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僧家多喜书道,而书家中也颇多僧人。唐有怀素、宋有佛印、元有雪庵、明有八大山人、到了民国初年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弘一法师。佛印、雪庵、八大不是以书名,但他们的书法造诣非同一般,我在南京博物馆曾亲见八大山人的一幅作品,字迹苍劲有力如古蔓缠藤。至于弘一法师、怀素法师的书法造诣已是登峰造极、领一代之风骚。

  • 标签: 佛教 书法艺术 弘一法师 怀素法师 书道
  • 简介:顶礼南台叩祖宽忍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谈禅宗离不开南禅,谈南禅更离不开南岳,故南岳有“天下法”之称。六祖慧能所传的两大法系,一是青原行思,二是南岳怀让。怀让下出马祖道一,其后发展成临济、沩仰二宗;青原行思下出石头希迁,门下演成曹洞、云...

  • 标签: 南岳怀让 祖源 马祖道一 大雄宝殿 佛教协会 佛教文化
  • 简介:道教执着追求的“仙境”和“理想王国”,于公元五世纪初在幽居庐山南麓的大诗人陶渊明的传世之作《桃花诗并记》中出现了。《桃花记》中是这样描绘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一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青山绿水,桃花夹岸,田交阡陌,稻菽桑蔴。“春蚕收长丝,为熟糜王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好一块返朴归真的净土,好一片自由自在的乐园,好一派无忧无虑的仙境呵。

  • 标签: 桃花源 陶渊明 诗人 描绘 外人 执着
  • 简介:岁月荏苒,转眼间伯父离开我们已二十年了,每想起往事或重读遗稿,他那慈祥和蔼的容颜,如在眼前,不由人要想到他潜心研究道教学说六十余年,对《道藏》内、外丹经及静功修持之道,有极高造诣,撰有不少著作和文稿,在道教界有广泛影响,也是他被誉为近代道教学者的原因。他对中医理论,也有研究,为中医界所称道。一九五七年中国道教协

  • 标签: 陈撄宁 道教学者 丹经 修持 道协 中医理论
  • 简介:《甘水仙录》(以下简称《仙录》,若无说明,本文所引皆出自此书)十卷,元代著名道教学者李道谦撰,前八卷录自王重阳以下全真教派约五十人之传记、碑文、祭文等。后二卷录全真道宫观碑记及七真传序赞。各篇大抵出自当时名流,如元好问、姚遂、王磐、王鹗、金踌、时可、秦志安等,故历来被史家所重,是研究全真道历史的重要典籍。本文拟从其对全真教发展史的记述、

  • 标签: 史料价值 水仙 全真道 教学者 王重阳 元好问
  • 简介:学佛不是炒饭李正思头顿吃剩的饭,第二顿炒后虽可吃,毕竟不新鲜了,尤其在炎炎夏日,若无冰箱,难保不馊臭了!学佛亦如是,从世尊应化到电子时代的今天,已有二千五百多年了,如果历代祖师个个都只会炒饭,那佛家这一钵于家饭到今天,该是怪味食品了!尤其在人欲...

  • 标签: 学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槁木死灰 哲学思想 人间佛教 实修实证
  • 简介:寺之名,似有“禅宗之源”意思。其实禅宗初建在少林寺,发展支派很多,而真正传世的也仅只临济宗和曹洞宗。而该两支派,到宋末元初也濒临衰落。当此之际,却在我浙天目山和径山得到中兴。这是依靠了高峰原妙禅师和其高足断崖了义、中峰明本禅师在天目山建立狮子正宗禅寺(即开山老殿)和大觉正等禅寺(即老庵)之故。

  • 标签: 禅师 禅宗 曹洞宗 临济宗 少林寺 中兴
  • 简介:泉州素称海滨邹鲁,人文蔚起,民风淳朴,与佛缘尤深,历代精蓝林立,高僧辈出,享有“泉南佛国”的美誉。今年38岁的泉州亚伦集团董事长向荣因与佛缘深,在几年前投资创办了泉南佛国塑造有限公司,专门承办国内外名山胜迹佛教寺庙的佛像雕塑、制作、安装工程,几年来,由该公司塑造的数十万尊大小佛像已源源不绝地运往祖国大江南北及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的诸著名佛刹安座,为各地佛刹殿堂增添了庄严气氛。

