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在宗教文化的差异和影响、印穆两大教派利益冲突以及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穆斯林社会伊斯兰民族主义兴起并占据主导地位。宗教信仰与民族主义思潮相结合极为广泛地动员了广大穆斯林民众参与巴基斯坦运动。

  • 标签: 印度 伊斯兰教 民族主义 伊斯兰民族主义
  • 简介:在西方殖民统治的处境下并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印度在十九世纪基本上实现了一场民族主义的自我认同。其前期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的天然自发的民族意识、情感和立场的表达,而后在提拉克以“印度自治”为宗旨的宗教一政治学说里臻于成熟和确立,并通过圣雄甘地和国大党领导的政治实践使之化为现实。

  • 标签: 印度民族主义 民族认同 提拉克 印度自治
  • 简介:20世纪中后期,全球经历了一次民族主义的复兴浪潮.从加拿大魁北克省分离运动到巴勒斯坦建国运动,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引发的民族独立运动到北爱和平运动,民族主义在全球化的知识背景中展示了一幅多样化图景.虽然全球化时代的这些运动都可以被简约为全球背景下的某种"地方性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正是这无数个丰富多彩的地方性知识结构才构成整个全球化过程,全球化过程所遵循的逻辑也恰恰就是"地方性知识"的竞争合作.印度教民族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历史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印度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印度教民族主义逐步在现代性的全球环境中展现了新型的印度民族国家思路.特别是通过印度人民党在1996年、1998年和1999年的三次组阁,印度教民族主义已经逐步摆脱了政治边缘化状态,实现了主流化.由此推动的印度教改革、印穆关系的变化以及民众运动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的阿约迪亚事件带来的持续至今的宗教冲突和流血事件都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和政治生活产生影响,给印度既有的复杂宗教和种族关系带来了不小的震动.这不仅决定着印度当下的平衡和发展,而且还影响到印度未来的发展格局.

  • 标签: 印度教 民族主义 外国 教派主义 宗教极端主义
  • 简介:当代民族主义浪潮肇始于前苏联和东欧剧变,在席卷前苏东地区后,又向西欧发展,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这股以分裂性为显著特点且破坏性极强的洪流来势汹汹、此起彼伏,强烈地震荡与冲击着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当代民族主义浪潮的特点是:分裂性、国际性、宗教性。目前这股洪流的潮头已经过去,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

  • 标签: 民族 民族主义 分离主义 全球化 世界和平
  • 简介:<正>1991年11月1日,墨西哥总统卡洛斯·萨利纳斯·德戈塔里首次在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出了“新民族主义”这一指导思想。它的核心是必须在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干涉的前提下,使用一切手段,去追求民族利益。实际上,萨利纳斯1988年12月开始执政以来,一直是依据这一指导思想制定和实施内外政策的,从而使墨西哥的面貌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

  • 标签: 新民族主义 墨西哥 指导思想 执政党 通货膨胀率 外资法
  • 简介:列克星敦图书公司2008年8月出版了亚历山大·钱德勒的专著《印尼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民族主义者与地区整合战略》(MexanderC.Chandra,IndonesiaandtheASEANFreeTradeAgreement:NationalistsandRegionalIntegrationStrategy,LexingtonBooks,2008)。

  • 标签: 自由贸易协定 民族主义 整合战略 地区主义 东盟 印尼
  • 简介:俄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崛起的原因及影响章平一、崛起的原因在去年末俄罗斯的议会选举中,名不见经传的自由民主党异军突起,标志着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已经崛起。这既有历史的缘由,又有现实的背景;既是俄国内政治斗争的结果,又与欧洲形势发展紧密联系。(一)根深蒂固...

  • 标签: 极端民族主义 自由民主 议会选举 民主派 政治斗争 民族主义思潮
  • 简介:吴努时期,缅甸华侨中存在国籍(选择)问题的主要是第一代移民、一代和少数二代以上的侨生.这一时期这部分华侨入籍并不积极,入籍比例较低.这主要是缅甸民族主义政策对华侨的影响,吴努政府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实践,中缅关系的亲善,中国对缅甸华侨的影响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标签: 国籍 民族主义 “社会主义” 缅甸华侨
  • 简介:<正>以工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是近代各国发展所追求的首要目标,印度的这个过程却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而不能得到正常合理的进行。十九世纪后期接受西方教育的印度知识分子通过分析与认识印度愈益加深的贫困与不发达状况,对英国的殖民政策加以抨击,发展成熟了包括民族自治在内的民族主义思想,促进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一十九世纪上叶的印度知识阶层对英国宗主国和殖民政府抱有极大幻想,以为通过殖民制

