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简介:胃肠激素(gastrointestinalhormone)是一类性质不同具有激素或类激素功能多肽,这些肽可将胃肠道信号传递到食欲相关脑区进行整合,然后沿神经纤维传递到神经末梢进行释放,从而调节细胞活动。胃肠激素在机体能量稳态平衡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膳食中三种产能营养素比例失调或不良饮食行为会导致机体能量稳态调节失衡。目前研究认为,胃肠激素可能是有效治疗肥胖新型潜在靶点,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对ghrelin、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peptide-1,GLP-1)三种胃肠激素肥胖发生及发展之间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胃肠激素 肥胖 产能营养素 FMRI
  • 简介:我国针灸历史源远流长,从古代“砭石”为针,到金属针,到近几十年来梅花针、电针、水针等,针灸器具也在不断发展。随着激光技术成熟发展,产生了激光针,且激光穴位照射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综述了针灸器具发展历史,介绍了激光针灸作用机理及优点,激光针灸治疗仪器发展过程及其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激光 针灸 针灸器具
  • 简介::随着医学教育方式不断被创新改善,单一医学课程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新形势下医学生培养。医学课程整合可以将学科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有机融合。其具有综合性、多元化特点,便于医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应用。目前,在实行医学课程整合中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素质参差不一、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资源缺乏以及缺少统一课程整合评价标准等现状问题。因此有效实施医学课程整合,仍需各医学院校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通过调整课程结构、提升师生素质,建立起有效评价措施等手段来促进改善医学课程整合。

  • 标签: 医学课程整合 现状 措施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相对简单稳定大鼠髂骨皮瓣移植手术方式,为髂骨移植诱导免疫嵌合状态研究建立可靠动物模型。方法: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旧术式组,将供者髂骨肌皮瓣移植入受者腹股沟区,吻合供者髂腰动静脉和受者股动静脉;实验组,剥离供者髂骨臀大肌,取供者髂骨连带肌肉及皮瓣移植于受者腹股沟区域,将供者髂总动脉和髂腰静脉分别受者股动静脉吻合,随后缝合皮肤。术后所有大鼠给予环孢素A28天,始剂量16mg/kg/d,第三周始每周剂量减半,第28天处死大鼠并选取髂骨做病理学检测,观测骨髓细胞量,骨陷窝是否有骨细胞等,以此判断髂骨是否成活。结果:实验组共进行手术15例,皮瓣成活11例,成功率73%;病理检测皮下髂骨成活7例,成功率47%;旧术式组共进行手术8例,皮瓣成活4例,成功率50%,病理检测皮下髂骨成活3例,成功率37.5%,其中实验组动脉吻合时间(24.7±2.3)min,明显短于旧术式组(36.7±1.5)min(均P〈0.05),而静脉吻合时间、缺血时间,供受体准备时间并无差异(均P〉0.05)。结论:通过剥离供者臀大肌,改变动脉吻合对象,可以建立相对简单、稳定髂骨皮瓣移植模型,为探索带血管骨髓移植诱导嵌合状态提供了新动物模型。

  • 标签: 髂骨皮瓣 大鼠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IgE水平冠心病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135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CHD)和非冠心病组(non-CHD),冠心病组根据临床症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和急性心肌梗死纽(AMI),动脉堵塞程度用Gensini评分量化,采用SIMENSBNII全自动免疫散射比浊仪测定总IgE水平。比较CHD和non—CHD组患者及SAP、UAP和AMI组患者血清IgE水平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血清IgE等级冠心病Gensini积分相关性。结果:non—CHD患者血清kE水平(32.3(13.5,61)KU/L)明显低于CHD患者(69(26.4,169)KU/L)(P=0.001),UAP和AMI患者血清IgE水平(78.6(37.0,191.0)KU/L、118.5(75.3,148.1)KU/L)均显著高于SAP组(36.7(20.7,96.7)KU/L)(P=0.034和P=0.001),且多支血病变组患者血清IgE水平(67.2(30.9,249.0)Ku/L)显著高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34.6(18.1,59.0)KU/L)(P=0.039)。IgE水平根据四分位间距分为四个等级,随着IgE分级水平增加冠心病Gensini积分增加。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IgE水平升高,且冠心病类型和血管堵塞程度都存在显著相关性.可能辅助冠心病诊断及病情监测。