  • 标签: 有限公司 佛像雕塑 佛教寺庙 安装工程 董事长 国内外
  • 简介:林凤今年76岁,吃素念佛近13年。曾在奉化雪窦寺护法作义工3年,后住胜归山居士林念佛修行。去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经余姚市人民医院确诊为癌症以后,家属瞒住她。但她自感病重,一意要求出院,就这样,她只住了4天医院,回到居士林,住在往生间。

  • 标签: 陈林凤 生平 佛教 胜归山居士林
  • 简介:毕生弘法,众所知识的海量居士,在本刊(《浙江佛教》)的“循业发现”一文中已提到他,今介绍及其鲜为人知的、并足以确证因果、因缘、“循业发现”之真实不虚之事迹,亦为四众佛友之所关心与乐闻欤。

  • 标签: 陈海量 宗教研究 佛教
  • 简介:去年初,应台湾顺天圣母(靖姑)协会的邀请,我参加“靖姑民间信仰文化考察团”在台湾本岛进行短期交流访问。所到之处,掌声与爆竹声共鸣,母语与方言相通。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两岸人同根、神同源的骨肉亲情:深深地感受到靖姑民间信仰在台湾城乡的巨大魅力。台湾不大,借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我们几乎跑遍了全岛;时间不长,我们所作的考察近似走马观花,蜻蜒点水。但是,所见所闻所悟,却使我们对靖姑民间信仰在台湾的影响感同身受,耳目一新。

  • 标签: 台湾省 顺天圣母协会 陈靖姑 民间信仰 文化思考 闽台关系
  • 简介:当我们讨论神学与传统的关系时,传统形成过程中的连续性、断绝以及一致性的问题也是特别值得加以关注的。连续性告诉我们,基督教传统的形成既离不开更古老的信仰传统,也离不开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所遭遇的文化。福音与文化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尽管福音超越文化。

  • 标签: 早期基督教 传播过程 陈永 主耶稣 耶稣基督 路加福音
  • 简介:最近,国符先生的儿子天津工业大学启新教授在整理先生遗稿时,发现了1987年先生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曹本冶博士的一封长信,其中,谈到了许多他个人对于江南道教及其音乐的看法和意见。本刊发表此信,作为对国符先生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信件发表时由耀庭研究员作了整理,加了标点。文中的圆括号,全部是信件草稿原有的。随文有方括号,为整理者所加。

  • 标签: 先生 括号 发表 整理 教授 博士
  • 简介:肇始于两晋、兴盛于唐朝的重玄学,到宋代仍然没有消失,而是继续产生影响。其承上启下者,便是抟学派。抟学派承接唐代道家之风,以重玄为宗阐发《易》、《老》、《庄》,在学术大旨上突出儒道之间的互相融合以及心性理论的深入阐发,从而使宋代道教思想学术能够摆脱符策小数的束缚,并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与生命活力。

  • 标签: 学派 陈抟 承上启下 心性理论 思想学术 生命活力
  • 简介:二十世纪初,一位俄国的生物学研究者麦奇尼可夫曾在其著作《长生论》的结尾这样写到:“我不能深信,依任何现有性质自然的倾向,能变恶为善,能变不适应为适应。这样理想不能实现,并不足为奇。虽然有人认为,自然有牺牲个体保存种类的趋势。这是根据个体死亡种类犹存的理由。但在另一方面,在世界上有许多种类现在确已完全灭绝。

  • 标签: 陈撄宁 仙学思想 道教文化 道教思想 仙学研究
  • 简介:他们都已是中年人,当然也有着中年人的丰富阅历。但当他们握着画笔或者拿起了雕塑刀画佛、塑佛时,又都洋溢着青年人的激情。塑佛、造佛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主要工作。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再单纯不过了。他们信仰佛教,相信因果,听命于自然。也许是父辈们的点化和影响,他们逢寺必进,是佛必拜,见经必读,悟性大长、智慧大增。

  • 标签: 佛教文化 亚洲论坛 中年人 规划设计 陈氏 南海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