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的依从情况,为有效止痛给药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对口服止痛治疗的老年肿瘤疼痛患者依从及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2例(50.5%)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依从差,影响其依从的原因90.4%为"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同年龄、医药报销、个人月收入和疼痛程度的患者依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依从差,特别是小于75岁老年人、自费及部分报销的患者、低收入者、疼痛程度轻的患者依从差,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干预,提高其口服止痛治疗依从.

  • 标签: 老年人 肿瘤 疼痛 口服治疗 依从性
  • 简介: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从2003年3月至2004年8月走访全岛二干五百多个佛教、道教、密教及各地念佛会等佛寺、道庙和团体。在有效访谈的2007个对象中,发现有483个团体不断且大量放生,地点遍及全台湾的山林、河流、湖泊、海岸、沿海、港边、水库、高尔夫球场、公园等。放生物种类包括黑嘴笔、蓝腹鹇、帝雉孔雀等二三十种鸟类,

  • 标签: 台湾 放生 2004年8月 2003年3月 高尔夫球场 生物种类
  • 简介: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因其非凡军事才能与传奇经历而被后世神化,遂建庙以祭,最终形成了以胶东渔埠村、瓦北村及东永安村为核心,方圆达几十公里的孙膑信仰圈。在西乡渔埠村,每年正月十六举行盛大的'赶庙会烧大牛'祭祀活动。这一仪式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地方信仰传统,且在乡村公共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时代嬗变,乡村公共仪式活动在构成、服务对象以及自身功能等方面均发生了明显适应变迁。

  • 标签: 孙膑崇拜 渔埠孙子庙 烧大牛 赶庙会 地方化
  • 简介:国际移民研究的跨国主义理论是继强调市场导向的经济理性选择论和注重政治内涵的文明冲突论之后,主要针对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加速而出现的新一轮跨国移民潮的新特点不断建构和快速发展起来的.跨国主义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它以一种开放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在多样化的跨国移民实践中不断地被反思建构.

  • 标签: 跨国主义 反思性建构 义乌穆斯林 跨国移民
  • 简介:本文结合大量的田野访谈资料和相关的毕摩经籍分析凉山彝族毕摩卡巴从传统到现代发展过程及特点。传统毕摩卡巴是献给神灵的物品、卡巴种类多样化,传统毕摩卡巴呈现神圣的特征。如今凉山彝族神职人员毕摩的卡巴呈现出神圣与世俗二元共存的特点。毕摩卡巴的收受方式反映了凉山彝族宗教信仰神圣与世俗并存的现状。从毕摩卡巴的现状中可以解读出彝族文化变与不变的"规律",而这些"规律"为我们理解和研究凉山彝族社会的宗教文化将有一定的启示。

  • 标签: 彝族 毕摩卡巴 神圣性
  • 简介:一、兴泾镇经堂教育概述兴泾镇隶属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上世纪80年代,受国家"三西"农业开发建设资金扶持,将泾源县部分回族分期分批移民而来。该镇下辖6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和一个居委会。现有人口17003人,其中回族人口占98.8%,是距离首府银川最近,也是宁夏规模最大的回族移民区。目前该镇共有35座清真寺,31座中有驻寺满拉,在泾华中寺设有妇女礼拜场所。其中属于格底目教派的19座,哲赫忍耶门宦的11座,虎夫耶门宦的2所,伊赫瓦尼教派的3所。

  • 标签: 经堂教育 宁夏银川 现有人口 哲赫忍耶 伊赫瓦尼 首府银川
  • 简介:近20年来,中国学术界开始重视萨满教文化研究,其中满族萨满教研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对这一学术热潮的缘由、现状(成就与不足)及发展趋势作一个简要的总结与展望。

