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最早症状,发病率较高。由于缺乏客观量化的诊断金标准,SCD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评估,容易导致误诊和延误治疗。本文就结构磁共振、功能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动脉自旋标记在SCD患者的脑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目前多模态MRI证实了SCD存在“SCD-轻度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动态进展的趋势,为SCD的早期诊断、认知下降严重程度的评估和预后方面提供更多的评估信息。

  • 标签: 主观认知下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影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目前重大慢性疾病领域中尚无法治愈的疾病。主观认知下降(SCD)是AD的临床危险因素,对SCD人群进行规范化筛查以及干预是AD早期防治的重要关口。根据Lancet Neurology在线发表的《主观认知下降特征》临床标准,我们全面地整理了SCD的概念、最新标准和AD临床前期SCD研究结果,为开展临床诊断与研究SCD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 标签: 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学标记 临床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前主观认知下降(SCD)与术后谵妄(POD)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择期在脊椎-硬膜外麻醉下行全膝/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292例,性别不限,年龄65~90岁,体重50~9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术前1 d时MMSE评分>23分、MoCA评分>26分。术前1 d采用主观认知下降量表评估患者SCD发生情况。脊椎-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取脑脊液(CSF),采用ELISA法检测β淀粉样蛋白40(Aβ40)、Aβ42、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的浓度。于PACU期间和术后1~7 d(或出院前),采用意识错乱评估量表评估POD发生情况。根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谵妄分为POD组和非POD组。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OD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205例患者,其中53例发生POD,POD发生率为25.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SCD、CSF p-tau和t-tau浓度升高是老年患者POD的危险因素,CSF中Aβ42浓度、Aβ40/p-tau、Aβ40/t-tau、Aβ42/p-tau、Aβ42/t-tau升高是老年患者POD的保护因素(P<0.05)。在加入年龄、性别、体重、受教育年限、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痴呆家族史、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术前1 d时MMSE评分和MoCA评分、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和失血量、术后疼痛评分等混杂因素校正后,SCD、CSF p-tau和t-tau浓度升高仍是老年患者POD的危险因素,CSF Aβ42浓度、Aβ40/p-tau、Aβ40/t-tau、Aβ42/p-tau、Aβ42/t-tau升高仍是老年患者POD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术前SCD是老年患者发生POD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认知障碍 谵妄 手术后并发症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髋 老年人
  • 简介:摘要主观认知下降(SCD)是一种个体自我感受认知功能较先前下降,但无客观神经心理异常证据的状态。众多证据表明,SCD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AD)疾病谱中最早的症状。同时,SCD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如何识别AD进展型的SCD患者以便实现AD超早期的预防和干预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综述从定义标准、认知进展因素、标志物研究现状、当前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多方面陈述SCD相关内容。

