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期右半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D3根治术的手术时长对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0年8月广东省中医院行腹腔镜D3根治术治疗的94例进展期右半结肠癌患者,其中男46例、女48例,年龄16~93(64.2±16.1)岁,TNM分期Ⅱ45例、Ⅲ期49例。患者均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手术时间100~327(198.9±53.4)min。根据患者手术时间,分别选择在手术时长20百分位数(152 min)、40百分位数(180 min)、60百分位数(205 min)和80百分位数(237 min)4个时间节点,分别分为≤该节点时长和>该节点时长2组。比较不同时间节点2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和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9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术中、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94例患者术中出血量10~200 m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5 d,术后住院时间3~21 d。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3例,切口感染4例,吻合口漏2例,腹腔积液4例,肠梗阻2例。不同时间节点2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BMI等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0百分位数、80百分位数2个时间节点患者的肿瘤分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79、6.86,P值均<0.05)。围手术期指标比较,60百分位数2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80百分位数2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他各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进展期右半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D3根治术治疗,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升高。

  • 标签: 结肠肿瘤 右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D3根治术 手术时长 术后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内改良Overlap法在腹腔镜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行胸腔单孔辅助腹腔镜Siewert Ⅱ型AEG根治术、且吻合方式为胸腔内改良Overlap法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胸腔内改良Overlap食管空肠吻合术步骤如下:(1)Roux-en-Y肠袢制作;(2)Overlap吻合空肠端腹腔外预处理;(3)Overlap吻合食管端腹腔内预处理;(4)食管空肠Overlap吻合;(5)检查吻合口,关闭共同开口;(6)胸腔主操作孔置入胸腔引流管,关闭膈肌。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为(327.5±102.0)min,消化道重建时间为50(28~62)min,食管空肠吻合时间为(29.0±7.4)min,术中出血量100(20~150)m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4.7±3.7)d,术后住院时间为9(6~73)d。3例(11.1%)患者出现术后Clavien-DindoⅢ级并发症,分别为吻合口漏并脓胸、胸腔积液和胰漏各1例,经穿刺引流、抗感染等治疗后好转。结论胸腔内改良Overlap法在腹腔镜SiewertⅡ型AEG根治术中安全可行。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SiewertⅡ型 腹腔镜手术 胸腔内改良Overlap法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并分析影响结直肠腺癌患者预后的铁死亡相关基因(FRG)。方法使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RNA测序数据,共545例结直肠腺癌患者临床信息,602例数据集。从FerrDb数据库下载FRG基因集。取FRG基因集与TCGA数据库基因集交集,得到FRG表达数据集。使用R软件筛选结直肠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差异表达FRG和预后相关基因,获得影响结直肠腺癌预后的FRG。通过在线蛋白互作网络工具分析蛋白之间的互作关系及蛋白质表达的相关性。使用LASSO回归分析构建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预后风险模型,计算TCGA数据库509例结直肠腺癌样本的风险值,以中位风险值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中位风险值)、低风险组(<中位风险值),并绘制生存曲线。绘制依据FRG预后模型的风险值预测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筛选影响预后的因素。基于基因本体(GO)数据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对与结直肠腺癌预后相关的FRG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数据库中545例患者临床信息,602个数据集中,通过比较发现199个在结直肠腺癌中差异表达的FRG,28个预后相关的FRG,取交集后发现21个影响结直肠腺癌患者预后的FRG。DUOX2、NOX4、NOX1、DDIT3、JDP2、ATP6V1G2、ULK1、ATG3与WIPI1基因间可能有相关性;NOX4、NOX5、PLIN4和ATP6V1G2基因表达呈正相关,ULK1与MAPK1、MYB、FANCD2、ATG3、ATP5MC3基因表达呈负相关。