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所谓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重大负面事件。目前,随着社会的转型,各种社会矛盾交织交互,我国正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而且可以毫不避讳地讲,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 标签: 突发公共事件 领导干部 社会危害 负面事件 处置措施 社会矛盾
  • 简介: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利益分化明显,各种群体性事件频频爆发,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基层政府应当从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决策制度、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完善责任追查制度和加强应急管理培训等方面来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综合治理,努力实现标本兼治。

  • 标签: 群体性事件 基层政府 能力建设
  • 简介:在信息时代,大数据技术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也是其中之一。大数据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改善政府管理者的管理思维,提高决策理性,而且能提高应急管理的处置效率,提高预测预警能力。目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在应用大数据时面临着传统管理体制限制、数据人才缺失、预警能力欠缺、信息沟通不畅、政府公关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依靠政府、企业和公众三者共同努力,需要不断地增加资金投入、提供政策支持、扩大人才队伍、加大设施设备及公共数据库建设力度,从而构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保障体系。

  • 标签: 应急管理 大数据 突发事件
  • 简介:突发事件舆情导控面临的风险源是复杂多维的,因此,风险治理的全面性、系统性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实质上,突发事件舆情风险治理的目标正是将风险纳入导控全过程,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融入稳定性的社会考量。而突发事件舆情风险治理的核心构成包含了决策的制定和行动的实施。风险决策和行动协同模型将多个治理主体参与的协同决策和行动在共同一致的导控目标下构成一个动态闭环系统,充分考虑决策制定中的利益协同和行动执行中的资源协同,并与给出的制度保障相契合,为突发事件舆情风险治理提供了指导与参考。

  • 标签: 突发事件 舆情导控 风险决策和行动 协同模型
  • 简介:1928年5月,日军为阻止北伐战争而策划了济南事件,同时围绕济南事件发动国际宣传战,将事件的爆发和扩大化的原因嫁祸于中方。中国社会各界与海外华侨对此坚决反击,面向国内外揭露日方谎言、澄清事件真相,成功改变了国际主流认知,推动了济南事件的和平解决,也增强了民众抗战决心和国际反法西斯意识。

  • 标签: 济南事件 社会反应 国际舆论 舆论战
  • 简介:在军事领域有一句名言:"战略上的失败无法用战术上的成功弥补。"这是因为战略统管全局,如果战略决策失误,相当于航船偏离航线,而一旦方向错了,其他所有的成功都无法让航船驶向胜利的彼岸。

  • 标签: 军事领域 决策失误 新中国成立 毛泽东 事件 成功
  • 简介:邻避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实质在于环境正义的缺失,是民众追求生存权、环境权等各项权利的环境正义行为。邻避型环境群体性事件不仅包栝危害社会稳定的负外部性,也藴含着基层政府从传统管理到治理现代化转换的积极性建构力量,而基层政府传统的“管控型”邻避思维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这种积极力量的发挥。为推动邻避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良好解决,基层政府可以通过柔性治理的方式,实现对邻避型环境群体性事件货外部性最大程度的缓解。

  • 标签: 邻避 环境群体性事件 环境正义 柔性治理
  • 简介:不同于传统视角下的政府形象传播研究,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结构-关系视角对上海“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初步探索了基于社交网络演化的政府形象认知传播机制。本文首先结合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可视化呈现了微博中上海“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的舆情概况,然后从定性描述层面分析了政府形象认知与舆论传播网络微观结构因素之间的演化关系。研究发现,社交网络演化中的政府形象认知传播呈现如下规律:随着舆论传播网络规模的增大,政府形象负面认知呈上升趋势;随着舆论传播网络信息传递效率的提高,政府形象负面认知反而呈扩大化趋势;虽然意见领袖以官方权威为主,但由于舆论传播网络较低的中心化趋势,其对政府形象负面认知的消解作用未能显现出来,且关键少数在引导民众政府形象认知方面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本文对政府形象危机管理、负面舆论应对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 标签: 政府形象 社交网络演化 突发事件舆论
  • 简介:从一定角度看,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转型时期一种常见的利益表达和诉求方式。在当代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群体性事件更多的表现为追求带有民生性质的利益诉求,其意图并不在于改变现行政治制度结构和寻求社会资源的根本性重新分配。论文基于有效预防和妥善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角度,从提升普通公众利益表达能力,畅通公众利益表达渠道,以及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等方面入手,探讨健全公众利益理性表达的路径机制。

  • 标签: 公众利益 诉求机制 群体性事件 社会转型
  • 简介:在“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内,对风险的社会“变异”过程进行社会心理学考察,兼具理论和政策价值。本文将文化地理学中的“地方依恋”概念引入这一框架,聚焦于某化工社区在“8·12”特大爆炸事故前后的变化,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检视风险的社会“变异”过程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地方依恋作为一种稳定的风险“缩小”机制,通过直接作用以及调节风险感知对风险态度的影响,限制了风险抗争意愿;突发事件作为一种外部刺激机制,直接激化了风险感知,并在达到特定阈值时,不仅削弱地方依恋的调节效应,更侵蚀其稳定的结构,造成风险剧烈“放大”。突发事故所引致的政策密集供给和有关规划加速落实等“涟漪效应”,在健全相关机制的同时,有可能造成社区转型停滞,新的社会风险也开始累积。基于此,风险沟通和地方依恋建构,是风险的社会“缩小”与社区恢复的重要政策依据。

  • 标签: 地方依恋 突发事件 风险的社会“变异” “8·12”事故 风险的社会放大
  • 简介:网络社会中各类组织呈现界限模糊化、权力分散化等特点,导致传统的单中心治理模式难以有效应对类型众多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事件,迫切需要系统和全面的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模式。新时期、新形势下,面对复杂多样的城市公共安全新问题,国内外研究和管理实践基本形成了以协同治理为主题的关注热点。本文从组织关系视角出发,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选取“8·12天津港事件”组织网络为实证对象,采用全网数据进行事件分析,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指数随机图模型对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协同治理网络结构和关系进行定性和定量综合研究,旨在探究同质组织间、异质组织间的协同治理网络。研究发现,网络位置与角色是基于节点间关系特征而形成的类别,节点组织性质和层级影响组织内部和跨组织的协同方式及协同动力。最后从优化网络整体结构、强化关键节点对其他组织节点影响、发展数据信息共享和促进跨组织协同等方面探索了协同治理理念在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协同治理中的应用。

  • 标签: 城市公共安全 协同治理网络 天津港事件 指数随机图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