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主观记忆障碍患者轻度认知障碍(MCI)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老年衰弱认知管理门诊主观记忆障碍患者322例,根据《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MCI组、非MCI组。采用自设问卷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及营养状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估日常生活能力、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估抑郁状态、广泛焦虑自评量表(GAD-7)评估焦虑状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睡眠障碍、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评定营养状态。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发生MCI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322例老年主观记忆障碍患者中发生MCI 173例(53.73% ),非MCI患者149例(46.27%)。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阅读习惯、做家务情况、社会交往、焦虑、年龄、抑郁、有无睡眠障碍是老年主观记忆障碍患者发生MC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主观记忆障碍患者MCI发生率较高,认知管理门诊应对此类患者全面评估并分析影响因素,根据个人情况协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患者认知情况。

  • 标签: 老年人 主观记忆障碍 轻度认知障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患者客观认知功能和主观记忆的关系,以及抑郁和焦虑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共纳入123例癫痫患者,收集其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89记忆子量表、贝克抑郁量表第二版、贝克焦虑量表和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分别评估癫痫患者的主观记忆、抑郁状态、焦虑状态和客观认知功能。采用SPSS 25.0进行双变量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PROCESS V3.5宏程序进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癫痫患者客观认知功能评分与抑郁评分(r=-0.392,P<0.01)、焦虑评分(r=-0.310,P<0.01)均呈显著负相关、与主观记忆评分(r=0.388,P<0.01)呈显著正相关;主观记忆与抑郁评分(r=-0.436,P<0.01)、焦虑评分(r=-0.395,P<0.01)呈显著负相关。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癫痫患者客观认知功能可以通过抑郁和焦虑的中介作用间接对主观记忆造成影响,其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3.87%,17.93%。结论癫痫患者客观认知功能、抑郁、焦虑与主观记忆密切相关,抑郁和焦虑在癫痫患者客观认知功能和主观记忆之间起中介作用。

  • 标签: 癫痫 客观认知功能 主观记忆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工作记忆广度训练是否可以扩大工作记忆容量。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招募60例健康大学生,随机分为训练组(n=30,接受空间广度任务自适应性训练)和对照组(n=30,接受低难度空间广度任务的非自适应性练习)。在训练前和训练后采集所有被试完成变化觉察任务时的认知行为和事件相关电位数据。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前后的差异。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在认知行为(K分,F=5.352,P=0.025)和事件相关电位水平(CDA波幅,F=4.644,P=0.037)上均发现显著的时间×组别交互作用。进一步的事后检验发现,与训练前(前测)相比,训练组的K分[(0.51±0.93)分,(1.61±1.07)分,F=26.81,P<0.001]和CDA[(-1.49±1.07)μV,(-2.03±0.94)μV,F=4.731,P=0.041]在训练后(后测)均显著增加,对照组的K分和CDA在训练前后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工作记忆广度任务可以作为提升工作记忆容量的有效训练范式。

  • 标签: 工作记忆训练 工作记忆容量 变化觉察任务 事件相关电位 对侧延迟反应
  • 简介:摘要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最早症状,发病率较高。由于缺乏客观量化的诊断金标准,SCD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评估,容易导致误诊和延误治疗。本文就结构磁共振、功能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动脉自旋标记在SCD患者的脑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目前多模态MRI证实了SCD存在“SCD-轻度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动态进展的趋势,为SCD的早期诊断、认知下降严重程度的评估和预后方面提供更多的评估信息。

  • 标签: 主观认知下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影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目前重大慢性疾病领域中尚无法治愈的疾病。主观认知下降(SCD)是AD的临床危险因素,对SCD人群进行规范化筛查以及干预是AD早期防治的重要关口。根据Lancet Neurology在线发表的《主观认知下降特征》临床标准,我们全面地整理了SCD的概念、最新标准和AD临床前期SCD研究结果,为开展临床诊断与研究SCD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 标签: 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学标记 临床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前主观认知下降(SCD)与术后谵妄(POD)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择期在脊椎-硬膜外麻醉下行全膝/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292例,性别不限,年龄65~90岁,体重50~9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术前1 d时MMSE评分>23分、MoCA评分>26分。