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任怡荣 杨晨光 陈浩 戴大鹏 王艳 朱火兰 汪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医院心内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 100730 ,北京医院心内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国际华林药物基因学联盟(IWPC)模型的准确性,明确基因多态性和临床因素对汉族75岁及以上老年人华稳态剂量的影响,并建立药物基因学指导下的汉族75岁及以上老年人华林剂量预测模型。方法将服用华林抗凝治疗的汉族心房颤动患者分为75岁及以上(164例)和75岁以下(380例)两组,将整体人群和两个年龄组人群数据分别代入IWPC预测模型进行准确性验证。记录164例7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检测并扩增CYP2C9和VKORC1-G1639A基因型,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新的汉族75岁及以上老年人药物遗传学华稳态剂量模型,并与IWPC模型进行准确性比较。结果IWPC华稳态剂量预测模型在全部人群中验证准确度为35.47%,75岁以下的准确率为33.75%,而75岁及以上的预测准确率仅28.70%。在164例7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中,CYP2C9基因多态性共检测到*1/*1、*1/*3、*1/*2这3种基因型,其中CYP2C9*1/*1基因型最常见,基因型频率87.80%(144/164),其次为CYP2C9*1/*3型11.59%(19/164)。VKORC1基因多态性检测到GG、GA、AA 3种基因型,其中AA基因型最常见占82.32%(135/164),GG基因型仅占1.83%(3/164)。基因型为CYP2C9 *1/*1的患者华稳态剂量明显高于突变型*1/*3和*1/*2[(3.18±0.86)mg/d比(2.27±0.51)mg/d],而VKORC1 AA纯合突变基因型患者所需的华稳态剂量明显低于基因型GA和GG患者[(2.96±0.66)mg/d比(3.59±1.43)mg/d](t=5.637、-2.092,均P<0.05)。携带CYP2C9(*1*2、*1*3)与VKORC1(GA、GG)基因型组合的患者华稳态剂量(2.00±0.63)mg/d,明显低于携带其他基因型组合的患者(P<0.05)。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包含身高、肌酐、联用胺碘酮、CYP2C9及VKORC1基因型的汉族75岁及以上老年人华林用药模型,预测准确度为56.0%,该模型可以解释56.0%的个体变异,高于IWPC模型的45.8%准确度(P<0.05)。结论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对汉族75岁及以上老年人华稳态剂量产生了显著影响,将药物基因学和临床因素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指导汉族7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华林用药。

  • 标签: 心房颤动 多态性,单核苷酸 华法林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角膜塑形术是控制青少年儿童近视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眼睑对塑形镜片产生的机械压力和塑形镜片下泪液产生的液压效应对角膜曲率或形态进行重塑,达到矫正屈光不正和控制近视发展的效果。泪膜是结膜囊中均匀分布的薄层液体,配戴角膜塑形镜可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从而对角膜塑形术造成影响。本文汇总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旨在梳理和探讨泪膜稳态对角膜塑形镜的验配、塑形效果、配戴安全性和视觉质量等方面的影响,阐明泪膜稳态对角膜塑形术的重要性,为临床开展工作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角膜塑形术 眼泪 视敏度
  • 作者: 章卫平 史亚男 陈玉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300134 海军军医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300134,海军军医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 简介:摘要肠道是消化、吸收各种膳食营养素的重要场所,也是调节机体糖脂代谢稳态的主要器官。肠道可感受各种不同的营养信号,与脑、肝脏等代谢器官相互作用,形成复杂而又精细的糖脂代谢时空调控网络,发挥调节糖脂代谢稳态的"前哨"与"枢纽"作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已成功转化为临床干预糖脂代谢紊乱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就该领域的基础理论和转化应用研究进展进行述评,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热点提出展望。

