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1 个结果
  • 简介:50年代以后,菲华社会发生较大变化,对晋江社团的性质和职能也产生巨大影响.大体而言,菲华晋江社团的变化呈本土和国际的趋势.尽管菲华的祖籍情结一方面因社团本土趋势而削弱,但其宗亲、同乡纽带却因为社团国际趋势而加强.这种宗亲与同乡纽带被利用于跨国网络的建构,尤其是发展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祖籍的关系.

  • 标签: 菲华晋江籍社团 祖籍地 变化 联系
  • 简介:明代对海外诸国的贸易采用了一种“朝贡贸易”制度,即寄市舶于贡舶,“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这种朝贡贸易有不少是由华使者来承担的。这些华使者为什么到国外定居呢?他们在朝贡贸易中起着什么作用呢?明政府对他们采取了什么政策呢?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些问题。本文拟以史籍中明确记载为华的使者为例,作一初步的论述,以求为华侨、华人史的研究提供点滴素材。

  • 标签: 朝贡贸易 贡舶 市舶 琉球 道渊 明宣宗
  • 简介:1877年,清廷设领新加坡,以此为嚆矢,历经艰难曲折,相继在华民聚居的海外通商大埠设置了领事。考之晚清驻外领事的籍贯,无论出驻人数,还是人次,粤领事均遥遥领先,此并非历史的偶然,实乃时势使然,本文拟就其原因做一初步探析。

  • 标签: 晚清 粤籍 领事
  • 简介:以色列是一个移民国家,其主体民族犹太人绝大多数是在建国后从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迁居而来的移民及其后裔。目前,以境内最庞大的移民群体是来自苏联、俄罗斯联邦和独联体等国家的犹太人。俄犹太移民积极参与以色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事务,他们对以色列内政外交的影响日益加深。

  • 标签: 以色列 俄籍犹太人 移民
  • 简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建设是落实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指出的“信息与工业融合发展”的需要,也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内在需求。大批网站涌现、信息服务机构形成以及应用系统研制开发成功,标志着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加强信息引导,整合和优化信息资源,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服务中心等,将会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建设的快速发展。

  • 标签: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信息化 建设 调查研究
  • 简介:外国在越南投资的发展周良彪自一九八八年越南政府颁布新投资法以来,至一九九四年底;越南政府已批准价值113亿美元的外国投资项目(1)尤其是近几年,外国在越南投资的势头要是有增无减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对毗邻的越南的我国广西、云南、海南等省区、无疑是迫在...

  • 标签: 越南 吸引外资 外国投资 东南亚 《联合早报》 投资额
  • 简介:在西班牙殖民者统治菲律宾的300多年时间里,西班牙教会不仅充当了西班牙殖民者统治菲律宾人民的重要工具,而且,他们还利用种种手段,在菲律宾占据了大量的地产,形成了当时菲律宾的势力最大的一个教会地主集团。西班牙天主教会通过垄断大量地产,奴役和剥削着无数的菲律宾农民,

  • 标签: 西班牙人 殖民地时期 教团 八打雁 甲米 奥古斯丁
  • 简介:在近年欧美的中国佛教史研究中,杨启圣的《汉对印度祖师的构想》是一本值得关注的作品。该书广泛征引了中古时期的僧传、注疏、密教仪式文本乃至石刻史料,细腻展现了龙树、马鸣、提婆三位印度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在汉的接受史和形象演变,对我们理解宗教史料的性质乃至文化影响的模式都有启发意义。笔者读到的几篇英文书评都对该书给予了较高评价A。鉴于国内学界尚未有书评译介,即使英文书评,也仅有对方法论的分析,缺少对史料解读的检讨,因而尚有重新评介的必要。

  • 标签: 印度 祖师 佛教史研究 中古时期 形象演变 启发意义
  • 简介:闽西华侨的出国,始见于明成化初年,继见于明弘治年间.开始阶段只有少数人冒险出洋.鸦片战争后为出洋的发展阶段,有较多的成批人民到海外谋生.民国时为出洋的高潮阶段,出洋人数猛增.何以民国时期出洋人数猛增?他们出国原因是什么?为此要深入探讨此时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背景.民国时期闽西华侨大量出国有诸多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下面分述之.

  • 标签: 弘治年间 明成 于明 高潮阶段 社会因素 马来亚
  • 简介:19世纪,现代印刷出版业在北印度虽然已有发展,但写本作为文化记忆的一种传统物质载体仍旧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其前印刷时代的活力。这一时期,北印度印语写本的制作、流通与保存联系着从统治者到民间文化精英的诸多社会群体,覆盖了北印度的广阔地域。不过,随着印度社会的结构性变迁,社会记忆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写本逐渐退出了新一代文化精英的日常阅读活动,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并在印语文学史学科建立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 标签: 印地语写本 印刷史 书籍史
  • 简介:  教辅资料通常包括教学参考书、辅导书、练习册等.目前,市场上教辅资料品种繁多、良莠不齐.由于这类资料的出版有相对稳定和庞大的读者群--中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出版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几乎各个出版单位都想方设法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在目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治学精神,教辅资料对教学仍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就教辅资料的使用调查结果,作出一些分析与评价,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教学参考书 出版单位 学生自主学习 中小学生 相对稳定 经济效益
  • 简介:据俄联邦海关总局统计,2006年俄实现外贸进出1:3439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9.2%,其中出1:33020亿美元,同比增长25.1%;进1:31375亿美元,同比增长39.3%。全年贸易顺差1644亿美元,比2005年多出216亿美元,其中对非独联体国家顺差为1445亿美元,对独联体国家顺差199亿美元。

  • 标签: 统计数字 外贸 海关 独联体国家 贸易顺差 同比增长
  • 简介:<正>目前为数多达2000万左右的海外华人(泛指华侨、华裔和华人)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居住于东南亚。马来西亚1970年人口调查统计中,全马华人总数为3,555,879人,其中福建人最多,有1,122,739人,客家人次之,占862,005人,广府人又次之,占659,005人,潮州人居第四位,有421,989人,海南、福州、广西及其他邑一共有473,651人。各华人虽然有相

  • 标签: 潮籍华人 社会结构 海外华人 东南亚 广府人 调查统计
  • 简介:新加坡作为大英帝国的战略与商业前哨,始建于1819年。新加坡起初是由驻印度的英国官员管辖的;到了1867年,它终于成为英国的一个直辖殖民;一直到1963年,新加坡和马来亚合饼为马来西亚,才结束了其殖民地位。新加坡自建埠以来经济增长之迅速,远远超过了另外两个海峡殖民槟榔屿和马六甲。1830年以来,新加坡一直是海峡殖民的首都和政权中心。同其经济发展一样引人注目的是新加坡移民人口的增长。自

  • 标签: 新加坡华人 华人社会 殖民地人民 移民人口 马来亚 槟榔屿
  • 简介:引言本文旨在考察1990年菲律宾的大公司,并对国内不同种族和民族的经济地位和企业活动进行分析。受考察和比较的族群包括:(1)华裔菲律宾人,即众所周知的在企业界起主导作用的族群;(2)其他菲律宾人,主要指西班牙裔菲律宾人和当地菲律宾人;(3)主要由美国人、欧洲人和日本人构成的作为一个整体的外国企业界。鉴于一部分大公司属政府所有,它们将作为单独的类别来讨论。

  • 标签: 菲律宾人 华人企业 菲律宾经济 1000家大公司 种族分类 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