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西地区5家哨点医院监测的道路交通伤害(RTIs)病例流行特征,为该地区RTI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针对性干预的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0年广西5家哨点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隆安县人民医院、崇左市扶绥县人民医院、百色市人民医院)1 448例RTIs患者的流行资料,包括路交通伤害患者性别、年龄、伤害发生时间、道路、部位、急诊滞留时间等,并分析变化规律。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1 448例RTIs患者,其中男女比例为1.61∶1,年龄为(43.90±19.10)岁。RTIs在8月份最高发(200例,13.81%),24 h内以16∶00~17∶59时间段最高发(228例,15.75%)。RTIs发生场景中直行道路占72.10%,搭载工具中电动摩托车占48.48%。道路交通伤害受伤类型主要为闭合型(990例,68.37%),受伤部位主要为皮肤(742例,51.24%)和颅脑(310例,21.41%),颅脑损伤占死亡病例的55.00%。院前转运方式通过120比例最高占97.10%。结论广西道路交通伤的高发期为每年8月,每日16:00~17∶59时间段高发。电动摩托车事故在广西RTIs中占有重要比例,颅脑损伤是导致交通伤害死亡的重要原因。医疗急救部门应重视RTIs,特别是颅脑损伤的快速甄别和救治。

  • 标签: 事故,交通 流行病学 颅脑损伤 院前转运
  • 简介:摘要肺部真菌(PFIs)以往常常被认为是少见疾病,多发生于免疫抑制人群,但近年来PFIs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PFIs的流行特征也发生着改变。本文综述了近年PFIs的演变特征,以探讨PFIs流行的改变及意义。

  • 标签: 真菌性肺炎 侵袭性真菌病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昌市疟疾的流行特征,为及时调整南昌市消除疟疾后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专报系统"收集2016 - 2020年南昌市报告的疟疾病例信息及流行个案调查表,对疟疾病例的一般情况、三间分布(时间、地区、人群分布)和感染来源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2016 - 2020年南昌市共报告疟疾病例69例,其中恶性疟39例、间日疟19例、卵形疟9例、三日疟1例、混合感染1例。69例疟疾病例的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性,各月均有病例报告;分布于南昌市的8个区(县),以进贤县最多,占36.2%(25/69);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2 ∶ 1(66 ∶ 3),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 ~ < 60岁,占97.1%(67/69);职业分布以工人为主,占26.1%(18/69)。69例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从非洲输入67例,占97.1%。结论2016 - 2020年南昌市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今后应加强境外输入人员的管控与防治工作。

  • 标签: 疟疾 流行病学 输入性病例 分析
  • 简介:摘要临床流行是基于临床医学和流行的医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临床科研和创新思维,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提供方法学支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该课程的教学尚处于发展阶段。为了适应临床医学发展需要,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我国医学院校临床流行教学中学生对课程认知、教学效果、科研能力提升等教学基本要素的评价以及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进而为该课程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参考。

  • 标签: 临床流行病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脏利什曼病患者流行及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规范化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2例内脏利什曼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比较儿童患者与成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等指标。统计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6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31例(50.0%),其中儿童38例(61.3%),成人24例(38.7%)。长期居住于陇南市者32例(51.6%),居住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者11例(17.7%),47例(75.8%)从发病至确诊时间>30 d。所有患者均有发热、畏寒,34例(54.8%)有乏力、纳差,30例(48.4%)有咳嗽、咳痰,10例(16.1%)有头痛、头晕;45例(72.6%)出现脾肿大,40例(64.5%)贫血,29例(46.8%)肝肿大;32例(51.6%)并发呼吸道感染,11例(17.7%)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0例(16.1%)并发肝功能异常。60例患者接受治疗,其中14例经治患者入院前接受过至少1个疗程的锑剂单药治疗后复发。46例接受标准锑剂方案单药治疗,14例接受标准锑剂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其中13例因肾功能受损而停用两性霉素B, 50例患者随访至少半年无复发。儿童脾肿大和肝肿大比例分别为86.8%(33/38)和65.8%(25/38),高于成人患者的50.0%(12/24)和16.7%(4/24),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10.03、14.26,均P<0.050);儿童患者中从发病至确诊时间>30 d者为33例(86.8%),而成人为14例(58.3%),两组患者中不同发病至确诊时间所占比例的差异有统计意义(χ2=6.52,P=0.011)。儿童患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降钙素原升高比例均高于成人患者[76.3%(29/38)比45.8%(11/24)、94.3%(33/35)比71.4%(15/21)、73.9%(17/23)比5/17],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5.97、3.89、7.82,均P<0.050)。结论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并发症较多且重,早诊断、早治疗及规范化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及减少不良结局的重要措施。锑剂治疗失败患者可考虑两性霉素B单药或者联合锑剂再治疗,但应密切监测肾损伤等不良反应。

