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论师专区域地理野外综合实习陈炳涛(福州狮范专科地理系)区域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二年制师范专科学校地理专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计划”中,安排于第四学期,为时两周。它是师专地理专业学生在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之后进行的一次区...

  • 标签: 区域地理 土地类型 土地评价 师专地理专业 综合实习 土地利用现状
  • 简介: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围绕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地区之间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标签: 区域协调发展 自然资源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社会主要矛盾 “五位一体” 区域发展差距
  • 简介: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实施办法》。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自然资源部在创新政策工具、服务脱贫攻坚方面迈出新步伐。

  • 标签: 工具 创新 脱贫 自然资源部 建设用地
  • 简介:运用博弈论(Gametheory)方法,探索退田还湖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之间尤其是移民安置中的的博弈关系。研究表明:退田还湖的实施以及移民安置工作必须兼顾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农民的利益,必须从经济理性人的角度寻找博弈各方的行动动机,并以此为依据制订政策。单凭地方政府的力量不能完成退田还湖工程,中央政府的介入是必要的,并且要起主导作用;但单独依靠中央投入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中央或上级政府应当综合考虑自身的生态防洪效益与基层政府和农民的切身经济利益,重点放在改变地方经济状况上,通过各种长期稳定的优惠政策提高基层政府主动接纳移民的积极性,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该工程。

  • 标签: 博弈分析 经济理性人 退田还湖 移民安置
  • 简介:比较了3种以常规地面气象资料为基础估算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估算模型(晴天辐射模型、天文辐射模型和MTCLIM气候模型),并以2004年福建省仅有的福州站和建瓯站太阳总辐射实测值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以晴天总辐射为基值计算太阳总辐射估算模型的精度最高,运用该模型在ARCGIS支持下对福建省太阳总辐射进行空间插值,拟合了福建省区域尺度太阳总辐射月总量和年总量的空间分布,为省区域尺度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水文模型及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空间表达参数.

  • 标签: 太阳总辐射 经验模型 MTCLIM模型 空间插值 福建省
  • 简介: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区域和城市的相互联系.研究区域与城市的主要经济联系,有利于了解区域和城市经济的空间组织,有利于明确区域和城市实体的空间发展方向,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合理组织.通过节点分析、线路分析以及联系作用量分析,对安徽省区域经济联系进行测度,然后对测算结果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省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其实施的基本对策.

  • 标签: 区域经济联系 整合发展 安徽省
  • 简介:城市化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矿业地区的城市化研究成果在西部地区非常少见,现以云南省东川市为例,对其发展的现状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将其城市化分为两个阶段,并揭示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地区差异性等特征,可为此类城市的发展提供思路。

  • 标签: 西部地区 城市化 矿业地区 云南 矿业城市 产业结构
  • 简介:分析了对盐城滨海湿地影响较大的一些地方政策,发现这些政策对盐城滨海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诸多不利,主要表现在:湿地开发利用政策偏重经济发展,轻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围垦政策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导致盲目、超强度围垦;沿海产业政策不合理,致使湿地环境污染;湿地政策的执行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湿地相关政策体系,确立可持续发展作为盐城滨海湿地政策的指导思想,选择全面保护的湿地政策目标;制定综合性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政策体系,例如,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投入政策机制、湿地资源生态补偿政策机制,完善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技术政策、产业政策等;完善湿地政策执行的管理体制,加强湿地政策的法律化。

  • 标签: 盐城 滨海湿地 湿地保护 政策
  • 简介:日前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巩固脱贫成果,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 标签: 脱贫 土地政策 贫困人口 生态补偿 社会保障 国务院
  • 简介:针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缺乏区域可比性和评估结果难以被管理部门应用的实际问题,以三江平原与伊犁—天山山地西段作为研究区,将In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指数用于表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采用基于参照基准的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方式,将研究区内湿地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指数的时间序列最大值用作生成评估指标相对量的参照基准,通过计算相对于参照基准的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形成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区域之间对比的评估指标,对1990-2010年期间研究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成效进行动态对比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和伊犁—天山山地西段的参照基准数值分别为0.83和0.36,它们能够有效反映两区域之间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本底差异;三江平原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由-0.1428减小为-0.1683,总体呈现距参照基准较远且逐步远离趋势,而伊犁—天山山地西段生境质量指数相对量由-0.0427增大至-0.0285,它们更接近参照基准,并具有不断接近趋势,由此说明伊犁—天山山地西段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果要优于三江平原。

  • 标签: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InVEST模型 参照基准 生境质量指数 区域对比评估
  • 简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等价投入的常规化肥为对照,开展专用肥多点施肥试验研究.通过专用肥对林木生长量、林相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等价投入(肥料成本)的常规化肥相比,施用系列专用肥的林分生长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常规化肥处理,且叶片浓绿、树势强壮,施后19个月内,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提高了7.8%~51.8%、9.8%~53.0%和30%以上,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26.3%~94.2%,叶面积指数提高41.0%~172:8%.经对HA桉树专用肥的增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的综合分析与评定,选出基肥专用的优化配方为:有机质≥30.0%、N+P2O5+K2O≥6.0%(2.5—2.0-1.5)、腐殖酸总量≥8.0%,并加上适量的“绿滴”复合微生物菌剂(于施用时和基肥按每50kg:1kg的量掺入);追肥专用的优化配方为:有机质≥20.0%、N+P2O5+K2O≥20.0%(9—8—3)、腐殖酸总量≥6.0%.

