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我国1979年刑事诉讼法第120条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作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的什么罪、适用什么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判决。”从本条的规定可以看出,法院的定罪判决并未涉及到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也不是判决检察院起诉的罪名能否成立,而完全是依据事实、证据和法律来判决被告人的罪名,这样一来,就可能会产生法院判决认定的罪名与检察院指控的罪名不一致的情况。比如检察院起诉的抢夺罪,而法院最后判决的却是抢劫罪,在以前的司法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形。笔者认为,法院以前的这种做法,与原刑事诉讼法并无矛盾。但是我国对原刑事诉讼法进

  • 标签: 检察机关 被告人 现行刑事诉讼法 指控罪名 人民法院 检察院
  • 简介:<正>一、选择填空(在各题不同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题1分,共10分)1、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1)社会危害性(2)违反刑法性(3)应受刑罚处罚性2、已满十六岁的人,过失犯罪的应负刑事责任。(1)十四岁(2)十六岁(3)十八岁

  • 标签: 共同犯罪 正当防卫 刑法规定 社会危害性 减轻处罚 我国刑法
  • 简介:<正>一、选择填空(在各题不同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题1分,共10分)1.刑事诉讼法的表现形式是有关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令、条例、决议、命令和指示。(1)立法机关制定的刑事诉讼法典(2)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和判例(3)有关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令、条例、决议、命令和指示2.审判人员的回避,应当由法院院长决定。

  • 标签: 刑事诉讼法典 被告人供述 附带民事诉讼 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 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