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合并晕厥与不良预后的关系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740例首发APE患者。由住院病历获取患者的基本情况和临床相关情况(包括临床表现、合并症、辅助检查情况、治疗和预后情况等)。按照是否合并晕厥分为晕厥组和非晕厥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临床相关情况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PE患者合并晕厥的相关因素。结果APE患者中合并晕厥的比例为12.6%(93/740)。晕厥组(93例)和非晕厥组(647例)年龄分别为(59±16)和(59±17)岁,男性分别占57.0%(53/93)和60.4%(391/647)。晕厥组体质指数、住院期间病死率、高危肺栓塞比例和机械通气比例高于非晕厥组[分别为(24.5±4.0)kg/m2比(23.3±3.8)kg/m2)、16.1%比7.7%、4.4%比1.3%和9.7%比2.5%],住院时间[M(Q1,Q3)]长于非晕厥组[(15(10,22)d比14(9,22)d)],合并胸痛和咯血症状比例低于非晕厥组(分别为19.4%比36.8%和14.0%比27.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右心扩大[OR(95%CI):2.46(1.07~5.64)]是APE合并晕厥的相关因素。结论APE患者合并晕厥比例较高且与不良预后相关,右心扩大与APE患者合并晕厥相关。

  • 标签: 肺栓塞 晕厥 预后 相关因素 横断面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成瘾性疾病的治疗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难题,广义上分为物质成瘾和行为成瘾两类,同物质成瘾相比,行为成瘾不受药物等其他因素的调控,因此可以作为一种很可靠的成瘾相关研究模型。近年来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进步及成瘾相关神经影像学研究的深入,为行为成瘾的科学研究、临床治疗与干预以及对行为成瘾发生发展机制的探寻与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认识。现以赌博障碍、网络游戏障碍为例,就国内外行为成瘾患者脑结构、功能以及代谢改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和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放射学 行为成瘾 赌博障碍 网络游戏障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两例Graves病(GD)合并妊娠患者胎儿甲状腺肿的临床诊治经验。两例GD患者孕期规律服用抗甲亢药物,甲状腺功能控制良好,但至孕中晚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仍高于参考值上限。两例胎儿孕中晚期出现胎儿甲状腺肿大。继续控制孕母甲状腺功能,严密监测胎儿超声,胎儿甲状腺肿均无加重,均顺利分娩,1例存在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提示GD合并妊娠患者孕期甲状腺功能虽然控制良好,但是血清TRAb高水平仍需警惕胎儿甲状腺肿的发生,胎儿超声是最直接的无创监测手段。

  • 标签: 妊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Graves病 胎儿 甲状腺肿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迅猛,因此,在医疗和建筑业等领域,出现了大量的医疗建筑工程。但是,随着医疗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多,医疗建筑领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同时,外界对于医疗建筑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建筑工程的设计要点对患者的感受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在医疗建筑的设计中,大量的采用了现代科技和信息化的设计手段,使得医院的设计过程变得更加的严谨,同时也建立了一支严谨而又强大的管理队伍,以患者体验为导向,以高效准确完成为目标,从而提升医疗建筑设计的质量和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这样才能促使医疗建筑设计项目不断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 标签: 患者体验 导向 医疗建筑 设计
  • 简介:摘要为促进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治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改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状况,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组织国内神经外科、重症及营养领域的专家撰写本共识。本共识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文献,针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治疗过程中的营养状态评估、营养治疗目标、肠内营养治疗、肠外营养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营养添加剂的使用以及特殊情况下的营养治疗、营养管理流程和护理八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形成43条推荐建议,旨在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提供指导与参考。

