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运用液体深层培养,采用不同pH值、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核侧耳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菌核侧耳菌丝体生长的培养基适宜pH值为5.0~6.5,葡萄糖、蔗糖、乳糖和纤维素是菌核侧耳菌丝体生长的适用碳源;黄豆、麦麸、酵母膏和蛋白胨等为适宜氮源;其中以黄豆浆作为氮源,蔗糖作为碳源,初始pH5.0为最佳条件组合。

  • 标签: 菌核侧耳 液体培养 菌丝体
  • 简介:为结合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的优点、克服液体菌种不能长距离运输的不足,对杏鲍菇液体培养的菌丝球与基质结合的再固化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菌丝萌发力与生长速度的比较筛选出最适合"杏大"的基质配方为玉米芯78%,麦麸20%,石膏2%,与其他基质配方相比差异显著(P〈0.01)。25d内保藏时间对菌丝的生长速率和菌丝萌发力没有明显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对优化的再固化菌种在不同的保藏时间进行呼吸强度和纤维素酶活测定,结果显示,再固化菌种呼吸强度随着保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25℃保藏35~45d时菌丝的呼吸强度急剧上升,在45d时达到最大1.1328mg/(g·h);纤维素酶活随保藏时间下降,菌种活力下降,因此再固化菌种的保藏时间在35d为宜。

  • 标签: 杏鲍菇 液体菌种 再固化菌种
  • 简介:对喇叭石蕊共生菌、藻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生菌生长在以40g/L肌醇为碳源、2g/LL广谷氨酰胺为氮源、起始pH值为7.0的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0℃时表现最佳。其共生藻的生长在以160g/L葡萄糖为碳源、1.75g/LNaNO3为氮源、起始pH值为5.0的BBM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0℃时表现最佳。

  • 标签: 地衣 喇叭石蕊 共生菌 共生藻 液体培养
  • 简介:在泰山虫草资源调查过程中,采集、分离获得一株泰山虫草菌(Cordycepssp.)。对其进行人工驯化栽培,发现其生长周期短,发菌快,适应性强。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其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及条件,用SAS数据处理软件系统对菌丝生物量、多糖进行方差分析,并测定发酵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泰山虫草最优的菌丝体发酵培养基组合是:马铃薯20%、蔗糖2%、豆粉2%、胶体几丁质0.5%、无机盐0.1%KH2PO4、12h光照。

  • 标签: 泰山虫草 液体培养条件 正交试验
  • 简介:通过对尖顶羊肚菌液体培养基质与条件的研究,明确其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最适温度、适宜光照条件、适宜葡萄糖和蛋白胨浓度、适宜培养基,以便应用于尖顶羊肚菌液体菌种的生产和工业发酵.结果表明: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值为6;葡萄糖和蛋白胨最适浓度分别为200g/L和10g/L;菌丝在黑暗环境下生长良好,光照对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用胡萝卜酵母膏培养基振荡培养形成的菌丝球多,菌丝生长量大;菌丝球在不同培养基中生长,可引起培养液pH值的上升或者下降;菌丝球可利用培养基内的氨基酸,使氨基酸降解,在胡萝卜酵母膏培养基中振荡培养8d的菌液总氨基酸含量较原液减少了36.71%,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甲硫氨酸含量的下降幅度最大.

  • 标签: 尖硕羊肚菌 液体培养 培养条件
  • 简介:为优化蛹虫草菌的液体培养条件,对蛹虫草菌丝体进行液体摇瓶培养.以干菌丝体得率为指标,对影响发酵产量的重要因子设计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培养条件.在最优条件下扩大培养,检测此时菌丝体中虫草素及虫草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蛹虫草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最适条件为:接种量10%(v/v),发酵初始pH7.0,发酵温度27℃,发酵时间96h.扩大培养后,测得菌丝体中虫草素的含量为51.785mg/100g,虫草精多糖含量为1.92g/100g.

  • 标签: 蛹虫草菌 液体发酵 条件优化 高效液相
  • 简介:通过CTAB从冬虫夏草菌株和天然冬虫夏草不同部位提取DNA,并用PCR扩增进行验证,证明了CTAB适合从冬虫夏草子座、菌核和冬虫夏草菌培养物中提取DNA。首次报道1种将子囊孢子破壁直接进行PCR扩增的方法,并比较了该方法和CTAB在提取冬虫夏草DNA方面的差异。2种方法获得的DNA用于PCR扩增均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 标签: 冬虫夏草 DNA提取 PCR扩增 CTAB法 子囊孢子破壁法
  • 简介:2017年7月在深圳召开的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是该国际会议第一次在亚洲举行的大会。在大会正式日程之前一整周的命名分会上,代表们专门就有关藻类、菌物与植物的命名法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并做出了相关的决定。本文总结了有关菌物命名的相关讨论和决议。(1)菌物命名管理:会议讨论了菌物命名管理特别小组委员会的报告(2016),主要涉及菌物命名分会要在国际菌物学大会上进行(其程序与国际植物学大会上的命名分会并行,但提案表决不设机构投票权),有关菌物命名法规的提案要在《IMIFungus》上发表、指导性电子邮件投票的参加人员、菌物命名分会的官员为主席和秘书以及菌物命名委员会要在国际菌物学大会选举等问题。这个一揽子的提案获得65.8%的赞成票通过,带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化,决定了此后在国际命名法规中如何引入、修改或删除与菌物命名相关的规则。(2)保护名:这是在深圳会议上通过的关于菌物保护名的非常重要的议题,凡列入这些名单上的菌物名称可得到保护,不受未列入名单的其他名称的影响。(3)多型性菌物:有关废除以形态类型命名的多型性菌物名称在上一届国际植物学大会(2011)上就已通过,但保留了有关有性型名称对无性型具有优先权的规则。在这次深圳会议上,这个规则(57.2)也被彻底清除。现在确定菌物名称的使用不再以其为无性型或有性型模式所标定的名称来决定,而完全遵循发表日期的优先律。(4)地衣型真菌:地衣型真菌从来不受多型性真菌名称的影响,但由于上届大会上保留了有性型对无性型的优先权(规则57.2),有几位地衣学家为了避免在地衣方面引起争论,当时在会上提出地衣的名称不受这一规则管辖。随着深圳大会清除了规则57.2,任何有关地衣的特

  • 标签: 法规 管理 国际命名法规 地衣 多型性菌物 模式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