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语言和行动是人类社会思想情感交流的两种基本工具。既无言语又无动作的沉默,仅是对交流工具的逻辑推演组合,不是社会实践中的交流方式,不因法律对它的关注而成为行政行为的表达方式。行政行为是需要交流和传承的范畴,行政行为的表达方式有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动作形式、言行并用形式。作出行政行为,应当选取最能有效传达行政意图的表达方式,并通过记录、录音、摄像等方式整理成卷宗,存档备查。

  • 标签: 行政行为 表达方式 档案 卷宗
  • 简介:中国古代存在着赠与行为,但一直未进入立法的视野。通过比较古今的赠与行为的含义,认为对古代赠与的研究不能宥于当代法律概念的理解。从古代反映赠与行为存在的六个文字"赉、贡、锡、畀、予和贶"为切入点,通过赠赐行为,朝贡行为和赠与行为勾勒出了古代赠与制度的全貌。中国古代的赠与行为与赠与制度虽然生成于私有制的土壤,但对我国当前民事法律制度仍有借鉴意义。

  • 标签: 法律行为 赠与
  • 简介:行为对象反映保护法益而保护法益制约行为对象,因此在认定特定犯罪行为对象时,要以特定犯罪的保护法益为依据。在认定特定犯罪的保护法益时,要透过法益的表现形式,认清其本质。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是物之于权利人的价值。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的货币形式,非法占有财物的使用价值也应成立财产犯罪。不动产作为价值量更大的财物,理应作为盗窃罪保护的法益,可以应构成盗窃罪的行为对象。盗窃罪的成立不以被盗物品的移动为前提,只要被行为人破坏原有占有并建立新的现实占有,就应构成既遂。所以,不动产之不可移动性与登记公示制度不是盗窃罪成立的障碍。

  • 标签: 法益 行为对象 不动产 盗窃 非法占有目的
  • 简介:碎片时间以其不可避免性、个体差异性、随机零散性等特征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对碎片时间的运用也开始逐渐从商业向各个方向扩展.大学生碎片时间的使用成为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可持续发展培养的重要突破口,合理引导大学生使用碎片时间的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以山东省五所高等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心理学理论制定调查问卷,获取了关于大学生时间管理意识与行动、碎片时间认知程度和使用方式等第一手资料,总结了大学生碎片时间的类型,并根据各类型的特点分别提出了引导方案,最后结合心理学研究成果和高校学生培养目标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碎片时间使用时的方式和载体等的建议,以促进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碎片时间 时间管理 可持续发展
  • 简介:饱受各界诟病的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后,部分违法行为的入刑规制要引起相当的重视。在脱离劳动教养制度肆意适用侵害人权的同时,更要防范因部分违法行为入刑规制而又陷入到重刑主义侵害人权的泥淖之中。对此,应该重视人权保障,强调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用现代的法治观念来引导和加深公众对恢复性司法和开放式处遇的认识,发展和完善符合国际新趋势的社区矫正制度及相关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包括刑事法律体系在内的规制体系等等。通过这些举措,在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后形成一个协调有序、衔接自然的违法行为规制体系,在实现有效社会管理的同时又实现对人权的充分保障。

  • 标签: 人权保障 谦抑性原则 恢复性司法 社区矫正制度
  • 简介:微博已成为社会危机事件网络集群行为的重要平台,本文旨在探析网络微博集群行为意向影响要素及内嵌规律,以防控其产生、扩散与次生危机迭加。基于对Fishbein模型的修正,研究采用焦点案例观测、感知实验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焦点案例,通过微博高频共词矩阵的网络结构与分层聚类分析,研究发现修正模型五大分析维度的现实存在、具体表现及语义内涵;(2)借助感知实验,研究发现五类危机事件中产品伤害和社会安全类最易引发网络微博集群行为;(3)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实证分析发现,理性情境中社会规范感知因素对行为意向起主导作用,而在非理性情境中不确定信息影响和群际情绪感染则占据主导,但理性集群行为会最终实现回归。研究也显示了Fishbein模型的可扩展性和现实适用价值。

  • 标签: Fishbein模型修正 社会危机事件 理性与非理性情境 网络微博 集群行为意向
  • 简介:随着我国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侵犯注册服务商标的行为日益增多,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社会危害性严重。目前现行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规制对象仅限于注册商品商标,这说明刑法在注册商标的保护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商品商标与服务商标无论是从其本质特征还是价值属性及其法律地位上都具有相似性特征,在刑法上理应予以同等保护。具体而言,通过刑法解释或立法途径将“注册服务商标”纳入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中的“注册商标”规制范畴。

