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在中文圣经历史长河中,《和合本》占了一个世纪篇幅,直至近年修订成《和合本修订版》(《和合本2010》)。《和合本》是目前通行历史最悠久中文圣经,流通数量大、范围广。中国教会不少语言和概念,与这部圣经有着密切关系,而《和合本》历史起点,也与当时环境和需要息息相关。

  • 标签: 和合 历史 意义 中国教会 圣经 中文
  • 简介:为了全面提升信徒素质,教会首先必须要有更多综合能力高、服侍能力强、有灵性和人格魅力教会领袖和牧者信徒'吃饼得饱'本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但不可只是追求看得见物质上饼和鱼,耶稣告诫人,还有比这更重要、更好,即'存到永生食物'(参约6∶27)。这是灵性生命粮食、宝贵精神食物,会有力地促进信徒信仰灵命健康成长。所以我

  • 标签: 丰盛生命 信徒素质 全面提升
  • 简介:道教贵身重生,作为生命象征符号"水"自始至终得到道教尊崇。从饮水成仙到符水治病,再到各种仪式中水运用,道教以水洁净身心、超度亡魂、表征神圣空间,水多种功能充分体现了生命道教热爱生命、济世度人特点。本文从水作为生命符号意义和水在道教仪式中象征性两方面展开,揭示道教传统中"水"独特价值。

  • 标签: 生命符号 仪式象征 道教传统 水元素
  • 简介:塔里克·拉马丹(TariqRamadan)是当代具有世界影响力穆斯林思想家之一,也是伊斯兰现代主义改革家重要代表。他是一名欧洲伊斯兰教学者和活动家,作为英国政府与欧盟顾问、牛津大学教授,他研究伊斯兰、介绍伊斯兰,并呼吁穆斯林保持传统记忆同时回应变化中现实,灵活解释和运用伊斯兰思想资源。

  • 标签: 伊斯兰现代主义 意义 借鉴 英国政府 大学教授 思想资源
  • 简介:数字"七"是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地区、不同族群青睐圣数之一。在伊斯兰教语境下,圣数"七"皆自天启经典而来,带有浓郁宗教特征。对于儒家而言,圣数"七"则被赋予更多人文特征。清人刘智所著《天方性理》中,对圣数"七"不同赋意成为伊斯兰教与儒家思想互通载体,更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下影响着人们思维方式。

  • 标签: 圣数“七” 伊斯兰教 儒家 象征意义 《天方性理》
  • 简介:传统观点认为,作为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对技术是持否定态度,实则不然,庄子多次肯定了技术重要价值和作用,只不过,庄子对技术局限性也有着深刻认知,因而容易给我们造成其忽视技术印象。

  • 标签: 技术观 庄子 当代 传统观点 否定态度 代表人物
  • 简介:我们学佛的人通常讲我们修行嘛,要修这个心。这个心是什么样心呢?有人说是平常心。什么是平常心?荣辱不惊。有人说是如如不动心。什么是如如不动心呢?不动,这个用词是没有错,但是有时候可能我们会理解偏了:一学佛啊,这个心不是如如不动,而是像石头一样,太坚硬太冷漠。

  • 标签: 平常心 学佛 修行 荣辱
  • 简介:"边疆"不仅是一个地域性政治概念,也是一个经济、文化、社会、象征概念。边疆社会文化则是中国边疆一个十分重要特征。无论是美国边疆学派,还是早期中国边政学派,抑或是后来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关于边疆社会研究,都表明边疆社会文化复杂性,以及不同民族、族群文化互相交往、渗透关系。因此,边疆地区民族文化也存在着另一个重要面向,即文化杂糅(culturalhybridity)。以往表现民族文化民族志影片更多地关注单一民族文化类型,强调民族文化独特性一面。本文以民族志影片《游走呗玛》为例,提出边疆社会文化影像呈现和表述都不应忽视边疆社会文化类型重要特征,即文化复合性、杂糅性以及文化链接(articulation)。对这一问题认识也关系到在摄制边疆社会民族文化民族志影片过程中应该持有的文化立场和态度。

  • 标签: 文化杂糅 边疆社会文化 宗教信仰 民族志影片
  • 简介:当年,源律和尚向慧海和尚请教:源问:怎么用功?慧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源说:这谁不会。慧答:他们吃饭时不肯吃,想这想那,挑这挑那。他们睡觉时不肯睡,思这思那,梦这梦那。

