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利用改进的甚高分辩率扫描辐射仪(AVHRR)资料,在多光谱判识的基础上提取积雪信息的计算方法,并由此得到积雪遥感动态监测结果;同时,利用我国短时间序列的积雪资料,统计计算了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和东北地区冬季积雪覆盖率,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积雪覆盖特征和变化规律;补充了常规气象台站对我国西部地区积雪监测和分析的不足.

  • 标签: 西部地区 冬季 光谱特征 雪盖 遥感 辐射
  • 简介:为了发展用于气候研究的精确的雪模型,就必须了解雪内部的重要过程及其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并对那些带有某种不确定的参数化方案及参数的影响有所估计。作者发展的雪模型(SAST),及已有的现场观测数据,对模型中参数方案进行了一系列的敏感试验。它们涉及到雪压缩过程,雪内部热传导,雪分层方案及一系列重要参数,如雪的反照率,雪层持水能力等,然后对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若干有助于了解雪内部重要过程及雪模型改进的结论。

  • 标签: 雪盖模型 参数化方案及参数值 敏感性试验 SAST
  • 简介:用22年(1973~1994年)观测资料,由循环主振荡型分析(CSPOP)揭示了东半球500hPa环流、雪和中国降水量耦合系统的3~4年振荡的循环过程。结果表明,环流-冰雪-降水系统耦合振荡(ASRO)存在显著的欧亚太平洋(EUP)和中国东部型(EC)耦合移动波列,其中500hPa高度与雪波列空间位相相反,但一致向东南方向移动,而中国降水波列由北向南传播。这反映出欧亚雪异常影响欧亚大陆和海洋加热对比,并通过大气内部动力过程激发的耦合空间波的能量频散途径。

  • 标签: 循环主振荡型分析 环流-冰雪-降水耦合系统 耦合振荡 欧亚 中国降水
  • 简介:从戈壁新城格尔木出发,沿青藏公路向西南方向行进,身后的城市渐渐远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穿过戈壁滩,汽车开始翻越纵横延绵的昆仑山。莽莽昆仑,巍峨壮丽,汽车仪表盘上的海拔高度指针也随着蜿蜒起伏的公路不断向上攀升,直到几乎不动地指到4600米左右的刻度上时,才让人意识到这里就是唐古拉山了,那举世瞩目的可可西里就在这里,那闻名遐迩的伍道气象站就坐落在无人区,气象站海拔4612米,犹如唐古拉山上的一颗小草,坚韧苍劲。

  • 标签: 唐古拉山 气象站 先进集体 气象系统 汽车仪表盘
  • 简介:2005年2月16日,旨在遏制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全球55个工业化国家决定采取措施保护环境。然而美国却与澳大利亚、列支敦士登和摩纳哥一起拒绝签署协定。正如布什总统所解释的那样: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导致全球变暖的论点是否正确还需要“更多的证据”。这种怀疑态度普遍存存,还有少数市民和科学家则完全否认这一论点。

  • 标签: 气候变化 科学家 科普读物 公众 《京都议定书》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