  • 标签: 服务商标 商品商标 假冒注册商标罪
  • 简介:刑法理论界对"挪而未用"性质的确定存在严重分歧。学者对犯罪实施者挪出公款并且进行使用的情形都毫无疑问的赞同为犯罪既遂形态,但是对行为者在挪出公款之后,其自身并没有对该笔钱款做出任何处理的情形中存在不同看法。"挪而未用"的情形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这种行为侵犯了国家对公款的所有权,扰乱了对公众共有财产的调配管理。因而,该行为构成犯罪既遂形态。

  • 标签: “挪而未用” 犯罪形态 犯罪既遂
  • 简介:单纯抢劫信用卡的,可以构成抢劫罪;抢劫信用卡后当场使用的构成抢劫罪;抢劫信用卡当场没有使用而是事后使用的,根据使用对象不同分别构成盗窃罪或信用卡诈骗罪,与抢劫罪并罚;既当场使用又事后使用的,也应数罪并罚。

  • 标签: 抢劫 信用卡 盗窃 使用
  • 简介: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主体多为强势的个人投资者,行为人在主观状态上具有操纵的故意,操纵行为对交易价格和交易量的影响需考虑交易日因素。但当前法律对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认定标准缺乏精准性,有必要结合具体的行为类型进一步优化认定标准。具体而言,在洗售交易操纵行为的认定中,可以从技术、资金和人际关系角度来认定“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在虚假申报操纵行为的认定中,需通过对交易价格、交易量和交易日的综合考虑,来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操纵的故意;在尾市交易操纵行为的认定中,应对“即将收市时”的时间段进行限缩;在抢帽子操纵行为的认定中,应将责任主体扩张至“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人。

  • 标签: 操纵证券市场 投资者保护 认定标准 资本市场
  • 简介:地方政府作为促进民营经济跨越发展的主导者,在行为创新上存在着较大空间。福建省民营经济跨越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转型应避免落入目标扭曲的逐利行为、角色错位的'积极'行为行为导向的反市场行为、上下离散的执行行为等'行为陷阱'。在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应在在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建立对地方政府行为失范的制衡机制,降低地方政府失范行为产生的可能性;从保障民营企业权益入手,遏制地方政府失范行为的传导。

  • 标签: 地方政府 民营经济 跨越发展
  • 简介:我国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将本属于适用法律违法定性为“瑕疵”的现象,这在个案中会使很多凭借行政行为适用法律违法的理由而信心满满的原告,意外败给“瑕疵”二字。这种情况会使“法律工具主义”抬头,合法行政的标准体系毁于“瑕疵”。此类判决大多发生于未列明法条的具体条、款、项、目,结果文书未载明但行为过程已出现法律条文,误写法条,具体条文对应错误等情形。判决中对瑕疵认定的理由包括不影响行为合法性、不违法、不当、不影响原告权利、不影响处理结果正确性、不影响行为有效性、不足以导致撤销、避免“同义反复”等。为此,必须明晰何为适用法律、为何要适用法律、何时适用法律、由谁适用法律等基本理论问题,并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条文,尤其是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修改为“违反法律、法规”。

  • 标签: 适用法律 瑕疵 违法 行政判决 行政诉讼法
  • 简介:地方政府行为对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影响重大。由于地方政府官员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人"特性,及现有行政行为监督与绩效考核评估滞后于发展需求的客观影响,使地方政府行为失范,偏重城镇化而弱化新农村建设。突出表现在主观行为意识偏重、资源配置偏重、城乡规划与管理偏重等方面。基于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发展目标,采取主观行为意识纠偏、统筹区地总体规划与城乡综合管理、搭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资源配置与共享平台、构建复合型绩效评估体系等措施,将能有效避免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与冲突。

  • 标签: 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 地方政府行为 经济人 耦合发展
  • 简介:土地神信仰是民间信仰中的一种形式。信仰空间的构建是土地神信仰行为的起点.信仰惯习是行为产生的重要驱动力,危机情境是行为产生的催化剂。农村居民的土地神信仰行为对农村居民、民间信仰自身和农村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可以从对民间信仰的监督与引导、完善自身组织、加强基层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构建合理的农村民间信仰体系。

  • 标签: 农村居民 民间信仰 土地神信仰行为 原因 对策
  • 简介:2015年2月,为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扶贫工作部署,山东省工商局机关干部王新杰主动报名,被选派到单县黄岗镇柴庄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帮扶工作。自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用400多个日日夜夜带领帮包村的630余户群众走出了贫困。然而,正当他铆足了劲谋划帮包村的发展前景,让百姓生活好上加好时,却突发心脏病不幸辞世,终年51岁。

  • 标签: 黄岗镇 王新 扶贫工作 王书记 发展前景 突发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