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公司概况西安思拓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是一家由西安市气象局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壹百万元。近几年来,公司在科学、高效、准确、及时的服务理念指导下,依托气象资源优势,重点服务于公路、水利、媒体及科教几大领域,同时面向社会各界开展专项气象服务。

  • 标签: 股份有限公司 气象科技 西安市 服务理念 资源优势 气象服务
  • 简介:随着义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化工企业林立,由于大多有易燃易爆场所和弱电设备,会因为雷电所产生的巨大电流或电磁感应,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针对小化工企业的特点,通过避雷针、避雷带的安装,各设备间的等电位连接,共用地网,对敏感的电子设备、供电系统加装浪涌保护器达到对化工企业的保护。

  • 标签: 防雷装置 雷电电磁脉冲 屏蔽 等电位连接
  • 简介:1外场试验情况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与青海省气象局共同主持研究的“人工增雨成套技术预研究”在总参大气环境研究所的通力合作及空军某部机组、民航有关飞行保障单位的密切配合下,于今年5月开展实施两架飞机(运-8,安-26)组成的飞机人工增雨综合监测和催化作业试验,对黄河上游不同降水天气系统进行了综合监测和催化作业。

  • 标签: 人工增雨 催化作业 飞机 监测飞机 作业时间 作业面积
  • 简介:在对云南2001年5月31日~6月2日的强降水过程较为真实模拟的基础上,对云南特有的地形对此次强降水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河河谷的喇叭口地形结构对此次云南强降水的落区和降水强度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但能改变近地层气流的走向,而且对低层水汽通量散度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改变云南南部地形对此次强降水过程的气流走向和水汽分布也都有影响,但相对而言不如红河河谷的作用显著;而降低云南东北部地形,则使云南北部的近地层气流辐合线发生变化,它主要对此次云南北部地区的降水产生影响,但对该地区水汽输送影响不大。

  • 标签: 低纬高原地形 强降水 数值模拟 对比试验
  • 简介:保护器(SPD)是电气设备防雷击电磁脉冲和其他瞬态或暂态过电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人们对电保护器(SPD)的了解有些模糊。通过对电保护器(SPD)在防雷中的重要性、作用、分类和原理,以及在电源、信号和天馈线路中的应用做一简单阐述,以提高人们对电保护器的认识和了解。

  • 标签: 电涌保护器 认识 应用
  • 简介:欧亚中高地区的积雪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子,但是观测台站稀疏且记录只到1996年,导致积雪观测资料严重缺乏。基于目前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3套再分析资料: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的20世纪再分析资料(NCAR-20thcenturyreanalysis)、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及日本气象厅(JMA)的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JRA-55),利用前苏联站点观测的雪深资料评估雪深再分析资料在欧亚大陆区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3套再分析资料对积雪的时空变化均具有一定的描述能力;其中,尤以JRA-55再分析资料与观测事实最为接近,能较好揭示欧亚中高雪深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反映雪深的长期变化趋势。JRA-55再分析资料揭示的欧亚雪深与169站观测有90%吻合,20世纪再分析资料有76%一致,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只有一半。区域尺度上,JRA-55再分析资料揭示的欧洲、西伯利亚南部雪深在1961~1990年的变化与观测是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1、0.87,而20世纪再分析资料仅有0.77、0.32。长时间序列的雪深资料(JRA-55)表明欧亚大陆积雪存在年代际的变化特征:1960年代积雪偏少;1970年代偏多;从1980年代开始呈现减少趋势,持续至20世纪末,并且积雪的减少是高纬度积雪变化造成的。

  • 标签: 欧亚中高纬 再分析资料 雪深变化 适用性评估 年代际变化
  • 简介:利用1954--2010年地面气温、降水观测资料和月环流特征量、NCEP高度场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常规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初夏6月气温、降水的气候特点,通过初夏6月气温、降水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相关分析,建立起与中高纬度环流因子关系。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初夏气候异常与中高纬度环流异常有关,影响初夏气候异常的中高纬度环流因子主要有亚洲向环流指数,阿留申低压指数,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鄂霍次克海的阻塞高压指数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大气及中高纬度环流因子的背景,考虑外强迫因子海温的间接作用,掌握中高纬度环流因子的变化,是准确预测黑龙江省初夏气候的关键前提。