  • 标签: 神经外科(学) 重症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营养管理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院就诊带状疱疹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10—12月在安徽省六安市、山东省淄博市和陕西省铜川市22家一、二、三级医院就诊的带状疱疹(HZ)患者332例,对所有患者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带状疱疹简明疼痛评估量表》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分析其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采用截断最小绝对离差(CLAD)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健康效用值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332例患者中男性151例(45.5%),年龄M(Q1,Q3)为59(50,68)岁,所有HZ患者中报告调查时过去24 h内最严重疼痛程度为中至重度(≥5分)的占59.6%(198/332),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中占84.8%(39/46);所有HZ患者中分别有77.7%(258/332)、77.4%(257/332)和74.1%(246/332)报告疼痛对睡眠、情绪、一般活动等方面造成干扰。CLAD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40~49、50~59、60~69、70~90岁HZ患者的β值(95%CI)分别为-0.11(-0.15,-0.08)、-0.03(-0.05,0.00)、-0.09(-0.12,-0.06)、-0.16(-0.19,-0.12)]、工作状态为无业[农民、退休及在业的HZ患者β值(95%CI)为0.15(0.13,0.18)、0.21(0.18,0.24)、0.13(0.10,0.16)]、发生PHN或其他并发症[β值(95%CI)为-0.08(-0.13,-0.04)和-0.12(-0.15,-0.08)]、处于发病后≤30 d[(β值(95%CI)为-0.01(-0.03,0.01)]和已接受治疗[β值(95%CI)为-0.09(-0.11,-0.06)]是健康效用值下降的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超过50%的HZ患者过去24 h最严重疼痛程度为中至重度,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年龄较大、急性期、有并发症的患者的健康效用值更低,生活质量更差。建议适龄人群尽早接种HZ疫苗。

  • 标签: 带状疱疹 神经痛,带状疱疹后 疼痛 生活质量 健康效用值
  • 简介:摘要耳鸣为临床常见症状,影像学检查是病情评估的重要依据,应根据临床诊疗需求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根据我国影像学检查临床适用性评价理念,需要影像科医生与临床医生共同为患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本共识针对耳鸣诊疗所关注的4个常见临床需求,简明概述了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推荐意见,旨在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和效率,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

  • 标签: 耳鸣 影像学检查 临床适用性评价 共识
  • 简介:摘要与年轻和低龄老年人相比,高龄患者(>75岁)存在更多多病共存、多重用药、多器官功能衰退等特殊问题,导致手术决策难度增加、术中风险高、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高,康复进程缓慢。为了规范高龄脊柱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多学科评估临床路径,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高龄外科专家组、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老年学组、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老年人麻醉学组专家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经过反复论证,达成高龄脊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多学科评估专家共识,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脊柱 高龄 手术 多学科评估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衰竭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最常见的呼吸危重症,病因复杂,有时采用常规手段很难获得病因诊断。肺组织活检技术对于不明原因呼吸衰竭的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潜在临床应用价值,而国内目前开展较少。本文基于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三种活检手段在呼吸危重症患者中的大量临床经验,着重介绍适应证与禁忌证的把握、根据不同活检方式的优缺点与患者肺内病灶的特点进行综合选择、不同呼吸支持方式下肺活检技术的操作要点,介入操作场景的选择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与处理,旨在推广相关肺活检手段在呼吸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

  • 标签: 呼吸 危重症 肺活检 支气管镜下肺活检 冷冻肺活检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妊娠不良事件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收集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严重甲减,并具有妊娠结局的47例(48孕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妊娠不良事件(定义为发生妊娠并发症或母胎/新生儿不良结局任意1项),将患者分为有妊娠不良事件组(n=33)和无妊娠不良事件组(n=15)。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信息、孕期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妊娠并发症及母胎/新生儿结局。结果47例(48孕次)严重甲减患者年龄为(30.5±4.1)岁,分娩孕周[M(Q1,Q3)]为38.6(36.3,39.9)周;诊断孕周为7.0(6.0,8.8)周,孕期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为32.7(23.1,60.2)mU/L;TSH首次达标时间为6.0(4.0,10.0)周。82.5%(33/40)患者有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所有患者均给予左甲状腺素(L-T4)治疗,治疗后TSH达标率为77.1%(37/48)。83.3%(40/48)患者成功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 041±452)g,身高为(49.4±2.1)cm,头围为(33.6±0.7)cm。与有妊娠不良事件组比较,无妊娠不良事件组患者的孕期TSH首次达标时间更短[(5.0(3.0,9.0)周比8.0(4.5,12.5)周](P=0.033),甲状腺功能监测次数更多[(8.2±3.5)次比(6.0±3.6)次](P=0.049)。结论妊娠期严重甲减患者妊娠并发症及母胎/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积极监测甲状腺功能并给予治疗,可能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妊娠并发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死亡已成为我国首位死因,高血压和冠心病既具相同的危险因素,两种疾病又常常并存。两种疾病并存时心血管死亡风险明显增加。高血压和冠心病共病患者的降压问题有其特殊性,共病患者适宜的降压目标及优化的降压策略是预防心血管事件再发的关键。该共识从临床实践出发,制定了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评估体系及管理流程,内容包含了风险评估、降压目标、药物选择原则及院外血压管理及随访,以指导心内科医生优化冠心病患者规范血压管理,最大程度减少共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风险,改善其心血管结局。

