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采用三角验证法对长春180名10.1-15.3岁儿童进行研究,以自然范畴的事物、家庭内外事件和熟悉的文本为测验材料,探测了儿童对图式特征的认知特点。结果发现:(1)儿童对自然范畴、事件、文本图式特征的认知存在三级水平:①成分水平,②成分与整体水平,③整体水平。这三级水平与儿童思维特点相一致并受生活经验或事件的制约。(2)儿童对三类图式特征认知是随年龄的升高而不断提升的,其标志是对图式本质的理解、概括与把握不断加深,到13岁以后儿童对三类图式特征的认知发展迅速。

  • 标签: 图式 特征 认知发展 验证法 三角 整体水平
  • 简介:<正>儿童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自我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国外心理学对此问题作了较多研究,取得一些可喜成果。威廉·戴蒙(WilliamDamon)和丹尼尔·哈特(DanielHart)对婴儿期至青春期儿童自我认知和自我理解的大量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且从中发现了一些一致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个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儿童自我认知、自我理解的发展

  • 标签: 刘易斯 阿姆斯特丹 自我认知 身体特征 婴儿期 自我理解
  • 简介:本研究主要以访谈法调查了4至13岁的儿童共121名,从生理和社会两大维度来分析儿童的性认知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青春期以前是儿童性认知发展的一个很关键的时期,且不同年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水平。

  • 标签: 儿童 性认知 发展水平 年龄阶段 性别恒常性 性别角色
  • 简介:本研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双语转换问卷进行修订,用于客观测量双语者的语言转换能力:第二部分采用数字命名任务考察语言转换对双语认知优势发展进程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低水平阶段,语言转换频率与转换消耗存在显著负相关;在高水平阶段,语言转换频率与转换消耗、混用消耗均存在显著负相关。结果说明,语言转换首先影响瞬时转换能力,积累一定的经验之后,才会对持续监控能力与抑制控制能力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双语认知优势效应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 标签: 双语 语言转换 双语认知优势
  • 简介:研究通过采用家庭情绪表露问卷、表情辨识程序和幼儿社会行为教师评估问卷,对82名3~4岁幼儿的家庭情绪表露气氛、情绪认知和社会行为表现进行测查,并分析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幼儿的情绪认知与其亲社会行为和退缩行为显著相关;(2)家庭情绪表露与幼儿情绪认知发展显著相关;(3)家庭情绪表露可能通过影响幼儿的情绪认知发展,进而影响幼儿的社会行为表现。

  • 标签: 幼儿情绪 教师评估 亲社会行为 退缩行为 关键词 认知发展
  • 简介:<正>数学认知是一种重要的智力活动,形象地说,“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儿童的数学认知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儿童的活动中,儿童的数学认知图式的发生、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数观念的发生、心理数字线的形成、数字概念稳定性的发生、发展与部分——整体关系图式的形成,以及开放的、动态的数学能力系统的形成。下面对诸阶段作简要的分析。

  • 标签: 儿童心理学 数学认知能力 数学能力 稳定性 数学概念 数字概念
  • 简介:本研究通过儿童辨认空间图形、将空间图形转译成立体结构的能力的发展,探讨儿童对形体转换关系认知发展过程。研究对象是4—9岁儿童。实验材料是4张空间结构不同的三维体图形。要求被试计数出空间图形实际所含的小立方体数,并将构成空间图形的小立方体分别涂成不同的颜色。结果表明儿童对立体空间图形的认知是从二维图形认知通过一定过渡形式转化来的。从年龄阶段看,空间图形认知发展进程,要经过三个不同层次的水平方能达到正确认知

  • 标签: 空间图形 二维 三维 转换
  • 简介:摘要采用三个典型的随机性认知任务(点分布认知,一维分布认知,二维分布认知)系统考察了7~14岁儿童随机性认知发展特点。结果发现,随机性认知发展随年龄增长而动态变化,7~10岁表现出上升趋势,而11~14岁表现出下降趋势。点分布认知发展在7~11岁为缓慢上升,至12~14岁保持稳定。一维分布认知发展在7~10岁为缓慢上升,在ll岁开始迅速下降,至13~14岁趋于稳定。二维分布认知发展在7~14岁始终处于较低水平。10~11岁是随机性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

