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1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气化是煤炭利用的基础技术,也是煤化工发展的最关键技术。尤其是为数众多的以煤为原料的中小氮肥企业,造气能耗占到整个合成氨能耗的60%以上,煤气技术的优劣对其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如何改进煤气技术和选择适宜的煤气化工艺,已成为中小氮肥企业关注的焦点。下面笔者对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煤气技术作简单的概述。

  • 标签: 煤气化技术 固定层制气工艺 固定层加压气化工艺 流化床气化工艺
  • 简介:近年来,由于无烟块煤、焦炭价格攀升,众多以固定床间歇气化炉进行煤气化的企业为了求生存和发展,纷纷采用型煤代替块煤焦进行气化,生产半水煤气和水煤气。在实际生产中,原有的煤气炉不进行改造,烧型煤的效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现状是产量下降,消耗上升,生产稳定性差,虽型煤价格较低,但综合效益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企业简单地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型煤气化效果差,没有找到合理的工艺条件,过多地从操作方面找原因。而忽略了更重要的问题:原煤气炉的设计是烧块煤、焦炭的,改烧型煤后煤气炉设备本身存在着不适应。

  • 标签: 设备技术改造 煤气炉 煤气化 固定床间歇气化炉 生产稳定性 无烟块煤
  • 简介:移动床、流化床和气流床等煤气技术都可应用于褐煤气化,本文主要从煤种特征、不同炉型对入炉煤的要求等方面,就当前典型的煤气技术应用于褐煤气化的情况进行了简单述评。对褐煤地下气化技术也进行了简单介绍。

  • 标签: 褐煤 气化
  • 简介:通过对当前各种煤气技术的介绍和比较分析,结合我公司的具体情况,选择代替现有块煤制合成气的最适合我公司目前情况的粉煤气化工艺,为企业的原料路线技术改造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煤气化技术 粉煤气化 流化床 气流床 工艺
  • 简介:本文结合煤气化过程原理和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开发应用状况,分析了该技术用于煤炭气化过程所具有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循环流化床技术在洁净煤气化方面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流化床 煤气化 碳转化率
  • 简介:目前,世界煤炭资源相当于3200年的产量,常规油资源相当于64年的产量,天然气资源相当于122年的产量。由于煤炭的储量非常大,其价格较石油和天然气要稳定得多,这无疑使煤炭在某此方面占有优势。

  • 标签: 产量 煤炭资源 价格 石油 煤气化技术 世界
  • 简介:对国内国外的几种煤气技术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对提升型固定床问歇气化、恩德炉、灰熔聚、水煤浆及壳牌等5种气化工艺进行了技术评论、经济分析、综合比较。认为:各种煤气化工艺要适用不矧煤种,对煤的指标有一定要求,并要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工艺路线选择和技术改造,以便长周期、安全环保运行。

  • 标签: 煤气化 气化技术 原料结构 煤种煤质
  • 简介:与水煤浆气化技术相比,粉煤气化具有能耗低、煤炭利用率高的特点,而碎煤气化是充分利用褐煤资源的重要途径。重点介绍了自主开发的单喷嘴粉煤气技术、新型余热回收式粉煤气技术和生物质/碎煤气技术,分析了3项技术的特点、流程配置、适宜规模、可靠性等关键的技术属性。分析介绍了脱油沥青气化、气态烃气化等工艺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对气化下游的CO变换、低温甲醇洗、合成天然气、合成甲醇等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进行了说明。

  • 标签: 煤气化 系列技术 CO变换 甲醇洗 甲醇 天然气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从操作方面提高煤气热值的一些方法,例如有上点下扎养炉法;气化层亮度辨别法;CO与CO2相关关系法;空气鼓风量、饱和温度与煤气产最分析法;饱和温度和氢气关系法等。通过上述方法可有效提高煤气热值。

  • 标签: 煤气炉 热值 方法 操作 效率
  • 简介:目前,甲醇市场看好,国内很多生产厂家都在逐步扩大产能或新建装置。由于间歇式固定层煤气发生炉工艺成熟、投资少、工期短,很多厂家仍采用此种炉型制取水煤气来生产甲醇。但制取水煤气与制取半水煤气从工艺角度讲有一些区别,生产厂家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制出的水煤气惰性气体含量高,使甲醇合成率降低,吨甲醇耗原料气量高,使甲醇成本上升,甲醇合成原料气CO单程转化率低,甲醇弛放气量增加。本文对生产水煤气与半水煤气的工艺进行了比较,简述生产甲醇企业的造气工艺流程选择及技改思路,供兄弟厂家参考。

