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1 个结果
  • 简介:基于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稳定,研究者们认为成人依恋具有跨时间的连续,可以通过不同时间测得的依恋风格的稳定来考察。采用各种自陈问卷和半结构访谈方法的研究显示,在成人发展的不同时期,成人依恋风格均具有中等程度的稳定。这样的结果暗含了成人依恋也有波动和变化的空间,研究者们提出生活压力、社会认知和个体差异三种模型对成人依恋的变化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释。成人依恋稳定方面已经积累了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对象的范围、解释模型的建构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等方面仍存在可改进的空间。

  • 标签: 成人 依恋稳定性 生活压力模型 社会认知模型 个体差异模型
  • 简介: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友谊质量问卷和班级戏剧量表,对430名小学3至5年级的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攻击行为的不同发展轨迹与同伴关系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不同的攻击行为发展轨迹在社会喜好上的主效应显著,但是在友谊质量上的差异不显著,具体来说:(1)不同外部攻击亚组之间在社会喜好变化趋势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先低后高组、持续高组和持续低组,先高后低组的社会喜好存在显著的上升趋势;相对于持续低组和持续高组,先低后高组存在显著的下降趋势。(2)不同关系攻击亚组之间在社会喜好变化趋势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先高后低组、持续低组和持续高组,先低后高组的社会喜好得分存在显著的下降趋势。

  • 标签: 外部攻击 关系攻击 社会喜好 友谊质量
  • 简介:研究安排了交流任务和个人迁移任务,创设了三种交流语境,比较不同语境下交流学习双方的语言准确。结果显示:(1)三种语境中仅语言交流时语言准确水平最高,交流语境中的对象可视阻碍了语言准确提高的速率,表情可视降低了语言准确水平;交流语言相似水平高的被试,语言准确水平提高的效率和效果均高于低的一方;(2)交流任务中仅语言交流时语言准确最高,个人任务中对象可视语境下准确最低;和交流任务相比,高相似被试个人任务中的准确更高。表明:语言认知不完全代表交流认知,对象可视阻碍语言认知和交流认知水平,表情可视辅助语言共同提高交流认知水平。

  • 标签: 语境 交流 学习 语言
  • 简介:采用记得/知道范式,以正、负和中性图片为实验材料,以32名大学本科生为被试,考察情绪记忆鲜活性和准确的关系。结果发现,情绪记忆的记得成绩好于中性记忆,说明情绪记忆较中性记忆更具鲜活性;情绪记忆的鲜活性和准确存在较大的关联,在正、负和中性图片上相关都达到了显著,表明情绪记忆的鲜活性与刺激中心细节的恢复相联系。

  • 标签: 情绪记忆 鲜活性 准确性.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210名大学生以个体和群体方式对两个学科评估结果的研究。分析了个体与群体评估方式以及不同的评估标准对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群体评估方式有利于减少评估中的晕轮效应;②群体方式有利于提高对评估信息的利用水平;③群体方式有利于提高评估者评分倾向,即代表认知的一致程度;④群体方式有利于提高评估者理解绩信息意义的一致程度;⑤群体方式评估时评估者对绩效信息结构的理解更为合理

  • 标签: 个体 群体 评估方式 绩效 评估准确性
  • 简介:采用中介调节分析方法,探讨了青少年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完美主义和自尊稳定的关系。研究发现:外显自尊通过在乎缺点这一中介变量影响着自尊稳定,外显自尊与自尊稳定之间的关系不存在追求高标准的中介作用;内隐自尊调节着外显自尊和在乎缺点、自尊稳定的关系,在低外显自尊者中,内隐自尊低者倾向于在乎自己的错误,表现出较高的自尊不稳定;外显自尊通过在乎缺点影响自尊稳定的间接效应在低内隐自尊者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应考虑内隐自尊稳定在自尊研究中的作用。

  • 标签: 自尊水平 自尊稳定性 完美主义
  • 简介:遵守规则是理性决策的必要条件。本研究考察了222名大学生和157名老年人进行选择活动时所遵循的规则的稳定。研究发现,大学生的选择与老年人相比,具有显著的“不规则”倾向,然而此倾向在老年人中并不存在。在面对假设的超市折扣卡时,大学生的“非规则”选择显示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理性,而老年人的“精明”决策进一步证明其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复杂认知能力如判断和推理等在老龄期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

  • 标签: 规则 理性 智慧
  • 简介:<正>在科罗拉多收养计划中,发现父母和被他们遗弃的孩子的认知测验分数之间有相似之处,对此,有人提出用幼年期至成人期的遗传稳定来加以解释。尽管这期问一个人的遗传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初步分析的结果表明,遗传对幼年期和成年期的认知能力的影响可能存在高度相关。为了更精确地评价遗传稳定,本文提出了一个遗传和家庭环境传继(tran-

  • 标签: 初步分析 遗传稳定性 成人期 认知发展 儿童期 相似之处
  • 简介:本研究以522名小学二、三、四年级的儿童进行间隔1年(两次收集教据)的纵向研究,考察了儿童受欺负稳定及其与社会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欺负在小学儿童中十分常见,但并不是一种很稳定的现象,对大多数儿童来说,受欺负只是一种短暂的经历。在间隔1年的追踪研究中,只有大约6.6%的儿童被连续两次评定为受欺负者。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儿童的受欺负与社会能力发展有着密切的同时关联;鉴别分析表明,同伴拒绝、退缩行为是区分儿童受欺负稳定的两个最主要的社会能力变量。

