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7 个结果
  • 简介:惠州26-1、涠11-4N、锦州9-3、20-2N2和BZ29-3等油田(或含油构造);SZ36-1原油储量进一步落实并有所扩大.从而认识在东沙隆起周围具有'隐蔽'油藏前景;进一步证实珠三拗陷文昌A凹陷油气资源丰富,该拗陷南侧可能是找油主要方向;涠西南凹陷涠洲被证实是该区另一目的层;辽东湾北段可能成为高产油气区。这些都是具有指向意义认识.

  • 标签: 1988年 海上油气勘探 含油构造 隐蔽油气藏
  • 简介:1989我国海域共完成地震测线22,000km,钻探各类探井29口,其中预探井16口,评价井13口。预探井中,自营探井7口(包括和地矿部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合资钻探黄岩7-1-1井),对外合作探井9口。预探井钻探结果发现7个含油气构造,成功为47%。其中5个含油气构造是自营预探井发现,成功为71%。上述7个含油气构造中4个具有重要意义。一、涠10-2潜山披覆构造石炭系灰岩获高产油气流,突破了涠西南凹陷Ⅰ号大断裂以北潜山带找油关;在长流钻遇厚油层,开辟了北部湾盆地找油新领域涠10-2潜山构造高点附近钻探涠10-2-1井1487.5m进入石炭系灰岩,共钻遇灰岩厚

  • 标签: 中国 1989年 含油气构造 预探井 海上油气勘探
  • 简介:据双河油田测井、地质资料计算单井储层非质渗透率序列,并以分形技术为基本预测方法进行储层非质渗透率预测,利用预测结果,结合沉积微相,从储层非,井网不完善及夹层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剩余油富集区分析

  • 标签: 储层 非均质渗透率 预测 剩余油富集区 应用 测井解释
  • 简介:Inrecentyears,alotoflow-resistivityreservoirswerefoundinBohaibay,andmuchofthemhadhighproductivitybytesting,Soitismoreandmoreimportantforustoidentifyandevaluatethelow-resistivityreservoirs.Accordingtoanalysesofloggingfeaturesandgenesisinthesereservoirs,wehavedevelopedsomeidentifyingmethodssuitableforBohaiBay.usingthesemethods,loggingdataofsmoeoldwellsarecheckedandanalysed.

  • 标签: 大型油田 大型气田 世界 分布 中东地区 亚洲地区
  • 简介:针对涠洲12-1油田北块断层非常复杂,又属陆相沉积,油层薄,砂体物性横向非强等问题,文中总结出了一套适于复杂岩油藏勘探与开发地震技术工作流程,并在涠洲12-1油田北块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属性分析技术和方差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本区断层解释问题以及沉积模式及油藏类型等问题;在资料条件有限情况下,应用全三维解释技术、正演模拟技术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以对含油砂体空间几何形态进行精细雕刻,预测储层砂体物性横向变化,并以三维可视化技术为依托获得储层砂体有效孔隙体积,从而为本区勘探方向选择、开发储量计算以及ODP方案制定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地震技术 复杂岩性油藏 油气勘探 油气开发 应用 涠洲12-1油田北块
  • 简介:(一)分维几何及其在石油工业中应用1.介绍分维几何概念。2.石油工业中应用实例:储层;烃类聚集规模及出现率;裂缝网格;多孔介质流量;烃类聚集空间积群;勘探战略。(二)储盖层评价1.根据测井曲线、岩心、DST及生产测试资料评价储层和生产层。2.产油层和不产油层划分标准。3.极低电阻率产层评价。4.确定和评估断层及页岩粉砂岩封闭能力。5.据测井及地震资料探测盖层。

  • 标签: 1992年 AAPG 培训 分维几何 石油工业 应用
  • 简介:80代石油工业形势有过繁荣也出现过萧条。虽然中后期勘探工作明显萎缩,但大油气田发现率却比较稳定。部分情况简介于下:一、挪威海上重大油气发现挪威海上勘探始于1965。1969首次发现油田(Ekofisk)。19896,有19个油气田投产。挪威大陆架已发现探明可采储量52亿吨油

