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实验范式,常被用来探讨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问题。不同于以往研究,本研究将作为记忆材料的人格词汇区分为两种性别特征,以此来探讨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的性别化问题。实验设计为2(被试:男性与女性)×2(编码方式:自我参照编码与语义编码)×2(记忆项目类别:男性特征人格词汇与女性特征人格词汇)的混合因素设计。首先,实验结果进步验证了自我参照效应的存在。其次,研究发现男性被试对于男性特征人格词汇的自我参照效应,显著高于女性特征人格词汇;女性被试的情况正好相反。实验结果表明,自我概念长时记忆表征系统对那些与自我性别相致的人格特征词汇有比较好的组织编码形式,反映出自我对性别的认同。

  • 标签: 记忆 自我 自我参照效应 性别角色
  • 简介:采用眼动记录技术和恋人概念威胁启动范式探讨自我和恋人面孔优势效应的产生和维持过程。结果发现:与概念非威胁启动条件下相比,概念威胁启动条件下,被试搜索恋人面孔时的兴趣区个数和搜索自我面孔时的平均眼跳次数与搜索陌生人面孔时比差异变得不显著;恋人面孔与陌生人面孔在兴趣区内总注视时间上的差异变得不显著。结果表明,自我与恋人面孔存在注意的优先捕获和维持优势,恋人概念的威胁启动会减少对恋人的关注,证明了建立恋人的积极概念是恋人面孔优势效应产生和维持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自我 注意优势 概念威胁 面孔优势
  • 简介:本文从幼儿教师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角度切入,论述了幼儿教师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创设适合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开展培养儿童的创新个性品质的活动;在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 标签: 幼儿教师 幼儿创造性 培养
  • 简介:特殊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部分,从产生到基本发展完善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几点特点进行梳理分析,以引起我国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并为我国特殊教育提供借鉴。

  • 标签: 特殊教育 观念 立法 一体化
  • 简介:本案例报告的是名高男生孤僻自卑、不愿与人交流的心理问题案例。该报告从当事人生活情境的相关要素出发分析其成因,进而通过面谈、与家长沟通、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等方法实施干预,并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孤僻自卑 心理问题 案例 交流 沟通
  • 简介:采用经典双任务实验范式,探讨前瞻记忆的情绪致性效应及其理论模型。情绪电影片段诱发被试高兴或悲伤情绪后,观察被试在高兴、悲伤和自然情绪状态下的前瞻记忆任务和当前任务的成绩。结果发现,情绪致性前瞻记忆出现反转效应,即在高兴背景下前瞻记忆负性词比正性词成绩好,在悲伤背景下前瞻记忆正性词比负性词成绩好。实验结果支持前瞻记忆的注意—搜索模型,不支持自动激活模型。

  • 标签: 前瞻记忆 情绪一致性记忆 反转效应
  • 简介:求助者在服刑期间因呈报刑事奖励假释,引发抑郁情绪,内心苦闷,情绪低落,最近三周睡眠质量差,影响了服刑改造质量。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11次面对面的咨询,求助者的情绪、睡眠问题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 标签: 假释 抑郁 严重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 简介:目的:为了发现当代初中生自我同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了给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16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5份,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初中生自我同性水平在“过去的危机”、“现在的自我投入”、“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这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年级差异。在“现在的自我投入”这因子的得分差异不显著,在“过去的危机”这因子上的得分七年级与九年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在“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这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显著。(2)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3)初中生的自我同性状态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相关。

  • 标签: 初中生 自我同一性 心理健康
  • 简介:天人合是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重要概念。但追求天人合不仅在中国传统宗教中,而且在其他各种宗教中都有所表现,具有宗教信仰的共性。禅修冥想是宗教实践中发展而来的种让人抵达其内在神性所在,进而进入天人合境界的修行途径和神秘体验。禅修冥想通向天人合从近代有代表性的宗教心理学家那里得到理论阐释和支持。其观点认为,潜意识是个体灵魂通向神圣的汇合处,是人类自我和超越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禅修冥想等神秘体验则是进入潜意识从而与神汇合的途径。

  • 标签: 天人合一 坐禅冥想 宗教心理学 神秘体验 潜意识
  • 简介:本文主要论述了名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临床技术干预。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该大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在暗示学习的条件下给予来访者正确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使其能够运用正确的知识进行思维,自觉调节自身情绪,以积极、理性的态度面对恋爱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调节恋爱问题与正常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正确的引导之下,恋爱关系可以成为促进大学生进步的动力。

  • 标签: 恋爱 元认知干预技术 暗示学习
  • 简介: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与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起生活(本文对“留守儿童”的定义参照段成荣和杨舸(2008)的方法)。留守儿童最核心的问题并不是家庭的贫困,而是心理上的问题。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与父母长期分离,亲情的缺失以及家庭教育的缺乏等。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沟通的极度缺乏。

