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17例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患者的发病因素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初步总结和分析。方法回顾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7例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8例,年龄(63.6±9.6)岁(43~82岁)。对其原发疾病、发病因素、发病部位、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随访至少1年,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原发疾病为恶性肿瘤者12例,骨质疏松5例;诱因为拔牙者11例,自发4例,不良可摘义齿2例;发病部位位于上颌骨6例,下颌骨10例,上、下颌骨同时累及1例。17例患者均使用抗坏死类药物,其中单独皮下注射地舒单抗1例,静脉使用双膦酸盐16例,其中5例患者同时口服抑制血管生成药物;给药时间为(10.1±3.9)个月(3~18个月)。手术治疗17例,15例患者的创口一期愈合,2例患者于术后8个月再次出现颌骨暴露,行第二次手术治疗后创口愈合。结论拔牙为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最常见诱因,下颌骨多于上颌骨,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骨坏死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发病因素 临床表现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167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小肠出血的原因和特点。小肠出血的病因以炎性病变、肿瘤性病变和血管性病变多见,分别占35.3%(59/167)、30.5%(51/167)和18.0%(30/167);其他良性病变包括小肠憩室、肠套叠、息肉和异位胰腺等共占9.6%(16/167);胆源性、胰源性小肠出血占1.8%(3/167),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占4.8%(8/167)。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疾病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55,P=0.005),而男女患者的疾病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30,P=0.343)。

  • 标签: 年龄因素:小肠出血 病因 内镜,胶囊
  • 简介:摘要氟牙症是在牙发育形成期间,由于机体摄氟过多导致牙釉质发育缺陷而引起的牙体硬组织改变,是慢性氟中毒早期最常见且突出的症状,严重者可同时伴有氟骨症,并引起心血管、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等多系统损伤。氟牙症涉及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复杂病理过程。鉴于氟牙症的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本文重点对氟牙症的流行情况、病因研究进展、诊断与评分体系以及公共防治策略进行阐述,为氟牙症的研究与公共卫生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氟牙症 牙疾病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病因复杂多样,常见病因包括胆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性和酒精性,约20%的急性胰腺炎病因不明被归类为特发性急性胰腺炎。对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和减少胰腺炎复发的风险。因此,临床医师须了解急性胰腺炎的少见病因,如肿瘤、感染、药物、高钙血症、自身免疫病、血液透析相关性胰腺炎、胰腺解剖和功能异常、基因突变等。本文综述了急性胰腺炎少见病因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诊断和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特发性胰腺炎 病因 病因诊断
  • 简介:摘要本期《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刊登了关于青年肺栓塞患者基因筛查和相关家系的2篇论著文稿。针对此类患者的识别和相关机制的探索是临床医生面对的实际问题,青年肺栓塞患者大多存在易栓因素,近年来临床对于血栓栓塞类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逐年提高,期望同道在面对类似患者时除了关注诊断和治疗,更进一步深入探索其病因机制。

  • 标签:
  • 简介:摘要短肠综合征(SBS)是一组由于广泛小肠切除或旷置后,残存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患者营养需要或儿童生长需求的吸收不良相关症候群。虽然该病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SBS的轻重程度及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发病及残留小肠的长度。成人与儿童在常见病因上存在明显差异。充分认识其原发病因,从源头上干预和治疗,是预防和减少SBS的重要策略。本文总结了SBS的常见病因,以期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短肠综合征 病因 预防
  • 简介:摘要新生儿脑病(NE)是导致新生儿期死亡和儿童期严重神经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因复杂,可发生于产前、分娩期,部分患儿可能同时存在产前和分娩期高危因素。产前母亲疾病、遗传性疾病和遗传易感性、缺氧缺血性脑病、感染、胎盘异常、血栓形成、凝血异常和代谢性疾病均可直接导致NE。部分患儿存在共患病如神经肌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贫血、严重肺部疾病导致分娩后宫外适应障碍,发生缺氧缺血导致NE。NE为异质性疾病,根据病史、体格检查选择适当的评估检查,识别出导致NE的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可以改善NE的预后。

  • 标签: 新生儿脑病 病因 产前 围生期 靶向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病变导致运动障碍的疾病,表现为食管蠕动紊乱和下食管括约肌功能丧失,吞咽困难是其主要症状。该病发病率低,在北美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中,经治疗的贲门失弛缓症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为1.63/10万和10.82/10万。但该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目前尚不清楚特发性贲门失弛缓症是单一病因还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其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及细胞因子、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和神经退行性变等密切相关。因此,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开发新型治疗方式,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目前与贲门失弛缓症相关的病因做一综述。

  • 标签: 贲门失弛缓症 病因学 免疫 病毒感染 遗传因素 神经退行
  • 简介:摘要鼻基底的骨性标志是上颌骨前壁,包括鼻旁区和梨状孔区。该区域凹陷可产生老态的中面部容貌,称为鼻基底凹陷。肋软骨作为鼻整形常用的自体移植物,材料充分,在肋软骨综合鼻整形中应用肋软骨移植,可较好地改善鼻基底凹陷。对于鼻基底凹陷合并鼻翼肥大患者,如果配合移植物填充,可进一步巩固提升效果,有效改善鼻基底凹陷外观。在没有合适的软骨供区情况下,可考虑用臀部真皮脂肪组织、脂肪颗粒、人造材料等,联合鼻整形手术一起综合改善中面部外观。