  • 标签: 80年代 世界 油气勘探 重大油气发现 海上油气田
  • 简介:1989116日至12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其四个地区公司驻地--广州、湛江、上海、塘沽,分别召开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工作会议。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各地区公司共44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时间共23天,有80人次在会上作了78个专题报告,80人次在会议讨论中发了言。这是一次集中各专业力量、充分发挥技术民主、共商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大计会议。本次会议有四个特点:一、领导十分重视海洋石油总公司系统由总地质师为首组成高技术团参加会

  • 标签: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989年度 勘探开发工作会议 海洋石油
  • 简介:通过对比珠江口盆地东沙隆地北部、恩平凹陷、东沙隆起中部和白云凹陷4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及碳同位素特征相似和相异点,证明盆地南部白云凹陷生成油曾向东沙隆起及恩平凹陷南坡超过35-40km长距离运移。白云凹陷具备优越生油条件,存在4套生油层,生油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适中。白云凹陷有效生油岩面积及厚度为盆地内各凹陷之冠,排油时间长,可供聚集排油量亦居盆地各凹陷之首,是油源十分丰富生油凹陷,可为其北部隆起区油气聚集提供雄厚物质基础。

  • 标签: 油源对比 白云凹陷 富油性 生物标志物
  • 简介:1979第64届AAPG年会主会场悬挂着这样两条大标语:"用老思路在新区可以找到石油,用老思路在老区就找不到石油,在老区要用新思路才能找到石油”;"石油首先是在地质家头脑里被发现,然后才在野外被发现”.这些话对于较老一代地质家并不陌生,但要在油气勘探中真正实现这两句话真谛却不容易.渤海海域自1965开始油气勘探,但在1995以前30里,除了发现SZ36-1下第三系大油田外,没有第二个地质储量在5000万t以上油田发现.1995,QHD32-6大油田发现,揭开了上第三系油气发现序幕,截止2000底,在这一领域相继发现了一大批石油地质储量在5000万t以上油田,它们是NB35-2、PL19-3、BZ25-1、CFD11-1、CFD12-1、BZ29-4、PL25-6、PL9-1、LD27-2.这批油田除PL25-6地质储量小于1亿t外,其它油田地质储量都超过1亿t,最大超过5亿t,各级地质储量总计已超过20亿t.

  • 标签: 创新思维 油气勘探 渤海海域 技术进步
  • 简介:濮城油田东区沙二段下亚段储层沉积微相主要有河道、河道间、前缘席状砂及远砂坝等类型.探讨了沉积微相对储层微观、层内、层间及平面非控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以油藏动态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油层水淹情况、吸水和产液状况以及剩余油分布状况.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和油水运动规律;前缘席状砂、河道间及远砂坝等沉积区剩余油相对富集,是今后调整挖潜主要对象.

  • 标签: 濮城油田东区沙二段下亚段 沉积微相 储层非均质性 剩余油分布 调整挖潜
  • 简介:1992AAPG国际会议和展览82日至5日在悉尼会议及展览中心举行,会议由澳籍MurrayJohnstone主席主持。开幕式上,澳大利亚石油勘探协会主席RobertA.Laws发言,HarrisonL.Townes代表AAPG致词。会议主题是亚洲和西太平洋勘探新领域,主要技术活动有4种:A.会议交流(宣读论文),B.技术和资料展览,C.学习班,D.野外地质考察。

  • 标签: 1992年 AAPG国际会议 悉尼 油气勘探 澳大利亚
  • 简介:基于Arps递减方程,建立了油气藏递减阶段无因次累积产量与无因次时间关系典型曲线图版,提出了应用典型曲线拟合进行油气藏产量递减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地求得初始递减率D1、递减指数N及递减前稳定产量Q1,避免了应用产量进行分析时,产量波动及时间离散分析结果影响。实例应用表明,本文提出方法是实用有效