使用LASSO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15个FRG(ATP5MC3、NOX4、NOX5、ALOX12B、ATG3、WIPI1、MAPK1、MYB、AKR1C1、DDIT3、JDP2、ATP6V1G2、DRD4、SLC2A3、PLIN4),构建风险模型,风险值=NOX4×0.139-ATP5M3×0.108+NOX5×1.486+ALOX12B×0.475-ATG3×0.030-WIPI1×0.170-MAPK1×0.271-MYB×0.063+AKR1C1×0.021+DDIT3×0.186+JDP2×0.292+ATP6V1G2×0.777+ DRD4×0.294+SLC2A3×0.059+PLIN4×0.113。高风险组患者总生存较低风险组差(P<0.001),低风险组5年总生存率为76.8%,高风险组5年总生存率为48.2%。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和风险值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预后相关FRG构建的风险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患者5年总生存率(曲线下面积0.728)。高、低风险组患者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细胞外基质组成和细胞外结构构成、局部黏附等基因通路有关。结论依据筛选的FRG构建的预后风险模型可较好评估结直肠腺癌患者预后,这些FRG有望成为结直肠腺癌预后相关新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腺癌 计算生物学 铁死亡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结肠脾曲游离技术是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技术难点,本研究旨在比较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网膜囊入路和中间入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标准:(1)施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2)术后病理结果为腺癌;(3)年龄为18~80岁;(4)无肝脏、腹膜或远处转移。排除标准:(1)身体状况较差,具有严重心、脑、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者;(2)基础情况差不能耐受腹腔镜手术;(3)同时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或多源性肿瘤;(4)因出血、梗阻和穿孔等需行急诊手术者。收集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4—2020年期间完成的189例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网膜囊入路组(52例)和中间入路组(137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全组患者按最近邻匹配法进行1∶1匹配,卡钳值为0.01,匹配变量包括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体质指数、肿瘤部位和肿瘤分期。通过PSM,网膜囊入路组与中间入路组各47例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采用配对t检验、配对秩和检验和配对χ2检验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当两条生存曲线出现交叉时,补充two-stage法和Restricted mean survival time(RMST)的组间比较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术中死亡。两组术中无联合脾脏、胰腺等脏器切除。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流质饮食、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网膜囊入路组的中位腹腔镜游离时间较中间入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数:56 min比65 min,P=0.032)。中间入路组患者中有6.4%(3/47)(体质指数均>25 kg/m2)术中进入错误层面,网膜囊入路组未出现。网膜囊入路组与中间入路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0.2%和86.1%(P=0.909);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6%和9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32)。结论对于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网膜囊入路是安全可行的方法,尤其对于经验欠缺的外科医生而言。对于肥胖患者,网膜囊入路能更好地进入正确解剖层面,避免进入胰后间隙。

  • 标签: 结肠肿瘤,左半 手术入路 网膜囊入路 中间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是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主要治疗方式。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及独特的淋巴结回流方式,Siewert Ⅱ型AEG外科治疗方式存在争议,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是其中最主要的争议点之一,目前尚没有形成规范的手术方式。本文旨在介绍一种新的胸腔单孔辅助腹腔镜"五步法"下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技术,并分析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针对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完成的25例采用胸腔单孔辅助腹腔镜"五步法"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例资料,进行术中及术后情况的回顾性分析。"五步法"操作步骤:第1步,显露心下囊,清扫右肺韧带淋巴结和胸主动脉前方淋巴结,头侧至心包下方,左侧至胸主动脉左侧缘;第2步,打开左侧膈肌,经左腋前线第6、7肋间隙置入12 mm Trocar,通过胸腔主操作孔清扫膈上淋巴结;第3步,离断左肺下韧带,切开胸主动脉前方筋膜,与第1步胸主动脉前间隙汇合,继续向头侧清扫至显露左肺下静脉;第4步,由腹侧向口侧逆行裸化心包后壁至左下肺静脉水平,向右至右侧胸膜,完整清扫No.112pulR(右肺韧带淋巴结);第5步:裸化食管,距肿瘤上方5 cm处使用切割闭合器离断食管,完成下胸部食管旁淋巴结清扫。