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5),自宋元至清,历代多次续建整修。2001年,济堰作为南朝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堰',是古代对挡水堤坝之类工程的称谓。济堰大坝呈弧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筱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济堰得以建成,首功当属1500年前的詹司马、南司马。司马,是中

  • 标签: 前司 司马 通济堰前
  • 简介:瞿犊,字墨犀,1913年4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崇明县城西港一户地主家庭。大学毕业后,在家乡办学兴国。淞沪抗战后,他变卖家产田地,弃笔从戎,拉起抗日队伍,打响海启抗日第一枪。

  • 标签: 抗日英雄 大学毕业 江苏省 抗战后
  • 简介:陈叔一生经历传奇,跨越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从清末进士、翰林院编修最后到抗战前后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领导人。在将近73岁时,他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毛泽东曾高度赞扬陈叔通过去不事权贵的高风亮节,称其是"出淤泥而不染",是"共产党的一名诤友"。一1876年8月7日,陈叔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府仁和县(今杭州市),名敬第,字叔。他自幼秉承家学,特别是在古文诗词上独具慧根,因此在早年立志功名。1902年,

  • 标签: 翰林院编修 爱国民主人士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
  • 简介: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筒称“五”或互联互通,既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路径和目标,也是检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近四年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五”建设取得的进展超过了预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倡导“五”是中国之德.天下“大通”是人类之幸.展望未来,前景看好,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五”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五”的实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注定有先后之分,难易之别.真正要实现“五”需要持久的共同努力和砥砺奋进,贵在坚持.

  • 标签: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带一路” 五通 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