  • 标签: 高血压 冠心病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心肌梗死(MI)合并室间隔破裂(VSR)患者的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MI后VSR(PI-VSR)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44~82(64.3±8.2)岁]。根据围手术期和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存活患者进行随访,对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68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9例,对59例存活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0.1~10.5)年,随访死亡7例,据此纳入存活组52例,死亡组16例。单因素比较分析显示,术后存活组与死亡组年龄、VSR至手术时间<7 d、Killip分级≥3级、心源性休克、术前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急诊手术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单因素比较分析P<0.2的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99,95%CI:1.010~1.195,P=0.028)、血小板计数(HR=0.993,95%CI:0.986~1.000,P=0.044)、D二聚体水平(OR=1.001,95%CI:1.000~1.002,P=0.011)、心源性休克(OR=6.221,95%CI:2.054~18.841,P=0.001)是术后死亡的相对危险因素。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发现2、4、6、8和10年存活率分别为77.5%、77.5%、71.0%、71.0%和71.0%。结论年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心源性休克是MI合并VSR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外科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院内存活患者的中远期预后良好。

  • 标签: 心肌梗死 室间隔破裂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患者侧支供血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的病例对照研究,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219例CSP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取其临床资料,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影像分析采用双盲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有侧支供血组和无侧支供血组,计算早期CSP侧支供血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CSP侧支供血发生的影响因素,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的临床结局情况。结果219例早期CSP患者年龄为(32.4±5.0)岁,孕期为(51.0±10.6)d,早期CSP侧支供血发生率为12.3%(27例),发生于左侧者16例,右侧者6例,双侧者5例;共发现43条侧支供血血管,平均每患者1.59条,侧支供血血管来源以膀胱动脉最多见,占74.4%(32/43),其次为阴部内动脉,占18.6%(8/4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周≥8周、妊娠囊最大径≥50 mm、妊娠囊呈富血供型是早期CSP侧支供血发生的影响因素,OR值(95%CI)分别为3.68(1.06~12.76)、7.00(1.52~32.19)、9.96(3.59~27.58),均P<0.05。两组CSP患者UAE成功率为100%,在UAE后24 h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程度、清宫术中阴道大出血、子宫切除、月经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CSP具有一定的侧支供血发生率,有可能对UAE的疗效及患者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孕周、妊娠囊最大径及其血管化程度在提示早期CSP侧支供血上具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UAE过程中对妊娠囊的完全栓塞。

  • 标签: 妊娠,异位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血液供应
  • 简介:摘要本研究分析了209例不同类型头部鳞屑性疾病患者疾病分布情况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除了脂溢性皮炎(52.6%)和头皮屑(14.4%),湿疹(17.7%)和银屑病(15.3%)也是好发的头皮鳞屑性疾病且可以仅发生于头皮。4种疾病均高发于20~40岁。脂溢性皮炎和头皮屑患者在性别、职业、饮酒及困扰因素方面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头皮脂溢性皮炎、头皮屑、湿疹和银屑病的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00(1.00,6.00)、2.00(1.00,5.25)、4.00(1.00,8.50)和3.00(1.25,6.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头皮鳞屑性疾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头皮 鳞屑 影响因素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中国老龄化人群正在快速增加,而由于担心麻醉及手术后高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使得具有外科适应证的老年患者接受麻醉的比例相对偏低。在过去5年里,中国麻醉医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力图最大程度地改变这种现状:(1)建立老年患者麻醉与多学科评估及优化体系,以期改善老年患者的术前功能状态,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2)发布基于国内外麻醉医师的高水平临床研究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以期提高中国老年患者的临床实践水平;(3)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老年患者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会,以提高老年患者麻醉与围手术期管理的临床诊疗水平;(4)创新老年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麻醉的临床实践方法和管理路径,以适应当前加速术后康复医学的临床实践需要。

