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随着B超技术的发展,特别是β-HCG测定的开展,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使异位妊娠的药物治疗成为可能。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26例异位妊娠未破裂型或流产型症状轻者采取中西医保守治疗。护理心得如下: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治疗方法 异位妊娠 护理体会 临床资料
  • 简介:一、临床资料从1999年1月—2000年1月,共行冻精人工授精238例。总共739个月经周期,确知怀孕者107例。周期成功率为14.48%。一年内总的妊娠成功率为45.5%,其中宫外孕2例,自然流产6例。

  • 标签: 人工授精 AID 操作方法 护理工作 授精时机 宫颈粘液
  • 简介:生殖保健服务是我国计划生育技术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良性乳腺疾病作为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疾病,以其多发性、反复性一直困扰着广大育龄妇女。本站在开展生殖保健服务中,对良性乳腺疾病患者进行诊治,发现患者的心理状况不同程度地影响对她们的诊治。现将良性乳腺疾病患者的主要心理状态及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 标签: 良性乳腺疾病患者 心理护理 生殖保健服务 临床资料 心理状态
  • 简介:人工流产手术是避孕失败给予终止妊娠的一项计划生育手术。人工流产手术会造成疼痛,并且有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继发不孕、宫内感染、子宫穿孔等,对妇女身心健康不利,尤其对未生育者危害更大。接受人流术妇女的社会、心理因素较复杂,往往由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社会生活、家庭环境、传统习俗等文化因素的影响,造成心理或精神障碍。

  • 标签: 人工流产手术 中断妊娠 心理护理 计划生育手术 心理障碍 医患关系
  • 简介:近年来,性病已成为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患者常因害怕社会及家人的歧视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以致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有效抗菌和对症治疗的同时,应针对性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护理及性健康教育。

  • 标签: 性病患者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心理状态
  • 简介:我国计生工作的开展已有20多年了,也获得巨大的成功。目前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已得到有效的控制。随着社会进步,计生工作水平的提高,中央指出计生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要实现“两个转变”,通过“两个转变”产生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以适应新的情况。

  • 标签: 企业 计划生育工作 工作思路 工作方法 管理模式 中国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生殖健康的范围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在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的诸如身体、精神等方面的健康。接受计划生育四项手术的育龄群众在治疗期间,不再单纯地满足于传统的护理与服务,他们还期望获得疾病预防和生殖保健的知识,以增强自我护理的技能。

  • 标签: 护理人员 生殖健康教育 业务素质 健康意识 疾病预防 服务水平
  • 简介:近年来,江西省武宁县把“关爱女孩”行动提升到创国家优质服务县的高度来抓。通过“四结合”加大帮扶力度,把国家、省、市、县制定的各项利益导向机制落到实处,使“关爱女孩”行动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和义务,有效地帮扶全县8558名贫困女孩及计生家庭脱贫,2000名贫困女孩走上成才就学路。

  • 标签: 关爱女孩 “四结合” 武宁县 和谐 利益导向机制 优质服务
  • 简介: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是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居)的基础,全面开展农村社会治安和人口综合治理,是保障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推动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居)的需要,是促进农村奔小康的需要。那么如何在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中加强法制建设呢?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农村计生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现就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与法制建设关系谈点看法。

  • 标签: 农村 法制建设 计划生育工作 法律意识 监督机制 中国
  • 简介:为充分发挥人口计生系统网络健全、深入基层和农村,密切联系育龄群众的优势,积极开展全社会参与,多部门合作预防艾滋病,河南省人民政府对省人口和计生部门提出了5项职责: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新型避孕技术研究、阻断艾滋病毒母婴传播及医源性传播、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开展艾滋病、性病及其他传染病的监测工作。

  • 标签: 河南 计划生育 生殖健康 艾滋病 预防模式
  • 简介:<正>一、引言8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尽管由于城镇统计口径变化,给有关速度估计带来了一定困难,但许多学者(例如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一书即持这种观点)认为目前中国城镇化实际水平可能略高于90年人口普查公布的水平,大约近于30%。十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在今后半个世纪或更长一些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发展仍将与较明显的城镇化过程伴随。从表1可见,下世纪中叶左右,中国人均GNP可望达到4000美元左右,城镇化水平超过50%,甚至达到1985年苏联、东欧、以及中上等收入国家65%之平均水平也是可能的。城镇化今后变化如此之大,必然对我国人口趋势形成重要影响,这点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这种影响在于:1、城镇化过程中,乡村人口比重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往往不是乡村人口结构简单平移到城市,而一般是以青壮年人口为主的人口迁移。这种迁移必然对城乡人口结构形成相

  • 标签: 城镇化研究 城镇化过程 人口老化 城镇化水平 中国城镇化 人口增长
  • 简介:在扎根理论的指导下,课题组通过对不同城市的14家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调研,采取半结构访谈的方式获取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在医养结合方面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并运用Nvivo11.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选址、规模及功能定位的养老机构对医养结合模式的偏好不同。因此,本文建议做强社区医疗;鼓励社区医疗与养老整合的制度创新;细化以养融医医保支付的项目清单;养老院+医院模式应将医院的诊疗模式转变为以慢病管理、健康数据管理为重点的医养融合模式。

  • 标签: 选址 规模 功能定位 医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