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季节腹泻患者接受便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80例为季节腹泻患者,入院后以随机、双盲法为,分为常规组(n=40)、研究组(n=40)两组,常规组不应用便常规检验,研究组应用便常规检验,对比检验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结果 研究组较常规组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季节腹泻患者时,借助便常规检验的方式,效果显著,为治疗措施的应用提供依据,减少腹泻的影响,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值得推广。

  • 标签: 便常规检验 季节性腹泻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2018年 7月 -2020年 3月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 65例,均接受尿常规检查,并比较常用四项指标水平。结果: 1级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 β2球蛋白、 24h尿蛋白定量、 N-乙酰 -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指标水平明显低于 2级和 3级患者 ;2级老年高血压患者四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 3级患者。病程 10年患者四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病程 10~ 20年和病程 >20年患者 ;病程 10~ 20年患者四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病程 >20年患者。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分级、不同病程与尿蛋白定量、 N-乙酰 -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尿 β:微球蛋白水平呈正比,有助于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    关键词 尿常规检验 ;四项指标 ;高血压 ;临床诊断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 four commonly used indicators in urine routine test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from July 2018 to March 2020, 65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treated. All of them received routine urine examination, and the levels of four commonly used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urinary microalbumin, urinary β 2-globulin, 24-hour urinary protein and N-acetyl - β - d-glucosaminidas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patients with grade 1 hypertension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 grade 2 and grade 3; the levels of four indexes in patients with grade 2 hypertens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 grade 3. The level of four indexes in patients with 10-year course of diseas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disease course of 10-20 years and patients with disease course of more than 20 years; the level of four indicators in patients with 10-20-year course of diseas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course of disease > 20 years. Conclusion: different grades and course of diseas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re in direct proportion to urinary protein, N-acetyl - β - d-glucosaminidase, microalbumin and β: microglobulin levels, which are helpful for the diagnosis of early renal injury.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100为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抽取每位患者空腹静脉血4ml并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各2ml,分别应用血涂片分析法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液标本检验,并将最终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血涂片分析检验正常率(96.00%)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48.00%),检验异常率4(4.00%)低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52.00%),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血涂片分析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从而为临床进一步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数据参考,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血涂片分析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84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对比分析协同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 尿常规诊断尿路感染,灵敏度96.7%、特异度95.8%、准确度96.4%、,与综合检查对比差异不显著(P

  • 标签: 尿路感染 尿常规 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常规检验在贫血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了研究论述。方法:研究中,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名贫血患者当成了研究对象。在分析汇总其常规资料的基础之上将其划分成了研究组与常规组,各有49人。其中,研究组患者为溶血性贫血,而常规组患者则为缺铁性贫血。完成血常规检验之后,对其检验结论的准确以及两组患者血常规资料、血清铁蛋白(SF)水平进行了研究论述。结果:汇总研究数据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检出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并且数据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的RDW以及Hb水平均要低于常规组患者,并且MCV、MCHC水平要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已知P均<0.05,因此数据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研究组患者的SF水平也要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而且数据差异同样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贫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血常规检查能够提高整体诊断工作的准确,因此需要做好相关诊断措施的推广应用并且由此着手推进相关治疗方案的优化改革。必要时,需要针对溶血性贫血患者安排相应的随访,以免因为人为疏忽而造成误诊事件。