  • 标签: 油气藏 产量递减 典型曲线 产量预测
  • 简介:对江汉油田新沟嘴地层储层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结合马王庙、荆沙地区现场所使用钻井液、固井液、射孔液对新沟嘴岩心损害进行室内评价,通过静态、动态评价试验,测定煤油渗透率恢复值,阐述了“三液”对新沟嘴地层伤害现状、程度、机理,并提出了相应防范建议。

  • 标签: 江汉油田 新沟嘴组 钻井液 完井液 油气层伤害 储层特征
  • 简介:莺-琼海盆地梅山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在VanKrevelen图上为典型Ⅲ型。据光学显微镜分析,其树脂体含量<4%,平均含量1.5%-2%;且颗粒细小(1-3μm),显微组分以无定形、镜质体和惰质体为主。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发现成熟度较低(<0.7%Ro)梅山烃源岩干酪根中广泛存在<1μm超微树脂体,其丰度可达5%-10%。而较高成熟度下,则其中广泛存在亚微粒体和微粒体。梅山烃源岩饱和烃和芳烃馏分检测出十分丰富杜松烷系列化合物。超微层次和分子级层次是梅山植物树脂主要赋存形式。梅山烃源岩是良好气源岩,丰富树脂物质使其生气强度大大提高。从有机岩石学角度研讨了煤和陆源有机质烃源岩生烃潜力。

  • 标签: 莺-琼海盆地 梅山组 烃源岩 超微树脂体 透射电子显微镜 油气地质
  • 简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召开1988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会议胜利闭幕了,这是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以来有各地区和专业公司科技工作者参加多专业学科规模最大勘探开发会议。在会议期间,交流了勘探开发成果和研究与应用新方法、新技术;并以科学、求实精神探索了海洋石油勘探新领域、新方向。会议将对今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和实践产生积极影响。一、海域勘探开发科研成果展示出海洋石油工业美好前景会议期间交流科研成果是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实践和科学研究结晶。这些成果以新观点、新认识提出了勘探新领域,使我们对海域石油前景认识有了新飞跃。纵观我国海域石油地质基本条件,众多科技工作者认为有四个有利而现实大油气区:莺-琼地区可望成为一个大天然气区这个地区包括莺歌海、琼东南及珠三拗陷,面积约七万平方公里,沉积厚度大、沉降速度快、沉积体规模大、地温梯度高,具有

  • 标签: 1988年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会议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海洋石油工业 学术会议
  • 简介:苏联在北极圈海上成功勘探,已从巴伦支海扩展环境更加恶劣邻近喀拉海。最近由莫斯科当局和非官方石油界人士透露:亚马尔半岛喀拉海大陆架浅水区可能拥有世界上最大巨型和超巨型海上气田集中区。毫无疑问,在喀拉海第一个气田发现天然气储量超过了苏联已开发里海、黑海和鄂霍次克海近海区总和。鲁萨诺夫斯考耶气田是喀拉海发现第一个气田,发现1989,它距离亚马尔半

  • 标签: 苏联 巴伦支海 喀拉海 油气勘探成就
  • 简介:南海莺-琼盆地崖13-1气田凝析油五环三萜烷以W和T双杜松烷为主,其先体聚杜松烯是被子植物龙脑香科达玛树脂主要组成。中中新统梅山海相泥岩干酪根分析为Ⅲ型,而饱和烃和芳烃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检测出高含量多种系列树脂化合物,最大系列是十二烷五杜松烷。因树脂化合物存在,梅山岩样产烃率(HC/TOC)为49-179mg/g,属好-优烃源岩。然而用传统地化方法评价则为差烃源岩。笔者提出与传统看法有别的新认识:海相地层中有机质可主要来自陆源;陆源有机质可呈超显微状态存在;树脂体出现和分布具有时代和地区

  • 标签: 莺-琼盆地 梅山组 海相烃源岩 树脂化合物 崖13-1气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