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19例行全胃切除术,6例行近端胃切除术,术中出血量(90.4±44.2)ml,手术时间(268.7±85.6)min,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时间为(38.6±10.3)min,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数为(5.9±2.9)枚。肿瘤侵犯食管长度>2 cm者7例,≤2 cm者18例;25例患者中有8例(33.0%)出现下纵隔淋巴结转移,其中3例为肿瘤侵犯食管长度>2 cm者,5例为≤2 cm者。恢复全流饮食时间为术后(5.5±3.1)d。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的时间为(5.9±2.9)d。术后住院时间(9.7±3.1)d。2例(8.0%)患者出现Clavien-Dindo Ⅲa级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胰漏,1例为胸腔积液,均通过穿刺引流治愈。结论胸腔单孔辅助腹腔镜"五步法"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Siewert Ⅱ型AEG安全可行,可使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水平达到左肺下静脉。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Siewert Ⅱ型 下纵隔淋巴结清扫,五步法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尾内侧入路联合中间翻页式淋巴结清扫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由同一主刀医师连续完成尾内侧入路联合中间翻页式清扫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肠系膜上血管及动脉分支、静脉属支损伤出血。手术时间为(186.9±46.2)min,术中出血量为50(10~200)m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1±0.6)d、流质饮食时间(2.5±0.8)d,术后住院时间6(3~18)d。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8.6%(3/35),根据Clavien-Dindo分级标准,Ⅱ级1例(2.8%)、Ⅲa级2例(5.7%)。淋巴结清扫总数为(30.2±5.6)枚,阳性淋巴结为0(0~7)枚。肿瘤分期:Ⅰ期5例,Ⅱ期18例,Ⅲ期11例,ⅣA期1例。中位随访时间15(4~29)个月,1例患者术后12个月因脑血管意外死亡,余患者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尾内侧入路联合中间翻页式淋巴结清扫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优先拓展胰头十二指肠前间隙,降低中线侧清扫难度,安全可行。

  • 标签: 结肠肿瘤 腹腔镜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食管胃吻合肌瓣成形术(Kamikawa吻合)在治疗肿瘤最大径>5 cm的食管胃结合部(EGJ)平滑肌瘤或胃肠间质瘤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并施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和Kamikawa吻合的EGJ平滑肌瘤和胃肠间质瘤病例资料。肿瘤均侵犯贲门齿状线,且最大径>5 cm;排除需急诊手术和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后,共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9~49岁。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后,把残胃提出腹腔外,距残胃前壁近端3~4 cm处亚甲蓝标记"H"形,并沿"H"形切开胃壁浆肌层,沿纵行切开线向两侧分离黏膜下层和肌层之间的间隙,制作浆肌瓣;将残胃放回腹腔,腹腔镜下将"H"形上边与食管后壁距断端4~5 cm处间断缝合4针;切开食管残端,在"H"形的下边切开黏膜下层和黏膜层,进入胃腔;腹腔镜下将食管断端后壁与残胃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缝合,食管断端前壁与残胃全层连续缝合,将胃前壁浆肌瓣缝合包埋食管,完成消化道重建。观察患者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中位时间为239(192~261)min,Kamikawa吻合中位时间为149(102~163)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35(20~200)ml。4例患者均术后第1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和胃管,并恢复流质饮食,术后住院中位时间为6(6~8)d。术后病理提示,3例平滑肌瘤,1例胃肠间质瘤。术后无吻合口漏及狭窄等并发症,未观察到反流症状。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2(11~29)个月,4例患者复查胃镜均未见反流性食管炎。结论对于>5 cm的EGJ平滑肌瘤或胃肠间质瘤,近端胃切除术后应用腹腔镜辅助Kamikawa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安全可行。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 手术,近端胃切除 手术,腹腔镜 食管胃吻合肌瓣成形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革新,如何在确保机电工程施工安全的同时,来达到较高的机电工程施工质量,已经成为施工企业日益关注的话题。机电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保障机电工程施工安全,提高机电工程安装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提高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因此,要想保障建筑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对机电工程的现场安装施工进行严格的管理,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建筑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中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使建筑机电安装施工得以顺利、高效的完成。

  • 标签: 机电安装 施工管理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