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理”和“象一所昭示两种不同思维形式出发,形成了解读《周易》文本两大阵营——义理易学和象敬易学·义理易学阵营中王弼、程颐易学凸现了《周易》“理”世界超越性,象数易学揭示了《周易》“象”世界对于彰明“理”世界关键性.朱熹基于《易》本为h筮之书立场。既强调了“理”世界超越性·又突出了“象”世界对于彰明《周易》“理”世界关键性.

  • 标签: 周易 象数 义理 “象”世界 “理”世界
  • 简介:孔子论乐本于情性,强调情感安顿,侧重于个体生命关怀与真实情感。在孔子音乐世界中,音乐情感实包括艺术情感、道德情感和自由情感等三重境域,其所谓“成于乐”,既体现为道德情感“实有诸己”,又呈现为一成己、成物生生转化“自由自我”实现历程,即由艺术情感、道德情感向自由情感逐层升进。

  • 标签: 孔子 艺术情感 道德情感 自由情感
  • 简介:《孙子兵法》中蕴含着和谐思想,对当今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孙子慎战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前提;“衢地合交”政略是构建和谐世界有效手段;“不战而胜”思想可为构建和谐世界提供战略选择;“先为不可胜”实力慑敌思想可为构建和谐世界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孙子兵法 和谐思想 和谐世界
  • 简介:"世界历史"观念作为我们理解世界、描述世界理论框架,起源于希腊化时代;中世纪,它融入宗教哲学,完成了哲学化转向.近代以来,理性取代了上帝,"世界历史"观念随之转向认识论,并逐步成为孕育欧洲中心论温床.近代早期,维柯与伏尔泰为近代"世界历史"观念确立了基本范式,这种范式大大削弱了中世纪"世界历史"观念广泛具有的实践性.自康德始,近代"世界历史"观念以德国思想家为其表述者.康德创造性表现在,他认为普遍世界历史存在,首先是人们以某种预想为线索进行撰述结果;赫德尔则以强调个体特殊性与历史性方式来撰述世界历史.西方近代"世界历史"观念集大成者黑格尔.他世界历史思想代表着近代"世界历史"观念的确立与完善,同时意味着中世纪普世主义"世界历史"观念彻底破产.

  • 标签: 历史认识论 世界历史 理性 欧洲中心论
  • 简介:3月7~8日在天津召开,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分析》编辑部联合主办。来自全国17个省市部分院校和科研机构45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立国研究员和钟会兵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何锡蓉研究员等分别在开幕式致辞。

  • 标签: 哲学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天津 生活世界 上海社会科学院 论坛
  • 简介:8月4—10日在希腊雅典召开,由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FISP)主办,希腊哲学会属下希腊组委会具体承办,会议主题为“哲学:审问明辨与生活之道”。来自105个国家近3000名学者出席会议,其中知名哲学家包括德国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意大利安伯托·艾柯(UmbertoEco)、希腊尼哈马斯(AlexanderNehamas)、美国麦克布莱德(WilliamMacbride)、爱尔兰莫伦(DermotMoran)、法国的卢卡·斯卡兰蒂诺(LucaScarantino)等。

  • 标签: 世界哲学大会 哈贝马斯 希腊 联合会 组委会 哲学家
  • 简介:现在我想在下面的论述中表明,即使在一般价值先天(Wertapriori)以内,形式东西也绝不会与先天东西相等同,在这里存在着先天本质关系基本种类.但我在此并不想把所有包含在这些基本种类中东西都加以阐释.这种做法将意味着展开这门实证伦理学本身,而这里并没有这样意图.

  • 标签: 先天 实证 做法 伦理学 关系 质料
  • 简介:<正>作家徐迟在有关陈景润报告文学中用了一个比喻,认为数论好比是数学王冠,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王冠明珠。我们可以把同样比喻用于中国哲学,那么什么是中国哲学王冠,什么又是王冠明珠呢?对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回答,而我认为,心性哲学是中国哲学王冠,良知论是王冠明珠。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惟在于人心性。心性是智慧渊泉,又是烦恼根源。人生活在社会上有一个如何安身立命问题,此问题不解决,人精神就会陷于困境。心性哲学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运用智慧之剑,斩除烦恼,安顿其心。此是就个人而言。若从社会而言,一切伦理、道德、政治、教育设施,也无不以心性哲学为依据。