  • 标签: 桉树 腐殖酸有机肥 专用肥 区域试验 配方选择
  • 简介:为贯彻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掌握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切实提高城市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部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调查评价工作,现已形成包括2015年度区域初始评价、2016年度区域更新评价、2017年度区域更新评价在内的3轮评价成果,评价时点为评价年度上一年年底。评价以城市为单元,以各参评城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全部建设用地为评价对象,评价范围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60余个城市。

  • 标签: 利用评价 城市区域 建设用地 集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通报
  • 简介:福建省农业经济增长存在不平衡性.正确认识农业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准确定位和减小差距是当前学术界乃至地方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县为单位,以福建省农业产业GDP增长率作为测度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变量指标,通过计算其极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对福建省近10年来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和市县间差异进行动态时空序列的分析,发现总体差异整体上呈现缩小趋势,但中间也存在微小波动,市县间农业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平衡的趋势.并通过县市农业产业GDP数据与图形相结合,分析了1999--2009年间福建省农业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农业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原因,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农业经济 增长差异 区域差异 福建省
  • 简介:城市CBD是城市中最具活力最繁华的商务区,成为城市发展的品牌和形象,而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建设区域CBD,有助于凝聚区域发展优势,提高区域服务水平.文章着眼于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在分析南沙开发的区域背景基础上,分析了区域CBD建设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提出在南沙地区建设区域CBD的设想,分析了建设区域CBD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对建设南沙CBD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区域CBD 南沙开发 服务业 珠江三角洲
  • 简介:12月4日,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在贵州毕节召开。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陆昊,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欧青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副省长尧斯丹、贵州省副省长吴强、云南省副省长陈舜交流片区脱贫攻坚工作。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张德霖主持会议。

  • 标签: 贵州毕节 区域发展 脱贫 蒙山 自然资源部 省委副书记
  • 简介:通过识别三江平原湿地主要生态风险源(气候变化、沟渠建设、农业非点源污染、湿地旅游活动的开展)与风险受体(植物群落退化演替、生物多样性下降、固碳水平降低),发现风险源主要来自于湿地系统外部,而风险受体则依存于单一的湿地生态系统。为了解决尺度矛盾问题,提出尺度上推(将风险受体扩展到区域或流域上,以匹配风险源的空间尺度)与尺度下推(将风险源尺度缩小到局地甚至点上,通过实验设置,模拟风险源发生水平,以匹配风险受体的空间尺度)两种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江平原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方案和流程的合理构建过程,包括风险源空间化方案(气候变化情景降尺度、沟渠密度制图、农业非点源输出模拟和湿地旅游活动强度的缓冲区表达等)、表征生态系统内在属性的生态资产指数和生态脆弱性指数构建、风险值表征问题。

  • 标签: 生态风险评价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尺度依存 湿地 三江平原
  • 简介:文章运用利益主体理论(stakeholder)及协同共生理论(symbiosis)的分析方法,以“福建土楼”世界遗产旅游地为典型案例,探究跨界区域品牌共享型旅游地核心利益主体冲突格局、机理及其治理机制.研究表明:“福建土楼”世界遗产旅游地跨界冲突格局表现为横向层面的品牌共生体的冲突和纵向层面的利益共生体的冲突,其背后深层次的冲突机理主要在于行政分割运作、地方利益导向等因素导致跨县市利益冲突日趋激烈,加上内部强弱势利益主体间利益分配失衡引起纵向层面的利益冲突愈演愈烈.最后,针对利益主体的冲突博弈问题建立了多维度的跨界治理机制.

  • 标签: 跨界区域 品牌共享型旅游地 冲突 治理 福建土楼
  • 简介:以福州市晋安河沿线区域为研究对象,采集区内地表径流样品,通过分析径流水样中全氮、全磷浓度,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分析了地表径流中全氮、全磷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氮是地表径流的主要污染物质,全磷除少部分地段超标外,总体上不构成污染;全氮、全磷的半方差函数用球状模型拟合的最好,其空间分布表现为各向同性;地表径流中全氮污染主要集中于管理条件落后的居民区、餐饮业集中的娱乐场所以及非城市主干道路.地表径流中的全磷主要分布在餐饮业集中区域及管理落后的住宅小区.福州城市地表径流的氮磷污染主要来自于居民的日常生活排污.

  • 标签: 城市地表径流 氮磷污染 空间分布 克里格插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