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承担境外铁路建设,因参建方多、环境复杂和国情的差异,会面临多种风险,尤其是工期风险,一旦发生,就会影响我国铁路行业对外声誉,给我国“一带一路”及铁路“走出去”战略带来负面影响。此文在分析和识别境外铁路建设工期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在有关国家已建铁路项目形成工期风险的路径和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和探讨,提出应对措施及建议。

  • 标签: 境外铁路建设 工期风险 因素识别 形成路径 分析
  • 简介:鲘门隧道位于深(圳)汕(头)一级汽车专用公路之海丰县境内。隧道穿越鲘门镇附近的咸台山,全长1336.2m,最大埋深208.6m。按双洞单向行驶双车道设置,两洞身平行,中心距42m。

  • 标签: 隧道工程 车道 行驶 公路 汽车 建设管理
  • 简介:从交通使用者对照明质量的要求出发,论述综合影响驾驶员视觉可靠性的小目标可见度评价指标,阐述小目标可见度的测试方法和计算方法。基于高压钠灯和LED在1:1实体隧道环境下的小目标辨识试验研究,得出结论:在亮度水平差别不大的情况,若以小目标可见度为评价指标,LED光源的照明视觉效果要优于HPS光源的视觉效果,因此要达到同等的驾驶员视认水平,采用LED光源更节能。

  • 标签: 公路隧道 照明光源 显色性 小目标可见度 对比试验
  • 简介:<正>2013年,我们总结过去几年参与中南通道的建设历程,根据《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剩余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对中南通道ZNTJ-6标隧道复工安全风险进行了条分缕析,介绍了隧道项目安全风险控制基本要求、隧道复工条件检查项目及高风险隧道复工安全评估要求,制定了有针对性、前瞻性、计划性的具体监控措施,并严格按照监理程序控制各隧道复工,取得了增强安全意识、实现安全复工与复工安全的监理工作成效。

  • 标签: 富水黄土隧道 安全风险 专业监理工程师 风险控制 隧道出口 隧道施工
  • 简介:以某滑坡体边缘隧道洞口失稳风险评估为例,介绍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隧道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风险事件中的风险源进行重要性排序,然后结合数值模拟、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风险事件的风险等级。基于此,提出进一步的风险控制措施,以保证风险评估的可靠性。

  • 标签: 隧道洞口失稳 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简介:采用矿山法进行地下工程的开挖被广泛应用,然而矿山法施工发生坍塌、冒顶等事故较多。因此,对矿山法施工采用科学、系统、动态的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对降低矿山法施工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长春地铁某工程为实例,对矿山法隧道施工准备期间的安全风险评估及施工期间的动态安全风险评估的一般流程和常用方法进行阐述,以期为矿山法隧道施工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 安全风险评估
  • 简介:大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令轨道客流逐年攀升,换乘站点已成为城市大规模客流的主要集散地,由此带来了客流拥塞的安全隐患.本文旨在研究轨道换乘站客流拥塞风险识别方法.基于实时回传的AFC数据,提取轨道换乘站客流,并在时变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将客流划分为3类:进站客流、出站客流和换乘客流,将对应的客流量选取为客流拥塞风险评价指标.将轨道的运营时间(05:00—23:00)以15min为最小单元细分为72个时段,基于灰色聚类构建轨道换乘站客流拥塞风险评价模型,实现对轨道换乘不同时段客流拥塞风险等级的识别.应用该方法对北京市东直门轨道换乘站的客流拥塞风险进行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城市轨道交通 AFC数据 客流拥塞风险 灰色聚类
  • 简介: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盾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开发了隧道盾构施工风险信息系统,系统包括盾构实时监控子系统、三维地质信息子系统、风险评估子系统。该系统可实时查看盾构施工信息和地质数据,对盾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远程实时分析,对隧道盾构施工作出工风险评估和管理。

  • 标签: 隧道 盾构 施工风险 信息系统
  • 简介: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江中段施工时风险大,尤其当其面,临“高承压水、圆砾层”等复杂地层特点时,施工风险更大。依托某越江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施工实例,对冻结管成孔、施工冻结及暗挖等冻结施工全过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探讨冷冻法施工风险,确定了各阶段各基本风险事件的相对权重,并根据权重大小确定各阶段风险最大的基本事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复杂地层中联络通道各阶段,施工风险最大事件分别为冻结管成孔偏斜过大、冻胀压力过大和开挖泵房。

