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B.1.1.529)变异株具有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免疫逃逸显著等特点,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带来新的挑战。该变异株于2021年11月在南非被发现后,历时2个月便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株,我国已有多个省份报告Omicron变异株引发的本土疫情。然而,Omicron变异株的高度突变对其流行病学特征的影响仍不够明晰。本文基于现有研究证据,针对Omicron变异株与功能有关的突变、传播力、毒力、免疫逃逸能力及免疫交叉反应等重要方面进行综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株 关切变异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广东省2020年初国内输入疫情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出院后复检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复检阳性)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东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发病时间在2020年3月1日以前)的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及出院后标本采集与检测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确诊病例复检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1 286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年龄M(Q1,Q3)为44(32,58)岁,男性617例,224例为咽拭子和/或肛拭子复检阳性,复检阳性率为17.42%。复检阳性病例年龄[M(Q1,Q3)为35(23,50)岁]小于复检阴性确诊病例年龄[M(Q1,Q3)为46(33,59)岁](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复检阳性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52.73,P<0.001)。85.27%(191/224)病例在14 d内复检阳性;复检阳性持续时间为13(7,24)d;81.69%(183/224)病例在复检阳性后28 d内复检核酸转阴。所有复检阳性病例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发热等症状,密切接触者经14 d集中隔离与采样排查均未发现继发感染者。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出院确诊病例复检阳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职业、聚集情况、临床类型、发病入院时间。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确诊病例出院后复检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广东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出院后存在复检阳性现象,且多数发生在出院14 d内,复检阳性病例多在28 d内转阴;年龄是确诊病例出院后复检阳性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复检核酸阳性 出院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程和相关流行病学参数。方法利用对数正态、威布尔、伽马分布模型对广东省2020年1月1日至3月15日密切接触者中感染者的病程频率分布进行拟合,并对感染者基本特征和病程及相关流行病学参数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1 580名密切接触者中515人被感染,续发率为4.4%,其中449例为确诊病例,66例为无症状感染者。确诊病例潜隐期、潜伏期、症状前传染期和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期以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最优,确诊病例传染期和临床症状期以伽马分布拟合最优,而无症状感染者潜隐期以威布尔分布拟合最优。确诊病例的潜隐期、潜伏期、症状前传染期、传染期和临床症状期(95%CI)分别为4.50(3.86~5.13)、5.12(4.63~5.62)、0.87(0.67~1.07)、11.89(9.81~13.98)和22.00(21.24~22.77)d,无症状感染者的潜隐期、传染期(95%CI)分别为8.88(6.89~10.86)和6.18(1.89~10.47)d。结论所估计COVID-19病程和相关流行病学参数与既有数据相近。

  • 标签: 肺炎,病毒性 接触者追踪 流行病学计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的临床转归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医疗救治及疫情防控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进程追踪,收集广东省截至2020年3月4日COVID-19确诊病例1 350例的基本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就诊经过和临床转归等信息,分析确诊病例的临床分型、病程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广东省COVID-19确诊病例1 350例中,临床分型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重症)分别为5.3%(72/1 350)、77.7%(1 049/1 350)、12.1%(164/1 350)和4.3%(58/1 350),粗死亡率为0.5%(7/1 350)。病程时间中位数为23(P25,P75:18,31)d,住院时间中位数为20(P25,P75:15,27)d。出现重症时间中位数为发病第12(P25,P75:第9,15)天,重症持续时间中位数为8(P25,P75:4,14)d。1 066例已出院/死亡病例中,入院轻型病例出现普通型的占36.4%(36/99),出现重型的占1.0%(1/99);入院普通型病例出现重型、危重型的分别占5.2%(50/968)、0.6%(6/968);重型病例出现危重型的占11.4%(10/88)。病例出现重症的影响因素包括男性(aHR=1.87,95%CI:1.43~2.46)、年龄较大(aHR=1.67,95%CI:1.51~1.85)、发病至首诊第2~3天就诊(aHR=1.73,95%CI:1.20~2.50)、合并糖尿病(aHR=1.75,95%CI:1.12~2.73)、合并高血压(aHR=1.49,95%CI:1.06~2.09)。结论广东省COVID-19病例病程和住院时间普遍较长,且与其临床分型严重程度有关,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特定人群,在疫情高发时期,为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需根据隔离和救治等防控需求对病例分类管理。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转归 重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特点。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取2020年1月1日至2月29日的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提取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明确聚集性疫情规模、引入病例、家庭与非家庭续发病例特点。根据引入病例与续发病例发病时间间隔计算代间距,根据密接追踪结果计算续发率,比较聚集性疫情中不同病例的特点。结果本研究共收集283起聚集性疫情,涉及引入病例633例,续发病例239例。以家庭聚集为主,聚集性疫情涉及病例数最大值为27例,最小值为2例,M(P25,P75)为2.0(2.0,4.0)。广东省总体续发率为2.86%(239/8 363),家庭续发率为4.84%(276/3 697),非家庭续发率为1.32%(61/4 632)。根据广东省疫情特点分为疫情上升期、高平台期、下降期、低水平波动期4个阶段,4个阶段的续发率分别为3.5%(140/3 987)、2.3%(55/2 399)、2.6%(37/1 435)、1.3%(7/5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广东省聚集性疫情主要以家庭聚集为主,聚集疫情规模较小,病例潜伏期代间距较短,总体续发率较低。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聚集性疫情 代间距 续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配合中药固冲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9月间我院接治的68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配合中药固冲汤治疗;对照组34例,仅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明显小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配合中药固冲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左炔诺孕酮 固冲汤 围绝经期功血
  • 简介:当前社会在快速的发展,工程建设行业也在进步和成长起来。事实上,建筑施工管理直接性的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在此过程之中现场施工管理是其中的关键,同时也是施工管理的核心。虽然在最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在具体执行工作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成为了当下一个重要的话题。建筑施工企业在执行建筑工程管理过程是从施工阶段到竣工阶段,在这一整个过程当中,要想把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做好,必须要对这个阶段的每个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协调以及控制,从而可以使各要素能够合理化的运行。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标签: 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生活在电子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我国当前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福利作用,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有利也有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威胁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国家和社会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漏洞的修复和管理。

  • 标签: 计算机 网络安全技术 防范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肩周炎应用关节松动术联合针灸理疗的效果分析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理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关节松动术联合针灸理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针对患者进行入院的相关康复评定,主要使用的是ROM、VAS以及UCLA肩关节相关的评分系统进行评价。根据表格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相关性指标中ROM和VAS数值都有所下降,这说明两组的治疗方式都对于肩周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观察组的下降幅度较大,说明关节松动术结合针灸理疗对于治疗肩周炎有着更为突出的效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松动术联合针灸理疗在治疗肩周炎问题上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且改善其相关性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肩周炎 关节松动术 针灸理疗 效果分析