  • 标签: 利什曼病,内脏 临床特征 两性霉素B 锑剂
  • 简介:摘要探讨适用本科生流行课程的优化教学模式,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科学思路和依据。本研究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设计,以选修肿瘤流行课程的A医科大学和B医科大学2018级预防医学系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A医科大学肿瘤流行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B医科大学采用“一核四维”创新教学模式授课。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法对B医科大学学生课后自我认知、授课教师教学满意度和备课时间进行调查;采用课后测试方法比较两校学生肿瘤流行课程成绩差异。结果显示,在B医科大学58名学生中,94.83%(55/58)学生表示熟悉了常见的流行研究类型,86.21%(50/58)学生表示掌握了筛查研究的评价指标。在B医科大学9名授课教师中,7人表示新教案有助于学生学习肿瘤流行前沿进展知识,8人表示新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采用新型教学模式的B医科大学学生课后测试成绩为(50.34±4.90)分,显著高于A医科大学学生成绩(46.21±4.91)分,差异有统计意义(t=5.20,P<0.001)。综上,肿瘤流行课程优化教学模式获得学生和授课教师的好评,具有提升学生对肿瘤流行的掌握程度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肿瘤流行教学效果的潜能。

  • 标签: 流行病学 教育 课程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5—2020年温州市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5—2020年温州市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病例资料,并对其采用描述流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温州市2015—2020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512例,男性375例,女性137例,年登记率为0.92/10万,不同年度登记率变化趋势无统计意义(χ2趋势=30.00,P=0.224)。利福平耐药患者中以初治患者多见(307例,59.96%),不同年度初治、复治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χ2趋势=37.97,P<0.001)。地区分布以乐清市、永嘉县、鹿城区和瑞安市多见,分别有80例(15.63%)、75例(14.65%)、70例(13.67%)、65例(12.70%),鹿城区利福平耐药患者占比呈下降趋势( χ2趋势=8.43,P=0.004),苍南县呈上升趋势(χ2趋势=6.66,P=0.010)。患者以<40岁和温州市户籍患者为主(45.90%和87.89%)。利福平耐药患者登记的最常见职业是其他及不详,其中家政家务及待业(χ2趋势=13.74,P<0.001)、学生(χ2趋势=4.94,P=0.026)占比呈逐年升高趋势。结论温州市耐药结核发生率总体平稳,但结核防控形势仍较严峻。

  • 标签: 结核,肺 耐药 流行病学 利福平 新发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脏利什曼(visceral leishmaniasis,VL)儿童的流行及临床特点,分析合并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的特征,为该病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21年6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1例VL患儿的流行、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治及转归情况,根据患儿是否合并HLH分为单纯VL组和VL+HLH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指标。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曼-惠特尼U检验和χ2检验。结果41例VL患儿分别来自陕西省[70.73%(29/41)]、甘肃省[14.63%(6/41)]、山西省[12.20%(5/41)]和宁夏回族自治区[2.44%(1/41)],农村患儿占87.80%(36/41),高发年龄为>1.0~3.0岁[63.41%(26/41)],全年散发。临床表现和体征有发热[97.56%(40/41)]、脾大[95.12%(39/41)]、淋巴结肿大[82.93%(34/41)]和肝大[60.98%(25/41)]等。经1次、2次和3次骨髓涂片发现利-杜小体者分别为36例、4例和1例。血常规显示贫血、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减少者分别占100.00%(41/41)、78.05%(32/41)和58.54%(24/41)。单纯VL组(28例)与VL+HLH组(13例)的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丙氨酸转氨酶、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铁蛋白差异均有统计意义(t=-2.56,t=2.64,Z=-2.66,t=7.15,t=-5.76,t=3.86,均P<0.050),单纯VL组肝大比例和骨髓涂片发现噬血细胞比例均低于VL+HLH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4.47、10.93,均P<0.050)。12例VL+HLH患儿使用锑剂6 d方案+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治疗,余均采用锑剂6 d方案,锑剂1个和2个疗程治愈率分别为92.68%(38/41)和4.88%(2/41),1例在1个疗程基础上将锑剂加量1/3并延长治疗至8 d后治愈。随访时间为(41.36±31.49)个月,3例患儿治愈后5~8个月复发,再用锑剂治疗1个疗程后均治愈。结论VL患儿以农村为主,临床常见发热及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受累等相关非特异性表现。骨髓涂片发现利-杜小体阳性率高,少数阴性病例需重复骨髓穿刺。锑剂规范治疗效果好,合并HLH者可考虑联用免疫球蛋白。个别病例出现复发,锑剂再次治疗有效。

