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伊斯兰教传入新疆以来,大多数维吾尔族宗教上层人士都充当经堂教育导师,他们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使经堂教育活动更容易为维吾尔族群众所接受。大量宗教财产被用于经堂教育事业,表现在与清真寺和经文学校分用宗教税"乌守尔"(Osur)、"扎卡提"(Zakat)和"瓦合甫"(wahpa)。[1]在这股办学热潮中,穆斯林原本给清真寺捐财产此时转而直接捐助给经堂教育

  • 标签: 经堂教育 上层人士 经堂语 《古兰经》 分用 维吾尔语
  • 简介:社会素质提升和人进步,都是以教育介入为前提。这早已成为共识。临夏市木场幼儿园及和平小学理事长马进孝,从1985年开始,其执教生涯从宁夏银川肇始之后,对穆斯林教育思考和探索,再也没有停止过。在整整十多年民办阿校教育过程中,他发现了成人教育困难和有限性。这一困境发现,催生了他对民族教育更深层思考。最后,他将视线转向了儿童教育,并得出结论:治病,得从根部开始。

  • 标签: 儿童教育 民族教育 社会素质 教育过程 临夏县 深层思考
  • 简介:一、兴泾镇经堂教育概述兴泾镇隶属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上世纪80年代,受国家"三西"农业开发建设资金扶持,将泾源县部分回族分期分批移民而来。该镇下辖6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和一个居委会。现有人口17003人,其中回族人口占98.8%,是距离首府银川最近,也是宁夏规模最大回族移民区。目前该镇共有35座清真寺,31座中有驻寺满拉,在泾华中寺设有妇女礼拜场所。其中属于格底目教派19座,哲赫忍耶门宦11座,虎夫耶门宦2所,伊赫瓦尼教派3所。

  • 标签: 经堂教育 宁夏银川 现有人口 哲赫忍耶 伊赫瓦尼 首府银川
  • 简介:清末民初以来,大量进步回族知识分子致力于这场旨在振兴族教、启蒙救亡社会运动。他们办报译著、兴学组社,向族教内外传播着具有现代意义全新民族观、教育观、宗教观等,有力呼应了"改造国民性""立新人""抗战救亡"时代主潮,推动了回回民族、中华民族现代历史步伐。在这场历史巨变中,儿童教育问题也引起了回族社会广泛关注与思考。当时回族报刊对此进行了探讨,呈现了现代回族知识分子在该领域求索努力。

  • 标签: 儿童教育 回族社会 现代历史 回回民族 历史巨变 社会运动
  • 简介:中国道教学院于11月13日举行特聘教授及第三届研究生导师聘请仪式,并召开研究生教育座谈会。国家宗教事务局四司副司长赵忠海,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兼中国道教学院院长李光富、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副会长兼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孟至岭、副秘书长周高德出席会议。孟至岭副会长主持会议。李光富会长兼院长、张凤林副会长兼秘书长、朱越利教授、赵忠海副司长先后致辞。

  • 标签: 中国道教学院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导师 特聘教授 座谈会 仪式
  • 简介:丛林里对于禅堂有个比喻,叫选佛场。怎么叫选佛场呢?就是要在这个地方选出佛来,从一堆修行人中选出开悟、觉悟的人来。我们知道,选举通常有候选人,而选佛场里每一个打坐的人都是候选人。投票是谁呢?投票是所有与会的人。世间选举,你要当选,通常都是半数以上的人通过,选佛则不然。首先说选佛参与投票众生吧,那是尽法界众生,无边无际。

  • 标签: 金石 修行 候选人 投票 选举
  • 简介:作为一名较长时间了解中国外国人,也是中国人和中国教会一名真诚朋友,我很愿意就"基督教中国化"这一概念谈谈其中几个潜在维度。这当然对于中国教会来说它是大有希望也是满有积极意义。按照我所理解,"中国化"这一命题是一个丰富理念,包含了多个不同层面。我就此提出四方面。A.政治层面首先,"中国化"概念具有政治和社会意义层面。的确在起初,