  • 标签: 鼻基底凹陷 鼻基底填充术 鼻基底松解术 肋软骨 填充
  • 简介:摘要牙根内吸收是由破牙本质细胞活动引起的根管内牙本质缺失的病理性过程。由于其发病具有隐匿性,发现时往往已形成较大病损。前期牙本质层受损是始发因素,持续的牙髓炎症刺激是促进因素。牙外伤、牙髓的慢性炎症、活髓切断术和牙再植术等多种因素均可诱导牙根内吸收的发生。本文针对牙根内吸收的病因和致病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牙根内吸收的早期阻断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牙根吸收 牙根内吸收 破牙本质细胞 前期牙本质 牙外伤 牙髓炎
  • 简介:摘要新生儿脑病(NE)是导致新生儿期死亡和儿童期严重神经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因复杂,可发生于产前、分娩期,部分患儿可能同时存在产前和分娩期高危因素。产前母亲疾病、遗传性疾病和遗传易感性、缺氧缺血性脑病、感染、胎盘异常、血栓形成、凝血异常和代谢性疾病均可直接导致NE。部分患儿存在共患病如神经肌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贫血、严重肺部疾病导致分娩后宫外适应障碍,发生缺氧缺血导致NE。NE为异质性疾病,根据病史、体格检查选择适当的评估检查,识别出导致NE的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可以改善NE的预后。

  • 标签: 新生儿脑病 病因 产前 围生期 靶向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露龈笑是指微笑时牙龈暴露过多,因影响患者容貌美观、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正畸、正颌、牙周以及整形美容等多个学科的不断发展,露龈笑的治疗形成了多学科联合治疗的方案。该文通过文献回顾,重点对露龈笑的病因以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露龈笑 正颌手术 手术优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肝衰竭(ALF)常用来描述出现或发展为肝功能异常的急性发作,是一种少见但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临床综合征,常会导致黄疸、凝血病和肝性脑病以及多器官衰竭。ALF的病因广泛,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随着专科诊疗及重症监护水平逐步提高,ALF的预后有了显著改善。目前ALF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免疫治疗、人工肝和肝移植等。本文将对ALF的病因进行总结,并就ALF的最新治疗进展展开论述。

  • 标签: 肝功能衰竭,急性 肝移植 病因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再次肝移植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童器官移植科接受肝移植治疗的1 024例患儿(<18岁)的临床资料,其中再次肝移植25例(26例次)。二次肝移植24例,三次肝移植1例。25例患儿中,男13例,女12例。再次移植手术时中位年龄[M(QR)]为12.9(20.5)个月(范围:5.8~134.8个月),体重为8.0(5.6)kg(范围:5.0~30.0 kg),儿童终末期肝病(PELD)评分为17.0(21.3)分(范围:0~45分)。再次肝移植的病因:胆道并发症(7例次)、移植肝原发无功能(5例次)、抗体介导排斥(4例次)、肝动脉血栓形成(3例次)、门静脉血栓形成(3例次)、肝动脉血栓形成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2例次)、下腔静脉闭塞(1例次)、窦状隙梗阻综合征(1例次)。按两次移植间隔时间30 d为界线,早期(≤30 d)再移植8例次,晚期(>30 d)再移植18例次。比较两组患者再次肝移植的病因、术前PELD评分、与前次肝移植间隔时间、手术情况、主要并发症及生存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进行比较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本组病例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6.8(30.2)个月(范围:1 d至85.7个月),再次肝移植的发生率为1.9%(19/998)。早期再移植组手术时间为(439.8±151.0)min,供肝重量与受者体重比为5.0(1.8)%(范围:3.6%~6.1%),再移植病因主要为移植肝原发无功能及血管并发症;晚期再移植组手术时间为(604.4±158.0)min,供肝重量与受者体重比为3.4(2.1)%(范围:1.4%~5.3%),再移植病因主要为胆道并发症、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及血管并发症。早期再移植受者术后3个月、1年、2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均为62.5%;晚期再移植受者术后3个月、1年、2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93.8%、9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血管并发症、胆道并发症、移植肝原发无功能及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是儿童再次肝移植的主要原因。早期再次肝移植患儿的PELD评分较高,晚期再次肝移植手术相对困难。晚期再次肝移植与首次肝移植受者的术后生存率无差异,优于早期再次肝移植。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儿童再次肝移植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肝移植 儿童 再移植 生存率
  • 简介:摘要不孕症严重影响家庭和女性的幸福指数,其已成为全球家庭和夫妻之间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针对不孕症的病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开展不孕症诊断治疗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 标签: 不孕症 病因 女性 生殖道 内分泌
  • 简介:摘要牙髓钙化可造成根管狭窄或阻塞,当患牙需要做根管治疗时,其根管难以疏通,易发生根管治疗并发症。牙髓钙化的病因复杂,诊断和治疗上均需要细致、谨慎,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对牙髓钙化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策略进行系统阐述,为口腔医师正确诊断和治疗牙髓钙化提供参考。

  • 标签: 牙髓钙化 根管疗法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数字化导板 动态导航系统
  • 简介:摘要皮下胰岛素抵抗(SIR)是一种少见却被忽视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患者对皮下注射胰岛素严重抵抗而对静脉注射胰岛素敏感性正常。SIR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胰岛素在皮下降解加速或局部胰岛素源性淀粉样变可能是潜在机制之一。文献报道的治疗手段包括使用蛋白酶抑制剂、持续静脉或腹腔内胰岛素输注、吸入胰岛素,但疗效不一,提示SIR病理生理机制复杂。

  • 标签: 皮下胰岛素抵抗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PR)是一种较常见的自限性丘疹鳞屑性皮肤病。迄今为止,PR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有病毒感染、自身免疫、药物因素、遗传过敏因素等多种假说,大部分研究认为与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及病毒感染后诱发的细胞免疫失衡有关。

  • 标签: 玫瑰糠疹 人疱疹病毒6型 人疱疹病毒7型 细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