  • 标签: 发展 随机性认知 点分布认知 一维分布认知 二维分布认知
  • 简介:采用组块提示法,以小学二年级、五年级学生和大学生共104名为被试,考察语词记忆指向性遗忘效应的机制及其发展.结果表明:(1)各年龄段被试都明显存在着指向性遗忘效应;(2)指向性遗忘效应是提取抑制和选择性编码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年幼儿童与年长儿童、成人之间作用情况可能存在差异;(3)小学二年级、五年级学生和大学生之间认知抑制能力差异显著,随年龄增长,认知抑制能力不断增长.

  • 标签: 指向性遗忘 认知抑制 认知发展 年龄趋势 选择性编码 心理研究
  • 简介:采用访谈法对119名4~6岁儿童合作行为认知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的合作选择认知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其中超过一半的幼儿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可以与同伴合作解决,而在日常游戏中知道与同伴合作共玩的幼儿更是超过了3/4;(2)幼儿的合作归因主要以结果归因为主,客观条件归因次之;同时,在结果归因中,幼儿主要以个体或活动归因为主,同伴关系和共同利益归因所占比例都相对较少;规则和权威归因在幼儿中仍有一定存在;(3)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合作选择认知和合作归因的水平都不断提高;(4)情境是影响幼儿合作选择认知与合作归因的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归因 幼儿 同伴关系 合作行为 高水平 认知发展
  • 简介:在全国范围内采取四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以1391名4岁儿童为被试,采用追踪调查,先后两次(间隔一年)测查儿童的认知能力,建立两水平回归模型考察幼儿园入园年龄与4~5岁儿童认知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家庭学习环境对入园年龄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入园年龄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且入园年龄效应在儿童5岁时仍然存在;(2)对于家庭学习环境差的儿童,较早入园使得儿童获得认知发展的优势;对于家庭学习环境较好的儿童,则存在一个适中的入园年龄段,能最大程度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 标签: 幼儿园教育 入园年龄 认知发展 家庭学习环境
  • 简介:<正>在科罗拉多收养计划中,发现父母和被他们遗弃的孩子的认知测验分数之间有相似之处,对此,有人提出用幼年期至成人期的遗传稳定性来加以解释。尽管这期问一个人的遗传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初步分析的结果表明,遗传对幼年期和成年期的认知能力的影响可能存在高度相关。为了更精确地评价遗传稳定性,本文提出了一个遗传和家庭环境传继(tran-

  • 标签: 初步分析 遗传稳定性 成人期 认知发展 儿童期 相似之处
  • 简介:汉字是一种独特的“音形文字”,它不仅在一维空间存在有一个用音描述文字符号的序,还在多维空间建立有一个用形描述文字符号的序,不同于以音为主的拼音文字系统。汉字信息加工的生理机制也有别于拼音文字,不存在明显的一侧优势,阅读、书写时字形的视觉表象起着关键作用;而汉字的认识,则更有其特殊性,比如汉字词的记忆容量依赖于字词的视觉特点,也即字形的复杂性;汉字信息的提取以形似最容易,音近次之,意同最难。

  • 标签: 汉字加工 汉字认知 汉字信息 拼音文字 信息加工 生理机制
  • 简介:认知过程及其脑机制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社会认知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他人行为的意图及情感的认识,是人际互动的重要方面,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全面深入地对社会认知和基础认知中自动加工过程进行了研究综述,对基础认知与社会认知的研究方式进行了比较。自动加工过程是社会认知和基础认知中都存在的重要过程,从脑机制研究角度,相关的电生理学指标(如N400等)都可以作为研究的指标来考察社会认知中的自动加工过程。本文从社会认知与基础认知的比较入手,介绍了各种领域的研究方法,特别是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等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