  • 标签: 利什曼病,内脏 儿童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嗜血细胞性
  • 简介:摘要手足口是世界范围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疱疹,部分重症可导致死亡,严重威胁儿童健康。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等EV是引起我国手足口持续流行的主要病因。2013年以后,其他EV在手足口病例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多,引起重症和死亡病例。本文对2008年以来我国手足口流行和病原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 肠道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流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 571例股骨骨折患者资料。男1 079例,女1 492例;年龄为14~96岁,平均67.1岁。骨折部位:股骨颈骨折1 15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951例,股骨干骨折309例,股骨髁骨折153例。2 41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57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每周,非手术患者入院48 h内及住院期间每周均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断DVT的发生情况。记录股骨不同部位骨折后DVT的发生率及发生位置。结果股骨骨折患者DVT发生率为35.5%(913/2 571),近端DVT发生率为5.3%(135/2 571),远端DVT发生率为30.3%(778/2 571)。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髁骨折患者DVT的发生率分别为28.8%(334/1 158)、44.7%(425/951)、30.7%(95/309)、38.6%(59/153),近端DVT发生率分别为2.7%(31/1 158)、5.6%(53/951)、9.7%(30/309)、13.7%(21/153),远端DVT发生率分别为26.2%(303/1 158)、39.1%(372/951)、21.0%(65/309)、24.8%(38/153)。股骨骨折患者股静脉及以上部位、腘静脉、胫腓静脉、肌间静脉DVT发生率依次2.3%(60/2 571)、2.9%(75/2 571)、6.4%(165/2 571)、23.8%(613/2 571)。结论股骨骨折患者DVT发生率较高,而且发生肺栓塞风险性大的近端DVT更易发生于股骨髁骨折患者。

  • 标签: 股骨骨折 股骨颈骨折 髋骨折 深静脉血栓形成 流行病学 特征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清远市尘肺病患病现状及死亡情况,分析尘肺病发病规律,为做好尘肺病防治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方法于2019年8至12月,通过居民死因监测、职业管理系统、广东省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等渠道收集1949至2018年清远市报告的尘肺病基础数据,对已报告的尘肺病病例进行随访,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尘肺病病例的基本情况、接尘工龄、诊断时间、种、分期以及肺结核合并情况。结果1949至2018年,清远市共报告新发尘肺病466例,其中死亡325例(69.74%),存活114例(24.46%),失访27例(5.80%)。病例主要集中在40~89岁年龄段(80.04%,373/466);其中男性病例411例(88.20%),女性病例7例(1.50%)。接尘工龄中位数为10.7(6.0, 16.0)年。尘肺病病例诊断时间主要集中于1949至1986年(68.67%,320/466),死亡病例主要集中于1949至1986年诊断病例(82.77%,269/325);尘肺病种以矽肺为主(398例,85.41%),首次诊断为壹期尘肺病者200例(42.92%),贰期尘肺病者185例(39.70%),叁期尘肺病者81例(17.38%);尘肺病合并肺结核者102例(21.89%)。死亡及失访病例首次诊断为壹期尘肺病的比例明显低于存活病例,诊断为贰期尘肺病的比例以及肺结核合并率明显高于存活病例(χ2=15.48、11.29、32.73,P<0.001)。结论清远市尘肺病主要以矽肺为主,新发病例在近十年有增加趋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矽尘的综合防治应纳入政府职能部门监管重点。