  • 标签: 受欺负 社会能力 孤独感 攻击行为 退缩行为
  • 简介:本研究以24名小学教师和98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与测验法探讨了小学教师对学生注意问题的知觉准确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小学教师对学生注意问题的知觉有着较高的准确;(2)小学教师对学生注意问题的知觉准确水平随教龄和职称的增高而呈下降趋势;(3)小学教师对学生注意问题的知觉准确水平与其条件性知识掌握情况表现正相关;(4)小学教师对学生注意问题的知觉准确与其所教年级无关。

  • 标签: 小学教师 知觉准确性 学生注意问题
  • 简介:证言心理学的研究由来已久,然而对心理健康因素对证言准确的研究很少涉及。本研究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有助于证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 标签: 心理学研究 健康因素 证言 口供
  • 简介:学习判断是指对当前已经学习的项目在以后测验中成绩的预见性判断.本研究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被试,选取正向词对和反向词对为实验材料。考察不同回忆任务下小学生学习判断的准确及偏差。研究发现.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即时学习判断的准确受到词对类型和回忆任务的影响:(1)小学生线索回忆任务下的学习判断中,正向词对的准确较好,反向词对出现了高估,表现出了学习判断的预见偏差;(2)自由回忆任务下的学习判断中.两种词对都出现了显著的高估。研究结果丰富和细化了流畅假说对学习判断加工机制的解释.并提出即时学习判断准确的偏差是由于编码流畅和提取流畅的差异造成的。

  • 标签: 小学生 回忆任务 学习判断 准确性
  • 简介:采用实验室行为观察法考察了114名2~11岁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变化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儿童的自我控制在2岁到4岁之间具有低等程度的相对稳定,在4~11岁之间具有低等程度的相对稳定。(2)女孩在2岁、4岁、7岁和11岁时的自我控制均显著高于男孩。(3)从2岁到11岁,男孩和女孩自我控制的发展变化存在差异。对于女孩来说,4岁时的自我控制显著高于2岁时,4岁与7岁、11岁之间以及7岁与11岁之间的自我控制均无显著差异;对于男孩来说,4岁时的自我控制显著高于2岁时,7岁时显著低于4岁,7岁与11岁之间的自我控制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儿童 自我控制 稳定性 性别差异
  • 简介:我觉得张檬在婆婆小姑子这些家庭琐事上应该态度再明确一些,至少应该明白自己究竟能做到哪一步,能忍受到哪一步,能宽容到哪一步,再决定自己如何做。

  • 标签: 家庭生活 感情生活 婆媳关系 婚姻
  • 简介:虚拟现实、远程操作、远程通信等系统环境一般称为合成环境.合成环境的特点是用户将以计算机为媒介与物理上与他分离的环境进行交互.远程临境感是用户将自我知觉移入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环境中时出现的一种体验.本文论述了有关合成环境中的远程临境感的人因素设计观点,实现远程临境感的重要技术,以及关于远程临境感的将来研究.

  • 标签: 虚拟现实 合成环境 远程临境感 远程操作仪
  • 简介:采用自编的“互动教育效果及影响因素问卷”,对电大金融类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在远程开放环境下的学习特征及其差异。结果显示:该问卷包括“教学艺术”、“活动吸引力”、“材料丰富”和“途径便利”等四个因子,且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目前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整体状况有待改善。在这基础上,对如何提高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互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 标签: 远程开放教育 学习特征 互动 金融类课程
  • 简介:本研究从评价倾向框架(ATF)的角度探讨了情绪的确定性维度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实验一发现,高确定性情绪(愤怒、愉悦)导致较高的风险寻求,低确定性情绪(恐惧)导致较低的风险寻求,确定性评价倾向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不同情绪在核心评价主题上(并不是效价上)的差异决定了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实验一还证实不同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是通过评价倾向实现的。实验二发现,在任务风险确定时,愤怒情绪比恐惧情绪导致了更高的风险寻求;在任务风险不确定时,愤怒与恐惧被试的风险寻求倾向没有差异,说明情绪的确定性维度与风险任务的确定性属性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当两者的方向不一致时,情绪所激发的评价倾向可能会受到任务风险性质的抑制。

  • 标签: 评价倾向框架 具体情绪 风险偏好 确定性
  • 简介:为探讨主动社交网站使用、积极反馈、人际不确定性与青少年友谊质量的关系。采用主动社交网站使用问卷、社交网站积极反馈问卷、人际不确定性问卷以及青少年友谊质量问卷对93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主动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交网站积极反馈和友谊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人际不确定性呈显著负相关;积极反馈与人际不确定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友谊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不确定性与友谊质量呈显著负相关:(2)主动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友谊质量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且能够通过社交网站积极反馈以及人际不确定性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社交网站积极反馈人际不确定性的链式中介作用对青少年友谊质量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主动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友谊质量的作用机制,对引导青少年合理利用社交网站发展良好的友谊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标签: 社交网站 积极反馈 人际不确定性 友谊质量 青少年
  • 简介:由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个人等方面原因产生了下岗职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贫困大学生等大量的城市贫困人口。笔者从城市贫困者的个人社会等级评定、对贫富分化现状的态度以及分化程度的容忍度上分析城市贫困者心理差异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标签: 城市贫困人口 心理 社会稳定
  • 简介:检验了情绪的效价和确定性评价对个体的信息加工策略选择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结果表明.情绪效价对个体的信息加工方式的影响会受到情绪确定性评价的调节。高确定评价的情绪中.积极情绪的被试更倾向于采用启发式加工.消极情绪的被试更倾向于采用系统加工。积极情绪中.高确定评价情绪的被试更倾向于采用启发式加工.低确定评价情绪的被试更倾向于采用系统加工。当个体对自己产生情绪的原因进行合理归因后,情绪效价和确定性评价对个体信息加工方式的影响效应都消失了.说明情绪的效价和确定性评价均以信息的方式对对个体信息加工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

  • 标签: 效价 确定性评价 归因 信息加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