  • 标签: 社会认知 脑机制 内隐 自动加工
  • 简介:认知偏好广泛存在于抑郁个体的认知加工过程中,但是以往的研究多是就单一过程中的偏好进行研究,忽略了整个过程中不同偏好间的相互影响。认知偏好联结理论的提出,为我们更加综合、宏观地研究不同的认知偏好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总结认知偏好联结理论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也试图出探明日后研究的前进方向。

  • 标签: 抑郁症 注意偏好 解释偏好 记忆偏好 认知偏好联结理论
  • 简介:认知监控作为元认知的核心成分,是内隐程度较高的心理活动。研究采用认知操作法,以MasterMind游戏任务为载体,从执行功能中认知灵活性的角度,探讨了元认知监控的内部机制。结果发现:元认知监测对元认知控制的作用受到认知灵活性的调节作用。对于高认知灵活性的学生,元认知监测水平越高,元认知控制越好;对于低认知灵活性的学生,元认知监测水平的高低不会引起元认知控制水平的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高认知灵活性的学生能根据元认知监测进行有效元认知控制,而低认知灵活性的学生其元认知监测水平的提高没有影响元认知控制。结合元认知监控与执行功能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元认知监测 元认知控制 认知灵活性 MASTER Mind任务
  • 简介:本文旨在揭示儿童对人类的心理与对超自然实体的心理的理解之间的联系,探讨儿童究竞是如何理解各种超自然实体的心理属性的,以及儿童对超自然实体心理的理解是什么时候发展的。本研究采用两个经过改进的心理理论的实验任务。实验一是对观点采择任务和表面一真实任务的改进,称为“暗盒子任务”。实验二为“密封盒子”任务。首先对儿童进行语言测试和真主认识测试,通过测验的儿童进行正式实验。两个实验任务中都要求儿童对三类代表(女孩、超人、真主)能否正确完成实验任务进行判断,并且要求儿童解释为什么代表能或不能正确回答的原因。结果显示,儿童对人类心理理解的能力随年龄增长不断地提高,4岁是儿童理解人类感知觉局限的转折点;3岁的儿童认为人类能看见暗盒子和密封盒子里的东西,4~5岁的儿童认为人类看不见;儿童区别人类和超自然者的关键年龄是4岁。3岁的儿童认为人类、神、超人都能正确回答,不会犯错。4—5岁的儿童认为人类更有可能犯错,而仍然认为超人和真主具有正确的信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将超凡能力归于超自然者的能力在不断增强。4岁以前,大部分儿童对超自然者能正确回答的归因主要是基于事实或无法提供理由的。4—5岁的大部分儿童能够将超自然者的正确回答归因于他们的超凡心理特性;5岁的儿童已经能够正确归因,认为超人是因为拥有超常视觉而能正确回答;神具有超常的心理能力因而能正确回答。

  • 标签: 穆斯林 儿童 真主认知 心理理论 宗教认知发展 宗教认知科学
  • 简介:个体行动认知表征水平是与个人的行动而非一般心理功能具有特定关联的思维风格.它是一个80年代后兴起的研究领域.本文围绕行动认知表征水平研究的背景、认知表征水平与行动的交互作用以及行动认知表征水平的个体差异展开介绍.文章最后讨论了该研究的不足.

  • 标签: 行动识别理论 解释水平理论 行动认知表征水平 认知心理学
  • 简介:<正>知觉属于人的一种认识活动。现代认知心理学根据信息加工的原则对于知觉有不少的解释和实验研究。(一)知觉的一般特征现代认知心理学通常认为,知觉是确定人们所接受到的刺激物的意义的过程。因此,当人们说某人已经知觉了一物体或一事件时,就意味着这个人

  • 标签: 现代认知心理学 知觉理论 模式识别 特征分析法 实验研究 感觉登记
  • 简介:研究采用ERP技术对59名儿童工作记忆水平与事件相关电位进行比较分析,以说明工作记忆发展的神经电生理基础厦年龄特征。实验仪器为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COMPACTFOUR脑诱发电位仪。结果发现:(1)儿童工作记忆水平与P300各成分潜伏期呈负相关,与P300各成分的振幅呈正相关。(2)儿童P300的各潜伏期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振幅随年龄增长而增大。(3)不同性别儿童P300各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工作记忆 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