  • 标签: 肠道 肠道微生物 糖代谢稳态 脂代谢稳态 代谢调节
  • 简介:摘要气道表面衬液(ASL)是呼吸系统对吸入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气道微环境稳态主要体现在ASL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ASL的酸碱度、离子强度、渗透压、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含量的正常状态对发挥气道正常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及抗菌效应至关重要。当气道表面微环境稳态被破坏,呼吸道局部对病原微生物易感是导致肺部感染发生、慢性感染迁延不愈、反复病情加重的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暖风机腹股沟复温对体外循环术后低体温患者复温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体外循环术后低体温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暖风机足底复温,观察组采用暖风机腹股沟复温。分别于复温后10 min(T10)、30 min(T30)、60 min(T60)、90 min(T90)记录2组患者的膀胱温、腋温、血乳酸含量,比较2组复温时间和复温后90 min引流量。结果T10、T30、T60、T90时观察组膀胱温分别为(34.44 ± 0.98)、(35.44 ± 1.12)、(36.71 ± 1.16)、(37.60 ± 1.45)℃,腋温分别为(34.30 ± 1.85)、(35.31 ± 1.36)、(36.38 ± 1.57)、(37.28 ± 1.72)℃;对照组膀胱温分别为(34.18 ± 1.56)、(36.91 ± 1.61)、(37.70 ± 1.29)、(37.40 ± 1.10)℃,腋温分别为(34.45 ± 1.03)、(36.30 ± 1.25)、(37.70 ± 1.23)、(37.19 ± 1.31)℃;2组T10和T90时膀胱温和腋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30和T60时观察组膀胱温和腋温低于对照组(t值为5.309、4.073,P<0.01),2组膀胱温和腋温存在时间点和组间的交互效应(F值为11.768、6.030,均P<0.01)。T10、T30、T60、T90时观察组乳酸值分别为(0.68 ± 0.13)、(0.88 ± 0.20)、(0.93 ± 0.21)、(1.03 ± 0.39)mmol/L,对照组分别为(0.67 ± 0.11)、(0.92 ± 0.14)、(1.19 ± 0.14)、(1.56 ± 0.19)mmol/L,2组T10、T30时乳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60和T90时观察组乳酸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为7.276、8.640,P<0.01),2组乳酸值存在时间点和组间的交互效应(F值为36.034,P<0.01)。观察组复温后90 min引流量为(95.44 ± 15.24)ml,明显低于对照组(106.08 ± 25.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528,P<0.05)。结论暖风机腹股沟复温可使体外循环术后低体温患者体温有效、匀速上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复温方法。

  • 标签: 体外循环 暖风机复温 膀胱温 腋温
  • 简介:摘要非稳态负荷作为一个反映应激状态下人体各项生理系统累积磨损的综合指标,其水平的异常与抑郁症发病相关。本文系统介绍了非稳态负荷的概念和分类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了非稳态负荷与不同年龄、不同种族、不同性别抑郁症患者发病的关联性,探讨了非稳态负荷作为抑郁症患病风险预测因子的可能性,为进一步探索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抑郁症 精神障碍 非稳态
  • 简介:摘要病理性心脏重塑是多种心脏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表现为心肌肥厚和纤维化,并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心肌细胞作为一种终末分化细胞,增殖再生能力有限,因此蛋白质稳态对于心肌细胞生存和功能极其重要。细胞蛋白质稳态是指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过程达到动态平衡,其主要受到包括分子伴侣、泛素蛋白酶体、细胞自噬等3种途径在内的蛋白质质量控制系统的调节。近年的研究表明,心肌细胞蛋白质稳态在心脏稳态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蛋白质质量控制系统中任一环节出现异常均可能引起蛋白质毒性,从而导致病理性心脏重塑。该文综述了蛋白质稳态在心脏稳态维持中作用的新进展,并展望了通过调节蛋白质稳态治疗心脏疾病的前景。