  • 标签: 生产厂家 半水煤气 固定层煤气炉 间歇式 固定层煤气发生炉 甲醇合成
  • 简介:根据城市燃气需求的不均衡性及综合其它因素(如天气变化、用户结构等),经有关部门测算,2001年青岛市冬季口用气高峰达到65万m^3左右。以焦炉生产焦炉煤气掺废气为主气源的供气结构不能满足城市燃气外供负荷的需要,调整气源结构,使燃气供应能适应用气负荷的波动要求,满足目前用气状况的需

  • 标签: 水煤气 燃气生产 燃气供应系统 油压控制系统 压力
  • 简介:煤气技术广泛应用于化肥、甲醇、炼油、电力等行业。本文简要介绍了进入我国市场的国外9种煤气技术的概况,以及U-Gas煤气技术的气化原理、工艺流程、操作指标和技术特点。SES煤气技术目前已开始进入国内能源综合利用和洁净煤气化领域,在山东、河南、内蒙古建设了3个煤化工项目,且在山东枣庄的气化装置成功实现了工业规模的商业化运营,实际验证了SES煤气技术的优势与特点。

  • 标签: 煤气化 U—Gas SES 应用
  • 简介:介绍了气化技术的选用原则、我国煤气技术的相关问题、国外煤气技术在国内的应用以及中国自主气化技术开发与应用,简单说明了煤气技术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煤气化 煤质 技术装备 煤油共气化
  • 简介:现在,各厂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灰渣层过厚的现象,气化层位置对煤气炉的产气量及气质有非常大的影响,原灰层指标为直插40~90mm,灰较厚,不利于气质、气量及炉况的稳定,应该保持较薄的灰层,其优点有以下几点:

  • 标签: 煤气炉 气化层 布风 换热过程 粒度 气化工艺
  • 简介:我公司肓2套“8·13”合成氨联尿装置,实际生产能力尿素300kt/a、碳铵12kt/a,共有巾2610mm煤气炉14台(老系统8台、新系统6台)。老系统原料基本为河南永城煤,并掺烧部分小粒煤和腐植酸煤球。新系统原料以晋城煤、焦作煤为主,另外补充40%左右的杂煤,如贵州煤、四川煤、宁夏煤等。经2004年下半年的技改和工艺操作上的调整、摸索,全系统生产基本正常,吨氨煤耗维持在1280-1310kg,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生产负荷难以提高,单炉发气量小。新系统烧块煤单炉产氨43-44t/d,老系统烧煤球单炉产氨33-34t/d。煤气炉连续运行周期短,易挂炉,1个月左右需处理1次。灰况不稳定,漏炭多,严重时发生塌炉,威胁安全生产。气质不好,块煤制气时半水煤气中CO2含量高达9.0%~9.5%,煤球制气时半水煤气中C02含量在10%以上。为此,2005年公司成立了造气攻关组,经过近2个月的总结论证,一致认为三分控制,七分配置,再加以科学的管理方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于是2005年4月,我们首先从煤气炉的技改入手,同时根据不同煤种及时优化工艺操作条件,并加强工艺控制的考核力度,确保攻关组操作思路的贯彻落实。通过近半年的努力,对新系统6台炉进行技改调优,现煤气炉运行稳定,无挂炉、塌炉现象,单炉产氨提升至48-50t/d,半水煤气中CO2含量降至8.0%~8.5%,吨氨耗白煤稳定在1210~1250kg,并在2005年7月取得了吨氨耗煤1218kg的较好水平。现将近阶段的技改及操作调整措施总结如下。

  • 标签: 煤气炉 工艺操作条件 CO2含量 半水煤气 挖潜 运行周期
  • 简介:随着我国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发展,粉煤量越来越多,而块量越来越少。为此,许多单位都在大力开展粉煤气化的开发研究,但多年来进展不快,直至目前还没有十分成熟的国产的粉煤气化工艺用于工业生产,大部分还处于工业试验阶段。

  • 标签: 粉煤气化 温克勒气化炉 煤气净化 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