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缙云县雷电资料的统计和雷电灾害的调查,分析了缙云县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点、雷电灾害种类及成灾原因,得出特殊的地形地貌、防雷设施不完善、易遭雷击目标物大量增加、防雷管理和宣传不到位以及群众防雷意识淡薄等是造成雷灾增多的主要原因;选取季节因子、天气系统影响因子,结合单站预报工具、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等资料,初步建立了雷电危险指数预报模式和建成了相应的预警预报业务平台,并投入业务使用。

  • 标签: 雷电活动 危险等级 预警预报 模式
  • 简介:分析了目前我国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控技术体系现状,从应对突发性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出发,提出建立国家、省、市、县级突发性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监控体系构想。以辽宁为例,提出构建国家、省、市、县级突发性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监控体系,为政府应急决策提供快速服务。

  • 标签: 危险废物 污染事故 监控系统
  • 简介:重要天气报与危险天气报都是为体现某些可能造成影响或灾害的现象种类而制定的具有一定时效性的编报方法,因两者很多规定相似,容易造成观测员理解模糊。本文就两种报文的现象种类、电码、报文重叠、日界、软件操作等方面对其进行异同点的分析,以减少与之相关的错情率。

  • 标签: 重要天气报 危险报 种类 异同点
  • 简介:为预防脑血管病发生、发展,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利用西安市2010-2013年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和同期气象数据,通过SPSS17.0对气象因子与脑血管疾病逐日死亡人数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按月建立脑血管病日死亡人数预报模型,并建立脑血管病气象危险指数等级,应用2014年资料检验预报模型及等级预报.结果表明:西安市不同月份与脑血管病死亡人数有显著相关的气象因素不同;按月建立的脑血管病预报模型准确率在78b以上,气象危险指数等级预报准确率达90%,预报模型及气象危险指数等级预报效果较好.

  • 标签: 脑血管病 气象危险指数 多元逐步回归 预报模型
  • 简介:周少雄在2007年9月10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针对卓越领导者五种习惯行为的采访时指出,从胆识魄力角度来说,胆识把握机会,魄力创造未来。“胆”就是要敢于尝试,勇于实现自己欲望的能力。魄力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从共启愿景角度来说,愿景是企业永远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图景,描绘的愿景是两个“快乐”:快乐生活和快乐工作。通过工作使其价值得到体现。愿景是要有一个平常描述,而不是告诉员工一个非常理想状态,那样大家体会不到。从挑战现状角度来说,老板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鼓励大家体会生活,追求我们的愿景。

  • 标签: 领导者 行为 理想状态 生活
  • 简介:利用2013年台风"苏力"的监测资料、台风灾情资料、2000年后福建省台风灾害数据库资料和台风"苏力"灾害防御行为效益评估网络问卷调查资料,采用相似分析法的上下限区间估算法,预评估台风"苏力"造成的受灾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并利用台风灾害风险区划方法对台风"苏力"进行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台风"苏力"预评估结果与实际灾情相符,台风"苏力"灾害风险分布与实际灾情分布大部分一致,风险等级高的县市,实际灾情重,高风险区的大部县市直接经济损失均为1000万元以上。应用台风灾害防御行为效益评估三级指标体系,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可知,指标体系中的各级各项指数均能较好地反映和评估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公众参与的防御行为效益,政府主导在各类减灾行为中作用最大。

  • 标签: 台风“苏力” 灾害评估 风险区划 效益评估
  • 简介:台风是对三门县影响最大的灾害性天气,也是目前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主要从三门县台风灾害系统特征出发,重点阐述了台风对三门社会经济带来危害的3大致灾因子大风、暴雨、风暴潮的影响现状,并在阐述当前的孕灾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台风资料和气象自动站资料,开展了历史台风危险性评价和危险性空间分析,并得出一定结论:台风对我县影响是全境的,区域上有轻重区别,当前讨论台风灾害影响时不应忽视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特征。

  • 标签: 台风灾害 特征 危险性 分析
  • 简介:雷电危险度是反映雷电灾害危害程度的综合指标,本文利用大连地区ADTD型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雷暴日观测资料、雷电灾害调查资料、1679个防雷被检单位的检测数据及地形地貌等资料,基于可拓学综合评估方法对大连地区雷电灾害危险度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从影响雷电危险度等级的雷电活动特征、防灾减灾能力及待评估现状3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估指标,基于现场调查建立了大连地区雷电危险度可拓学综合评估体系。利用关联函数和物元理论判定了雷电危险度的经典域与节域,基于熵值赋权法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对大连地区雷电危险度进行了等级划分,并通过实例验证雷电危险度等级综合评估方法的合理性。

  • 标签: 可拓学 熵值赋权法 雷电危险度 评估
  • 简介:基于中国气象局2008年调查数据,运用二分Logistic回归、最优尺度回归和判定树CRT模型分析公众气象服务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个体因素中年龄与文化程度对公众气象服务支付意愿(包括是否支付与支付多少)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因素只对支付多少有显著影响,对是否支付无显著影响;收入因素对公众气象服务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关注程度、天气预报准确性、天气预报及时性和气象服务总体满意度对公众气象服务支付数额多少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个体因素与收入因素对公众气象服务支付意愿影响程度较高,而心理因素影响程度较小。

  • 标签: 支付意愿 LOGISTIC回归 最优尺度回归 判定树CRT方法
  • 简介:玉米是喜温喜光的C4作物,也是武威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对玉米实际单产进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产量波动的基本特征,分析扰动气象因子,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实际价值。1资料来源资料时限为1981~1996年。玉米产量资料由武威地区统计局提供,气象资...

