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鞍结节脑膜瘤(TSMs)最佳的治疗方案是手术全切除肿瘤,且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视觉功能。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是TSMs成功、安全切除的关键。本文从TSMs手术的目的和适应证出发,就TSMs手术入路选择的标准和要求、手术入路与肿瘤全切除和术后视力改善的关系,以及经颅入路和经鼻蝶入路的适应证和优缺点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更精准地指导临床医生如何选择最佳的手术路径。

  • 标签: 鞍结节脑膜瘤 经颅入路 经鼻蝶入路 视觉功能
  • 简介:摘要:在科学技术稳定发展的推动下,各个国家企业在洗衣机技术方面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计算机已经全面走向智能化,技术逐渐回归于产品本质,具备较高的性价比。与此同时,不仅对洗衣机洗涤条件有着一定的要求,同时对其节能节水有着一定的要求。所以,对于全球洗衣机产品的研发工作来讲,应该不断创新技术的应用,全面发挥技术的优势与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洗衣机技术发展趋势开展分析,并阐述了相关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技术发展 洗衣机 趋势 全球
  • 简介:摘要内听道脑膜瘤(IAC-M)是桥小脑角脑膜瘤的特殊类型,起源于内听道内的硬膜,主体位于内听道内。术前准确鉴别IAC-M较困难,这是因为内听道的脑膜瘤十分罕见,大部分为个案报道,且报道的IAC-M术前均被误诊为前庭神经鞘瘤,因此术前对于脑膜瘤和听神经瘤的区分很重要,因为肿瘤类型不同,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手术策略的制定不同。乙状窦后经内听道入路是IAC-M的理想入路,为了降低复发的风险,术中需扩大开放内听道,广泛切除肿瘤,包括肿瘤累及的硬脑膜和骨质。本文就IAC-M的诊断和手术策略作一综述。

  • 标签: 内听道脑膜瘤 桥小脑角 乙状窦后经内听道入路
  • 简介:摘要鞍结节脑膜瘤(TSMs)通常采用经颅入路和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入路的选择尚无统一的标准,选择哪一种入路方式除需根据肿瘤本身因素外,很大程度取决于术者对于手术入路的熟悉和掌握程度。本文针对TSMs临床上常用的手术入路,总结分析每一种入路方式的优缺点,以期掌握入路的精髓,对手术入路的选择起到有益的帮助。

  • 标签: 鞍结节脑膜瘤 手术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16排移动CT在ICU床旁与车载头部扫描结果。方法廊坊爱德堡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应用国产16排移动CT进行头部扫描661例次,其中ICU床旁扫描27例次(ICU组),车载扫描634例次(车载组)。统计2组受检者诊断阳性率,并从车载扫描者中随机选择30例次与ICU床旁头部扫描27例次对比分析成像质量及运动伪影发生率、检查时间及辐射剂量值等。结果ICU组移动CT头部扫描27例次,均为阳性诊断,车载组634例次,阳性诊断419例。ICU组(27例次)和车载组(30例次)成像质量良好,颅底层面发生线状运动伪影ICU组为7.41%,车载组为16.67%。ICU组床旁扫描耗时最短10.6 min,最长19.4 min,平均15.68 min。车载扫描耗时最短15.9 min,最长37.4 min,平均26.40 min。16排移动CT成人头部扫描的有效容积剂量CTDIvol为(34.55±4.08)mGy,有效剂量为(0.80±0.06)mSv。结论16排移动CT在ICU床旁扫描和车载扫描成像质量可靠,检查耗时短,辐射剂量低,使用安全。

  • 标签: 移动CT 重症监护室 床旁扫描 车载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内听道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探讨在保留面、听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实现肿瘤全切除的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神经外科自1998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4例内听道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分析其手术要点。结果4例患者的肿瘤均获得全切除,其中1例肿瘤硬膜起源于内听道口的外侧壁(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3例肿瘤起源于内听道内的硬脑膜,硬膜附着延伸至内听道腹侧(Simpson分级Ⅱ级切除)。3例患者的面神经和耳蜗神经均被解剖分离保护,另一例患者仅解剖保留面神经。2例术前听力分级为H2级、H3级的患者,术后听力分级分别为H3级和H4级,另2例术前听力H5级的患者术后听力仍为H5级。3例患者术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为90分,1例为70分。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结论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是内听道脑膜瘤显微外科切除术的理想入路。手术应以保护面、听神经为前提,以广泛切除肿瘤为目的,包括肿瘤累及的硬脑膜和骨质,以减少复发的机会,改良内听道开放的宽度是必要的。

  • 标签: 内听道 脑膜瘤 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 桥脑小脑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TSM)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改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由笔者进行显微手术的156例TS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记录、出院记录、随访记录等,测量术前视力、视野及术后改善情况。根据CT和MRI的表现,将其分为巨大、大、中、小四型,分析讨论TSM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结果TSM最常见的症状是非对称性视觉障碍,本组术前视力<1.0者,占96.8%,非对称性视力障碍占84.1%;62.2%的肿瘤侵入视神经管内。术前有302只眼视力<1.0,占96.8%,术后218只眼(69.87%)视力改善,64只眼(20.51%)维持术前水平,30只眼(9.62%)恶化。术前73例患者(46.8%)的影像提示视神经管受累,术中探查共有97例视神经管内有肿瘤侵袭(62.2%,97/156)。患者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从1个月~5.3年(中位数21个月)。术后视力改善共218只眼(69.87%),64只眼(20.51%)维持术前水平,30只眼(9.62%)恶化。本组患者随访3个月~7.4年,肿瘤的切除程度Simpson Ⅰ~Ⅱ 145例,其中视力改善101例(69.66%);Simpson Ⅲ~Ⅳ 11例,其中视力改善8例(72.73%)。结论不对称性视觉功能障碍是TSM最早期,也是最常见的症状。肿瘤往往累及视神经管,这也是TSM术前评估的重点。

  • 标签: 鞍结节脑膜瘤 显微手术 视力
  • 简介:摘要: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土地资源是相对面积较大的一个国家,这就给我国的土地管理部门造成一些管理上的困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管理也要做出相应的改革,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土地管理改革措施,发挥我国土地资源优势,是国土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土地乱用现象比较严重,所以需要管理人员对相关的现象做出深入的分析和对相关情况做出整理,在实际土地管理改革过程中改革的过程较为复杂和繁琐所以难免出现重新和方向偏离的情况出现,所以全文就土地管理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具体的分析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土地管理 改革现存问题 政策建议
  • 简介:大运河申遗启动以来,立即在全国特别是运河沿线及相关地区引起了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在诸如申报对象、申报内容、怎么申报;保护什么、怎么保护等关键问题上,各种意见分歧很大。虽然现在各地都把重点工作放在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方案的研究和制订,保护规划的启动上,离开正式讨论如何申报尚有一段时间距离。本文想就上述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清理,以抛砖引玉。

  • 标签: 大运河 文物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 世界遗产 污染情况 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