  • 标签: 尘肺病 流行病学 随访调查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海省尘肺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4月,通过职业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监测2011至2020年青海省尘肺病发病情况,分析尘肺病三间分布、种构成和接尘工龄等特征。结果青海省2011至2020年新诊断尘肺病1 026例,以矽肺和煤工尘肺为主(78.36%,804/1 026);壹期病例484例(47.17%,484/1 026);病例主要集中在西宁市、海东市和海西州3个地区,分别为359例(34.99%,359/1 026)、315例(30.70%,315/1 026)和252例(24.56%,252/1 026);采矿业628例(61.21%,628/1 026);大型规模用人单位418例(40.74%,418/1 026);矽肺病例接尘工龄短于煤工尘肺和其余尘肺(P<0.05)。结论青海省尘肺病区域、行业聚集性明显,加强重点地区行业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 标签: 尘肺 青海省 流行病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流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入院的2 054例60岁及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方法、合并症等,分析髋部骨折的流行分布特点。结果2011—2020年髋部骨折年收治患者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所有患者中,股骨颈骨折(1 177例、57.3%)占比高于股骨粗隆间骨折(877例、42.7%)。不同年龄段骨折类型分布有统计差异(χ2=61.727,P<0.001)。手术治疗的患者占总人数的89.5%(1 839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最常选择的手术方式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占75.4%(78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为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占66.8%(534例),不同骨折类型间的手术方式差异有统计意义(χ2=1 480.800,P<0.001)。股骨颈骨折患者住院天数长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4.2±8.3)d和(13.2±10.9)d](t=2.417,P=0.016),两组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意义[(5.7±3.5)d和(5.4±3.3)d](t=1.954,P=0.051)。在所有髋部骨折患者合并症中,排名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心血管系统疾病(2 001例、97.4%)、神经系统疾病(1 105例、53.8%)、内分泌系统疾病(814例、39.6%)、骨骼与肌肉系统疾病(623例、30.3%)、消化系统疾病(472例、23.0%);合并3种合并症及以上的患者占总数的72.3%(1 485例)。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在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合并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流行分布特征,这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髋部骨折的防治策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 标签: 髋骨折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类天花样人畜共患病。人感染猴痘既往因流行区域局限,在非洲以外国家的聚集性或单病例发病均为零星发生。但最近欧美国家暴发的猴痘疫情,因传播方式和规模不同以往,引起广泛关注。既往该病在儿童中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但随时间推移,该倾向似乎出现一些变化。鉴于目前全球多国猴痘疫情暴发及病例数不断增加,不应低估猴痘的公共卫生重要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04—2020年湖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评价腮腺炎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效果。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整理湖州市2004—2020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个案资料,对病例做描述性分析,比较疫苗常规使用之前(2004—2009年)、疫苗常规使用5年内(2010—2014年)和疫苗常规使用5年后(2015—2020年)三个时期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描述三个时期湖州市各区县发病率情况,人群分布情况以及季节分布情况。结果2004—2020年湖州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1 531例,年均发病率为23.45/10万,疫苗使用前、使用5年内和5年后三个时期的发病率分别为31.82/10万、30.92/10万和9.54/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 955.233,P<0.001)。各区县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南浔区报告发病率最高,为30.75/10万;4—7月为发病高峰,报告病例6 411例(55.60%);发病年龄段以5~<10岁最高,为248.64/10万,三个时期各年龄段中以2004—2009年5~<10岁组发病率最高,为334.16/10万。结论湖州市实施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常规免疫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持续下降,预防效果良好。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疫苗接种 流行病学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晋中市学龄前儿童手足口流行特征和病原特征,为手足口临床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2021年晋中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手足口监测数据、晋中市实验室手足口监测数据、各级医疗机构汇报的手足口病例,并对其进行流行和病原特征分析。结果2020—2021年晋中市学龄前手足口病患儿共2 896例,其中3岁患儿899例(31.04%),4岁患儿675例(23.31%),5岁患儿741例(25.59%),6岁患儿571例(20.06%)。男性患儿1 735例,女性患儿1 161例,男女性别比为1.49∶1。每年4~6月份和8~11月为手足口发病高峰期。收集的2 938份样本中共检出2 126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72.36%,其中人肠道病毒71型(EV17)阳性1 036份(35.26%),科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阳性873份(29.71%),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17份(7.39%)。903份咽拭子样本中有631份(69.88%)被检出阳性,2 021份粪便样本中有1 483份(73.38%)被检测出阳性,14份疱疹液样本中有12份(85.71%)被检出阳性。2 896例手足口病患儿中普通型2 251例,重症型645例。普通型患儿共检出1 558例(69.21%)阳性,重症型患儿共检出523例(81.09%)阳性。结论晋中市近两年学龄前儿童手足口发病呈人群分布特点和季节性,3岁是其高发年龄段,男性患儿发病率高于女性患儿,发病高峰期为每年的4~6月和8~11月,EV17是其主要流行株。