术前1 d采用主观认知下降量表评估患者SCD发生情况。脊椎-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取脑脊液(CSF),采用ELISA法检测β淀粉样蛋白40(Aβ40)、Aβ42、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的浓度。于PACU期间和术后1~7 d(或出院前),采用意识错乱评估量表评估POD发生情况。根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谵妄分为POD组和非POD组。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OD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205例患者,其中53例发生POD,POD发生率为25.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SCD、CSF p-tau和t-tau浓度升高是老年患者POD的危险因素,CSF中Aβ42浓度、Aβ40/p-tau、Aβ40/t-tau、Aβ42/p-tau、Aβ42/t-tau升高是老年患者POD的保护因素(P<0.05)。在加入年龄、性别、体重、受教育年限、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痴呆家族史、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术前1 d时MMSE评分和MoCA评分、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和失血量、术后疼痛评分等混杂因素校正后,SCD、CSF p-tau和t-tau浓度升高仍是老年患者POD的危险因素,CSF Aβ42浓度、Aβ40/p-tau、Aβ40/t-tau、Aβ42/p-tau、Aβ42/t-tau升高仍是老年患者POD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术前SCD是老年患者发生POD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认知障碍 谵妄 手术后并发症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髋 老年人
  • 简介:摘要主观性耳鸣是指在没有外部环境声音传入时患者自行感受到声音的一种现象。关于主观性耳鸣发生机制的研究发现,听觉通路的神经元膜电位活动,包括其自发放电率增加以及兴奋同步性增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神经元的膜电位活动与其细胞膜表面的各类离子通道密切相关,包括与上下级神经元形成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联系所需的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如γ氨基丁酸(GABA)能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乙酰胆碱类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等;还有与细胞膜电位相关的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如L-型钙离子通道、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和K+-CI-共转运体等。本文拟针对与主观性耳鸣发生发展机制相关的离子通道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主观认知下降(SCD)是一种个体自我感受认知功能较先前下降,但无客观神经心理异常证据的状态。众多证据表明,SCD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AD)疾病谱中最早的症状。同时,SCD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如何识别AD进展型的SCD患者以便实现AD超早期的预防和干预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综述从定义标准、认知进展因素、标志物研究现状、当前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多方面陈述SCD相关内容。

  • 标签: 主观认知下降 认知功能障碍 影像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农村老年人认知现状,探讨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3~9月对5 765名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进行基线调查,采用主观认知下降问卷(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questionnaire,SCD-Q9),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言语流畅性测试(verbal fluency test,VFT)、中文版听觉词语学习测验(Chinese 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CAVLT)、数字广度测验(digital span test,DST)、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筛查出SCD患者2 654人(SCD组),认知功能正常者1 008人(NC组)。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15,GDS-15)评定其社会心理状况。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与NC组比较,SCD组延迟再认[(8.25±2.51)分,(12.38±2.53)分],逆向数字广度[(2.63±1.37)分,(3.69±1.45)分],社会支持得分[(69.81±8.71)分,(64.40±9.44)分],GDS-15得分[(2.27±2.63)分,(1.31±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MSE得分[(21.62±5.73)分,(21.47±5.84)分],言语流畅性得分[(27.80±7.35分,(28.25±7.56)分],ADL得分[(20.70±1.35)分,(20.77±1.3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NC组比较,SCD组饮食结构、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脑血管、糖尿病、癫痫、冠心病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CD主要受年龄(β=0.06,OR=2.29,95%CI =1.09~4.85)、抑郁情绪(β=-0.01,OR=2.96,95%CI =0.68~4.94)、高血压( β=-0.17,OR=1.89,95%CI=1.11~2.15)、低水平社会支持(β=2.07,OR=1.49,95%CI=1.32~2.12)的影响(均P<0.05)。