  • 标签: 贫血患者 血常规检验 临床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用于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接收的150例尿常规检验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采用采用尿沉渣检验法,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联合干化学法检验。对比检验效果。结果 观察组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尿常规检验中,采用干化学与尿沉渣联合检验法,可以有效避免误检、漏检等情况的发生,准确非常高,可作为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干化学法 尿沉渣 联合使用 尿常规检验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2月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查的96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8例。参照组采取常规尿液采集法,研究组行清除阴道分泌物采集法,比较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检出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尿常规 阴道分泌物 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100例为参与血常规检验的人员,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两组,对照组采末梢血,观察组采静脉血,对比两组人员的指标差别,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8月-2022年8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WBC(白细胞)、RBC(红细胞)、HCT(红细胞比容)、HGB(血红蛋白)及PLT(血小板)等指标具有明显的差别,观察组的检验结果更接近于标准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中,采静脉血能够提高检验的精准度,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检验 效果差异
  • 简介:  摘要:目的 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常常会影响到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比分析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就诊的 200例患者的血液,利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对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在不同采血部位采血检测发现末梢 WBC、 RBC、 HGB的值小于静脉血,而 PLT的值相反, 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时间采血检查发现≥ 6h检测结果中的 PLT数值明显低于立即检测和 6h内检测的血小板数值, 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血常规的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需要对影响血常规检验精准度的相关因素认识和掌握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积极避免,提高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和检验质量。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精准度 分析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血常規红细胞参数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 2017年 4月— 2019年 6月间收治的 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均分配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的缺铁性贫血患者 73例作为 A组,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地中海贫血患者 73例作为 B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血常规中红细胞宽度( RDW)、红细胞计数( RBC)、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血红蛋白( 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的水平。结果 A组患者的 RDW为( 19.1±1.4) %、 RBC为( 3.2±1.1) ×1012/L、 MCV为( 69.4±2.8) fl;而 B组患者的 RDW为( 16.3±1.5) %、 RBC为( 4.2±1.3) ×1012/L、 MCV为( 63.5±2.2) fl,由此可知 A组患者的数值显著高于 B组, A组患者的 Hb值为( 74.5±14.1) g/L和 MCHC为( 280.4±3.2) g/L;而 B组患者的 Hb值( 90.2±11.3) g/L和 MCHC值( 321.7±2.8) g/L,对比后 A组患者的数值均低于 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 MC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验对于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 血常规;红细胞参数;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 

  • 标签:
  • 简介:  【摘 要】目的: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运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本医院收入及予以血常规检验的 184例受检者开展调查分析,选取时间是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11月,对全部受检者均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研究检测结果。结果: 184例受检者中,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呈现阳性占据 37.50%,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呈现阳性占据 28.80%。将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 92.45%、 84.73%、 71.01%、 96.52%。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均可获得良好效果,需要依据受检者的实际状况及临床需求合理选取检测方法。    【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血常规检验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and value of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and blood smear cell morphology in blood routine test. Methods: 184 cases of the hospital's income and blood test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time was from February 2017 to November 2019. All patients were tested by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and blood smear. Cell morphology examination, study the test results. Results: Of the 184 subjects, 37.50% were positive by automated blood cell analyzer and 28.80% by blood smear. The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blood smear cells were used as the gold standard.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were 92.45%, 84.73%, 71.01%, and 96.5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n the blood routine test, the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and the blood smear cell morphology test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It is necessary to select the detec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 and clinical needs of the subject.     Key words: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blood smear cell morphology; blood routine test    血常规检验为临床血常规指标检测的常用方式,可以了解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血小板数目改变情况,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血常规检验方式比较多,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方法、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是临床血常规检验中比较常用的两种方式,各存在一定优势和不足 [1]。本文将本医院予以血常规检验的受检者纳入分析资料,探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实施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与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将本医院收入及予以血常规检验的 184例受检者(选自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11月)归入研究资料,男性和女性之间比例是 95比 89,年龄上限 80岁,年龄下限 21岁,其年龄均值为( 48.63±2.45)岁。受检者均接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    纳入标准:( 1)受检者自愿参加研究;( 2)受检者需要接受血常规检验;( 3)受检者或受检者家属在医院下发的知情同意书上面予以签字。    排除标准:( 1)受检者的配合比较差;( 2)受检者的依从比较差;( 3)受检者存在认知障碍;( 4)受检者存在沟通障碍;( 5)受检者存在精神疾病或精神异常。     1.2 方法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方法:收集受检者 3毫升到 5毫升肘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采取枸橼酸钠实施抗凝处置,对血液标本按照 800转 /分钟的转速实 10分钟离心处理,获得上清液,血液标本需要于室温下 4小时之内完成检测,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开展测定,对测定结果予以详细记录。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收集受检者 3毫升到 5毫升肘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添加抗凝试管内,将血液标本混合均匀,予以瑞氏法染色处理,之后按照 45度斜角推片制作厚薄适中的血涂片,将血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解血液标本的血小板数目、白细胞数目、红细胞数目等,对测定结果予以详细记录。在检测过程相关操作需要保证严格无菌,且将检测结果和受检者实际状况予以比较,如果出现检测结果和受检者实际状况不符现象,需要对受检者再次收集血液样本实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测定。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