。测量并记录各液态血浆基质的体积、质量、凝固时间以及凝块的力学性能(各时间点样本量均为3)。用扫描电镜观察各液态血浆基质凝块的微观结构;流变学测试检测各液态血浆基质凝块的流变性能;使用全血细胞计数检测全血以及各液态血浆基质中细胞数量和浓度;通过HE染色观察各液态血浆基质凝块中细胞分布;利用细胞迁移法检测对照组(含20%胎牛血清的高糖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液)以及3、5、8、12 min组(每组3个复孔)液态血浆基质凝块渗出液对牙龈成纤维细胞迁移的影响;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对照组以及各组液态血浆基质凝块渗出液对牙龈成纤维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离心3、5、8和12 min的液态血浆基质体积分别为(2.47±0.12)、(2.67±0.12)、(3.53±0.12)、(3.73±0.12)ml,质量分别为(0.35±0.01)、(0.46±0.02)、(0.88±0.06)、(1.03±0.01)g,相应液态血浆基质凝块的最大拉伸力分别为(0.55±0.03)、(0.56±0.03)、(1.31±0.05)、(1.38±0.02)N。扫描电镜显示,随离心时间增加,液态血浆基质凝块内部纤维越来越致密。与全血及其他时间点相比,离心8 min的液态血浆基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浓度最大,且细胞分布较均匀。相比其他组,8 min组牙龈成纤维细胞迁移率(1.60±0.01)最大。荧光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液态血浆基质凝块渗出液培养的牙龈成纤维细胞更舒展。结论以500 ×g离心力离心8 min制备的液态血浆基质具有较高的活细胞浓度以及促牙龈成纤维细胞迁移的能力。

  • 标签: 美学,牙科 引导组织再生术 血液 再生医学 血浆基质 水平离心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相应临床经验,对鼻面部软组织的解剖学特点、修复及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围手术期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其中常用的亚单位修复技术包括鼻背和鼻侧壁-局部皮瓣、鼻尖-前额瓣、鼻翼-鼻唇沟瓣,需要根据全层皮肤特点及个体变异灵活改进加以应用。此外,供区皮肤特点及血供也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鼻内衬重建与外鼻重建分开进行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 作者: 刘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门诊部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34
  • 简介:摘要口腔种植治疗需考虑的美学要素包含白色、粉色两部分。粉色美学要素需考虑软组织的美学处理,这是口内美学区域牙列缺损种植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对种植修复后的美学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临床医师需对口内美学区域的软组织美学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控。软组织美学主要体现于牙龈曲线,牙龈曲线的美学设计需考虑牙弓位置、中线等整体因素以及牙龈曲线的高度、倾斜度、形态等局部因素。口内美学区种植治疗的软组织美学决策需考虑软组织缺陷是否影响微笑的美学效果、是否需行软硬组织增量或减量处理以获得接近天然的软组织美学状态。

  • 标签:
  • 作者: 王福珍 董晓艳 邢行 王燕 王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手足外科,山东 潍坊 262500,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普外科,山东 潍坊 262500,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山东 潍坊 262500,山东省青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山东 潍坊 262500,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小儿外科,山东 潍坊 2625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髂骨复合组织瓣修复儿童足跟骨及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2月至2019年11月,采用骼骨复合组织瓣修复足跟复合组织缺损患儿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6~14岁;右侧3例,左侧1例。均为足跟缺损,伴骨质缺损、外露,软组织缺损范围1.5 cm×1.5 cm~5.0 cm×8.0 cm,跟骨缺损长度2.0~4.0 cm。设计髂骨复合组织瓣修复跟骨及邻近软组织缺损,供区全部直接缝合。随访观察皮瓣早期及长期变化情况。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制定的踝-后足评分表评价足跟术后功能。与健侧踝关节活动度比较,评价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状况。对比患侧和健侧跟骨X线片,了解足跟、足弓发育状况和健侧肢体是否同步。结果术后复合组织瓣均成活,无血运障碍。所有患儿随访1~3年,皮瓣颜色、弹性较好。1年后足跟负重处发生胼胝化,与健侧组织近似。足跟功能评价优3例,良1例。踝关节无畸形,行走及负重功能恢复。末次随访患侧与健侧踝关节活动度对比,患侧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对比双侧跟骨X线片,患侧足跟、足弓发育状况和健侧肢体基本同步。结论采用髂骨复合组织瓣修复足跟结构性缺损,最大程度的恢复了足跟结构的完整性及足部功能,近期疗效满意,是重建小儿足跟缺损的较好方式之一。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 标签: 髂骨 复合组织瓣 跟骨 修复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