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完整结肠系膜切除与传统根治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研究组行完整肠系膜切除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根治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随访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各项指标检测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研究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对照组CD3+、CD4+、CD8+低于术前(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6%,2/33)低于对照组(21.21%,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期间疾病复发率(3.03%,1/33)、死病死率(0,0/33)均低于对照组(21.21%,7/33;15.15%,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完整肠系膜切除治疗结肠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有利于保障患者远期预后。

  • 标签: 结肠癌 完整肠系膜切除术 传统根治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切开回结肠血管蒂下缘系膜进入正确层面,处理回结肠血管并清扫203组淋巴结;继续扩展右结肠后间隙,处理右结肠血管并清扫213组淋巴结,处理中结肠血管并清扫223组淋巴结;裁剪右侧半大网膜及横结肠系膜,游离结肠肝曲,向下游离整个右半结肠;全腔镜下行回肠横结肠侧侧吻合,标本装袋后取出。

  • 标签: 结肠肿瘤 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术
  • 简介:摘要结肠癌D3淋巴清扫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是目前全球的两大主流手术理念,从传入我国到发展,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但是,国内学术界对这两个手术的核心理念以及两者的异同,仍然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和误会,目前鲜见针对该问题进行过专门探讨的文章。尤其对于右半结肠癌D3和CME手术,国内学者的理解较为混乱,目前主要存在将两种理念相混淆的"D3等同于CME"理念以及将两种概念进行优势互补的"D3+CME"理念,前者把两者同一化,后者似乎把两者概念完全不同区别对待,孰是孰非,未达成共识。本文阐述右半结肠癌D3手和CME手术在提出背景、手术原理、手术范围以及根治效果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认为两者不属于同一概念,而且右半结肠癌CME手术范围大于且包含D3手范围,两者也不属于互补关系。

  • 标签: 结肠癌,右半 D3根治术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手术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治疗结肠癌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治疗的93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传统结肠癌手术治疗;观察组45例,采取CME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淋巴结清扫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术后肛门排气、进食、拔管、住院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清扫淋巴结数、阳性转移淋巴结数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9%(4/45),1年复发率为2.22%(1/45);对照组分别为25.00%(12/48)、14.58%(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E治疗结肠癌可缩短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短期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 标签: 结肠癌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结肠癌患者行全结肠系膜切除(CME)的手术安全性、手术标本质量和远期预后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Cochrane、Scopus、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时间从建库至2018年12月。提取手术安全性、手术标本质量和远期生存率研究结果。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8 914例患者。与传统非全结肠系膜切除(NCME)组相比,CME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多(RR=1.23,95% CI:1.08~1.40),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更多(WMD=8.42,95% CI:4.71~12.13),肿瘤至血管高位结扎处的距离更长(WMD=18.43,95% CI:16.18~20.69),切除肠系膜的面积更大(WMD=35.07,95% CI:12.78~57.36),患者3年生存率(HR=0.72,95% CI:0.61~0.86)和5年生存率(HR=0.55,95% CI:0.42~0.73)更高(均P<0.01)。结论CME可以有效改善手术标本质量,延长术后远期生存率,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手术安全性问题应引起注意。

  • 标签: 结肠肿瘤 结肠切除术 Meta分析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向肠腔内突出的结肠憩室,形态上类似肠息肉,易被误诊而切除,导致术后医源性肠穿孔、感染等不良事件。本文报道了1例拟行新型冷切除治疗的"肠息肉"病例,中黏膜下注射含亚甲蓝的溶液后抬举不良且无明显界线,继续注射后病灶处的内镜下表现异常,最终诊断为"息肉样"肠憩室,从而避免了误切。

  • 标签: 结肠内窥镜 肠息肉 肠憩室 冷切除术 黏膜下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内镜黏膜切除(modified-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M-EMR)治疗结肠扁平息肉疗效。方法将276例结肠扁平息肉患者(297枚息肉)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内镜黏膜切除(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组136例152枚息肉,M-EMR组140例145枚息肉。病灶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后,EMR组一次性切除病灶,M-EMR组在病灶周边用圈套器头端切开周边黏膜后一次性切除病灶,回收全部标本送病理检查。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完整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患者息肉均为一次性切除。EMR组息肉切除时间(5.6±2.0)min,M-EMR组息肉切除时间(5.7±2.1)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息肉完整切除率91.2%(124/136),M-EMR组息肉完整切除率100.0%(140/1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1例迟发出血,1例穿孔,1例电凝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2.2%(3/136);M-EMR组1例迟发出血,1例电凝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1.4%(2/140)。术后病理:管状腺瘤135枚,绒毛状腺瘤40枚,绒毛管状腺瘤57枚,增生性息肉29枚,炎性息肉34枚,黏膜内癌2枚。腺瘤伴高级别内瘤变8例,其中EMR组1例息肉残留,后行肠段切除,6个月后8例复查无复发。M-EMR组2例黏膜内癌,完整切除,6个月后复查无复发。EMR组12例术后残留,1例手术,11例行氩离子凝固处理后,1例6个月复发,复发率0.7%(1/136)。结论M-EMR组较EMR组治疗结肠扁平息肉更有效。