  • 标签: 中国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 良知论 心性哲学 哥德巴赫猜想 儒家
  • 简介:坚持和而不同,构楚和谐世界,有着深厚内蕴和巨大张力,内容十分丰富,需要我们认真领会、探索、思考。人类世界,是一个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构成世界,和而不同则是引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平、和合、和睦、和谐相处进而“协和万邦”普世原则。。应该认识到,构楚和谐世界,要靠全人类共同努力,长期奋斗,应该有各国都能认同,都能遵循原则。以“和而不同”为核心“和为责”思想理念,不失为构建和谐世界总原则。

  • 标签: 和而不同 和谐世界
  • 简介:7月21—24日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举行。会议以“中国哲学与生命学问”为中心议题,围绕“哲学理论与哲学实践”、“对生活方式论证:形而上学,美学与修辞”、“实践智慧”、“生活方式:中国哲学与希腊哲学”、“生活方式:中国哲学与犹太哲学”等展开讨论。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布法罗分校哲学系教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余纪元担任本届大会组委会主席并致开幕辞。中央文史馆馆员、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终身教授、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大钧先生出席大会,并作了题为“易学与人生境界”报告。

  • 标签: 中国哲学 世界 纽约州立大学 生活方式 终身教授 社会发展
  • 简介:10月12—13日在北京举行,由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组委会、中国文化院和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共同主办。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印度、韩国等国家28位专家学者、宗教人士、企业家及管理人员围绕“信仰·伦理”主题进行对话,探讨信仰与人类精神生活关系,交流不同文明信仰之间异同,探寻人类伦理与社会发展路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组委会主席许嘉璐指出,人类文化本质就是多元,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向世界介绍自己文化与传统。

  • 标签: 北京师范大学 世界文明 论坛 人类伦理 中国文化 人文宗教
  • 简介: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磨砺》严高鸿马克思主义著作浩如烟海,内容博大精深,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则是蕴含于其整个体系中精华。要领会这些精华,最好办法,当然是对原著作出系统、深入,而不是零碎、肤浅研究。但是,对于大多数青年人来说,他们并无必要也...

  • 标签: 世界观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青年学生 语言特点 热点问题
  • 简介:虚浮世界清流——《周易干氏注》述评叶友琛秦嬴政焚书,《易》以卜筮独存。两汉时经说趋于纷繁,衍为多家象数之学。但是或入于祥,或务穷造化,以至不切民用。遂有王弼尽象数,步入老庄虚玄之途,在当时占有压倒一切优势。尽管如此,魏晋时期仍有象数余绪流传,...

  • 标签: 《易》学 干宝 《易传》 解《易》 《周易》 六十四卦
  • 简介:关于年鉴选题选材几个问题()陈仁礼方亚光年鉴既是一项信息产业,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框架结构、选题选材、组稿编辑、出版发行各个方面。但一旦框架结构确定之后,选题选材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环节。选题选材是否全面、新颖、精当、连续可比,不仅影响到框架...

  • 标签: 年鉴选题 选材 框架结构 地方综合年鉴 编辑工作 几个问题
  • 简介:12月15~16日在上海召开,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美国价值与哲学研究会共同组织和举办。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黎巴嫩、伊朗、荷兰、俄罗斯、乌干达、罗马尼亚、波兰、丹麦、印度、澳大利亚、葡萄牙、中国香港等15个国家和地区21名学者作了大会发言,参与交流讨论学者和研究生共50余人。

  • 标签: 哲学研究 国际会议 生活世界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中国香港 罗马尼亚
  • 简介:10月12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哲学系承办。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丹麦、希腊、冰岛等国及中国两岸三地近70名专家学者围绕10个子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这些议题分别是:严复与西方文化、严复与中国文化、严复与近代中国观念和思潮、严复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角色、严复与教育、严复与中国“现代性”、严复与中国和世界文化多元性、严复与东西方文明深度视点和对话、严复与当代中国。与会学者认为,在全球化和世界不同文明及文化进行对话今天,百年前严复所作中西文化与文明会通及融合工作为当代人提供了示范和榜样。

  • 标签: 中国文化 世界文化 国际学术会议 严复 东西方文明 北京大学
  • 简介:哲学第一问题或者说元问题是哲学究竟该如何界定问题。几千年哲学发展史就是哲学寻求自身合理定位历史。由于对哲学自身身份或定位认识不清,我们哲学书总是以一种非哲学方式诉说着哲学问题。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分别以自然、社会和思维为研究对象,哲学研究虽然离不开对自然、社会以及思维关注,但从根本看,哲学面对仅仅是人自身,并且也只能站在人立场上去关注和理解自然、社会以及思维。

  • 标签: 哲学发展史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意义 哲学研究 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