  • 标签: 基督教信仰 平信徒 政治层面 耶稣基督 全球化问题 代祷
  • 简介:现代意义上大学发源于中世纪西欧,但学者们认为:“中世纪欧洲学习机构名称和发展都是穆斯林学校仿制品,伊斯兰宗教学校是欧洲学习机构原型,被教皇和王室授权后成为欧洲大学。”[1]这说明,中世纪西欧大学产生和发展受到了伊斯兰大学影响和推动。本文就这一问题做初步探讨。一、世界最早大学—伊斯兰大学产生与发展在伊斯兰教出现以前,阿拉伯人基础教育主要在特定季节里进行,

  • 标签: 伊斯兰世界 欧洲大学 宗教学校 伊斯兰文明 伊斯兰宗教 中世纪欧洲
  • 简介:佛教里面“和”思想,可以说是佛教跟儒道两家,乃至与诸子百家思想理论一个重要共性之一。所以,也可以说在整个中国文化里面,关于“和”思想理论是一个共性东西..当然.它表达方式不一样,侧重点也不一样。

  • 标签: 佛教 和谐 “和”的思想 思想理论 诸子百家 中国文化
  • 简介:由印度导演卡伦·乔哈尔执导电影《我名字叫可汗》颠覆了宝莱坞一贯叙事与歌舞并置电影风格,更加注重挖掘人物内心精神世界,以精神世界建构人物思想和行动,形成了这部影片特色,该片也因此入围2010年第60届柏林电影节非竞赛单元。

  • 标签: 精神世界 叙事 可汗 影片 印度 解读
  • 简介:玄门讲经活动作为中国道教界年度品牌文化活动,自2008年起,至今已经举办七届。举办抄经作品展是活动内容之一,本届抄经作品共收到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台湾地区113位道长、居士抄写122幅作品。

  • 标签: 修持 2008年 作品展 文化活动 中国道教 台湾地区
  • 简介:在宗教改革者中,对于建造新教教会体制最有托付和拥有最清晰理念的人,也许非加尔文莫属了。加尔文教会观指出:"因此,就如传基督这救人灵魂教义,是教会灵魂,同样纪律是教会肌肉,使得各肢体因履行自己职责,叫整个身体合而为一。"(《要义》4.12.1)~1对于今天经过前期高速增长,逐渐趋于稳定而正在建立秩序中国新教教会,一定有可以借鉴之处。因此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加尔文教会纪律观,及其对今天中国教会启发和帮助。

  • 标签: 中国教会 加尔文 纪律观 高速增长 改革者 新教
  • 简介:本文认为早在老、庄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道教。老子、庄子、列子所代表是当时道教神秘派。他们以精神修炼为主,同时也不反对道教对身体修炼。道教神秘派是当时诸多道教流派中一个。文章后半部分对道教神秘派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神秘主义作了比较研究。

  • 标签: 道教 庄子 神秘主义 生命观
  • 简介:佛教对于烦恼认识相当深刻,汉译《杂阿含经》中对于烦恼有许多分类和描述,并与佛教基本教义、修道体系及解脱目标紧密相连。佛教认为烦恼本质是心不自在状态,烦恼染污性与不善性决定了它可以束缚、逼迫、扰乱人心,因此,早期佛教以断除烦恼、证得涅槃为乐。随着部派佛教对烦恼认识深化,阿罗汉地位开始动摇并出现以追求佛果为目标的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发展逐渐展现出不同于以往拥抱烦恼、在烦恼中觉悟旨趣与精神。

  • 标签: 《杂阿含经》 烦恼 阿罗汉 解脱
  • 简介:“佛教题材油画除了要求掌握娴熟高超油画语言和深邃个人艺术修养外,还要求画家对佛教深入理解和感悟,长时间地保持极为虔诚宁静,不受繁杂琐碎干扰超脱心态,进行绘画创作。”

  • 标签: 油画语言 佛教题材 艺术修养 绘画创作 画家
  • 简介:“日日忙碌日日昏,半为苍生半为君。桃花落尽蔷薇绽,始知人间夏已临。”今逢乙未立夏H,晨光忽然照亮了窗子,阳光洒在地上斑斑点点。在这充满诗意早晨,不喝点茶就觉得辜负了时光。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中国近代佛教“中兴之祖”杨文会部分生平以及始于《大乘起信论》学佛之路,阐述了杨文会主张诸宗融合与半他力半自力二大净土观。

  • 标签: 杨文会 净土观 南条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