  • 标签: 环流异常 极涡指数 小波分析
  • 简介:文章主要分析了低压配电系统中利用电保护器对雷电电的防护及安装电保护器时遇到的级问能量配合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 标签: 浪涌保护器 通流容量 能量配合 退耦器
  • 简介:为准确描述黑潮延伸体的强度,突出其表面热量输送作用引起的海温调整,提出了向扰动海温的概念,基于对NOAA(NationalOceanicandAtmosphericAdministration)高分辨率海温资料和GODAS(GlobalOceanDataAssimilationSystem)海洋再分析资料的分析表明,气候态的向扰动海温与洋流的表面热量输送分布高度一致;对向扰动海温年际演变的分析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海温异常,向扰动海温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延伸体系统强度的年际振荡,标识出延伸体和亲潮的影响范围;对西北太平洋向扰动海温异常的经验模态分解结果的分析表明,前两模态主要反映不受亲潮交汇影响的延伸体收缩和扩张模态,而第三、四模态则反映北侧亲潮的强弱对延伸体扰动海温的影响。涡动动能作为标识延伸体区域的重要动力学指标,在延伸体系统的演变中,与向扰动海温通过海洋温度锋的强度和流轴的稳定性紧密联系:向扰动海温增大,表明洋流的热量输送作用增强,延伸体强度增强,海温梯度增大,此时海洋温度锋增强,流轴稳定,中尺度涡活动减弱,反之亦然。考虑到向扰动海温对延伸体表面热量输送作用具有较好的刻画能力,定义了延伸体热力指数,对比分析表明该指数能较好地标识出延伸体的收缩和扩张状态,对延伸体的向伸展距离和流轴的南北振荡同样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

  • 标签: 黑潮延伸体 纬向扰动海温 年代际变化 热力状态指数
  • 简介:文章评估耦合气候模式预测台风季节(6~10月)西北太平洋向风垂直切变幅度(Mws)的年际变化能力,分析显示欧洲多模式集合气候预测系统计划(DEMETER)中耦合模式数据基本具有回报MWS基本空间分布特征的能力,而回报MWS空间能力的不足区域与模式回报MWS与西北太平洋年台风数(WNPTF)的虚假显著相关区域相一致。过程中还显示西北太平洋低海区MWS与WNPTF正(负)相关,而强E1Nino年时该海区MWS对应正(负)异常,强LaNina年时则相反;这意味着在台风季节,强EINino年的WNPTF容易比强LaNina年的WNPTF偏多。在考察MWS的时间变异特征时,将MWS区域平均时间序列(MWST)和MWS的EOF第一特征向量对应的时间系数(MWSPCI)定义为向风垂直切变指数,讨论指数与WNPTF、强ENSO间的关系。分析显示,MWST(MWSPCI)分别与Nino3.4指数、WNPTF显著相关,模式集合较好地再现了这种特征;但对强ENSO信号的响应,两个指数在ERA.40数据中是相反的,而在模式集合中却是一致的。

  • 标签: 纬向风垂直切变幅度 DEMETER 回报 西北太平洋 ENSO
  • 简介:使用1979-2005年NCEP/NCAR再分析数据,分析了北半球平流层中低层(300hPa至10hPa)向风的季节转换规律,并采用二维空间场相似性方法确定了平流层的季节过渡日期。分析表明,平流层大气环流基本为冬夏二元状态,冬夏转换具有突变性;其季节过渡在向是接近同步进行的,而在经向则有时间差异,无论是冬夏转换还是夏冬转换高都要早于低。在平流层中部(10-70hPa)季节过渡是自上而向下进行的;而在平流层下部(100-200hPa)季节过渡的上下传递关系则比较复杂,在不同的纬度带有不同的表现。在北半球热带外地区,平流层中部东风期的起止日期与相似性方法计算得到的平流层季节过渡日期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东风期之前和之后往往各存在持续10天左右的零风一弱风期。

  • 标签: 平流层中低层 纬向风转换层 零风层 平流层季节转换
  • 简介:详细介绍了新型湿度检定箱内部气路原理及升降湿外围控制原理,并给出故障检修实例,供设备检定人员在维修工作中参考.

