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分娩后大出血使用宫腔填纱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功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20年12月由本人参与或间接参与的分娩后大出血产妇80例,经奇偶数法分配,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缩宫素方式做分娩后大出血治疗,观察组以缩宫素+宫腔填纱方式做分娩后大出血治疗,效果分析。结果:出血相关指标汇总,治疗开展后观察组产后各时间点出血相关指标较及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分娩后大出血治疗效果略优于对照组(P<0.05),产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分娩后大出血,宫腔填纱治疗的实施能够有效抑制产妇出血情况,促进止血,效果良好。

  • 标签: 宫腔填纱 分娩后大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新冠肺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治疗的10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调查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0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调查组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调查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发热消失时间以及咳嗽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康复所需时间。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个性化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传染病患者的护理中开展叙事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9月间在我院诊治的60例传染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叙事护理),各30例。统计比较SAS、SDS评分。结果:护理前的SAS、SD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传染病患者开展叙事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帮助患者维持良好心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

  • 标签: 传染病患者 叙事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泊马度胺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早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7月收治的15例以泊马度胺为基础方案治疗的复发难治M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早期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15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7例,中位发病年龄60岁(43~83岁);诊断复发、难治中位时间15个月(4~84个月)。15例均接受过以硼替佐米为主的治疗方案;9例接受过来那度胺治疗;7例接受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5例均采用泊马度胺联合其他药物(硼替佐米、达雷妥尤单抗、苯达莫司汀、地塞米松、环磷酰胺或来那度胺)的两药或三药方案治疗,中位治疗2个(2~4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估疗效,总反应率为73%(11/15),其中3例达完全缓解,3例达非常好的部分缓解,5例达部分缓解。9例出现血液学不良反应,其中5例为3~4级,4例为1~2级,其余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可耐受。结论泊马度胺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复发难治MM患者有效,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复发 难治 泊马度胺 药物疗法,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eEAM(苯达莫司汀+阿糖胞苷+依托泊苷+美法仑)方案在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采用BeEAM方案预处理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5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移植相关不良反应及造血重建情况。结果15例患者预处理过程中,13例发生恶心、呕吐及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2例发生低钾血症,1例发生肝功能异常,均为1~2级,无3~4级不良反应。1例患者血小板植入不良,余14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患者移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良好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0 d(9~14 d)和11 d(9~17 d)。随访至2021年3月,患者均生存。结论BeEAM方案用于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 标签: 淋巴瘤 预处理方案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BeEAM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