  • 标签: 和尚 吃饭 睡觉
  • 简介:一切赞颂,全归真主!他使信奉伊斯兰的人成为中正民族。党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生动表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与伊斯兰中正思想内涵同出一辙。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正 穆斯林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现代化国家 伊斯兰
  • 简介:东晋南北朝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舍身求法高僧。法献是继法显、宝云、智猛和法勇等之后又一位西行求法僧。法献西行,往返均取“青海道”;在西域,法献先后游历了吐谷浑管辖鄯善国故地,和芮芮控制下于阗、龟兹和高昌等国。法献取得佛牙,是从乌缠国流入于阗国,乌缠国即汉代乌秅国、法显记载於麾国,也即玄奘记载乌铩国;佛牙来到汉地后,曾经由陈武帝、隋文帝和唐宣宗等帝王公开供奉,流传有绪,是中国佛教史上最著名佛教圣物之一。

  • 标签: 青海道 乌缠 法献 佛牙 西域史地
  • 简介:周一语文课上,老师从课本里拿出一片红叶,有人说,您去香山了吧?老师笑而不答。头排有个女同学,抬起身来仰脸靠近红叶。有个同学喊,它没香味!女同学回身说了一句,你不知道我是近视眼吗?老师把红叶给了这位女同学,她压在课本里。这是72年前我小学四年级一件事。北京南城多是穷苦人,孩子们只守在胡同里,最多到龙潭湖、陶然亭去撒撒欢。

  • 标签: 红叶 串连 小学四年级 女同学 语文课 老师
  • 简介:一在小区单元楼下草地上,有一棵高大挺拔槐树,长势喜人。记得刚住进这个小区时候,它还是一棵小树,默默无闻,不被人注意;而今已与六层楼等高,每逢盛夏,浓荫蔽日。清晨,推开窗户,一阵淡淡清香便随着微风飘进屋里。哦!又是槐花飘香时,忍不住贪婪地吸几口,清润香甜。举目望去,挂在枝头一串串槐花,迎着朝阳,笑意盈盈随风舞。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古代泽州弥勒信仰源远流长,以青莲寺为中心,主要表现为弥勒上生信仰,是泽州佛教僧众净土信仰主流。而其最流行时期主要在中唐和金代,其流传与唯识学在泽州弘传关系密切,唐代弥勒信仰还受到法华信仰影响。弥陀净土信仰则主要在俗家信众中传播,以青莲寺和松岭寺来看,金明昌、泰和以后方始流传。

  • 标签: 泽州 净土信仰 弥勒信仰
  • 简介:今天,国人对圣诞节有不同态度,如何过好、阐述中国教会自己圣诞节,是基督教中国化实践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愿意借助圣诞之“道”进行信仰浅析与论述:基督教圣诞节是“道”平安信仰文化阐释。圣诞之“道”临在包容性具有五大现代启示意义:第一,基督教信仰圣诞之“道”临在包容性体现在始终尊重主流价值观,一直有融入文化、政主教从、多元通和政教传统。圣诞之“道”临在包容实践不但在于主降生时代,就是在当代中国社会,也可以塑造基督教“爱宗教”形象,进一步改善人们对基督教观感。

  • 标签: 圣诞节 “道” 基督教信仰 文化阐释 主流价值观 包容性
  • 简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些价值准则也是伊斯兰教对全体穆斯林要求。其中,友善是每个社会成员应该大力弘扬道德规范。“友”本义为朋友,“善”本义为吉祥。

  • 标签: 穆斯林 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美德 价值准则 个人层面
  • 简介:诵经是道人日常功课之一。有许多信众问笔者关于诵经问题,常见有:诵经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诵经?诵经有哪些规矩?诵经一定要配乐吗?诵经禁忌都有哪些?就信众关心这些问题,下文试做解答。

  • 标签: 诵经 信众 功课 道人
  • 简介:佛教传入我国之后,随之有大量佛教经典传入我国。为了使这些梵文经典能够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有很多国内外高僧花费了大量精力将梵文经典翻译成汉语佛经。但由于佛经常常晦涩难懂,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专为佛经作注疏高僧。经过高僧注疏之后佛经,方便了学佛者修学和理解。

  • 标签: 佛经 高僧 注疏 古代 佛教传入 佛教经典
  • 简介: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诉求与神学主张,都是围绕着圣经展开。通过探讨路德早年对《诗篇》注释,以及他后来对律法与福音辩证关系关注,对“因信称义”强调,尤为重要是,通过讨论他德语圣经翻译,本文呈现了路德圣经经验与文本诠释实践,以及它们对16世纪宗教改革重要意义。同时,本文试图将路德圣经诠释置入圣经诠释历史而进行述评,突出他承前启后影响力。

  • 标签: 路德 圣经诠释 德语圣经 律法与福音 宗教改革
  • 简介:为了解决业力及其相续之疑难,经量部中被称为“先代轨范师”一类论师基于经量部种子说提出了“色心互熏说”。通过对经部此“色心互熏说”梳理和解析,认为此说乃是基于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两派思想而提出,并用世亲及后期唯识对此说评辨探究这一理论缺陷。

  • 标签: 经量部 业力存续 种子说 色心互熏说 色心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