  • 标签: 主观认知下降 认知功能障碍 影像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农村老年人认知现状,探讨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3~9月对5 765名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进行基线调查,采用主观认知下降问卷(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questionnaire,SCD-Q9),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言语流畅性测试(verbal fluency test,VFT)、中文版听觉词语学习测验(Chinese 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CAVLT)、数字广度测验(digital span test,DST)、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筛查出SCD患者2 654人(SCD组),认知功能正常者1 008人(NC组)。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15,GDS-15)评定其社会心理状况。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与NC组比较,SCD组延迟再认[(8.25±2.51)分,(12.38±2.53)分],逆向数字广度[(2.63±1.37)分,(3.69±1.45)分],社会支持得分[(69.81±8.71)分,(64.40±9.44)分],GDS-15得分[(2.27±2.63)分,(1.31±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MSE得分[(21.62±5.73)分,(21.47±5.84)分],言语流畅性得分[(27.80±7.35分,(28.25±7.56)分],ADL得分[(20.70±1.35)分,(20.77±1.3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NC组比较,SCD组饮食结构、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脑血管、糖尿病、癫痫、冠心病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CD主要受年龄(β=0.06,OR=2.29,95%CI =1.09~4.85)、抑郁情绪(β=-0.01,OR=2.96,95%CI =0.68~4.94)、高血压( β=-0.17,OR=1.89,95%CI=1.11~2.15)、低水平社会支持(β=2.07,OR=1.49,95%CI=1.32~2.12)的影响(均P<0.05)。结论SCD患者延迟再认、逆向数字广度得分低于认知功能正常者,其余客观认知功能基本正常,高龄、低社会支持水平、抑郁情绪、受教育程度低、高血压是SCD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农村老年人 主观认知下降 特征 影响因素
  • 作者: 胡晴 李夕然 王诗镔 王宁 宋银华 张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州 510515,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科教部,佛山 528244,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公共卫生事业科,广州 510120,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科教部,佛山 528244 南方医科大学护理与助产循证中心,广州 510515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老年人睡眠型态的特征及主观认知下降与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3月31日,收集与主观认知下降老年人睡眠型态有关的观察性研究。由2名研究者按照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可合并数据的研究进行Meta合并,不能合并数据的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总样本量为67 474例。老年人SCD的患病率为25.9%(95%CI:6.4%~52.5%);SCD老年人睡眠型态的特征为总睡眠时间减少、入睡后清醒时间延长、夜间觉醒次数多。与正常老年人相比,SCD老年人发生睡眠质量差、失眠和过度日间嗜睡的风险更高(OR值分别为2.1、1.15、2.6);EDS增加老年人发生SCD的风险(OR=6.06)。结论与正常老年人相比,SCD老年人整体睡眠质量较差,睡眠障碍可增加老年人发生SCD的风险,现有研究在SCD诊断标准方面存在差异,未来研究还需进一步证实老年人SCD与睡眠障碍的因果关系。

  • 标签: 老年人 主观认知下降 睡眠型态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压变异性与主观认知下降(SCD)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采用整体抽样法,连续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常熟市辛庄人民医院门诊SCD患者100例,基线期搜集人口学特征资料,使用汉化版SCD-Q9问卷自评SCD情况,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客观认知功能损害情况。所有患者入组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SCV)和舒张压变异系数(DCV)。随访期为首次就诊之后4年,每年评估1次MoCA量表,最终83例完成随访纳入研究。根据随访结束时的MoCA评分<26分和≥26分将患者分为进展组(39例)和非进展组(44例),进展组计算基线及末次MoCA评分差值。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24 h SCV和24 h DCV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展组24 h SCV与MoCA评分差值、SCD-Q9得分的相关性。结果SCD患者4年进展率为46.99%(39/83);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基线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既往病史、吸烟史、SCD-Q9得分、MoC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展组24 h SCV显著高于非进展组[13.4%(9.9%,15.6%)比10.9%(9.7%,12.7%),U=594.50,P=0.016];两组24 h D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24 h SCV与MoCA评分差值呈负相关(r=-0.368,P=0.021)。结论动态血压变异性与SCD进展存在相关性,高24 h SCV可能是SCD进展的诸多因素之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主观认知下降 血压变异性 变异系数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联合应用局部一致性(ReHo)和功能连接(FC)对主观认知下降(SCD)患者进行研究,探讨静息态下SCD的机制。方法对25例SCD及30例性别、受教育年限、民族等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扫描,应用DPARSFA2.3和SPM8软件分析筛选SCD组ReHo值异常脑区,以后扣带回/楔前叶作为种子点行全脑FC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CD组右侧枕中回、左侧楔前叶ReHo值升高[体素水平(Voxel)水平,Alphasim校正,P<0.05];右侧颞下回、右侧眶部额下回、左右侧丘脑ReHo值减低(Voxel水平,Alphasim校正,P<0.05);后扣带回/楔前叶与全脑的功能连接发现Cerebelum _Crus2_R连接增强(Voxel水平,Alphasim校正,P<0.05),而与右侧眶部额下回、左侧颞下回、颞极功能连接强度低于健康对照组(Voxel水平,Alphasim校正,P<0.05)。结论默认网络(DMN)可能在SCD的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脑区异常可能最早发生于后扣带回/楔前叶。