结论SCD患者延迟再认、逆向数字广度得分低于认知功能正常者,其余客观认知功能基本正常,高龄、低社会支持水平、抑郁情绪、受教育程度低、高血压是SCD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农村老年人 主观认知下降 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病房护士职业状态主观感受情况,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石家庄、太原、长沙等5个城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41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病房护士职业状态主观感受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410名护士中,68.0%(279/410)的护士在近1年内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55.4%(227/410)的护士对当前工作表示满意或很满意;71.2%(292/410)的护士近期无更换工作计划;37.1%(152/410)的护士会建议他人学习或从事护理专业。结论病房护士群体职业状态主观感受情况需得到改善与提升,其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状不容忽视,满意度还需进一步提高,职业认同感仍需加强。

  • 标签: 护士 职业状态主观感受 工作场所暴力 满意度 职业认同
  • 简介:摘要耳鸣是无外界声源时被感知到的声音,其发病机制异常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耳鸣也是神经内科及耳鼻喉科常见病,约10%的成年人经历过耳鸣,目前无可治愈的方法。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被广泛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脑功能网络研究。本文围绕主观性耳鸣的发病机制及基于脑功能网络的声治疗、神经调控等手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耳鸣的诊断、早期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耳鸣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网络 声治疗 神经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静吸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内隐记忆、外显记忆以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肿瘤手术患者4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丙泊酚静脉麻醉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静吸麻醉组(B组),每组24例。A组术中丙泊酚持续静脉泵注,B组术中丙泊酚持续静脉泵注复合七氟烷吸入,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维持在0.5,两组麻醉过程中均不使用咪达唑仑。术中两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均维持在45~55,并在麻醉诱导前(T1)和术中听录音后10 min(T2)抽取肘静脉血测量皮质醇、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ACTH)及催乳素(PRL)浓度,在术后12~24 h进行记忆测试并计算内隐记忆及外显记忆成绩。结果A组外显记忆成绩为0.012±0.007,B组为0.016±0.002,两组均未产生外显记忆[与0(常数)比较,A组:t=1.554,P>0.05;B组:t=1.942,P>0.05],两组间的外显记忆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7,P>0.05)。A组内隐记忆成绩为0.089±0.050,B组为0.189±0.060,两组均产生内隐记忆[与0(常数)比较,A组:t=8.726,P<0.05;B组:t=15.415,P<0.05],B组内隐记忆成绩更高(t=-6.215,P<0.05)。两组间T1时刻皮质醇、ACTH及PR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时刻B组皮质醇、ACTH及PRL水平均高于A组[(276±35)μg/L比(96±33)μg/L;(228±42.3)pg/ml比(14.1±1.7)pg/ml;(4 208±213)mU/ml比(3 805±196)m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634、34.879、12.605,均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较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静吸麻醉能更好地抑制内隐记忆的产生以及术中应激反应。

  • 标签: 生殖器肿瘤,女(雌)性 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 应激 双频指数监测器
  • 作者: 胡晴 李夕然 王诗镔 王宁 宋银华 张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州 510515,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科教部,佛山 528244,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公共卫生事业科,广州 510120,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科教部,佛山 528244 南方医科大学护理与助产循证中心,广州 510515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老年人睡眠型态的特征及主观认知下降与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3月31日,收集与主观认知下降老年人睡眠型态有关的观察性研究。由2名研究者按照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可合并数据的研究进行Meta合并,不能合并数据的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总样本量为67 474例。老年人SCD的患病率为25.9%(95%CI:6.4%~52.5%);SCD老年人睡眠型态的特征为总睡眠时间减少、入睡后清醒时间延长、夜间觉醒次数多。与正常老年人相比,SCD老年人发生睡眠质量差、失眠和过度日间嗜睡的风险更高(OR值分别为2.1、1.15、2.6);EDS增加老年人发生SCD的风险(OR=6.06)。结论与正常老年人相比,SCD老年人整体睡眠质量较差,睡眠障碍可增加老年人发生SCD的风险,现有研究在SCD诊断标准方面存在差异,未来研究还需进一步证实老年人SCD与睡眠障碍的因果关系。