  • 标签: IGE 冠心病 GENSINI积分 肥大细胞
  • 简介:骨桥蛋白(OPN)是一种具有细胞粘附和迁移功能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在肾脏中有广泛分布,研究发现其参与糖尿病肾病(DN)蛋白尿形成、DN炎症反应及肾脏纤维化过程,抑制OPN可改善糖尿病肾脏病变。

  • 标签: 骨桥蛋白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炎症反应
  • 简介: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是细胞信号转导进行关键信号酶,在生长因子调控细胞生长、发育功能过程中起着重要生理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分类、结构功能及其部分相关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

  • 标签: 生长因子 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
  • 简介:目的:从中药厚朴中分离得到群体感应抑制剂,并对其活性进行评价。方法:利用铜绿假单胞菌QSIS-lasI对中药厚朴粗提物进行活性检测及追踪,采用生物自显影薄层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厚朴中活性化合物,应用核磁共振波谱解析确定其结构。分别利用分光光度法及地衣酚法测定绿脓菌素和鼠李糖脂产量,并通过半固体培养基检测铜绿假单胞菌swarming运动,利用RT-PCR检测QS调控相关基因mRNA表达影响。结果:厚朴粗提物具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其活性化合物结构鉴定为和厚朴酚。亚抑菌浓度下和厚朴酚能明显抑制毒力因子如鼠李糖脂和绿脓菌素产量以及swarming运动,且能够有效抑制QS相关基因mRNA水平表达(P〈0.05)。结论:和厚朴酚是一种新群体感应抑制剂,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治疗细菌感染潜在新药。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QSIS-las I 中药厚朴 和厚朴酚 群体感应抑制剂 毒力因子
  • 简介:目的:除了血压水平高低以外,血压波动也是造成人体靶器官损伤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以老年男性人群为研究对象,观察血压波动(BPV)颈动脉斑块形成关联性。方法:本研究选用1461名患有动脉硬化老年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对象分为:非颈动脉斑块组和颈动脉斑块组,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ABPM)中收缩压(SBP)、舒张N(DBP)数据,用”个体血压波动法”测定每个患者血压波动,分析探讨血压波动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关联性。结果:①颈动脉斑块形成24小时收缩期血压波动(SBPV)密切相关(8-3±2.1mmHgVS7.9士2.0mmHg;P〈0.001),其中白昼(6:00.22:00)SBPV有关(8.1±2.1mmHgVS7.7土2.1mmHg:P〈0.001),而与夜间(22:00-6:00)SBPV关系不明显(8,9±3.8mmHgVS8,6±3.7mmHg;P〉0.05)。②24小时舒张期血压波动(DBPV)有关(5.6±1.4mmHgVS5.4±1.4mmHg;P〈0.05),其中白昼(6:00.22:00)舒张期血压波动有关(5.4±1.4mmHgVS5.2士1.4mmHg;P〈0.05),而与夜间舒张期血压波动无关(6.2±2.7mmHgVS5.9±2.5mmHg;P〉0.05)。结论:在老年男性人群中,颈动脉斑块形成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波动均有关系,主要表现在白昼血压波动。