  • 标签: 心脏重塑 蛋白质稳态
  • 简介:摘要骨感染是一种因骨髓、骨皮质、骨膜或其周围组织感染所致的骨破坏、骨缺损性疾病,发病率高,患者症状重。治疗该疾病困难,常导致病情迁延难愈。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骨感染的治疗目的在于减少感染所致骨缺损、控制感染、重建缺损组织、促进骨愈合,从而恢复骨稳态。为认识骨感染所致骨损伤及骨愈合的机制,笔者从骨感染所致骨稳态失衡入手,对骨感染所致骨形成相关通路受抑制、骨吸收相关通路激活和调节骨稳态的常用药物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减少骨感染所致骨缺损及促进骨愈合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骨髓炎 骨重建 骨坏死 骨再生
  • 简介:摘要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社会认知和心理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抑郁发病率的不断攀升,造成了严重的全球疾病负担。非稳态负荷是一项包括多个生理系统失调的综合性指标,在大脑发育关键阶段,非稳态负荷在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总结了青少年非稳态负荷的评价方法和流行状况,综述了非稳态负荷与青少年抑郁的关联,并揭示了潜在的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机制,以期为青少年抑郁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青少年 抑郁 非稳态负荷
  • 简介:摘要稳态(homeostasis)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动态平衡过程,生物体系统通过这种过程保持系统稳定,同时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稳态医学是研究生物体分子、细胞、器官及全身稳态平衡的科学,是以维持稳态平衡为立足点继而维护人体健康、预防和诊疗疾病的综合性学科。稳态医学(homeostatic medicine)着眼于机体整体,聚焦稳态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有望为维持健康和诊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机体多系统稳态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硝酸盐可以通过硝酸盐-亚硝酸盐-NO途径调节机体NO发挥重要生理作用以维持机体稳态。存在于细胞膜及细胞内的硝酸盐转运通道唾液酸转运蛋白(sialin)可介导一系列细胞生物学功能,其与硝酸盐产生的NO一起,共同成为调控机体稳态的重要机制。

  • 标签: 硝酸盐类 稳态 稳态医学 一氧化氮 唾液酸转运蛋白
  • 简介:摘要稳态突触可塑性是维持神经系统功能稳定的重要负反馈调节机制,通过调整突触前神经递质释放或干预突触后受体合成发挥作用。一系列研究表明,稳态突触可塑性与各种看似不同的神经和精神疾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这些疾病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智力障碍、精神分裂症、脆性X综合征等。对稳态突触可塑性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深入了解可能有助于发现治疗相关疾病的新靶点及方法。本文围绕突触稳态调控系统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 标签: 稳态突触 可塑性 神经系统疾病 突触前调控 突触缩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线粒体钙稳态在高氧诱导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大鼠AECⅡ细胞株(RLE-6TN),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细胞分为3组(n=18):常氧组(C组)常规培养箱中培养4 h;高氧组(H组)培养箱90%O2孵育4 h;高氧+钌红(HR组)先在培养瓶中加入2 μmol/L钌红溶液,随后处理同H组。处理结束后,采用线粒体Ca2+特异性荧光探针Rhod-2-AM测定线粒体Ca2+浓度,采用荧光探针DCFH-DA测定ROS水平,并观察细胞形态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与C组比较,H组和HR组线粒体Ca2+浓度和ROS水平升高(P<0.05);与H组比较,HR组线粒体Ca2+浓度和ROS水平降低(P<0.05)。与C组相比,H组细胞体积缩小,形态皱缩呈圆形,细胞排列疏松,线粒体双层膜结构断裂、线粒体嵴碎片;HR组细胞形态较H组显著改善,细胞线粒体双层膜结构轻微破坏,线粒体嵴结构正常。结论线粒体钙稳态失衡参与了高氧诱发大鼠AECⅡ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线粒体 肺泡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肺泡巨噬细胞是肺脏中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肺泡巨噬细胞不同的来源和极化状态使其在不同状态下发挥截然不同的功能作用。在生理状态下,肺泡巨噬细胞维持肺中低炎的环境和稳态,促进最佳气体交换;在感染期间,它们介导对入侵微生物的免疫应答以消除病原体,并在免疫应答后期及时调整免疫状态以减少组织损伤,但同时也可能导致病原体持续存在。本文综述了肺泡巨噬细胞的起源、极化、在肺部稳态及肺部感染中的作用,以期为从肺泡巨噬细胞层面进行治疗提供更多新的思路。

