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文学重复引发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其一是记忆,其二是回忆。空间向度而言,记忆是一种经验,它把重复变成了行动,并支撑着重复的实体化运作,以同化所有的差异性,由此形成了叙述逻辑;回忆则是一种体验,它不断剥离、抽空重复的实体性,将之转换成载体,以汇聚形式的语境,由此形成了诗性逻辑。时间向度而言,记忆向前,将过去置入现在;回忆则向后,将现在引入过去。记忆是重复的符号化行为,而回忆是重复的象征化行为。文学重复的传统,即记忆与回忆的交织体,在实体与诗性的两极游动。

  • 标签: 重复 记忆 回忆
  • 简介:现在的时代,被称为保存的时代。在现代,人们尽可能地希望将人类各种各样的体验,以及人类生成的文化,作为共有的遗产进行保护(荻野,2000)。不仅仅是具有艺术价值的东西被当做文化财产加以保存,一些仍然活生生的、会唤起一些人想忘却的记忆的事情或者相关的事物也成为保存的对象。荻野(2000)就曾指出,广岛的原子弹爆炸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址被登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而这些在近代史上成为否定性一面的遗产被称为"负的文化遗产"。然而,不仅仅是保存这样的物的遗产,而且还新建一些意在表象这些事件的记忆的博物馆和纪念设施,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就是其中之一。相对于原子弹爆炸遗址直接象征原子弹爆炸的历史,资料馆的展示则不仅仅展出历史,而是将各样的在展示生成中占主体地位的人对于原子弹爆炸的记忆进行了展出。甚至可以说,这种展出构建了这种记忆。因此,笔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的视点和方法,从2007年开始对广岛的原爆的展示和记忆进行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以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的历史演变和展示的变迁为考察重点,探究原爆后的社会状况,探讨了展示与记忆生成的关系。本文将在简单介绍广岛原爆的纪念设施和广岛和平资料纪念馆的展示的历史演变的基础上,着重阐释原爆记忆是如何通过展示被表象,以及这种表象的意义所在,最后探讨研究文化遗产的展示和记忆生成的意义所在。

  • 标签: 原爆 记忆的表象 展示空间
  • 简介: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通过口述长征、笔记长征等形式建构长征历史记忆,长征期间毛泽东留下的诗词也成为建构长征历史记忆的重要方式。剖析长征原因,再现长征过程,定位长征意义,是毛泽东建构长征历史记忆的基本内容。毛泽东建构长征历史记忆的实践,为长征历史传承保留了珍贵史料,奠定了长征评价的基调,塑造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为提炼长征精神提供了历史原形。

  • 标签: 毛泽东 红军长征 历史记忆
  • 简介: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和张云逸等在广西右江地区共同领导了百色起义,随后建立了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邓小平担任红七军前敌委员会书记、政委。百色起义期间,邓小平参与了起义的全过程、反“围剿”和根据地建设,推动了当时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在起义期间及以后的革命斗争中,邓小平多次总结和回顾了起义的艰苦历程和广西人民在起义中作出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小平从多个方面对百色起义进行了回忆和评价。

  • 标签: 百色起义 邓小平 历史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右江革命根据地 根据地建设
  • 简介:小说与历史是两种讲故事的方式。长期以来,人们关注到了两者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性关系,但未能从文化记忆的理论方面着手,来进一步讨论两者的内在联系。事实上,只有从"文化记忆"的视野入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小说与历史的相互作用;从而对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的叙事的审美功能,也有一种更新的认识。

  • 标签: 文化记忆 审美叙事 历史与小说
  • 简介:遗迹成了地方的标志,它引起并深化支持一种特殊情结,把文化视作"财产"和"身份"标志。遗迹所刻记的记忆和所标志的历史通常被视为共享的公共叙事的有机部分,并不断加强身份意识和正统性意识。各种团体渐渐地利用尚未固定、还在争议和充满矛盾的记忆、叙事和遗迹来实现这种效果。遗迹事实上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场域——甚至是一个战场。记忆干预在纪念景观中引起微妙的但不乏意义的转变上,具有既个别又累积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把遗迹抢救成一种道德空间,使其不仅能认证某种认同,而且可以促成更复杂(往往是人性化和世界主义的)地对一些问题的反思,如对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关系的反思,对遗迹本身性质的反思。

  • 标签: 遗迹 记忆 骚动不安的记忆 记忆干预
  • 简介:《论音乐的社会情境》是阿多诺早期最为重要的音乐社会学文本之一,该文浓缩了后来音乐社会学的诸多观念。阿多诺在该文中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开始,高度概括了音乐在当时社会中的处境。基于音乐与社会的关系,他划分了音乐家的四种类型,并分析了音乐的再生产与消费问题。

  • 标签: 生产 再生产 消费 中介 政治经济学
  • 简介:1956年毛泽东的《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是继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又一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文献,对当代中国文艺尤其是音乐指明了具体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毛泽东 音乐发展 方向
  • 简介:21世纪,媒体文化已经是社会生活的主要驱动力。全球化包裹下的跨国界迁移,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媒体与迁移之间的关联,促使本文讨论其对种族、民族、国家、文化等的影响。这也让我们思考艺术、媒体和音乐怎样支持可能被认为是世界主义某种形式的过程,理解作为跨越国界和文化界限而想象和形构社群的一种方式。作为想象和表征移民及其历史的一种方式,这些艺术产品成为多层次图像制作的标志策略。参与迁移问题如何在政治话语的语境中被展演;解读跨学科方式中怀旧行为的扮演;讨论全球化和跨国主义如何让我们重新思考民族国家和学科之间的传统界限;在全球又在地的族群景观、技术景观和媒体景观中,提出诸如'家'、'家园'、'流亡'、'移民'、'身份'和'族群'等概念的新定义。

  • 标签: 媒体 跨界 迁移 移民 国族主义
  • 简介:欧根·希穆涅克的《美学与艺术总论》以列宁的反映论作为研究艺术的方法论原则,从艺术受现实和作者思想-审美意向的制约方面来研究艺术现象,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思想。首先,希穆涅克认为音乐是一种风格化的模仿,是主客观的统一;其次,他用音调去分析音乐的题材结构,认为音乐创作是通过一定的音调方式对人和现实的某种情感态度进行描述和音乐的'典型化';最后,他认为音乐活动是一个'语义化'的过程,其中包含了意义的生产和人的发展两个方面,并最终指向对社会的认识和改造。希穆涅克音乐美学强调了积极介入现实的基本立场,但也包含了反映论美学的固有问题——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创造性和意识主体性的忽视。

  • 标签: 欧根·希穆涅克 《美学与艺术总论》 音乐美学
  • 简介:本文在对音乐的哲学诠释中遵从着两个基本方向:其一是强调音乐独有的内在自律性,其二是以不同的方式和出于不同的理由否定这一独立性。虽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在'反映论'的旗帜下主要强调音乐艺术的社会条件,因此成为反对'纯'音乐理论的坚决支持者,但本文作者坚持认为这样两种态度都是片面的,并且思考这一问题的解决应该遵循布洛赫的思想,寻求在一种宣言式意图之中的更高的综合('恒星的纯化',但同样真实地植根于'新的地球')。根据文本作者的观点,只有将音乐的自律性主题和社会制约性的主题和谐融合在一起,音乐才可以从根本上决定人类的本质。

  • 标签: 音乐 自律性 社会限定性 反映论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