  • 标签: 老年人 主观认知下降 睡眠型态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经典的免疫记忆被认为是以特异性和记忆性为突出特征的适应性免疫所具有的,固有免疫则无上述特点。然而最近的研究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研究发现在哺乳动物以及缺乏适应性免疫的生物体中,固有免疫系统可因初次应答而改变对某些病原再次感染的应答方式和强度,这种现象被称为固有免疫记忆。与适应性免疫细胞的抗原受体基因重排而产生记忆不同,固有免疫细胞的训练免疫是由表观遗传再编程介导的。固有免疫记忆并非对机体感染和应激都起保护作用,它也可以产生免疫麻痹,致使机体的免疫应答迟钝而导致多种疾病发生。调控固有免疫记忆对于脓毒症诱导免疫麻痹导致的难治性感染等病理状态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固有免疫记忆 训练免疫 免疫麻痹 表观调控 细胞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压变异性与主观认知下降(SCD)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采用整体抽样法,连续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常熟市辛庄人民医院门诊SCD患者100例,基线期搜集人口学特征资料,使用汉化版SCD-Q9问卷自评SCD情况,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客观认知功能损害情况。所有患者入组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SCV)和舒张压变异系数(DCV)。随访期为首次就诊之后4年,每年评估1次MoCA量表,最终83例完成随访纳入研究。根据随访结束时的MoCA评分<26分和≥26分将患者分为进展组(39例)和非进展组(44例),进展组计算基线及末次MoCA评分差值。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24 h SCV和24 h DCV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展组24 h SCV与MoCA评分差值、SCD-Q9得分的相关性。结果SCD患者4年进展率为46.99%(39/83);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基线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既往病史、吸烟史、SCD-Q9得分、MoC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展组24 h SCV显著高于非进展组[13.4%(9.9%,15.6%)比10.9%(9.7%,12.7%),U=594.50,P=0.016];两组24 h D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24 h SCV与MoCA评分差值呈负相关(r=-0.368,P=0.021)。结论动态血压变异性与SCD进展存在相关性,高24 h SCV可能是SCD进展的诸多因素之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主观认知下降 血压变异性 变异系数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潜艇长远航过程中,潜艇艇员对生活工作影响因素的主观排序,并对这些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及分类。方法采用自编《潜艇长远航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小排序调查问卷》对潜艇部队参加过长远航的546名潜艇艇员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远航过程中各因素对艇员生活工作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潜艇有害气体,潜艇噪声,生物节律紊乱,对个人健康的担心,信息缺乏、生活单调枯燥,岗位和休息舱室的温度、湿度,个人卫生维护难,对父母健康的担心,饮食问题,空间狭窄,岗位操作和学习压力,晕船,家庭经济压力,个人发展受限,色彩与照明的影响,与领导和战友关系。这些因素构成两类因子,分别是理化环境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高噪声和高污染、晕船和视觉不舒适感、高温高湿及自身卫生问题和生物节律紊乱构成了长远航期间影响艇员生活和工作的理化环境因素;健康担忧及生活压力、生活枯燥无聊和人际关系与工作压力构成了心理社会因素。结论潜艇有害气体、潜艇噪声、生物节律紊乱、对个人健康的担心和信息缺乏、生活单调枯燥是对艇员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大的因素。总体来说,理化环境因素的影响要大于心理社会因素,但是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也较大。应针对性地从潜艇的优化设计、心理功能维护等方面改善艇员工作和生活环境,降低各种因素对艇员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 标签: 潜艇艇员 理化环境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影响 主观排序
  • 简介:摘要COVID-19已成为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截至2022年6月25日,全球有超过5.4亿人确诊感染,累计死亡人数超过632万。了解COVID-19患者恢复后是否能获得持久免疫保护力是疫苗制备、疾病防控及判断疫情走向的关键。持久免疫保护力的产生核心是免疫记忆性,即针对新型冠状病毒产生有效免疫记忆。本文将围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免疫记忆的生成与维持进行综述。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感染 免疫记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制定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MES)的北京常模,利于后期该量表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2017年3月20日至2021年1月6日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记忆门诊就诊的患者以及社区招募的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由培训合格的调研员通过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严格质量控制,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607人,其中认知正常239人,主观认知下降(SCD)293人,轻度认知障碍(MCI)75人。