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眼部皮肤软组织清创修复的恰当处理方式,提高一期处理质量,避免或减少二次手术整形修复。方法遵循眼部皮肤软组织清创和手术修复的整形原则,治疗眼部皮肤软组织急诊外伤患者45例。结果45例患者伤口及创面均I期愈合,外观满意,随访元瘢痕增生、畸形等并发症。结论治疗眼部皮肤软组织急诊外伤患者,应遵循眼部皮肤软组织清创和手术修复的整形原则,用恰当的处理方式提高一期处理质量,可以避免或减少二次手术整形修复的机会。这样既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也可以减轻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的负担,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这一课题显得非常重要。

  • 标签: 眼睑 外伤 修复 整形
  • 简介:目的探讨幼年皮肌炎(JDM)合并软组织钙化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JDM患者合并软组织钙化(皮下钙化组)特点,并与89例非皮下钙化组患者(非皮下钙化组)对比。结果皮下钙化组Go,on征、肌挛缩和关节功能障碍比例高于非皮下钙化组[87.23%(41/47)比43.82%(39/89)、68.09%(32,47)比21.35%(1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钙化组发病后应用最大激素量(换算为泼尼松〉1.5mg/kg)、发病后应用免疫抑制比例及发病时肌酸激酶水平低于非皮下钙化组[17.02%(8/47)比68.54%(61/89)、25.53%(12/47)比88.76%(79/89)、(566.45±240.41)U/L比(1680.12±656.5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DM合并皮肤Gotton征者更易发生皮下钙化;皮下钙化患者发生肌挛缩和关节功能障碍概率高于非皮下钙化患者;对于发病时肌酸激酶并未明显升高者,或许更易发生皮下钙化;早期积极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以减轻或预防后期钙质沉着的发生或发展。

  • 标签: 皮肌炎 回顾性研究 软组织钙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治疗仪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将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包括康复训练、常规药物治疗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超声治疗仪,每天一次,治疗2周。治疗前后均用觉模拟评分(VAS)量表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处进行疼痛测评。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疼痛消失,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有效: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好转;无效:疼痛无明显改善,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结果:经过2周的康复训练治疗,两组患者的慢性软组织损伤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治疗仪对肩颈、腰腹部和四肢部位慢性软组织损伤的辅助治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加快患者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愈。

  • 标签: 超声治疗仪   慢性软组织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对体表软组织包块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及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的62例体表软组织患者进行术前检查,阐述常见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良性病变49例,恶性病变13例,高频超声对病变检出率为100%,准确率为80.65%(50/62),良恶性病变的血流动力学以及肿块最大长径(L)/最大短径(S)比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及脉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作为体表软组织包块的首选检查,对鉴别病变的良恶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为50例浅表软组织肿物患者,均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入我院。对上述患采取高频超声观察浅表软组织肿物的体积、形态、结构、内部回声以及血供和邻近组织关系,且对照手术以及病理诊断结果,对肿物的声像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50例患者浅表软组织肿物经高频超声诊断后明确为恶性类型占比为8.00%,良性类型占比为92.00%。其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同。在恶性类型肿块中,恶性纤维瘤、恶性淋巴瘤、浸润性癌及腮腺囊腺癌各检出一例,占比均为2.00%。良性类型肿块中,良性肿瘤占比为86.96%,慢性炎症占比6.52%;囊肿合并感染占比6.52%。结论:高频超声在诊断浅表软组织肿物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较好的明确浅表软组织肿物的大小、形态、结构、内部回声以及血供和邻近组织关系等,从而对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高频超声 浅表软组织肿物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形手术对面部软组织损伤修复的美学效果。方法:以2019.3~2020.7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为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缝合术)、研究组(整形手术修复),每组35例,观察两组创口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柔软度、色泽、血管分布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明显,(t=15.307,13.076,11.561,均P<0.05);研究组I期愈合率97.14%(34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25例),差异显著,(2=8.737,P=0.003)。结论:为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采用整形手术修复,能够帮助患者提升美学效果及加快伤口愈合。

  • 标签: 面部软组织损伤 美学效果 整形手术修复
  • 作者: 郎美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8-09-1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18年第9期
  • 机构:骨伤指因压砸、冲撞、打击等直接暴力或摔倒、扭伤等间接暴力导致骨断裂或移位,常伴有周围韧带、筋膜等软组织损伤,好发与运动员和青壮年。软组织肿胀属于机体应激反应,多因骨折愈合不佳、周围组织损伤、静脉血栓等原因导致关节囊及其周围软组织内水肿、充血、炎症反应渗出,是骨伤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不及时处理易引发感染、坏死等不良事件,阻碍患者术后的骨折修复及锻炼,严重者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体外冲击波治疗 软组织疼痛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 2018 年 2 月 -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50 例软组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 对照组( n=25 ) 和研究组( n=25 ),对照组 予中频电疗 治疗,研究组则应用 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疼痛评分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100.00% ) 较之对照组( 84.00% ) 明显更高 ( P< 0.05) ; 研究组治疗后 VAS 疼痛评分显著低于 对照组 (P< 0.05)。 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 软组织疼痛效果显著,对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效果更佳 ,值得 推广。

  • 标签: [ ] 体外冲击波 软组织疼痛 VAS 评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方法:选取2021年1-9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手部软组织缺损60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术后护理上采用常规方式,观察组采用在采用常规身体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切口护理等多种方式进行护理,运用手指总活动度评价法(TAM)与徒手肌力检测(MMT)对患者患肢活动功能和肌力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MMT评价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差异开始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 手部软组织缺损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SD治疗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80例骨科软组织创伤及创面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换药治疗)和VSD组47例(VSD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创伤面积的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VSD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创伤面积均小于治疗前,且VSD组治疗后创伤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治疗骨科软组织创伤伴创面感染疗效肯定,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降低疼痛程度,同时下调机体的炎性表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骨科 软组织创伤 创面感染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数字超声治疗仪治疗软组织挫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期间内收治的72例因软组织挫伤前来就诊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参与对象,将其随机且平均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6名患者。试验期间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软组织挫伤恢复法进行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全数字超声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治疗期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数字超声治疗仪对软组织挫伤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身体的康复进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全数字超声治疗仪 软组织挫伤 疗效对比 研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DWI对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效能。方法:抽取2023年4月至202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良恶性软组织肿瘤患者,共为100例。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病理检查,明确最终诊断。另对患者进行超声造影、MRI-DW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分析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对两种诊断技术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指标进行计算。结果:经过严谨的研究分析,在100例病患的病理检查中发现,恶性软组织肿瘤病例占26%,良性软组织肿瘤病例占74%。在采用不同的诊断方法后,结果显示,超声造影的诊断特异度为69.23%,灵敏度为68.92%,准确率为69.00%;而MRI-DWI的诊断特异度为92.31%,灵敏度为97.30%,准确率为96.00%。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期间,应用MRI-DWI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准确度,可为疾病性质鉴别提供有效参考,指导后续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性质鉴别 MRI-DWI 影像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