  • 标签: 儿童,学龄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科萨奇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流感样疾病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为本地区流感样疾病患儿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因流感样疾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患儿的鼻咽拭子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对6种呼吸道病毒核酸进行检测。收集患儿一般信息(性别和年龄),按性别和年龄(0~<6个月、6~<12个月、1~<3岁、3~<6岁和≥6岁)分组,采用χ²检验对各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究呼吸道病毒流行规律。结果1 609例流感样疾病患儿标本共检出呼吸道病毒739例(45.9%,739/1 609),其中单纯感染检出651例(40.5%,651/1 609),多重感染检出88例(5.5%,88/1 609)。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率居首位,为18.6%(300/1 609),其次是乙型流感病毒(FluB)为11.9%(192/1 609)、腺病毒(ADV)为8.3%(134/1 609)、副流感病毒3型(PIV-3)为7.6%(123/1 609)、副流感病毒1型(PIV-1)为4.9%(79/1 609)、甲型流感病毒(FluA)为0.4%(6/1 609)。多重感染形式为双重或三重感染,双重感染81例(92.0%,81/88),最常见是ADV+RSV(22.7%,20/88),三重感染7例(8.0%,7/88)。各年龄组间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意义(χ²=17.078,P=0.002),以3~<6岁组病毒检出率最高(49.7%,286/575)。单一病毒感染检出中,FluB以≥6岁组患儿检出率最高(26.6%,98/369),RSV 和PIV-1以3~<6岁组患儿检出率最高(20.0%,115/575;5.9%,34/575);每月病毒总检出率从7月26.8%(37/138)升至次年1月63.0%(58/92),2月和3月下降至46.1%(106/230)和26.8%(37/138)。RSV在8—11月检出率最高,FluB在12月至次年3月检出率最高,ADV在12月和次年1月检出率上升,PIV-3在10—12月检出率上升;PIV-1检出率无明显波动,FluA散在检出。结论流感样疾病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以RSV为主,大多数呼吸道病毒以单纯感染形式存在,多重感染以双重感染多见。FluB、RSV 和PIV-1感染呈现一定的年龄分布特征,尤其在3岁以上的患儿感染率更高。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特征呈现出夏季到秋冬季逐渐流行达到高峰,春季转而流行下降的特征。RSV在秋季相对流行,FluB在冬春季流行,ADV和PIV-3在冬季不同程度流行,PIV-1则持续低水平流行,FluA未呈现流行特征