  • 标签: 越江隧道 联络通道 冻结法 AHP法 施工风险 分析
  • 简介:文章通过对西安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在高水位地层、砂质地层、饱和软黄土地层以及复杂施工环境下的施工风险阐述,从地质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以及其他方面对联络通道施工产生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联络通道的施工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地铁 盾构隧道 联络通道 风险分析
  • 简介:<正>铁路建设工程监理于1990年开始试行,1995年全面推行。二十年来,建设工程质量实行承包人自检,社会监理、业主和政府监督机构的多级管理体制,且承包商建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并确保各种保证体系良好运转。但是,自2010年7月开工至2012年10月,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百店隧道发生涌水突

  • 标签: 地质灾害 隧道施工 掌子面 监控量测 风险因素 超前地质预报
  • 简介:隧道建设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废水对地表水的影响和隧道涌水对地下水的影响2方面。主要分析施工废水和涌水的来源、水质特征以及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避免或减轻不利影响的防治对策与措施。

  • 标签: 施工废水 隧道涌水 地表水 地下水 影响 对策
  • 简介:正1高风险北京地下直径线是北京铁路枢纽改建工程,被北京市政府列为'最难、风险最大的在建地下工程',成为北京地区第1个进行全线风险评估的地下工程。与既有地铁2号线南段平行运行,近距离穿越地铁4号线宣武门站,上跨地铁5号

  • 标签: 风险源 地表沉降 地铁 洞桩法 地下工程 初期支护
  • 简介: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复杂,安全风险居高不下,一直以来是行业安全监管的重点。由于这些风险具有较强的随机性、交互性和模糊性,给量化分析带来一定难度。此文借助模糊数学和区间值直觉模糊集理论,对已有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并以中(卫)兰(州)客运专线尖山隧道为例,应用改进模糊综合评判构建施工风险评价模型与评判标准,通过工程实例计算与分析,验证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 标签: 铁路工程 隧道施工 风险 改进模糊综合评价 方法
  • 简介:在城市隧道工程建设中,采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盾构机开展施工,能够大大加快工程进度。但选用什么型号的盾构机,需根据水文地质条件、设计的隧道断面和尺寸及埋深等来确定。此文以兰州地铁某工程的2个区间为例,阐述如何选择适用的盾构机、制定成本控制目标。掘进过程中,定期与成本目标进行对比分析,有效控制可变部分的费用,实现预期目的。

  • 标签: 隧道工程 盾构机 掘进 成本控制
  • 简介:整治工程建设领域廉政突出问题,需要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并举。从制度建设入手,将施工风险防控的理念引入廉政建设之中,提出了如何在反腐倡廉实践中建立、学习、运用廉政风险防控制度的方法。

  • 标签: 工程领域 廉政风险 防控制度 学习运用
  • 简介: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签订的施工合同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不但要明确工程范围、施工内容、工期和承包价等,还要约定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承担的责任、发生争议和纠纷应采取的解决办法等。但施工条件是随时间的推移和现场情况变化的,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这需要在招投标阶段对拟签的施工合同进行评审,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此文从工程范围和工程量变化、Ⅱ类变更设计费用超出规定额度和甲供物资供应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阐述如何通过合同评审进行风险防范。

  • 标签: 铁路建设 施工合同 评审 防范风险
  • 简介:为评估大断面软弱围岩燧道突泥涌水风险,结合广东省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王北凹燧道实例,建立了基于可拓法的燧道突泥涌水风险评估模型.通过计算分析表明,燧道左、右线LK100+354LK99+988.5与RK100+385RK99+978段突泥涌水风险等级极高,同时燧道开挖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风险评估结果.经研究分析,采取了“引、堵、排”结合的燧道突泥涌水控制原则,加强燧道超前地质预报,初期支护采用V级围岩的支护参数(I20b工字钢纵向间距75cm;准8@20cmx20cm双层钢筋网;26cm厚C20喷射混凝土).此外,超前支护采用双层注浆小导管,并采取帷幕注浆对掌子面进行封闭加固.实践表明,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合理可靠,能有效地控制燧道突泥涌水灾害.

  • 标签: 软弱围岩 隧道 突泥涌水 风险评估 控制措施
  • 简介:针对铁路建设项目的特点,按工程设计阶段、工程实施阶段提出各参建的施工、建设、设计、监理及咨询单位在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和实现安全风险控制的途径,以实现铁路建设安全风险的科学、有效管控,确保铁路建设全过程的安全。

  • 标签: 铁路建设 安全风险 设计阶段 实施阶段 管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