  • 标签: 结肠息肉 内镜黏膜切除术 完整切除率
  • 作者: 张芳 王东信 薛张纲 黄文起 马正良 尹春琳 王晟 李金宝 肖玮 王天龙 黄宇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27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1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3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广州 510080,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科 210008,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53,广东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广州 51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201620,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053,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 10073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腹腔镜下全结肠系膜切除(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84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行3D腹腔镜下CME治疗(观察组),39例行传统开腹CME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期指标、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止痛药物使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即刻,两组患者的皮质醇(COR)和肾上腺素(E)水平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的COR、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30.77%),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D腹腔镜下CME治疗右半结肠癌安全可行,可减少手术创伤,减轻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 标签: 右半结肠癌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3D腹腔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与机器人辅助左半结肠切除之间的短期疗效、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有关腹腔镜与机器人行左半结肠切除对比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9年8月。并用NOS评分评价文献质量,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共包括4 633例患者。其中腹腔镜组(LA)患者2 409例,机器人组(RA)患者2 224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RA组,LA组中出血量较多(MD=11.07,95%CI=3.65~18.5;P=0.003<0.05),中转开腹率高(OR=1.74,95%CI=1.40~2.16;P<0.001),术后并发症偏多(OR=1.30,95%CI=1.00~1.69;P=0.05),且住院时间较长(MD=0.74,95%CI=0.19~1.30;P=0.008<0.05)。但LA组手术时间短(MD=-55.06,95%CI=-69.84~40.28;P<0.001),手术总费用少(MD=-2 435.43,95%CI=-3 575.16~-1 295.70;P<0.001)。其余对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各亚组对比与整体对比一致。结论机器人辅助左半结肠切除在短期疗效及安全性都有所保障,但是由于临床医生对其操作的不熟练及其昂贵的价格,加上目前研究均为短期研究,其是否能完全替代腹腔镜手术仍需要长期观察。

  • 标签: 腹腔镜 结肠 机器人辅助 左半结肠切除术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中段的胰腺切除(MP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7—10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2例行MPP胰腺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病例1为52岁女性胰头、胰尾多发囊腺瘤患者,病例2为20岁男性慢性胰腺炎并胰管多发结石患者。综合评估病例1和病例2情况,制订术前规划后,分别施行腹腔镜胰头肿瘤切除+胰体尾切除+脾切除+胰肠吻合和保留十二指肠全胰头切除+保留脾脏胰尾切除+胰管纵行切开取石+胰肠侧侧吻合。观察指标:手术完成情况、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中输血、术后血糖、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术后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随访,了解患者是否新发糖尿病和需要胰酶替代治疗及结石、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3月。结果病例1和病例2均顺利完成MPP,手术时间分别为470 min和400 min;中出血量分别为200 mL和100 mL;2例患者中均未输血。病例1和病例2术后血糖分别为5.4~11.8 mmol/L和5.9~11.3 mmol/L。病例1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出院;病例2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病例1和病例2均无胰瘘及围期死亡;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 d和8 d。病例1术后胰腺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胰头、胰尾浆液性囊腺瘤。病例2术后胰腺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胰头、胰尾组织胰管轻度扩张伴多发结石,胰管周围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病例1和病例2术后复查CT示保留胰腺长度分别为8.5 cm和8.3 cm。病例1和病例2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5个月和7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均无新发糖尿病,无需胰酶替代治疗。2例患者均于术后5个月行腹上区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中段胰腺血运良好,无肿瘤及结石复发征象。结论MPP是治疗多灶性胰腺病变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该手术方式可根除病灶,患者术后血糖控制良好。

  • 标签: 胰腺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 胰管结石 保留中段的胰腺切除术 全胰腺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雪 许珍真 史继荣 马靖 尹春琳 李金宝 刘伟 刘树库 欧阳文 薛张纲 王东信 王天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34,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5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00,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胸科医院麻醉科,北京 101149,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北京 101149,中南大学湘雅第三医院麻醉科,长沙 410000,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3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北京 100053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琴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4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213200
  • 简介:目的:分析饮食健康教育路径在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期的帮助效用及价值。方法:对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患者做筛选比对分析,从中选出共70例符合条件者邀请参研,利用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方案,研究组接受饮食健康教育路径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四项肠道清洁度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NRS评分相对更低,与对照组数据的比对结果提示其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饮食健康教育路径在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期具有出色的改善效用,建议临床参考应用。

  • 标签: 饮食健康教育路径;结肠息肉;黏膜切除术;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