  • 标签: 血压水平 血压波动 颈动脉斑块
  • 简介: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icrosomaltriglyceridetransferprotein,MTP)关系。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组(B组)和MTP抑制剂组(C组),每组各20只。B组、C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确认非酒精性脂肪肝建模成功,C组大鼠给予混有特异性小肠MTP抑制剂JTT-130高脂饲料喂养,B组大鼠建模过程始终喂养高脂饲料,A组大鼠喂养普通饲料。于第12周,分别测定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含量,以及肝脏TC、TG、磷脂含量。同时测定肝脏中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P)活性mRNA表达量。结果:正常对照组(A组)相比,高脂组(B组)大鼠血清TC、TG、HDL-c浓度和肝脏TC、TG含量明显提高(P〈0.05),MTP活性及mRNA水平明显下调(P〈0.05)。高脂组(B组)比较,MTP抑制剂组(C组)大鼠血清TC、TG、HDL-c浓度和肝脏TC、TG含量明显下降(P〈0.05),而MTP活性及mRNA表达量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存在MTP表达下调,特异性小肠MTP抑制剂JTT-130可以有效抑制肠道对TG转运,不影响肝脏TG分泌,并在降低高脂大鼠血浆TG和胆固醇水平同时也降低肝脏TG含量。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 抑制剂
  • 简介:目的:探讨B超联合FISH实验室诊断技术分析胎儿稽留流产染色体非整倍体关系并对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采用FISH技术对广西267例B超诊断为稽留流产孕妇胎儿绒毛组织行13,16,18,21,22,X,Y染色体数目检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采用SPSS13.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7例稽留流产胎儿绒毛组织中,染色体数目异常95例,异常率35.6%,数目异常以三体最常见,其次为四体,少见部分单体;异常病例样本中存在多种染色体混合嵌合体现象,如混合嵌合三体(2n+1/2n),混合嵌合四体(2n+2/2n),混合嵌合单倍体、三体、四体(2n-1/2n+l/2n+2/2n)等;稽留流产患者年龄、流产史、孕周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混合嵌合均是稽留流产重要原因,同时稽留流产发生患者高龄、多次流产史、早期妊娠密切关系。

  • 标签: 稽留流产 FISH技术 染色体非整倍体 高龄孕妇 流产史 早期流产
  • 简介:目的:探讨右室间隔部起搏患者起搏QRS波时限心功能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植入右室间隔部起搏双腔起搏器患者(111例),起搏器平均植入时间(4.52±3.65)年,通过常规体表心电图测得完全起搏时QRS波时限分为四组:A组为QRS≤120ms(21例);B组为120ms〈QRS≤150ms(30例);C组为150ms〈QRS≤180ms(34例);D组QRS为〉180ms(26例),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获取左房内径(LAD)、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ES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LVEF,同时检测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肭肽前体(NT-proBNP),分析起搏QRS波时限以上各指标的关系。结果:D组患者LAD、LVEDD、LVESD、IVST及IVPWT较其他三组明显增大,同时LVEF显著下降,NT-proBNP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随起搏QRS时限不断增宽,不同组别的LVEF是依次降低(中位值分别为66.5%、60.3%、52.7%和45.8%),而血清NT-proBNP水平是依次增大(中位值分别为143.7pg/ml、261.8pg/ml、599.4pg/m和971.2pg/ml)。直线相关性分析示起搏QRS波时限LAD(r=0.141,P〈0.05)、LVEDd(r=0.678,P〈0.05)、LVEDs(r=0.439,P〈0.05)、IVST(r=0.165,P〈0.05)及LVPWT(r=0.189,P〈0.05)有显著线性关系,呈正相关。起搏QRS波时限LVEF负相关(r=-0.684,P〈0.05),起搏QRS波时限NT-proBNP对数正相关(r=0.368,P=0.029)。结论:对于右室间隔部起搏双腔起搏患者,起搏QRS波时限是一个可初步判断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其起搏QRS波时限延长可能会恶化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可结合NT-proBNP进行动态观察,对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功能恶化和心衰预防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起搏QRS波时限 右室间隔部 心功能 氨基末端脑肭肽前体
  • 简介:目的:探索24h睡眠剥夺(SleepDeprivation,sD)后作业效率和心率变异性变化。方法:通过观察8名健康男性在24h睡眠剥夺前后作业效率、主观脑力负荷和心率变异性变化,寻找脑力疲劳相关敏感指标。结果:在24h睡眠剥夺后,NASA—TLX评分呈显著性增加(p〈0.05),75。立位时HF呈显著性减少(p〈0.05),TINN、LF/HF呈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NASA—TLX量表从主观感受上很好反映了脑力疲劳后工作绩效下降变化,HRV变化主要原因在于24hSD后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相对加强。