  • 标签: 儿童 呼吸道疾病 呼吸病毒感染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流行特征及治疗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浙江衢化医院200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29例手部氢氟酸烧伤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所在企业类型、氢氟酸质量分数、烧伤部位、烧伤总面积、院前时间、住院天数、创面愈合天数、入院时是否有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是否行手术治疗、有无瘢痕后遗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全部患者和氢氟酸质量分数已知的患者手术治疗和瘢痕后遗症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全部患者和氢氟酸质量分数已知的患者创面愈合天数的危险因素。结果229例患者中男206例、女23例,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139例),大部分患者的所在企业类型为非氟化工企业,仅91例患者的致伤氢氟酸质量分数已知(以中质量分数为主),常见的烧伤部位为手指中末节,烧伤总面积均≤1%体表总面积,院前时间为19(9,29)h,住院天数为2(1,7)d,创面愈合天数为12(8,18)d,入院时有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的比例分别为0.9%(2/229)、1.3%(3/229),3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83例患者有瘢痕后遗症。针对229例患者,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所在企业类型、院前时间均是患者手术治疗(比值比分别为7.86、51.35,95%置信区间分别为1.83~33.76、11.89~221.78,P<0.01)和瘢痕后遗症(比值比分别为3.62、27.40,95%置信区间分别为1.76~7.43、13.25~56.68,P<0.01)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院前时间是影响患者手术治疗和瘢痕后遗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43.00、24.55,95%置信区间分别为9.89~187.03、11.78~51.16,P<0.01);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所在企业类型、院前时间均是患者创面愈合天数的影响因素(β值分别为6.16、12.83,95%置信区间分别为3.38~8.93、10.72~14.93,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所在企业类型、院前时间均是影响患者创面愈合天数的独立危险因素(β值分别为2.81、12.16,95%置信区间分别为0.50~5.13、10.00~14.31,P<0.05或P<0.01)。针对91例氢氟酸质量分数已知的患者,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所在企业类型、氢氟酸质量分数(低和高)、院前时间均是患者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比值比分别为9.10、11.25、10.69、0.04,95%置信区间分别为1.15~72.25、1.39~90.93、1.32~86.59、0.01~0.19,P<0.05或P<0.01),所在企业类型、氢氟酸质量分数、院前时间均是患者瘢痕后遗症的影响因素(比值比分别为0.32、0.21、36.80,95%置信区间分别为0.11~0.92、0.06~0.73、11.03~122.79,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氢氟酸质量分数、院前时间均是影响患者手术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1.51、0.04,95%置信区间分别为1.22~108.26、0.01~0.25,P<0.05或P<0.01),院前时间是影响患者瘢痕后遗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37.71,95%置信区间为9.97~142.69,P<0.01);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所在企业类型、氢氟酸质量分数(低和高)、院前时间均是患者创面愈合天数的影响因素(β值分别为7.12、-5.63、-9.74、13.50,95%置信区间分别为2.43~11.81、-10.59~-0.68、-14.78~-4.70、10.14~16.86,P<0.05或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氢氟酸质量分数、院前时间均是影响患者创面愈合天数的独立危险因素(β值分别为-5.84、0.09,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59~-1.08、0.05~0.12,P<0.05或P<0.01)。结论手部氢氟酸烧伤发病人群以中青年男性为主,所在企业类型、氢氟酸质量分数、院前时间是影响手部氢氟酸烧伤患者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烧伤,化学 氢氟酸 伤口愈合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阐明2020—2021年瑞丽市登革热流行特征和伊蚊分布特点。方法用描述流行方法对登革热病例和伊蚊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这两年瑞丽市共确诊登革热259例,其中2020年249例(本地病例245例,输入病例4例),发病率为116.89/10万;2021年10例(本地病例9例,输入病例1例),发病率为4.75 /10万。主要流行于主城区、勐卯镇、姐告开发区和畹町镇。病例主要发生于7—11月,以青壮年为主,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职业主要为商业服务者、家务及待业者和学生。布雷图指数6—11月为10~58,其他月份为<5,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和其它蚊种构成比分别为40.41%、35.72%和23.87%。结论瑞丽市2020—2021年每年都发生登革热本地流行,发病率下降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边境管制下登革热输入病例减少和本地流行减弱有关。

  • 标签: 登革热 流行病学特征 蚊虫密度 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宜研究生流行课程的教学模式,为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科学思路和依据。方法课程按教学进度分三个阶段进行,即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案例讨论、在线理论学习+案例讨论。分别比较三个阶段学生测试成绩的变化,并对学生对各阶段教学方式的倾向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14名学生在三个阶段的测试成绩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多数学生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重点知识的讲解,多数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和案例讨论的教学时间应均衡分配,更多学生选择与专业相关的中文文献作为教学案例,多数学生认为通过案例讨论教学提高了自学和沟通能力。结论研究生流行课程教学改革,应进一步推动传统教学与案例讨论有机融合、在线学习作为有力补充的新型模式,并采取有效手段和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 标签: 研究生 流行病学 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