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Cobb’S角与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接诊的9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观察组使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使用传统开放式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及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下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D、Cobb’S角和椎前缘高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VAS评分、ODI评分、Cobb’S角、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d、1个月时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手术后1个月、1年时Cobb’S角、椎前缘高度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手术后7d、1个月时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手术后1个月时Cobb’s角、椎前缘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手术后1年时Cobb’S角、椎前缘高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应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效果显著,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旁肌间隙入路 Cobb’S角 椎体功能
  • 简介:目的: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是我国特有珍稀物种,其粪便作为一种非损伤性样品,为珍稀濒危动物的种群数量调查、遗传多样性评价、亲缘关系、系统进化等研究带来了很大便利,本研究试图建立高效、简便的粪便样品保存方法。方法:在现有珍稀濒危动物粪便样品保存方法的基础上,分别使用干燥法、冷冻法和干燥.冷冻法保存川金丝猴的粪便样品,比较了不同保存方法的DNA提取效果,以及对mtDNA控制区片段的PCR扩增成功率和微卫星基因的PCR扩增效率。结果:干燥法、冷冻法和干燥一冷冻法三种不同保存方法保存粪便1周时间后,提取的粪便DNA样本扩增mtDNA片段的成功率均为92%,微卫星基因的扩增成功率分别为79%、78%、80%;保存2个月后,mtDNA片段扩增成功率分别为80%、76%和80%,微卫星基因扩增成功率分别为65%、61%、67%;保存6个月后,mtDNA片段扩增成功率分别为56%、52%和64%,微卫星基因扩增成功率分别40%、34%、46%。因此,随着保存时间的增长,三种方法的保存效率都将明显降低,但干燥.冷冻法得到的DNA样本扩增成功率相对较高。结论:粪便样品能够为川金丝猴的遗传多样性评价等相关研究提供有效信息,干燥一冷冻法保存能够更为有效的保证DNA的提取和基因扩增效率。

  • 标签: 非损伤性技术 粪便样本 保存方法 线粒体DNA 微卫星标记
  • 简介:目的:探讨钒配合物LMc对拓扑异构酶Ⅰ、Ⅱ(Topo-Ⅰ、Topo-Ⅱ)的影响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DNA松弛实验观察LMC对Topo-Ⅰ、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在细胞水平观察了IMC的抗肿瘤作用。结果:LMC可明显抑制Topo-Ⅰ活性,对Topo-Ⅱ无明显抑制作用,对多种肿瘤细胞株A549、Hela、BEL-7402具有明显抑制生长的作用,且可将细胞阻断在G2/M期,而对正常细胞株L-02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钒配合物LMC具有抑制Topo-Ⅰ活性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 标签: 钒配合物 DNA拓扑异构酶 抗肿瘤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成形术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的临床比较差异,从而为临床相关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医院临床收治的胸腰椎椎转移肿瘤患者共计8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研究组(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成形术组)和对照组(传统保守治疗方法组),每组患者44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1d、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后的临床满意度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转移肿瘤的临床综合效果显著,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相比较可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术 传统保守治疗 胸腰椎椎体转移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灵芝多糖成分(GLP)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小鼠右腋皮下接种1×106TC-1细胞后7天后,用100mg/kg、200mg/kg和400mg/kg3种剂量给小鼠口服灌胃给药20天,然后观察肿瘤的重量,并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L-2、IL-6和TNF-alpha,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中CD4+和CD8+。结果:100mg/kg、200mg/kg和400mg/kg3种剂量给小鼠口服灌胃给药20天,与对照组比较,抑瘤率分别可以达到53%、59%和58%,P〈0.05;小鼠外周血血清中的IL-2从1.27ng/mL提高到了2.88ng/mL,P〈0.05;TNF-α从1.05ng/mL提高到了1.82ng/mL,P〈0.05;而IL-6则没有明显的变化。CD4+细胞水平升高(从54.80%提高到了58.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细胞明显增多(从24.15%提高到了4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P有明显抑瘤作用,但抑瘤作用与GLP剂量不存在依赖关系。GLP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是通过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能力来实现,而并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 标签: 灵芝多糖 抑制肿瘤 作用机制
  • 简介:细菌人工染色(Bacterialartificialchromosome,BAC)是在大肠杆菌F质粒的基础上建成的高容量、低拷贝的质粒载体。BAC载体已广泛应用于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筛选、基因组测序、新基因的发现、图位克隆、BAC微阵列、转基因和动物品种资源保存等方面。本文综述了BAC载体的发展及其应用。