MES得分和年龄呈负相关(r=-0.19,P<0.001),和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r=0.29,P<0.001)。北京地区该量表的最佳截断值为86分,该截断值区分MC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7(认知正常比MCI)和0.826(SCD比MCI),而当加入人口学因素后,AUC出现了轻度增大(0.847增至0.850及0.826增至0.8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认知正常比MCI=0.49,ZSCD比MCI=1.21,均P>0.05)。MES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相比,对MCI的诊断效力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Z单量表=1.03,Z加入人口学因素后=1.13,均P>0.05)。结论MES对于MCI的识别有较好的区分效力。北京地区MES最佳截断值为86分,不同于既往研究。未来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去验证该常模。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主观认知下降 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间高碳酸血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逻辑记忆和工作记忆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11月因打鼾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睡眠中心就诊确诊为OSAHS的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一般临床资料,进行记忆功能评分,检测日间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CO2),以及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SG)。逻辑记忆评分采用逻辑记忆测试(LMT),工作记忆评分采用数字广度测试(DST)和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中的图形再认记忆(PRM)、空间广度(SSP)、空间工作记忆(SWM)。根据日间PtcCO2将所有患者分成正常碳酸血症组和高碳酸血症组,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并通过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OSAHS患者各项记忆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OSAHS患者123例,其中正常碳酸血症组79例,高碳酸血症组44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碳酸血症组打鼾年限比正常碳酸血症组长(P<0.05)。与正常碳酸血症组相比,高碳酸血症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S90)均更高(均P<0.05),而其他PSG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即时逻辑记忆、PRM即刻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延迟逻辑记忆、言语和空间工作记忆、执行功能更差,表现为LMT延迟、DST倒背、SSP得分均更低(均P<0.05),SWM组间错误和策略分均更高(均P<0.01)。经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tcCO2≥45 mmHg(1 mmHg=0.133 kPa,OR=3.055,95%CI 1.359~6.868,P=0.007)和更高的BMI(OR=1.132,95%CI 1.005~1.275,P=0.041)为DST倒背表现差的影响因素;PtcCO2≥45 mmHg为LMT延迟、SSP、SWM组间错误和策略分表现差的独立影响因素,OR=3.109、3.941、3.238、2.785(均P<0.05)。结论高碳酸血症对OSAHS患者的逻辑记忆和工作记忆产生影响,表现在延迟逻辑记忆、言语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方面受损。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高碳酸血症 逻辑记忆 工作记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铁路站点职工工作环境主观舒适度和职业应激调查,探索影响职业应激的相关因素,为缓解工作压力,制定铁路站点员工职业应激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9年3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重庆某铁路4个站点432名员工为研究对象,自制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个人特征、工作特征,以《办公建筑空内环境质量问卷》调查工作环境主观舒适度情况,以《付出-回报失衡量表》评估职业应激水平,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影响因素下职业应激检出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铁路站点职工职业应激影响因素。结果重庆铁路站点职工职业应激检出率为31.02%(134/432)。铁路站点离异职工、收入低于5 000元/月、工龄在10~20年、售票员和其他工种(行李员、值班站长和助理工程师)的职工职业应激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1、14.76、23.28、11.06,P=0.008、0.002、0.000、0.011)。与舒适状态者比较,对温度、空气质量、光照、噪音和空间布局的感受为不舒适者职业应激检出率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果显示不同岗位、不同站点以及对空气质量、噪声、空间布局的主观感受是否舒适是铁路站点员工职业应激的影响因素(P<0.05)。对空气质量、噪声及空间布局感受不舒适是发生职业应激的危险因素(OR=0.571、0.068、0.441,P=0.051、0.054、0.007);售票员、其他(行李员、值班站长、助理工程师)是发生职业应激的危险因素(OR=1.884、2.703,P=0.065、0.019);A站和B站员工是发生职业应激的危险因素(OR=4.681、1.811,P=0.002、0.067)。结论铁路站点内的职工职业应激检出率较高,职工的工作环境主观舒适度是影响职业应激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职业应激 工作环境舒适度 付出-回报失衡 铁路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