  • 标签: 满族 萨满教 调查研究 历史文化 宗教仪式 宗教活动
  • 简介:扁担山乡,位于镇宁县城西北部的白水河上游,是布依族聚居区域,旧称扁担山槽,泛指以扁担山为中心的108个布依族村寨。这里曾经孕育生长了古夜郎文化和布依族民族世俗文明。建国初期的扁担山区辖48个布依寨。黄果树建镇后,

  • 标签: 扁担山乡 贵州 地方经济 经济资源
  • 简介:提起中国近代的道教史,我们一定知道道教由清以后曾出现过一段长时间的衰落;尤其是“文革”时期,在中国内地所有的宗教活动皆停顿了,但香港这块弹丸之地,却把很多传统文化保存了下来,例如本文所要谈的‘中元法会’。香港民间的宗教活动也有兴盛的现象,且看于七十年代,曾做过中国道教调查的日本学者洼德忠,他在书内有一节谈到当时“台湾和香港的信仰”,他说:“在香港九龙也信奉妈祖,每当祭祀日便有许多扬旗的船只一齐来赶妈祖庙会,其声势之大甚为壮观。其实也不限于妈祖庙,据现在香港的任何地方,无论什么庙宇的祭祀日,庙会的人都很多,拥挤不堪,我有缘在祭祀日那天参拜了被人们称为天公的道教之神——玉皇大帝庙,夜晚,庙内的人仍然川流不息,迟迟不归。

  • 标签: 道教 法会 宗教活动 祭祀 七十年 妈祖庙
  • 简介:再回头青松观的中元法会。整个‘中元法会’到底有何特色呢?首先我们先看胥整个科仪程序。然后再行详谈。

  • 标签: 法会 科仪 道教 首先 程序
  • 简介:随着中央和当地政府治理宗教变革以及维护稳定观念的普及,包括非政府组织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清真寺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长期田野调查收集的资料为基础,对维吾尔社会中清真寺在维护稳定上的作用进行分析.

  • 标签: 维吾尔社会 清真寺类别 维稳
  • 简介:三明市地处闽西北,面积2.3万平方千米,先民大多是避乱南迁的中原人,在世代生息繁衍中,为了求得精神的安慰、神灵的保佑,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民间信仰。三明市民间信仰的宫庙最早创建于唐代年间,盛于明清。解放后,因“文化大革命”等原因,大多数宫庙曾一度被移作他用或被拆毁、关闭。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12个县(市、区)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民

  • 标签: 三明市 民间信仰 民俗文化 宗教工作 管理体制
  • 简介:诸翟关帝庙原名关武安祠,位于诸翟中心小泾街。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蟠龙里人侯廷用侯尧封父子始建,迄今已有四百四十九年的历史。春秋易变,岁月沧桑,关帝庙曾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嘉庆四十六年(1841)、公元1937年四度修缮。解放

  • 标签: 诸翟关帝庙 关武安祠 中国 儒家 明朝 清朝
  • 简介: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生计与健康状况,是做好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对全市苗族生计与健康状况作了初步调查,并对改变苗族生计与健康状况提出粗略建议。

  • 标签: 生计 健康情况 苗族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福泉市 少数民族地区
  • 简介:太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与发展,大多与晋商文化息息相关,后太谷诸多文化要素均围绕着晋商文化组成了文化有机体,形成了完整的地方文化生态区域。以太谷晋商文化为核心的地方文化,承载它的载体是太谷的古城,是大宅院、古民居,是那些林立于乡间的寺庙建筑,丰富的文化与建筑空间相融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调查显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保护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由于操作上的需要,将原本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文化生态人为地加以切割,分段、分区、分对象地施以"保护",这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化和碎片化,其结果往往顾此失彼。

  • 标签: 太谷 非物质文化 遗产 晋商
  • 简介:2013年7月,笔者作为转变作风服务群众集中征集工作组成员,进驻莎车县塔乡,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取得不少数据和第一手材料.本文基于这些材料,对新疆莎车县的伊斯兰教发展情况进行解读和分析.

  • 标签: 维吾尔族乡村社会 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