  • 标签: 湿度检定箱 维修 控制原理
  • 简介:1概况2013年6月10-14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电保护器分委会(SC37A)第4工作组(WG4)和SC37B分委会在日本札幌市召开会议。6月10日至12H上午为SC37A分委会WG4工作组会议,出席会议人员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中国的代表共13人,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各国提出的IEC61643—22标准草案稿文件的修改意见进行讨论。在会议召集人RalfHausmann先生的主持下,

  • 标签: 国际电工委员会 电涌保护器 分委会 会议简介 修改意见 标准草案
  • 简介:我国的广告业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异军突起,广告额及广告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可以说,现代广告业已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商业竞争也日益加剧,广告媒介和手段不断创新,对广告制作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得我们必须用辩证的思维来研究和认识广告创收的经营战略,从而取得广告创收的最佳效益.

  • 标签: 广告公司 经营战略 经营目标 职业道德 素质
  • 简介: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是亚太地区邮轮枢纽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山区气象局围绕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建设和运营需求开展了邮轮气象服务工作,在此工作的基础上评估邮轮气象服务现状,分析邮轮气象需求,对进一步深入做好邮轮气象服务保障工作进行初步的探索。

  • 标签: 邮轮港 高影响天气 气象服务需求 气象服务分析
  • 简介:以国家气象中心数值T213资料为基础,结合业务和服务的实际需要,建立了基于MM5的兰州有限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业务系统,该系统前后处理程序成熟,每天都能提供大量的数值预报产品,已经成为预报业务和服务的重要参考依据,在精细化预报、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中尺度 数值模式 业务系统 应用
  • 简介:利用2007—2013年NCEP/NCAR的700hPa经、向风场及水汽场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上海市11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对上海梅汛期强降水进行周期分析,提取低频信息,并利用向量场的经验正交函数方法对其进行分型。结果表明:上海地区梅汛期降水存在30—50d的显著周期。在强降水发生期,低频系统存在4个主要聚集区。贝加尔湖以西至河套地区存在并维持低频反气旋,鄂霍次克海附近多为低频气旋,这两个地区是中高冷空气的主要活动区域;孟加拉湾附近的低频反气旋及热带洋面的低频气旋是水汽的两大源地。这些区域的显著低频系统的生消是延伸预报的主要依据。上海入梅首场强降水发生前,多为偏北气流控制。南北低频气流辐合区向北移至30°N附近,上海地区梅汛期强降水发生。低频风场及水汽场的北传与梅雨带的移动有较好的对应,当低低频水汽稳定北传至30°N附近时,江南北部入梅,随后偏南水汽或继续北进或滞留,对应梅雨带的持续北抬或间歇性停滞。低频经向风及水汽输送的特征是梅汛期延伸期强降水的前兆信号。跟踪监测低频偏南气流的北传进程有助于预报入梅强降水过程。

  • 标签: 梅汛期强降雨 低频天气图 延伸期预报模型
  • 简介:大气能见度成为当前区域大气环境研究的重要指标,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对能见度的影响有显著的区别。在线连续监测了2008年11月—2009年1月上海市嘉定区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和粒子数浓度的日变化,同步收集了相同区域空气水平能见度的数据。比较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与空气水平能见度和颗粒物消光系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值粒径为0.4μm和0.65μm的大气颗粒物对上海嘉定空气水平能见度的影响最显著;中值粒径为0.17、0.26、0.40μm和0.65μm的大气颗粒物对颗粒物的消光系数影响较大。该相关系数的分布趋势与各种组分(SO42-、NO3-、NH4+、OC和EC)的粒径分布十分一致,证明了这5种组分是影响大气颗粒物消光系数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 粒径分布 空气水平能见度 相关性 消光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