  • 标签: “留守儿童” 社交焦虑障碍 元认知 干预 大学 农村生活
  • 简介:积极心理学是兴起于20世纪末的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中提倡的积极体验、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培养积极的品质,积极预防,优化环境等对于促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这种新的理念开拓了新的教学思路,从课堂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动力。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中学生
  • 简介:为探究家庭环境和专业满意度对大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通过南京大学2013级3191名大学生UPI问卷调查,采用回归方程分析家庭环境中的家庭来源地、家庭经济、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认知以及专业满意度对大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和专业满意度均显著影响大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大一新生 家庭环境 专业满意度 心理健康 UPI
  • 简介:本文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名存在人际问题的大学生进行了诊断和干预,揭示了来访者人际问题的形成过程,并且经过七次的干预,来访者已经能够正常和同学进行交往,并且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体验到积极的情绪。

  • 标签: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 人际问题 焦虑情绪
  • 简介:研究采用多种质性研究的方法,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佛教徒皈依的心理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通过方便抽样和最大差异抽样,在浙江省金华市和湖州市两地选取了6名佛教皈依者。通过参与性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获得第手资料。进步对原始资料进行转录、编码和主题内容分析。结果发现:(1)皈依者的心理历程包括六个阶段:迷茫、互动、探索、皈依、信奉、成熟。六个阶段之间既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不同的阶段之间可以相互重叠、相互影响。(2)影响皈依的内在心理因素包括求知动机、交往动机、自我实现动机和自我超越动机。(3)社会、文化、区域、组织、人际关系等外在背景因素在皈依的不同阶段中具有诱发、强化、支持、维持或延缓等作用。

  • 标签: 佛教徒 皈依 背景 动机 质性研究
  • 简介:青少年求助者洪某,因入监初期无法适应环境的巨大变化,由此引发心理问题,表现为食欲不振、睡眠下降、躯体不适,本人认为这是例以焦虑情绪为主的严重性心理问题,其原因主要是与求助者的错误观念及内向性格有关,咨询目标为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观念及焦虑情绪,克服对环境的不适感,鼓励求助者积极融入人际关系中,树立起积极面对改造生活的信心,最终达到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完善人格的目的。咨询方案实施过程中,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运用系统脱敏疗法、认知疗法进行了六次咨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实现了咨询目标。

  • 标签: 入监初期 严重心理问题 系统脱敏疗法 认知疗法
  • 简介:采用亲职压力量表和对立违抗行为表现评估表调查了来自北京、山东和云南三地14所小学有ODD(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行为表现的301名儿童及其父母。通过为期两年的追踪研究,采用交叉滞后分析探讨了父母亲职压力与儿童的ODD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第年和第二年的数据中,父母亲职压力和儿童的ODD行为表现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第年和第二年的父母亲职压力得分显著正相关,同样,两年的儿童ODD行为表现得分也显著正相关;(3)交叉滞后分析发现,对于有ODD行为表现的男孩来说,其父母第年的亲职压力能预测他们第二年的ODD行为表现,但对于有ODD行为表现的女孩来说,其父母第年的亲职压力并不能预测她们第二年的ODD行为表现;而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第年的ODD行为表现都不能预测第二年的父母亲职压力。研究结果揭示出男孩父母的亲职压力可预测男孩的ODD行为表现,而不论是男孩或女孩的ODD行为表现都不能预测其父母亲职压力,说明父母亲职压力可能是男孩ODD行为表现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儿童 亲职压力 ODD行为表现 交叉滞后分析
  • 简介:求助者是名服刑人员,在余刑8个月的时候,出现焦虑烦躁、入睡困难,无助感,与监区干警关系紧张,主动要求关押紧闭。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6次咨询,求助者的情绪、睡眠,人际关系紧张等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 标签: 焦虑 严重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 简介:本文根据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在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哈特曼的自我适应性和皮亚杰平衡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自我同性理论的山模型,并据此模型分析了个体生命周期中“自我与本我、超我”和“自我与环境”两组关系内,个体生命阶段与宗教之间呈现的关系。在儿童期,自我逐渐从本我中剥离,并强化了超我的形成。儿童的自我概念逐渐形成,儿童宗教意识的“泛灵论、目的论、拟人论”由强渐弱。青春期中,自我与环境的危机呈现,自我同性成为最大需求。中年期,自我成熟并形成稳定的人格,对道德的渴望加剧。老年期内在心理系统的不平衡成为主要方面,老年人希望通过宗教实现自我超越。本文还对个体生命周期中人类宗教心理呈现的不同特征进行理论总结,期望对起步中的宗教心理学学科建设有所裨益。

  • 标签: 宗教心理学 个体宗教心理发展的山模型 生命周期 自我同一性
  • 简介:实验教学训练是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段时间以来,针对如何发展出适合国内各院校心理学专业实际情况的实验教学体系,国内有关院校的专家进行了颇具建设性的探讨。在本文中,作者介绍了套心理学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梳理了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在内的三大实验训练层次,同时也探索了与各层次实验教学训练相配合的课程和评价体系。希望通过对该心理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和讨论,有助于培养未来心理学创新性人才,缩小国内外在心理学实验训练广度、深度上的差距。

  • 标签: 心理学 实验教学体系 基础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 创新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