  • 标签: BAC载体 文库构建 基因组测序 转基因 动物品种资源保存
  • 简介:目的:通过对接受假体法隆胸患者的手术前后的生命质量和自尊水平进行主观的评价,得到真实、可靠的手术效果评价结果,最终提高隆胸手术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接受假体法隆胸术患者共60例,在手术之前、术后6个月使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和Rosenberg自尊量表进行生命质量状况和自尊状况的测量评估,并和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接受假体法隆胸患者术前SF-36生命质量量表中社会功能(SV)和精神健康(MH)两项得分明显低于常模(P〈0.01);术后6个月量表中社会功能(sF)和精神健康(MH)两项水平有显著改善(P〈0.01);Rosenberg自尊量袁显示患者术后6个月的自尊水平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P〈0.001)。结论:假体法隆胸手术能使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隆胸手术对患者的自尊水平有积极的显著的影响。

  • 标签: 生命质量 自尊 隆胸术 SF-36量表 Rosenberg自尊量表
  • 简介:目的:探讨B超联合FISH实验室诊断技术分析胎儿稽留流产与染色非整倍体关系并对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采用FISH技术对广西267例B超诊断为稽留流产孕妇的胎儿绒毛组织行13,16,18,21,22,X,Y染色数目检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采用SPSS13.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7例稽留流产胎儿绒毛组织中,染色数目异常95例,异常率35.6%,数目异常以三最常见,其次为四,少见部分单体;异常病例样本中存在多种染色混合嵌合体现象,如混合嵌合三(2n+1/2n),混合嵌合四(2n+2/2n),混合嵌合单倍体、三、四(2n-1/2n+l/2n+2/2n)等;稽留流产与患者年龄、流产史、孕周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染色数目异常与染色混合嵌合均是稽留流产的重要原因,同时稽留流产发生与患者高龄、多次流产史、早期妊娠密切关系。

  • 标签: 稽留流产 FISH技术 染色体非整倍体 高龄孕妇 流产史 早期流产
  • 简介:目的:探讨RAGE及其配体S100B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中对T细胞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体重160-180g的Lewis大鼠,并将其随机分为EAMG模型组和CFA对照组。EAMG模型组大鼠通过尾根部注入200μL含有R-AChR97-116肽段的免疫乳剂,并于初始免疫后的第30天尾根部追加免疫一次;CFA对照组大鼠为免疫乳剂中不含有R-AChR97-116肽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和比较两组大鼠CD4+T细胞上RAGE的表达情况;ELISA方法检测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4、IL-17、TGF-β、IL-6和S100B的表达水平;采用S100B体外干预淋巴细胞,进一步检测S100B对EAMG大鼠T细胞增殖、亚型分布、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在疾病发生的晚期时相(初次免疫后第45天),EAMG组淋巴细胞CD4+T细胞上RAGE的表达明显高于CFA组(P〈0.001),血清中RAGE的配体S100B的表达也高于CFA组(P〈0.001);体外加入S100B干预能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与未干预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S100B刺激后,Th1细胞和Th17细胞的百分比进一步增高,Th2细胞和Treg细胞百分比下降(PTh1〈0.05,PTh17〈0.05,PTh2〉0.05,PTreg〈0.05),IFN-γ和IL-17的表达上调(PIFN-γ〈0.05,PIL-17〈0.05),而IL-4和TGF-β表达下降(PTGF-β〈0.01,PIL-4〉0.05),Th17细胞的调控因子IL-6表达升高(PIL-6〈0.05)。结论:RAGE及其配体S100B参与EAMG的发病过程,在晚期时相中表现出明显的致病性;RAGE与S100B相互作用可以上调T细胞的致病性作用,加重四种辅助性T细胞之间的网络失衡。

  • 标签: RAGE S100B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T细胞 Th细胞亚型
  • 简介:目的:探讨双线排龈法在烤瓷冠修复牙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拟行烤瓷冠修复的96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交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48例(56颗牙)采用双线排龈法,对照组48例(52颗牙)采用单线排龈法,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排龈效果及随访24周的基牙与游离龈是否完全排开,龈沟宽度是否合适,牙预备后肩台的边缘是否清晰、连续,印模肩台是否清晰、连续,有无气泡,模型是否清晰、光滑,牙龈有无渗血等。结果:观察组基牙与游离龈排开不全、印模肩台不清晰不连续或有气泡、模型不清晰不光滑、牙龈渗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24周,两组的修复边缘隐蔽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0级牙数为52颗(92.9%),对照组0级牙数为41(80.8%),观察组的牙周组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前牙烤瓷冠修复中应用双线排龈法的排龈效果较单线排龈法更好。