  • 标签: 印度工业 十九世纪 民族主义思想 近代民族主义 英国 知识分子
  • 简介:近来,源于领土争端的民族主义浪潮在中国、日本、韩国以及越南、菲律宾等东亚国家兴起。各国之间激烈竞争,不仅是为了在领土、资源或历史等问题上获得利益和公正更重要的是为了追求国家尊严和国际地位。中国崛起引起的地区权力结构的变化以及各国政府与民众互动关系的变化,是激发这一波东亚民族主义的国际和国内原因。从国际上看,美国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争端中渔利,但美国并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一些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疑惧确实在加深,同时对美国也心存疑虑。从各国国内看,日本和菲律宾的民族主义更多的是源于政治精英的煽动,越南和中国的民族主义更多的是源于民众的自发情绪,韩国的民族主义则同时受到大众和精英的推动。在东亚地区,民众的力量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因而各国面临的主要挑战将是大众民族主义对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冲击。中国要妥善应对周边关系中的民族主义因素,对内应该培养开明的国家利益观和冷静、理性的外交观,对外应该提倡建立互利、互敬的地区秩序。

  • 标签: 民族主义 周边关系 领土争端 中国外交
  • 简介:独立前缅甸民族主义精英对缅甸独立后的总体发展道路以及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宗教与政治关系、民族问题与国家结构、对外政策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和暴露出的特点对缅甸独立后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 标签: 缅甸 民族主义精英 发展道路
  • 简介:美国在菲律宾推行的新殖民主义,促使菲律宾民族主义表现出抗衡、合作或拒绝的回应。二者的互动在殖民地时期的菲律宾产生了一系列后果。文章就此提出了独特的看法。

  • 标签: 美国 菲律宾 新殖民主义 民族主义
  • 简介:肯尼迪政府上台后调整了对印尼政策,在促成西伊利安争端和平解决之后,在印尼发起了新的一轮外交攻势,试图抓住当前美印(尼)关系的转机,通过经济手段加强印尼与西方联系的纽带,把印尼注意力由国际事务转向解决国内问题,以促进改造印尼民族主义。影响印尼政治构成和国内外政策的长远目标。这一时期,美国改造印尼民族主义的政策,英国维持在东南亚的势力与影响的目标,以及苏加诺在地区内部消除一切殖民主义残余的努力之间产生了错综复杂、难以调和的矛盾。印尼苏加诺政权对于来自美国的压力也不会轻易就范。肯尼迪政府的对印尼政策不免于以失望告终。

  • 标签: 美国外交 肯尼迪政府 美印(尼)关系
  • 简介:发展问题是上海合作组织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民族主义、区域协作等问题,从地区主义的角度来看,上海合作组织可以把一些外部力量纳入甚至整合其中,与中亚地区的其他力量展开合作。

  • 标签: 民族主义 地区主义 上海合作组织
  • 简介:在印度尼西亚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伊斯兰教和民族主义是两面重要的旗帜,伊斯兰教集团和民族主义集团是两股重要的领导力量,双方在抵抗荷兰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上目标一致,相互合作;但在领导权和立国理念上意见相左,互有冲突和争论。最终民族主义占上风,建立了以“潘查希拉”为基础的共和国。本文主要探讨印尼独立时期伊斯兰教与民族主义的关系,重点在于双方的争论和结果。并分析其根源。

  • 标签: 伊斯兰教 民族主义 民族独立运动 印度尼西亚
  • 简介:冷战背景下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将中国共产党及其执政下的中国妖魔化,污蔑其对印度构成安全威胁。中印边界战争加剧了印度民族主义势力的安全担忧。在狭隘民族主义思维作用下,印度英文媒体不断散布"中国威胁论",对中国及中印关系进行大量负面报道,在印度社会掀起持续的反华逆流。囿于对华安全上的认知偏见和国内政治中的民粹主义风气,印度人民党以"中国威胁"为由对华持强硬立场,对印度的对华安全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致使中印关系遭受挫折。

  • 标签: 印度教民族主义 印度 中国 安全 政策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印度教民族主义在印度通过宗教改革和社会运动逐步实现了政治复兴.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政治复兴严重影响了印度的政治发展进程.除去经济改革因素的影响,政治、社会和宗教等方面的变化无疑在这个复兴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印度教民族主义是印度历史变革的产物,并日益参与到印度的政治多元格局中去.其极端主义趋向将影响印度政治发展的格局.

  • 标签: 政治发展 印度教民族主义 宗教改革 极端主义
  • 简介:<正>1984年10月31日,(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迂刺身亡(被她的两名锡克族警卫暗杀)。她的儿子拉(吉夫)·甘地接替她出任印度第五任总理。英·甘地的第二任期内(1980—84年),旁遮普邦锡克人的自决运动和阿萨姆邦阿萨姆人要求驱逐外来人的运动不断激化,愈演愈烈,升级成长期的动乱,一直是影响印度政局稳定的两颗毒瘤。旁遮普邦锡克人的自决运动始于1982年。运动的直接原因是英·甘地1980年重新上台

  • 标签: 阿萨姆人 地方民族主义 锡克人 国大党 印度政局 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