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7 个结果
  • 简介:由于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和资本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欧盟成员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会计模式。协调内部会计准则成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必然的一部分。由于各国会计准则差异巨大和协调方式的缺陷,欧盟上个世纪的会计准则协调并不成功。2002年欧盟新颁布的“规则”采纳了国际会计准则(IASC),但欧盟的会计协调工作并没有就此结束。

  • 标签: 会计模式 经济体制 资本结构 发展前景 法律体系 欧盟
  • 简介:'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是两个在内涵与外延上既有交叉又不完全重合的概念或学科,所以有时交换使用、通用;有时并列使用.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人们理解上的含混和不一致,给研究、交流和学科建设等带来诸多不便.本文旨在对其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剖析.

  • 标签: 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 不一致 重合 概念 实际
  • 简介:南海是一带一路构想的战略支点,经略南海必须密切与南海周边国家(地区)的经济联系,并制定正确的海洋政策。以一体化理论为指导,以历史事实为背景,以实际数据为依据,在对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地区)的海洋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南海海洋政策协调的基本策略:重塑战略互信关系,以制度创新推动政策协调,走渐进式的政策协调之路,南海政策协调的目标是建立南海共同体。

  • 标签: 海洋政策 政策协调 南海 周边国家(地区)
  • 简介:大国协调作为一种重要的多边安全机制,从成员的来源和所涉及的核心层次看,大国协调可分为区域、跨区域和全球三种形态。冷战后,由于体系层次和单元层次发生了重大改变,大国协调在区域安全治理中兴起。跨区域大国协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遵循了协调机制的一般规范与规则:一致性、合法性、责任性、包容性和自我克制。同时,它也具有突出的时代特点和独特功能:一是大国协调的会议成果被联合国安理会所认可、接受,与集体安全机制出现了紧密融合的新趋势;二是区域组织加入到大国协调的会议进程中来,发挥建设性作用,如柬埔寨问题解决中的东盟和伊朗核问题大国会谈中的欧盟。跨区域大国协调以大国为主导,具有鲜明的多边特性,对冷战后的国际安全治理体系、区域安全以及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尤应重视跨区域大国协调的作用,因为它既为区域层次上的东亚安全合作,也为突破历史困境,实现“崛起国”和“守成国”在国际体系内和平共存、共同为国际社会供给公共产品,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路径选择。

  • 标签: 跨区域大国协调 安全治理 联合国安理会 效果评估
  • 简介:前言目前,在区域内金融合作的场所进行着有关东亚外汇政策协调的探讨.区域内合作的课题有:①国内金融体系的整顿、②紧急时流动性支援体制的完善、③政策对话及监督的加强、④关于外汇政策协调的探讨.其中,关于①-③,已经实施了亚洲债券市场倡议(AsianBondMarketsInitiative)和清迈倡议等,有了稳步的进展.但是,④的有关外汇政策的协调被认为是长期的目标,并未进行深入的探讨.

  • 标签: 政策协调 外汇 课题 东亚 金融合作 金融体系
  • 简介:自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中国对周边外交更加重视,推出了一系列周边外交新理念和新举措.不过如何更好地开展周边外交也日益面临着周边安全的掣肘,对于周边安全环境的评价也存在大量争议,这就使得建立周边安全的评价体系和构建整体性的周边安全战略很有必要.由于中国崛起的周边安全效应、全球战略重心东移亚太的地缘效应和周边国家转型的系统效应,中国的周边地区安全已变得日益重要.周边安全合作面临着大国权力竞争、制度竞争和观念竞争等主要障碍,中国在周边安全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从国家利益层次分析的视角,可以对中国周边地区存在的纷繁复杂的安全问题进行梳理,区分为核心利益、重要利益和一般利益三个层次,使得对于中国面临的诸多周边安全问题有着更为整体性的清晰认知,进而提出了“双重协调”的周边安全战略.针对涉及不同利益层次的周边安全问题,中国可以采用“大国协调”和“制度协调”并进的思路,单一或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等手段,最终推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较低程度的周边安全共同体.

