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约30%的脑卒中与房颤有关。房颤患者面临的脑卒中风与其合并症等多种因素有关。房颤脑卒中风评估是制定脑卒中预防策略的必要前提。大多数房颤患者面临较高脑卒中风,房颤相关脑卒中导致的致残率、致死率很高,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脑卒中的效果得到证实。CHA2DS2-VASc评分[心力衰竭、高血压、≥75岁(2分)、糖尿病、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2分)、血管疾病、年龄65~74岁、女性]在包括亚洲人群在内的许多人群中证实,能够预测房颤患者脑卒中风,用于指导抗凝决策。仍有诸多研究旨在提高房颤脑卒中风预测能力。

  • 标签: 心房颤动 脑卒中 风险评估 进展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房颤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恶性肿瘤合并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具有挑战性。目前相关指南鲜有评价恶性肿瘤合并房颤的脑卒中及出血风险的推荐意见,更无指导这类患者如何抗凝治疗。本文重点介绍恶性肿瘤合并房颤患者脑卒中风的评价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肿瘤 CHA2DS2-VSc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意识的应用及其有效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开始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普及风险意识,将其作为研究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未进行风险意识普及,将其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进行风险意识普及后护理管理效果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器械错误、交叉感染、标本混淆等的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风险意识在CSSD护理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质量与水平,提高相关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手术室护理中的出错次数,有利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进行。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管理 风险意识
  • 简介:摘要在中国卒中已成为首位死亡原因,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治指南均是基于血管狭窄程度对患者进行分层,但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存在可随时引起缺血性卒中,并与颈动脉狭窄程度无关。MRI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分辨率MRI的出现,使得可对颈动脉斑块结构和性质进行无创性评估,早期为卒中高危人群提供最优化治疗策略,以达到防治卒中的目的。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分子成像 危险因素
  • 作者: 江晨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3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2期
  • 机构:庐山康复疗养中心九江171医院 江西九江 3320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五官科护理管理中风管理方法的运用价值。方法: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五官科收治的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8例,接受风险管理,对照组48例,接受常规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8%,护理满意度为97.90%;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4.58%,护理满意度为85.42;实验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五官科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科室护理风险,减少并发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五官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运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脑血管功能积分与10年首发脑卒中风对照表,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提供新的手段。方法2003年初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某社区建立了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队列,基线调查时以统一的问卷对常见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进行脑血管功能指标检测。基线调查分别于2003年4—6月和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完成,以后逐年随访脑卒中的发病及全死因死亡,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12月31日。按基线脑血管功能积分值分组,统计首发脑卒中的10年累积发病率,建立积分-风险对照表,评估不同分值段10年首发脑卒中风,分析脑血管功能积分在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强度。结果纳入研究的队列人群共计10 565人,随访(10.26±2.00)年,随访期间发生首发脑卒中350例。男女首发脑卒中10年累积发病率均随着脑血管功能积分值降低而呈显著上升趋势(趋势χ²=296.125,P<0.01)。10年首发脑卒中发病风险高于5%和高于10%对应的脑血管功能积分的界值男性分别为<70分和<40分,女性分别为<30分和<20分。脑血管功能积分按25分1段分组,从上而下各组首发脑卒中的发病率男性分别为1.9%、4.7%、10.8%、15.2%,女性分别为1.6%、4.4%、4.8%、11.4%;与积分值≥75分组比,积分值后3段的相对危险度(95%CI)男性分别为2.61(1.67~4.07)、6.46(4.22~9.89)、9.74(6.53~14.52),女性分别为2.82(1.93~4.12)、3.15(1.99~4.99)、8.12(5.65~11.6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被筛选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分别为脑血管功能积分、年龄、高血压史、脑卒中家族史和吸烟史,其中脑血管功能积分的作用最强。结论首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随着脑血管功能积分值降低而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脑血管功能积分能够预测10年首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 标签: 卒中 队列研究 脑血管功能积分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入院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卒中发生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5年8月至2019年11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TIA患者179例,其中男100例,女79例,年龄(66.2±7.8)岁。根据TIA发病后90 d随访是否发生卒中分为卒中组28例和非卒中组151例。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Lp-PLA2预测卒中发生的价值。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卒中组患者基线收缩压、血清Lp-PLA2水平、症状持续时间≥60 min比例、ABCD2评分、血管狭窄率、不稳定斑块率分别为(158.4±27.4)mmHg(1 mmHg=0.133 kPa)、(286.5±18.9)μg/L、39.2%(11/28)、6.00(5.00,6.00)分、78.6%(22/28)、78.6%(22/28),均高于非卒中组(146.3±25.2)mmHg、(230.5±17.2)μg/L、13.2%(20/151)、4.00(3.00,5.00)分、36.4%(55/151)、38.4%(58/151),而双抗血小板使用率为60.0%(15/28),低于非卒中组83.3%(115/1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收缩压、LP-PLA2、症状持续时间≥60 min、ABCD2评分、血管狭窄、不稳定斑块为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OR>1),双抗血小板治疗为卒中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1)。Lp-PLA2预测早期卒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752(95%CI:0.657~0.848;Z=5.142,P<0.001),最佳截断值为212.6 μg/L,灵敏度为85.66%,特异度为52.67%。结论Lp-PLA2是TIA患者出现早期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早期卒中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早期卒中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poA1)、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联合磁共振成像(MRI)斑块分析用于缺血性脑卒中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缺血性脑卒中组;另抽取同期收治的101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的血清Apo B、ApoA1水平,计算ApoB/ ApoA1;采用梯度凝胶电泳法检测两组血清sdLDL及相关血脂水平;对两组的颈动脉行高分辨核磁共振成像(HR-MRI)检查,分析ApoB/ ApoA1、sdLDL、MRI斑块分析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风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sdLDL、ApoB水平、ApoB/Apo A1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斑块负荷指标中管壁面积、血管总面积及管壁体积标准化指数均大于对照组,斑块钙化者占比(52.73%,58/110)高于对照组(17.82%,18/101),脂质坏死核心体积[(168.15±24.55)mm3]大于对照组[(72.60±10.20)mm3],P均<0.05。ApoB/ApoA1、sdLDL联合MRI斑块分析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卒中风呈明显正相关(r=0.86,P<0.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ApoB/ApoA1、sdLDL及MRI斑块分析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三者联合应用对缺血性脑卒中风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磁共振成像 斑块分析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治疗护理中风护理对患者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急诊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4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7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内镜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风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出血量和止血时间以及护理人员的质量检查合格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2%,高于对照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量、止血时间分别为(456.7±28.3)ml、(29.6±4.6)h,均低于对照组(678.8±34.1)ml、(36.5±5.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无菌物品灭菌、护理文书书写、护理人员考试、护理人员操作分别为97.2%、98.6%、98.6%、97.2%,均高于对照组88.9%、90.3%、88.9%、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治疗护理中实施风险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让患者在护理时感到舒适,建立患者的自信心,降低患者出血量,缩短患者止血时间,对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治疗 风险护理 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