  • 标签: 老年人 麻醉 围手术期医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5岁及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方式选择并综合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手术治疗的521例年龄≥65岁的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为女性,年龄65~98岁。按照年龄分为65~74岁组(n=353)和≥75岁组(n=168)。比较两组间包括患者年龄、功能状况、治疗方式、病理特点、合并症和生存时间等变量的差异。并分析其综合治疗方式的差异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方式主要为改良根治术[分别为39.1%(138/353)和33.9%(57/168)]、保乳手术[(分别为56.9%(201/353)和61.3%(103/168)]。术后选择辅助治疗的患者中,除化疗外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化疗的选择与年龄、手术方式、病理类型、肿瘤负荷、分子分型、功能状况以及合并症有关(均P<0.05)。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和合并症数量是影响老年乳腺癌化疗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ECOG评分:调整后OR=0.45(95CI:0.26~0.75),合并症数量:调整后OR=0.63(95CI:0.41~0.98);均P<0.05]。521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86.3%,5年总生存率为88.8%,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为94.3%。结论≥65岁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方式不受年龄影响,但与肿瘤负荷、病理类型、分子分型、合并症及ECOG评分相关。其中,ECOG评分和合并症数量是影响术后辅助化疗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老年 乳腺肿瘤 综合治疗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随着ECMO应用的日益增多,ECMO患者脑功能监测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临床上神经系统检查、脑损伤相关标记物检测、经颅多普勒/经颅彩色多普勒脑血流监测、视神经鞘直径测量、近红外光谱法脑氧饱和度监测、连续脑电图监测、体感诱发电位等多种脑功能监测方法已在ECMO患者中使用,但是单一的脑功能监测手段在预测脑功能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上尚存在不足。因此,重症医学以及体外生命支持多学科专家越来越提倡多模态脑功能监测,以提高监测ECMO患者急性脑损伤发生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及早发现急性脑功能损伤并进行干预,进而提高ECMO患者预后。但目前尚缺乏多模态脑功能监测的规范化实施流程,制订ECMO患者多模态脑功能监测流程,在多中心进行验证并不断完善,将之转化为正确治疗决策是新使命。

  • 标签: 体外膜氧合作用 脑功能监测 多模态脑功能监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期间血栓栓塞(TE)发生率,并探索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免疫治疗的80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免疫治疗期间TE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估,使用竞争风险模型计算TE累积发生率及风险因素分析。结果804例肺癌患者中,男623例,女181例;中位年龄59岁(28~86岁)。有62例共发生65例次TE事件,其中51例静脉血栓栓塞(VTE),14例动脉血栓栓塞。804例患者3、6、12和24个月的TE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3%、6.1%、10.1%和16.8%,3、6、12和24个月的VTE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4%、4.7%、9.0%和13.3%。既往TE病史(HR=6.345,95%CI:2.917~13.802,P<0.001)、肝转移(HR=2.249,95%CI:1.123~4.502,P=0.022)和中心静脉置管(HR=3.674,95%CI:1.751~7.712,P<0.001)是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期间VT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期间易发生TE,既往TE病史、肝转移和中心静脉置管是VTE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肺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机器学习构建预测模型可以早期预测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KI),有助于临床尽早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AKI的发生率。机器学习也可以做到实时鉴定AKI亚型,以便于未来临床针对其亚型实施精准治疗,从而有可能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机器学习构建AKI预测模型、机器学习鉴定重症患者AKI亚型与精准治疗以及机器学习应用于重症患者AKI领域的局限性与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机器学习 预测 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