  • 标签: 巨噬细胞,肺泡 来源 极化 肺部稳态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非稳态噪声已成为工作场所主要噪声类型。与稳态噪声比较,非稳态噪声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听力损失。本文通过对非稳态噪声接触导致职业性听力损失的新形势、国际噪声接触评估标准概述和面临的新挑战以及非稳态噪声导致听力损失新证据等内容进行综述,为非稳态噪声导致职业性听力损失的未来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工作场所 噪声,职业性 非稳态噪声 听力损失 耳蜗突触病
  • 简介:摘要锌稳态失衡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普遍存在。锌稳态失衡引起免疫紊乱、菌群失调、黏膜屏障破环,参与IBD发病。本文对锌稳态与IBD相关性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锌稳态 锌转运蛋白
  • 简介:摘要目前已有大量证据支持γ振荡活动在精神分裂症异常皮质环路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能作为一个潜在的研究靶点。近年来,听觉稳态反应作为研究精神分裂症异常γ振荡的电生理指标受到了广泛关注,有研究显示40 Hz听觉稳态反应缺陷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故本文中对40 Hz听觉稳态反应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诱发电位, 听觉 γ振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MRI三维(3D)平衡稳态自由进动(b-SSFP)电影成像技术评估儿童洛四联症(TOF)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30‌例TOF术后患儿,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社会招募10‌名儿童健康志愿者。TOF术后患儿及儿童志愿者均进行心脏二维(2D)b-SSFP和3D b-SSFP序列电影成像,记录总成像时间。以5‌分法对图像质量评分,≥3‌分为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分别测量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和心指数(CI)。2‌种序列测量的心功能参数的比较,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检验。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2‌种图像测量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2D b-SSFP序列成像时间为(426.5±13.0)s,3D b-SSFP为(24.7±2.5)s。2D b-SSFP图像质量评分优于3D b-SSF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OF术后患者:Z=-3.879,P<0.001;志愿者:Z=-2.646,P=0.003)。所有2D和3D b-SSFP序列采集图像质量评分均≥3‌分,可用于临床诊断。2D和3D b-SSFP序列测量TOF术后患儿及志愿者心功能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序列测量TOF术后患儿左心室的EDV、ESV、SV、EF、CO和右心室的EDV、ESV、SV呈高度正相关(r均>0.8,P均<0.05);儿童健康志愿者左心室的EDV、ESV、SV和右心室的EDV、SV呈高度正相关(r均>0.8,P均<0.05)。结论与2D b-SSFP序列相比,3D b-SSFP序列采集时间短,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需求,且心功能测量数据准确,在儿童心脏MRI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儿童 法洛四联症 磁共振成像 三维平衡稳态自由进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对足细胞脂质稳态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周龄C57BL/6野生型小鼠(对照组,n=10)和系统性敲除PCSK9基因型小鼠(PCSK9 KO组,n=10)为动物模型,经心脏全身灌注后取肾组织。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用干扰小RNA(siRNA)敲低足细胞PCSK9的表达。用荧光染料BODIPY 493/503染色法观察小鼠肾组织肾小球及体外培养足细胞内的脂质蓄积程度;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足细胞的足突、线粒体结构和脂滴大小及其分布;TUNEL染色法评估肾小球内的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线粒体功能相关关键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C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C coactivator 1α,PGC-1α)、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CPT-1)、乙酰辅酶A氧化酶1(acetyl CoA oxidase 1,Acox-1),以及凋亡相关指标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SK9 KO组小鼠肾小球内脂质蓄积更显著;肾组织内线粒体功能相关关键酶PGC-1α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CPT-1和Acox-1的mRNA相对表达量也均显著降低(均P<0.05);肾小球足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嵴消失,足细胞的足突部分融合、消失;肾小球内细胞凋亡指数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体外培养的PCSK9 siRNA组足细胞内脂质蓄积显著,线粒体功能相关关键酶PGC-1α、CPT-1和Acox-1的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线粒体结构受损,细胞凋亡指数增加(均P<0.05)。结论PCSK9参与足细胞的脂代谢平衡,PCSK9表达减少增加足细胞内脂质沉积,诱导线粒体结构及功能受损,导致细胞凋亡。

  • 标签: 足细胞 线粒体 脂代谢障碍 脂质沉积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 凋亡
  • 简介:摘要肠道稳态失调受到遗传、环境、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脂饮食作为影响因素之一,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破坏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以及诱发肠道免疫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肠道稳态失衡,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发生。该文对近年来高脂饮食通过菌群代谢产物对肠道稳态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高脂饮食 菌群代谢产物 肠道稳态 炎症性肠病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肠道稳态失调受到遗传、环境、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脂饮食作为影响因素之一,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破坏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以及诱发肠道免疫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肠道稳态失衡,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发生。该文对近年来高脂饮食通过菌群代谢产物对肠道稳态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高脂饮食 菌群代谢产物 肠道稳态 炎症性肠病 结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