  • 标签: 双线排龈法 单线排龈法 烤瓷冠 牙体缺损
  • 简介:目的:外泌是活细胞分泌的来源于多囊泡的膜性囊泡,其主要作用包括携带与运输。雪旺细胞是周围神经再生中非常优秀的种子细胞,但其迁移能力较差,影响修复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外泌和雪旺细胞共培养是否可以促进雪旺细胞迁移.方法:本实验通过分离纯化人脐带干细胞外泌和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并鉴定,随后将其共培养于Transwell小室观察雪旺细胞迁移率.结果:通过人脐带干细胞超高速离心法得到的外泌体高表达干细胞标志物CD44(92.2±3.6%)、CD73(99.1±0.6%),并且低表达单核细胞表面抗原CD14(0.5±0.06%)以及造血千细胞表面抗原CD34(0.4±0.07%),外泌鉴定高表达CD81和CD9;雪旺细胞培养鉴定纯度达(92.3±2.7)%;均符合实验要求。通过Transwell小室实验发现外泌可以明显促进雪旺细胞的迁移,并且具有一定剂量关系:结论:外泌可以提高雪旺细胞的迁移能力,从而使雪旺细胞在组织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产生巨大突破.

  • 标签: 外泌体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雪旺细胞 神经再生
  • 简介:目的:玻璃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术后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对88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术后的护理,针对糖尿病病人的特点及硅油注入的特殊要求提出术后严密观察眼部情况,控制血糖、保持特殊体位、预防眼压升高等并发症。结果:手术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对玻璃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术使许多糖尿病病人加强术后护理,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有用视力、提高手术效果的临床效应,提高生存质量。结论:针对糖尿病病人的特点,在围手术期做好周密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疗效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术后护理 临床效应
  • 简介:目的:在pEGFP-C2真核表达载体中表达人NDRG2基因的截短部分并进行鉴定。方法:以含有人NDRG2基因的pGKBT7质粒为模板,通过PCR的方法扩增获得截短的人NDRG2基因,然后克隆入表达载体pEGFP-C2;以荧光显微镜观察和WesternBlotting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表达产物中在分子量67kD左右可见与目的蛋白分子量相符的条带,该条带可被Ndrg2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结论:构建了截短的人NDRG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HEK-293)获得成功表达。

  • 标签: NDRG2 基因 PCR 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抗癌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D-dimer)的预后意义。方法:测定97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及3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D-dimer、FIB水平并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及预后价值。结果:肺癌组血浆FIB、D-dimer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肺癌组FIB与TNM分期有关,D-dimer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单因素分析提示FIB、D-dimer、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与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相关,而多因素分析仅提示D-dimer、FIB是老年NSCLC患者的独立危险预后因素。结论:检测老年NSCLC患者抗癌治疗前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可以指导预后,为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浆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60例,按照椎塌陷程度分为重度骨折组和轻度骨折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椎变化等。结果:与轻度骨折组比较,重度骨折组手术时间长、骨水泥注射量少,且椎前缘高度恢复率、椎中部高度恢复率、Cobb角矫正度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椎前缘高度、椎中部高度、Cobb角均有所改善(P〈O.05),轻度骨折组的椎前缘高度、椎中部高度明显大于重度骨折组(P〈0.05),但两组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纠正椎塌陷和Cobb角度。

  • 标签: 骨质疏松 单球囊双侧扩张 后凸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BNP和D二聚对老年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关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心功能不全程度分为无症状组、心功能不全II级、III级、IV级3,另取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比较各组间BNP、D二聚水平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各患者组BNP和D二聚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BNP与心功能不全分级、LVEDD、LAD呈直线正相关关系(P〈0.05),与LVEF呈直线负相关关系(P〈0.05);D二聚与心功能不全分级、LVEDD呈直线正相关关系(P〈0.05),与LVEF呈呈直线负相关关系(P〈0.05),与LAD直线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1000pg/mL以下治疗有效率80.2%,疗效优于1000pg/mL以上者(Riditz=15.245,P=0.000),D二聚5μg/mL以下者治疗有效率85.4%,疗效优于5μg/mL以上者(Riditz=26.354,P=0.000)。结论:BNP和D二聚与老年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和超声心动图指标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疾病预后预测。

  • 标签: 脑钠肽 D二聚体 心功能不全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及对纤维蛋白原(FBI)、D-二聚(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92例剖宫产产妇,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的宫内注射及静脉滴注,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先给予缩宫素的宫内注射,再在子宫肌壁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宫缩持续时间、子宫底下降速度、恶露持续时间、FIB、D-D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宫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子宫底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恶露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P<0.05)。两组治疗前FIB、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FIB、D-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面部潮红、胸闷、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且安全性高,可能与有效减少FIB、D-D表达有关。

  • 标签: 剖宫产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缩宫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