  • 标签: 主观认知下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长期以来,医生就一直担心,因动脉堵塞而做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会出现认知能力下降的状况。事实上,与支架植入手术相比,患者进行冠脉搭桥手术后,记忆衰退更为明显。

  • 标签: 认知能力 手术 心脏 患者 记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当说话人把参照点移向自身以外的其它指示坐标系,构建事体,话语所突显的往往是他人(或非当下自我)的“主观印记”,即话语的主观性产生了某种程度的移位。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主观性移位的认知理据、典型语言表达形式及文体效果。笔者提出,以意象投射为基础,以概念参照点的自由移动为操作机制,表征者可以在心理上或多或少地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参数,对被表征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前景化处理。正是因为主观性移位的认知操作基于人类共有的认知机制,具有认知现实性和普遍性,所以其相应的语言表征在真实语篇中能够达到预期的诗学效果,引起读者的心理认同。

  • 标签: 主观性位移 视角化 认知诗学
  • 作者: 孙鹿希 朱以诚 吴婵媛 芮曦 林国乐 李海龙 吴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5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 100730
  • 简介:摘要患者男,78岁,因发热伴双下肢乏力、言语减少、记忆力下降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病程中抗菌药物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但认知障碍及意识障碍快速进展,继发重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粪便潜血阴性,血癌胚抗原阴性,抗核抗体阳性,PET-CT提示乙状结肠代谢增高灶,双侧额叶、颞叶、顶叶、后部扣带回代谢减低,结肠镜活检明确乙状结肠中分化腺癌,考虑乙状结肠癌继发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经神经科、消化内科、基本外科、重症医学科、风湿免疫科、临床营养科等多科协作,完成全麻下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及围术期并发症诊治,患者最终神志明显改善,体温、氧合恢复正常。

  • 标签: 认知障碍 呼吸功能不全 乙状结肠肿瘤
  • 简介:摘要: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将直接影响脑梗死患者的二级预防效果,与脑梗死患者的复发情况、生存情况具有密切关联。但是近些年来,随着脑梗死患者的增多,其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下降的问题日益凸显,导致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升高,生命受到威胁。为了能够有效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脑梗死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下降主观原因进行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二级预防药物 依从性 主观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的步速和认知功能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7月北京医院的1 800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估表(MMSE)对其进行调查,采用3 m步速测定法评估步速。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问卷1 800份,有效问卷1 771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8.39%。9.82%(174/1 771)的老年住院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步速下降是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OR=1.860,95%CI:1.217~2.843);此外,年龄、视力障碍、文化程度、是否规律锻炼身体是老年住院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步速下降的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较高。医护人员应注重评估老年住院患者的步速,早期识别步速变化并给予干预,帮助老年住院患者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和较好的认知功能。

  • 标签: 老年人 步速 认知功能障碍 住院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化疗后肺癌患者认知功能及主观幸福感的现状以及康复干预的作用。方法:纳入50例经化疗后的老年肺癌患者,以简易智能状态评价量表(MMSE)及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PGCMS)检测患者认知功能及主观幸福感。按入院先后顺序将50例经化疗后的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观察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2月后,以MMSE及PGCMS检测2组患者认知功能及主观幸福感。结果:经化疗的肺癌患者治疗2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年龄的态度、孤独感、注意力、信心总分及认知功能得分均有所改善。结论:康复运动对于化疗后肺癌患者认知功能及主观幸福感有所改善。

  • 标签: 肺癌 化疗 认知功能 主观幸福感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当今社会影响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病率为3.1%。抑郁症已经超越心脏病和癌症,抑郁症将成为继冠心病后的全球第二大疾病负担。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近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家庭背景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调查研究出具体是父母哪方面因素,从而给人予以警醒。

  • 标签: 家庭背景 抑郁 主观认知 差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