  • 标签: 周边安全 双重协调 大国协调 制度协调 核心利益 周边安全共同体
  • 简介:一、成立经过与宗旨成立背景:南部非洲地区,长期以来由于殖民统治以及地理、历史等原因,形成以南非为政治、经济中心。60年代后,该地区黑人国家取得了政治独立,但经济上仍然严重受制于南非。首先是交通运输与出海口。6个内陆国家在殖民时期建设的铁路与公路,大部分与南非相通并以南非港口为出海口;南非的铁路与港口承担了本地区绝大部分运输任务。其次是资金。南非资本在本地区不少国家占有重要地位。

  • 标签: 内陆国家 地区经济 政治独立 交通运输 成立背景 经济依赖
  • 简介: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方方面面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国际格局的有些方面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一些基本方面变化尚未完成,尚无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本质改变。

  • 标签: 国际格局 中国国际战略 变与不变
  • 简介:本文从德法违反稳定与增长公约出发,对欧元区稳定与增长两难的原因进行探析,认为欧元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不对称是两难问题的深层次体制原因。在此理论基础上,并考虑到目前形势的急迫性,作者提出了短期和长期的政策建议,长期内建立欧元区的财政联邦体制,与统一的货币政策相对应;短期内,把SGP对成员国财政赤字的限制修正为对通胀率的限制。

  • 标签: 经济政策 财政 制度 欧盟 成员国 货币政策
  • 简介: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还在继续。一些国家经济缩水,社会动乱导致政府垮台,全球应对新型挑战的努力也因为关注点转移而打了折扣,或受制于此而力不从心。金融危机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甚至安全等方面的综合性影响是严重的。

  • 标签: 国际秩序 金融危机 国家经济 社会动乱 国际政治 全球性
  • 简介:1980~2000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本统计表包括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日本、中国、苏联、欧洲共同体、亚洲四小龙和东盟。统计数字包括:(1)1980年和1986年的GNP实际数字;(2)1993年和2000年的GNP预测数字;(3)1980~1986年的GNP增长率;(4)1986~1993年和1993~2000年GNP的预测增长率;(5)1980年和1986年的人均GNP实际数字;

  • 标签: 资料服务 统计数字 表本 亚洲四小龙
  • 简介:一、国际反恐形势依然严峻从2001年“9·11”事件发生美国极力推进反恐战争以来,国际社会尽管作出种种反恐努力,但效果令人沮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难以受到根本遏止,国际社会依然面临反恐与反霸的双重重任,并陷入越反越恐的悖论和困境之中。2005年7月以来,一度显得相对缓和的国际安全形势重新紧张。伦敦两次发生恐怖爆炸,随后埃及、黎巴嫩、孟加拉国、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也有程度不同的恐怖袭击发生,伊拉克的安全形势更是持续恶化,不断造成恶性伤亡。

  • 标签: 国际反恐形势 非传统安全问题 国际安全形势 恐怖主义 国际社会 反恐战争
  • 简介:2013年12月7日,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主办的首届国际安全研究论坛在国际关系学院举行。来自国内外4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媒体、企业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届论坛。

  • 标签: 国际安全研究 国际关系 学院 论坛 科研机构 专家学者
  • 简介:随着伊斯兰世界与美欧冲突的加剧、恐怖威胁的日益增大、中东巴以矛盾的尖锐,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文明冲突"、伊斯兰教教义与恐怖主义的关系、伊斯兰教对未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等,日益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 标签: 伊斯兰 国际政治 中东政治 巴基斯坦 国际关系
  • 简介:文章中的解释性、释义性及引用的内容或观点都必须注明出处,并以脚注①②⑧……的形式标…;脚注每页另起编号。所有注释请勿转引,须核查原文,标注原始出处。

  • 标签: 注释体例 国际安全研究 解释性 出处 脚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