  • 标签: 睡眠剥夺 脑力疲劳 NASA—TLX 心率变异性 体位
  • 简介::TRPV3通道是一种对Ca2+具有较高选择通透能力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它是TRPv通道家族一员,在多种组织中均有分布。TRPV3通道可以被温热温度(31-39℃)及多种化学激动剂所激活,并受到机体内受到多种生理因子调控。TRPV3通道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TRPV3通道基因缺失或异常会导致毛发生长异常或皮肤病发生,特别是近期发现TRPV3通道获得性功能突变会导致一种比较罕见的人类遗传性疾病——奥姆斯特德综合征(Olmstedsyndrome,OS)。本文从TRPV3通道分布、功能、调控以及靶向药物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 标签: TRPV3通道 门控调节 生理功能 药物开发
  • 简介:目的:评价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存在对乳腺癌患病风险影响,为评估乳腺癌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50~2012)、EMBASE(1949-2012)、Pubmed(1946-2012)、CurrentContentsConnect(1998-2012)和GoogleScholar(1992-2012)等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甲状腺特异性抗体乳腺癌(BreastCancer,Bc)相关性分析横断面研究或队列研究。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所纳入研究文献质量,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最终纳入6项研究,共计6945例患者。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乳腺癌风险会随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包括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0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存在而增加(anti—TP00R2.51.95%CI:1.94—3.25;anti—TG2.67,95%CI:1.65—4.33)。结论:乳腺癌风险会随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存在而增加,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可能为乳腺癌预后评估以及治疗原则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甲状腺特异性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乳腺癌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在肝癌治疗中分别应用腹腔镜切除术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从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肝癌患者中选取9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5例,B组45例,A组行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B组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预后效果。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为6.67%,同B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A组局部复发率为20.00%,同B组8.89%比较,明显较高(P〈0.05),总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年存活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肝癌治疗中,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腹腔镜切除远期疗效均较好,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对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肝癌 腹腔镜切除术 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癌(PCa)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相关性。方法:对自2004年7月~2009年12月南京市13692例50岁以上男性在健康体检时行血清PSA检测。以PSA≥4.0ng/ml定为前列腺癌可疑病例。建议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以确诊。共筛查出PCa患者140例,比较不同PSA值PCa患者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结果:随着PSA值升高,前列腺癌筛查阳性率亦随之升高,低分化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含量明显高于高分化前列腺癌和中分化前列腺癌患者(P〈0.05),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含量明显高于早期PCa患者(P〈0.01)。血清PSA含量≥20ng/ml前列腺癌人群中低分化前列腺癌及晚期前列腺癌比例高于血清PSA含量〈20ng/ml前列腺癌人群(P〈0.01)。结论:血清PSA可以为前列腺癌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临床分期 病理分级
  • 简介: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新泽西州立大学和西班牙巴斯克地区大学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非编码性RNA中一种常见性基因变异体可能导致在乳糜泻(celiacdisease)病人体内发生肠道炎症。这一发现指出携带乳糜泻风险基因的人们患上乳糜泻一种可能性新风险因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

  • 标签: 乳糜 哥伦比亚大学 关联 风险因子 研究人员 州立大学
  • 简介:目的:构建人snai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方法:使用RT-PCR法获取人snail基因全长cDNA,经BamHI、EcoRI双酶切、连接,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转化TOP10感受态细胞,用含氨苄青霉素LB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双酶切电泳及测序鉴定,瞬时转染siha细胞Western-blot从蛋白水平鉴定重组质粒在真核细胞内表达。结果:pcDNA3.1-snail重组质粒经酶切电泳符合预期片段,测序鉴定插入片段NCBIGenBank文库中人snail序列一致,重组质粒瞬时转染后snail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snail重组质粒载体,为进一步探讨snail基因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SNAIL 重组质粒 载体构建
  • 简介:M2型丙酮酸激酶是近年来发现一种器官非特异性肿瘤标记物,在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M2型丙酮酸激酶生物学特征、及其在宫颈癌中表达情况、致癌机制以及应用前景等。

  • 标签: M2型丙酮酸激酶 宫颈癌 癌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