  • 标签: 气象因素 产量波动 气象因子 气候产量 旬平均气温 玉米产量
  • 简介:灾害风险的影响不仅由灾害本身决定,更取决于风险的决定因素——暴露度和脆弱性.暴露度和脆弱性是动态的、多维度的.高暴露度和脆弱性是不平衡发展的结果.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只有正确认识暴露度和脆弱性的维度,重视风险沟通和风险累积,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才能设计和实施有效的灾害风险管理战略以适应长期气候变化.在致力于降低、转移和分担风险的同时,还要对灾害风险进行防御和响应,提高对不断变化的风险的恢复力.通过使用这些整合的灾害风险管理方法,灾害风险管理决策与应对措施会限制暴露度和脆弱性,使气候变化适应成为可能.

  • 标签: 暴露度 脆弱性 灾害风险管理 适应
  • 简介:为探究放电后电荷重置对雷暴云电过程的影响,在已有的三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中分别加入两种不同的电荷重置方案:一种是植入法即放电后闪电通道上的感应电荷与原空间电荷叠加(简称ZR方案);另一种是中和法即放电后直接按一定比例降低闪电通道处的空间电荷浓度(简称ZH方案)。利用长春一次探空个例进行敏感性试验,发现放电后重置方式的不同会导致闪电特征存在明显差异:1)ZR方案下的云闪发生率比ZH方案下的云闪发生率少。闪电放电后ZR方案在云中植入异极性电荷,对雷暴云中电荷的中和量比ZH方案多,摧毁云中电场的能力更强;2)ZR方案下的正、负地闪发生率均比ZH方案多。相对于ZH方案,ZR方案中主正电荷区的分布范围大于主负电荷区,导致其出现了更多的正地闪;ZR方案中的云顶屏蔽层与主正电荷区的混合程度高,混合时间长,导致ZR方案在主正电荷区与主负电荷区之间触发了更多的负地闪;3)ZR方案下的闪电通道长度比ZH方案下的闪电通道长度短。ZR方案在云中植入异极性电荷,导致云中难以形成大范围同极性电荷堆,闪电通道传播局限在一对较小的异极性电荷堆内,而ZH方案不改变云中电荷分布,存在大范围同极性电荷堆,闪电通道传播范围较大。

  • 标签: 放电 电荷重置 电荷结构 闪电发生率 通道长度
  • 简介:本文以人民银行GL中支为研究对象,运用COSO内部控制理论,概述了其内部控制现状,梳理了在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为GL中支和其他分支机构规范内部管理、提高履职效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人民银行 内部控制 研究
  • 简介:对1988、1994、1995年3个高温年份南京市区260万自然人群中563例重症中暑病例与逐日气象因素作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发病当日平均气温x1、最高气温x2、相对湿度x3、平均风速x4、日照时间x5和降水量x6等6个气象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发病前1~5天的2~6天平均值M11~M15、…、M61~M65共36项因素作为自变量;以重症中暑总例数作为应变量。筛选结果:x1、x3、M12、M32四项对Y有显著贡献。由标准回归系数可见,x1较xX3,M12较M32贡献大。连续3日的平均气温M12及相对湿度M32较x1、x3对日重症中暑人数影响要大。当M12超过30℃且M32超过73%易出现中暑。这结果在1997年做了初步应用验证。

  • 标签: 中暑 气象因素 逐步回归
  • 简介:利用2000—2013年济南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雾和霾的气候变化特征;同时基于NCEPFNL海平面气压资料,采用T-mode主成分分析结合K平均聚类法对天气形势进行客观分型,研究不同天气形势下雾和霾的发生频率。结果表明:(1)雾日数以0.4d·a-1的速度下降,与相对湿度年际变化紧密相关;2011年以前济南霾日数呈现正常波动性变化,从2011年开始显著增加,尤其2013年出现霾日数跃增,霾日数年际变化与850~700hPa大气层逆温频率年际变化显著相关;(2)济南地区9种天气型中,冬季出现的弱低压型(WT6)和北路冷空气型(WT9)发生雾概率较高,冬季时均压场型(WT1)、弱冷空气型(WT5)和北路冷空气型(WT9)出现霾概率较高,秋季弱高压型(WT3)出现时发生霾频率较高。

  • 标签: 气候特征 天气形势
  • 简介:通过对包头地区1971—2000年整编资料的计算,分析出包头市近30a的气候变化特征,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和解释了包头地区气候变化的突变现象,得出气候突变对包头地区引起的气温和降水的影响,简要分析了气候突变后的稳定性及其耗散结构特征,利用包头月平均气温的时间序列,求得包头地区吸引子的维数,表明了包头地区气候具有的混沌行为。通过累积分布函数对包头地区混沌行为做出定量估计,求出了系统混沌的定量程度,找到了包头地区可以预报天气的平均时间尺度。

  • 标签: 气候突变 耗散结构 吸引子 混沌行为
  • 简介:准确、及时和完整地收发气象综合观测资料和服务产品是开展天气预报预测和气象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重要支撑。通过对青海省气象通信系统、信息传输业务流程和传输业务规范的阐述和业务状况的分析,从对气象信息资料产生的源头、传输、收集、分发到最终逐级入库、逐项全面分析,找出影响青海气象信息传输时效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的解决气象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最终达到有效提高气象信息传输时效的目的。

  • 标签: 气象信息 传输 时效 因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