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首批城市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标的四川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培美曲塞(仿制)与Eli Lilly Nederland B.V.生产的培美曲塞(原研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2019年3—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使用仿制和原研培美曲塞治疗的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既往史等)、治疗相关信息(NSCLC分期、治疗方案、合并疾病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疗效评价等信息。将患者分为仿制组和原研药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培美曲塞的临床使用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肿瘤分期、标准化疗剂量等7个指标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比较2组患者使用培美曲塞2个周期后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共182例,仿制组85例,原研药组97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ECOG评分、体重及体表面积、合并慢性疾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仿制组晚期患者(Ⅲ、Ⅳ期)明显多于原研药组[92%(78/85)比79%(77/97),P=0.032)],采用姑息化疗和维持化疗者占比高于原研药组(P<0.001),中位给药剂量高于原研药组[900(800, 1 000)mg/m2比800(800, 900)mg/m2, P=0.019],中位化疗周期数多于原研药组[5(4,10)个比4(2,4)个,P<0.001],不良事件总发生率、骨髓毒性反应和肝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均高于原研药组(P=0.018,P=0.037,P=0.018)。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仿制组和原研药组患者均为38例,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6%(10/38)比32%(12/38),P=0.723;89%(34/38)比96%(36/38),P=0.674;47%(18/38)比24%(9/38),P=0.055]。结论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仿制与原研培美曲塞治疗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没有明显差异。

  • 标签: 仿制药 培美曲塞 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