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一名刑事辩护律师,参加了许多开庭,对一种做法始终无法认同,即让被告人穿着看守所的“马甲”(一种色彩鲜艳且反光的无袖上衣)参加庭审。其坐在被告席上,非常引人注目;经过电视、报纸等传播,更是远近皆知。制造马甲的初衷可能是看守所为便于识别嫌犯,防止其逃跑,这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无罪推定原则 被告人 犯罪嫌疑人
  • 简介:龙宗智先生在其《中国作证制度之三大怪现状评析》(《中国律师)2001年第1期)一文中将“警察不作证”列为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制度的一大怪现状。在英美法系国家,警察向法庭作证被认为是诉讼制度中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认为警察作为侦查活动的主体,对于证明目击犯罪的情况,对于被告人投案的情况,以及对于侦查中收集物证、获得口供的过程和方法,有着其他证人无法替代的“知情者”身份。

  • 标签: 警察 侦查 证人作证制度 英美法系国家 口供 诉讼制度
  • 简介:《婚姻法》第38条第1款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第27条第2款又规定:“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 标签: 抚养 探望权 父母子女关系 继子女 《婚姻法》 权利
  • 简介:在风险社会视野下,抽象危险犯的设立迎合了法益保护的发展潮流,加强了对于危害公害的行为预防,是刑法为了面向社会而做出的一种有效的规范应对。但是,对于是否允许抽象危险犯以"具体的案件中未发生相应的危险"为理由而出罪,学术界仍不乏争辩。鉴于抽象危险犯的刑法设置中规定的是事先推定的危险,并非拟制的危险,因此应当在程序上做应然性限缩,允许反证危险并不存在从而出罪。

  • 标签: 抽象危险犯 法益 责任 危险
  • 简介:实践中频频发生的政府随意干预法院司法活动的事件,原因在于我们传统体制上行政和司法的一体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政府"理念以及实际做法。摒弃"大政府"错误理念,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必须以政府尊重司法的独立品格和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为前提。同时,以责任机制控制行政权的滥用,并通过进一步完善行政法治,让行政人员谨慎行使权力,从制度上保证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是当前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 标签: “大政府” 行政权 干预 司法权
  • 简介:近年来,将一套房屋分割成为若干个空间,出租给多人居住的“群租”行为,随着城市房价的不断攀高和房租的不断攀升而形成一种态势。尤其是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群租现象更是愈演愈烈,成为这些城市中一些居住小区一道独特的“风景”。在《上海商报》所进行的网上调查中,有1003位业主表示曾经听说或在自己的周边见过群租现象,

  • 标签: 应当 政府 城市房价 居住小区 流动人口 网上调查
  • 简介:法官:2007年1月初我父母协议离婚,我当时刚满16周岁。他们离婚协议中约定我随母亲共同生活,父亲每月承担600元抚养教育费用,他们双方还约定将其共同所有的存款3万元赠给我,供我在今后上大学的教育费用,并约定这3万元由我母亲保管。2009年我考取了大学,当我向母亲提出要这3万元作为上大学的费用时,母亲以她自己已下岗,

  • 标签: 母亲 当归 教育费用 2007年 2009年 协议离婚
  • 简介:在我国刑法和诸多的司法解释中,也颇多的运用了“应当知道”的用语。但是对于“应当知道”理解却不一。这就不免会有当事人通过寻找法律的漏洞,钻法律空子以逃脱法律的制裁和应受到的惩罚。那么明确刑法中“应当知道”的法律界限就变得至关重要。

  • 标签: 知道 应当知道 行为能力 公序良俗
  • 简介:法学教授写作的主要动机不是为了职称评审,也不是为了追求写作过程的愉快,而是出于自己的学术目标或学术动机而写作。法学教授通常拥有比实务人士更优越的研究资源,有足够的时间从事学术研究,研究结果有时也能够影响法院的判决,影响人们对法律的认识。所以,法学教授进行学术写作是必要的。

  • 标签: 法学教授 写作动机 律师权 巴尔博诉人民案
  • 简介:一、简要案情沈阳某公司负责人唐某因急用钱,将一张7万元现金支票交给吕某作抵押,支票上加盖了公司财务章和唐某的名章,并写出书面保证一个月内账户内会存入相应款项,吕某遂将7万元人民币交给唐某。一个月后,吕某经查询该支票没有资金,吕某找到唐某索要钱款,唐某逃匿,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唐某的家人在法院二审审理期间代其偿还了欠款。

  • 标签: 应当 行为 现金支票 公司负责人 公司财务
  • 简介:随着民商审判中"调解热"的不断升温,无条件"调解优先"之风冲击着我国民商审判方式改革取得的成果,冲击着人们要求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诉讼理念。本文对当前司法实务中出现的无条件调解优先倾向的态势和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主张民商审判中调、判关系的定位,应当回归到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十六字指导原则上来。

  • 标签: 调解优先 无条件调解优先 调解率
  • 简介:在我国犯罪论体系中,没有期待可能性的情形,或者转化为导致罪过的不成立,或者影响到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进而影响罪过。为了突出地强调该理论,可在刑法典第16条的第一款规定:"如果行为时无期待可能性,或期待可能性减弱,则行为人不存在罪过,或者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丧失或者减弱。"现有的关于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的规定作为本条的第二款,成为第一款的注意性规定。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作用既可以是免罪,也能作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理由;其适用范围限于过失犯罪,也适用于故意犯罪情形;既可是法定事由,也可是超法规事由。期待可能性的消极构成包括事实要件和价值要件,前者由客观要素和心理要素构成,具体包括行为客观情状的非常性和行为动机形成的受涉性,后者是指行为在刑法上的可宽宥性。无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应该采用"以行为人标准为依据,以平均人标准为参考"的主客观统一说。

  • 标签: 期待可能性理论 功能地位 立法表述 适用范围 使用条件 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